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注射液安瓿瓶开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28507发布日期:2020-09-15 19:28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一种医用注射液安瓿瓶开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开瓶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医用注射液安瓿瓶开瓶装置。



背景技术:

安瓿瓶是用于盛装药液小型玻璃容器。常用于存放注射用药液以及疫苗,也用于口服液的包装,安瓿的乳头用明火封装以隔绝空气,瓶颈部标有记号,当施加压力时瓶颈会折断,以便提取药液。

目前,当医护人员需要提取安瓿瓶中的药液时,通常需要先用小砂轮将安瓿瓶割出断痕,再通过医护人员用手掰断安瓿瓶的瓶颈,医院打针的人员非常多,医护人员的工作量较大,医护人员手动操作起来较为麻烦,并且需要高度集中,如果操作失误,会导致在开启安瓿时将瓶颈甚至瓶体弄碎,导致医务人员受伤。

因此需要研发一种操作简单,可批量开启安瓿瓶,提高医护人员工作效率并保证医护人员人身安全的医用注射液安瓿瓶开瓶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为了克服医护人员手动无法批量开启安瓿瓶,工作效率低,医护人员操作失误存在安全隐患的缺点,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操作简单,可批量开启安瓿瓶,提高医护人员工作效率并保证医护人员人身安全的医用注射液安瓿瓶开瓶装置。

(2)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这样一种医用注射液安瓿瓶开瓶装置,包括:机壳,其内底部中侧连接有支柱;减速电机,机壳内底部的一侧连接有减速电机;传动轴,减速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传动轴;扇形齿轮,传动轴上连接有扇形齿轮;承载机构,机壳内底部靠近减速电机的一侧连接有承载机构;割痕组件,支柱顶部连接有割痕组件。

优选地,承载机构包括:转杆,机壳内底部靠近减速电机的一侧转动式地连接有转杆;第一齿轮,转杆中部连接有第一齿轮,第一齿轮与扇形齿轮啮合;扇形承载板,转杆的顶部连接有扇形承载板,机壳的侧面上开有开口,扇形承载板位于开口处,扇形承载板上开设有多个放置槽。

优选地,割痕组件包括:导向杆,支柱顶部滑动式地连接有导向杆,导向杆贯穿支柱;连接板,导向杆的尾端连接有连接板,连接板与支柱顶部接触;砂轮片,连接板的端部连接有可拆卸的砂轮片;拉簧,支柱与连接板之间连接有拉簧。

优选地,还包括:电动滚轮,支柱上部安装有电动滚轮。

优选地,还包括有掰断机构,掰断机构包括:传动齿轮,机壳内底部靠近减速电机的一侧通过连接轴的连接方式转动式地连接有传动齿轮,传动齿轮位于减速电机的一侧,传动齿轮与扇形齿轮啮合;转轴,机壳内底部靠近支柱的一侧转动式地连接有转轴;第二齿轮,转轴下部连接有第二齿轮,第二齿轮与传动齿轮啮合;安装柱,机壳内底部远离转杆的一侧连接有安装柱;t型杆,安装柱顶部转动式地连接有t型杆;锥齿轮,t型杆的端部与转轴的顶部均连接有锥齿轮,两个锥齿轮相互啮合;卡接块,t型杆的另一端部连接有卡接块,卡接块上开设有多个卡槽;弹片,卡接块的卡槽内连接有弹片;收集盒,机壳内底部靠近安装柱的一侧连接有收集盒,卡接块位于收集盒上方,收集盒底部呈倾斜设置;排料管,收集盒的侧面上连接有排料管,机壳的侧面下部开有通孔,排料管的尾端贯穿机壳上的通孔;推杆,机壳顶部滑动式地连接有推杆;支撑弹簧,推杆的外侧套接有支撑弹簧。

(3)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承载机构和割痕组件可批量对安瓿瓶的瓶颈一侧的外壁割出断痕,便于医护人员将安瓿瓶打开,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

2.通过电动滚轮提高了断痕的切割效果,方便了医护人员将安瓿瓶的瓶颈掰断。

3.通过掰断机构无需医护人员手动掰断安瓿瓶的瓶颈,避免医护人员手被划伤,减轻了医护人员的操作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剖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发明局部结构的爆炸图。

图4为本发明局部结构的立体图。

图5为本发明掰断机构的局部立体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机壳,2-支柱,3-减速电机,4-传动轴,5-扇形齿轮,7-承载机构,71-转杆,72-第一齿轮,73-扇形承载板,74-放置槽,8-割痕组件,81-连接板,82-导向杆,83-砂轮片,84-拉簧,9-掰断机构,91-传动齿轮,92-转轴,93-第二齿轮,94-安装柱,95-t型杆,96-锥齿轮,97-卡接块,98-弹片,99-收集盒,910-排料管,911-推杆,912-支撑弹簧,10-电动滚轮,11-安瓿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一种医用注射液安瓿瓶开瓶装置,如图1-4所示,包括有机壳1、支柱2、减速电机3、传动轴4、扇形齿轮5、承载机构7和割痕组件8,机壳1内底部中间连接有支柱2,机壳1内底部左侧连接有减速电机3,减速电机3的输出轴连接有传动轴4,传动轴4上连接有扇形齿轮5,机壳1内底部左侧连接有承载机构7,支柱2顶部连接有割痕组件8。

