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器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安瓿开瓶器。
背景技术:
安瓿是一种密封的玻璃小瓶,常用于存放注射用的药物以及疫苗、血清等。安瓿通常有瓶帽、瓶颈和瓶身构成。
传统的安瓿是由医护人员借助砂轮在瓶颈处切出划痕,瓶身在下瓶帽在上放置,使药液全部流入瓶体内,分别施压瓶帽和瓶身将使二者沿瓶颈划痕折断即可。也有一些易折型安瓿,由于厂家在瓶颈上标出预先切割好的部位,医护人员只需按照这个方向将瓶颈直接折断即可。
在开启安瓿时,操作不当会导致操作者手指受伤。因此,亟待一种能够保护操作者不被划伤的安瓿开瓶器。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申请的总体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保护操作者不被划伤的安瓿开瓶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安瓿开瓶器,该开瓶器包括:筒状的壳体,所述壳体下端为安瓿插入口,壳体的上端设置有安瓿瓶帽倒出口,壳体的上端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连接有插入壳体内腔的弹片,所述弹片向壳体的下端延伸,壳体侧壁上设置有上下延伸的滑槽,所述滑槽上设置有能够径向推动弹片使其弹性形变的挤压结构,壳体的内腔下部设置有径向向内延伸的切割部件,所述切割部件与弹片之间留有供安瓿瓶帽插入的间隙。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插孔,所述弹片插置在所述插孔上,弹片上端设置有弯折部,所述弯折部贴靠在固定板的外侧面上,并通过螺钉与固定板连接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挤压结构包括:依次连接呈一整体的推动构件、滑动连接构件和挤压构件,所述推动构件伸出在所述壳体的外侧,所述滑动连接构件能够沿所述滑槽上下移动地卡置在壳体上,所述挤压构件位于壳体内腔中。
进一步的,所述推动构件上设置有弧形的手指接触面。
进一步的,所述手指接触面上设置有防滑棱。
进一步的,所述滑动连接构件呈断面“工”字型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挤压构件上设置有能够与所述弹片接触的压轮。
进一步的,所述切割部件包括: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与所述壳体内壁连接,所述支撑柱的端部安装有刻刀或砂轮。
进一步的,所述砂轮能够绕自身轴线转动地设置在砂轮座上,所述砂轮座能够拆卸地安装在所述支撑柱的端部。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柱的端部设置有断面呈“c”型的卡槽,所述砂轮座的底端设置有与所述卡槽相配合的凸棱。
使用时,先将挤压结构向上推动,将安瓿的瓶帽部分从下端伸入开瓶器至瓶颈与切割部件接触,转动安瓿,使瓶颈上产生刻痕,手握住瓶身和开瓶器的壳体使二者相对固定,向下推动挤压结构,在挤压结构的顶推下,弹片压迫安瓿的瓶帽与瓶身断裂分离,取下瓶身后,将断裂的瓶帽从上端的安瓿瓶帽倒出口倒出,上推复位挤压结构,弹片在弹性形变的作用下向滑槽一侧摆动一小段距离。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安瓿开瓶器,利用设置在壳体内腔的切割部件,切割瓶颈产生刻痕并顶在瓶颈上,弹片顶压瓶帽,将瓶帽与瓶身断裂分离,断裂区域位于壳体内腔,不会对操作者的手部造成伤害;
弹片通过插孔和弯折部固定在固定板上,使弹片与壳体的连接更加牢固;
挤压结构的弧形的手指接触面便于手指向下或向上施力;
防滑棱能加与大手指的摩擦力,操作更加省力;
滑动连接构件能够牢固地卡置在滑槽上,且能够上下移动;
挤压构件上设置的压轮减少与弹片的摩擦,使挤压结构上下移动更加顺畅;
切割部件上的砂轮能够拆卸,砂轮属于易磨损件,便于对其进行更换。
本实用新型还具有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开安瓿方便快捷,能够开启多种不同粗细型号和不同样式的安瓿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安瓿开瓶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图1中挤压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安瓿开瓶器的开启状态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安瓿开瓶器在开启后的示意图;
