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保存液灌装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586029发布日期:2020-10-20 17:50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细胞保存液灌装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细胞保存液生产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细胞保存液灌装生产线。



背景技术:

细胞保存液是应用于医学领域用于保持并培养细胞的一种液体,其生产时往往是批量生产,其主要生产步骤包括瓶体上料、瓶体灌装、瓶体封盖以及瓶体贴标等。

在相关技术中,生产细胞保存液的装置包括灌装架,灌装架上设有上料架,上料架上设有存放瓶体的存料箱,上料架上设有用于传输瓶体的传输带,存料箱的底壁上设有供瓶体滑出的出料口,存料箱的内部的厚度与瓶体的高度相同,出料口位于传输带上方,灌装架上设有灌装机和旋盖装置,灌装架外设有贴标机。

上述装置在工作过程中,先将瓶体放入存料箱内,瓶体通过出料口落在传输带上,传输带再将瓶体传输至灌装架上,灌装机对瓶体灌装,旋盖装置对瓶体进行封盖,最后经过贴标机贴标,完成生产;但是上述存料箱只能存放一种瓶体,当需要对不同高度的瓶体进行罐装时,需要将整个存料箱拆卸,再安装新的存料箱,导致企业的生产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方便对不同瓶体进行灌装,减少企业的生产成本,本申请提供一种细胞保存液灌装生产线。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细胞保存液灌装生产线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细胞保存液灌装生产线,包括设置在灌装架外且用于对瓶体进行贴标的贴标装置,还包括设置在灌装架上的上料架、设置在上料架上的存料箱以及设置在料箱内且用于根据瓶体高度调节料箱内部宽度的调节组件,所述存料箱的底壁上设有供瓶体滑出的出料孔,所述存料箱内设有拨动瓶体的下料组件,所述上料架上设有用于将瓶体传输向灌装架的传输组件,灌装架上设有用于将瓶体推向灌装架的推料组件;

灌装架上设有用于对瓶体进行封盖的旋盖装置,所述旋盖装置与所述上料架相对设置,灌装架上设有灌装机,所述灌装机位于所述旋盖装置与所述上料架之间,所述贴标装置与所述灌装机相对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瓶体灌装前,先通过调节组件调节存料箱内部的宽度,再将瓶体放入存料箱内,经过下料组件拨动瓶体,瓶体从而依次通过出料孔滑出存料箱,通过传输组件将瓶体依次传输到灌装架上,再通过推料组件将瓶体推向灌装架,瓶体从而在灌装架上通过灌装机进行罐装,完成罐装后,在通过旋盖装置对瓶体进行封盖,完成封盖的瓶体再通过贴标装置进行贴标,从而完成生产;当需要对不同尺寸的瓶体进行罐装时,通过调节组件再次调节存料箱内的宽度,从而放入不同尺寸的瓶体,以此提高存料箱对瓶体的适应性,方便放入不同尺寸的瓶体,从而方便对不同高度的瓶体进行罐装,有利于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

优选的,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设置在存料箱内的调节板,所述调节板沿所述存料箱的高度方向设置,所述调节板相背离的两侧面上均设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与所述存料箱的相对两侧面相连接;

所述存料箱的两相对内侧壁上均滑移连接有调节块,两所述调节块分别位于所述调节板两侧,所述调节块与所述固定块相连接,所述调节块的侧面上设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伸出所述存料箱并与存料箱滑移连接,所述存料箱上转动连接有调节套,所述调节杆穿过调节套并与调节套螺纹连接;

所述存料箱的内侧壁上设有两个导向块,两所述导向块相对设置,两所述导向块的相对侧面上均设有导向斜面,所述调节板的侧面与所述导向斜面相贴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上料时,先将固定块安装在存料箱内,从而将调节板安装在存料箱内,在放置不同高度的瓶体时,旋转调节套,从而带动调节杆移动,调节杆从而带动调节块在存料箱内滑移,调节块从而带动固定块在存料箱内移动,进而调节调节板在存料箱内的位置,以此根据瓶体的高度改变存料箱内的尺寸,有利于提高存料箱对瓶体的适应性,方便将不同尺寸的瓶体放入存料箱内;瓶体在存料箱内进入出料孔前,通过导向块限制瓶体的移动空间,利用导向斜面写着瓶体的移动方向,瓶体从而顺利进入出料孔内。

优选的,所述下料组件包括转动连接在存料箱上的第一下料轴,所述第一下料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一下料棘轮,所述存料箱的外侧壁上设有用于驱动第一下料轴转动的驱动件;

所述存料箱上转动连接有第二下料轴,所述第二下料轴的轴线与所述第一下料轴的轴线相平行,所述第一下料轴上固定连接有传动齿轮,所述第二下料轴上固定连接有与传动齿轮相啮合的从动齿轮,所述第二下料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二下料棘轮,所述第一下料棘轮和所述第二下料棘轮均位于所述出料孔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瓶体上料时,通过驱动件带动第一下料轴转动,第一下料轴带动传动齿轮转动,传动齿轮从而带动从动齿轮转动,从动齿轮带动第二下料轴转动,以此实现第一下料轴和第二下料轴同时并反向转动,从而分别带动第一下料棘轮和第二下料棘轮转动,以此当瓶体进入出料孔时,拨动瓶体,有利于瓶体顺序依次进入出料孔内,减少瓶体堵塞出料孔的可能性。