承载机构7包括有转杆71、第一齿轮72和扇形承载板73,机壳1内底部左侧转动式地连接有转杆71,转杆71中部连接有第一齿轮72,第一齿轮72与扇形齿轮5啮合,转杆71的顶部连接有扇形承载板73,机壳1的前侧面上开有开口,扇形承载板73位于开口处,扇形承载板73上开设有三个放置槽74。

割痕组件8包括有连接板81、导向杆82、砂轮片83和拉簧84,支柱2顶部滑动式地连接有导向杆82,导向杆82贯穿支柱2,导向杆82的尾端连接有连接板81,连接板81与支柱2顶部接触,连接板81的左端连接有可拆卸的砂轮片83,支柱2与连接板81之间连接有拉簧84。

当医护人员需要开启安瓿瓶11时,医护人员将安瓿瓶11放置在放置槽74上,启动减速电机3顺时针转动,减速电机3顺时针转动带动传动轴4顺时转动,传动轴4顺时针转动带动扇形齿轮5顺时针转动,扇形齿轮5顺时针转动带动第一齿轮72逆时针转动,第一齿轮72逆时针转动带动扇形承载板73逆时针转动,扇形承载板73逆时针转动使安瓿瓶11的瓶颈与砂轮片83接触,在拉簧84的作用下,砂轮片83与安瓿瓶11的瓶颈保持贴合,扇形承载板73继续逆时针使砂轮片83将安瓿瓶11的瓶颈一侧的外壁割出断痕,关闭减速电机3,再次启动减速电机3逆时针转动,减速电机3逆时针转动时带动扇形承载板73复位后,再次关闭减速电机3,医护人员将安瓿瓶11拿出并将安瓿瓶11的瓶颈掰断,如此,通过承载机构7和割痕组件8可批量对安瓿瓶11的瓶颈一侧的外壁割出断痕,便于医护人员将安瓿瓶11打开,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之上,如图4所示,还包括有电动滚轮10,支柱2上部安装有电动滚轮10。

当医护人员需要开启安瓿瓶11时,启动电动滚轮10,当扇形承载板73逆时针转动且安瓿瓶11与电动滚轮10接触时,电动滚轮10转动带动安瓿瓶11转动,如此可实现对安瓿瓶11的瓶颈的外壁一圈割出断痕,如此,通过电动滚轮10提高了断痕的切割效果,方便了医护人员将安瓿瓶11的瓶颈掰断。

如图2、图4和图5所示,还包括有掰断机构9,掰断机构9包括有传动齿轮91、转轴92、第二齿轮93、安装柱94、t型杆95、锥齿轮96、卡接块97、弹片98、收集盒99、排料管910、推杆911和支撑弹簧912,机壳1内底部左侧通过连接轴的连接方式转动式地连接有传动齿轮91,传动齿轮91位于减速电机3的右侧,传动齿轮91与扇形齿轮5啮合,机壳1内底部右侧转动式地连接有转轴92,转轴92下部连接有第二齿轮93,第二齿轮93与传动齿轮91啮合,机壳1内底部左侧后部连接有安装柱94,安装柱94顶部转动式地连接有t型杆95,t型杆95的前端与转轴92的顶部均连接有锥齿轮96,两个锥齿轮96相互啮合,t型杆95的右端连接有卡接块97,卡接块97上开设有三个卡槽,卡接块97的卡槽内连接有弹片98,机壳1内底部右后侧连接有收集盒99,卡接块97位于收集盒99上方,收集盒99底部呈倾斜设置,收集盒99的前侧连接有排料管910,机壳1前侧面的右下部开有通孔,排料管910的尾端贯穿机壳1上的通孔,机壳1顶部滑动式地连接有推杆911,推杆911外侧套接有支撑弹簧912。

当扇形承载板73逆时针转动使砂轮片83将安瓿瓶11的瓶颈的外壁一圈割出断痕后,扇形齿轮5不与第一齿轮72啮合,通过扇形齿轮5带动传动齿轮91逆时针转动,传动齿轮91逆时针转动带动第二齿轮93顺时针转动,第二齿轮93顺时针转动带动转轴92上的锥齿轮96顺时针转动,转轴92上的锥齿轮96顺时针转动带动t型杆95上的锥齿轮96逆时针转动,t型杆95上的锥齿轮96逆时针转动带动t型杆95逆时针转动,卡接块97随之逆时针旋转180度,在弹片98的作用下,卡接块97内的卡槽将安瓿瓶11的瓶颈卡住后,启动减速电机3逆时针转动,扇形齿轮5带动传动齿轮91顺时针转动,传动齿轮91顺时针转动带动第二齿轮93逆时针转动,转轴92和其上的锥齿轮96随之逆时针转动,从而使t型杆95顺时针转动带动卡接块97顺时针转动180度将安瓿瓶11的瓶颈掰断,掰断后的安瓿瓶11瓶颈被弹片98固定在卡接块97上的卡槽内,扇形齿轮5继续逆时针转动带动第一齿轮72顺时针转动,从而带动扇形承载板73顺时针转动将安瓿瓶11送出机壳1外,然后将安瓿瓶11取出,医护人员下压推杆911,支撑弹簧912压缩,推杆911将卡槽内的安瓿瓶11瓶颈挤入至收集盒99后,安瓿瓶11的瓶颈随之从排料管910滑出,如此,通过掰断机构9无需医护人员手动掰断安瓿瓶11的瓶颈,避免医护人员手被划伤,减轻了医护人员的操作难度。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改进及替代,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