图标:1-安瓿;2-安瓿插入口;3-支撑柱;4-壳体;5-安瓿瓶帽倒出口;6-插孔;7-螺钉;8-弯折部;9-固定板;10-挤压结构;11-防滑棱;12-手指接触面;13-弹片;14-滑槽;15-卡槽;16-砂轮座;17-砂轮;18-凸棱;19-推动构件;20-滑动连接构件;21-挤压构件;22-砂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安瓿开瓶器的具体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开瓶器具体包括:筒状的壳体4,壳体4的下端为安瓿插入口2,壳体4的上端设置有安瓿瓶帽倒出口5,壳体4的上端设置有固定板9,固定板9上连接有插入壳体4内腔的弹片13,弹片13向壳体1的下端延伸,壳体1侧壁上设置有上下延伸的滑槽14,滑槽14上设置有能够径向推动弹片13使其弹性形变的挤压结构10,壳体1的内腔下部设置有径向向内延伸的切割部件10,切割部件与弹片13之间留有供安瓿1的瓶帽插入的间隙。
使用时,先将挤压结构10向上推动,将安瓿1的瓶帽部分从下端伸入开瓶器至瓶颈与切割部件接触,转动安瓿1,使瓶颈上产生刻痕,手握住瓶身和开瓶器的壳体4使二者相对固定,向下推动挤压结构10,在挤压结构10的顶推下,弹片13压迫安瓿1的瓶帽与瓶身断裂分离,取下瓶身后,将断裂的瓶帽从上端的安瓿瓶帽倒出口倒出,上推复位挤压结构10,弹片13在弹性形变的作用下向滑槽14一侧摆动一小段距离。
本实施例中的安瓿开瓶器,利用设置在壳体4内腔的切割部件,切割瓶颈产生刻痕并顶在瓶颈上,弹片13顶压瓶帽,将瓶帽与瓶身断裂分离,断裂区域位于壳体4内腔,不会对操作者的手部造成伤害。本实用新型还具有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开安瓿方便快捷,能够开启多种不同粗细型号和不同样式的安瓿的优点。
在另一种更加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固定板9上设置有插孔6,弹片13插置在插孔6上,弹片13上端设置有弯折部8,弯折部8贴靠在固定板9的外侧面上,并通过螺钉7与固定板8连接固定。弹片13通过插孔6和弯折部8固定在固定板9上,使弹片13与壳体4的连接更加牢固。
在另一种更加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挤压结构10具体包括:依次连接呈一整体的推动构件19、滑动连接构件20和挤压构件21,推动构件19伸出在壳体4的外侧,滑动连接构件20能够沿滑槽14上下移动地卡置在壳体4上,挤压构件21位于壳体4内腔中。
在另一种更加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推动构件19上设置有弧形的手指接触面12。挤压结构10的弧形的手指接触面12便于手指向下或向上施力。
在另一种更加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手指接触面12上设置有防滑棱11。防滑棱11能加与大手指的摩擦力,操作更加省力.
在另一种更加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滑动连接构件20呈断面“工”字型结构。滑动连接构件20能够牢固地卡置在滑槽14上,且能够上下移动。
在另一种更加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挤压构件21上设置有能够与弹片13接触的压轮22。挤压构件21上设置的压轮22减少与弹片13的摩擦,使挤压结构21上下移动更加顺畅。
在另一种更加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切割部件具体包括:支撑柱3,支撑柱3与壳体4内壁连接,支撑柱3的端部安装有刻刀或砂轮17。
在另一种更加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砂轮17能够绕自身轴线转动地设置在砂轮座16上,砂轮座16能够拆卸地安装在支撑柱3的端部。具体的连接方式为:支撑柱3的端部设置有断面呈“c”型的卡槽15,砂轮座16的底端设置有与卡槽15相配合的凸棱18。切割部件上的砂轮能够拆卸,砂轮属于易磨损件,便于对其进行更换。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