优选的,所述传输组件包括设置在上料架上的传输皮带和设置在上料架上且用于带动传输皮带传输的传输件;

所述上料架上设有传递框,所述传递框的一端与所述传输皮带连接、另一端与灌装架相连接;

所述上料架上设有限位架,所述限位架内分别设有固定杆和限位杆,所述固定杆与所述限位杆之间形成传输瓶体的传输通道,所述传递框靠近传输皮带的一端位于传输通道内;

所述推料组件包括设置在灌装架上的进料块,所述进料块的顶壁上设有与传递框相连通进料孔,所述进料块的侧面上设有出料缺口,灌装架上设有推料气缸,所述推料气缸的活塞杆上设有推料板,所述推进料块上设有供推料板插入的推料槽,所述推料槽与所述进料孔相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瓶体通过出料孔滑出存料箱内后,落在传输皮带上,通过传输件带动传输皮带转动,传输皮带从而带动瓶体向靠近传递框的一侧移动;瓶体在传输通道上传输时,限位杆和固定杆限制瓶体的移动范围,方便瓶体顺利进入传递框内;瓶体经过传递框传输进入进料孔内,推料气缸的活塞杆伸出,从而将瓶体推出进料孔,推入出料缺口内,再推向灌装架,从而依次将瓶体推向灌装架进行灌装。

优选的,所述旋盖装置包括设置在灌装架上的旋盖架和设置在旋盖架上用于对瓶体进行旋盖的旋盖组件,所述旋盖架上设有用向旋盖组件传递瓶盖的送盖组件,灌装架上转动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上设有供瓶体插入的卡槽,所述灌装机上设有用于驱动转盘转动的转盘驱动件,所述旋盖架上设有用于固定瓶体的固定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瓶体安装瓶盖时,先将完成罐装的瓶体放入卡槽内,通过转盘驱动件驱动转盘转动,转盘从而带动瓶体转动,瓶体转动至旋盖组件处时,转盘驱动件停止转盘的转动,送盖组件将瓶盖传输到灌装架上,旋盖组件先将瓶盖取下,固定组件固定好瓶体后,旋盖组件再将瓶盖安装至瓶盖上,固定组件解除固定后,转盘驱动件继续带动瓶体转动,从而带动完成旋盖的瓶体离开,同时带动未安装瓶盖的瓶体移动至旋盖组件处,重复上述步骤,从而持续对完成灌装的瓶体进行瓶盖的安装;以此当瓶盖与瓶体接触后,立即将瓶盖旋紧在瓶体上,有利于降低瓶体在转动过程中瓶盖掉落的可能性。

优选的,所述送盖组件包括设置在旋盖架上的送盖滑道、设置在旋盖架上的送盖板以及设置在旋盖架上的送盖气缸,所述送盖板的顶壁上设有供瓶盖插入的送料孔,所述送盖滑道与所述送料孔向连通,所述送盖气缸的活塞杆端壁与所述送盖板的侧面固定连接;

所述旋盖架上设有两个限位板,两所述限位板相对设置,两所述限位板分别位于所述送料板的两侧,所述限位板上设有供瓶盖穿过的入盖孔,所述入盖孔与所述送料孔相对设置;

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设置在旋盖架上的固定气缸和设置在固定气缸活塞杆上的抵板,所述抵板与所述卡槽相对设置,所述抵板位于所述送盖板的下方;所述抵板靠近转盘的一侧设有保护垫。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安装瓶盖时,瓶盖先依次放入送盖滑道内,瓶盖沿送盖滑道穿过入盖孔进入送料孔内,滑入送料孔内,再驱动送盖气缸,送盖气缸的活塞杆伸出,从而推动送盖板伸出,送盖板从而将瓶盖顺利推出,送盖板在移动时,限位板限制送盖板的移动范围,减少送盖板在移动过程中发生偏移的可能性;旋盖装置构从而将瓶盖取下,送盖气缸的活塞杆再收缩,从而带动送料板收回,送料板的收料孔再次与送盖滑道连接,滑道内的瓶盖继续进入送料孔内,实现瓶盖的自动输送;在旋紧瓶盖时,驱动固定气缸的活塞杆伸出,从而推动抵板伸出,当瓶体准备旋盖时,抵板推动保护垫挤压瓶体,以此限制瓶体的自转,方便旋盖头顺利将瓶盖旋紧在瓶体上,保护垫减少抵板直接与瓶体接触的可能性,减少抵板在于瓶体接触时,损坏瓶体的可能性。

优选的,所述旋盖组件包括设置在旋盖架上的旋盖板、设置在旋盖架上的旋盖气缸以及转动连接在旋盖板上的旋盖头,所述旋盖气缸沿所述旋盖架的高度方向设置,所述旋盖气缸的活塞杆端壁与旋盖板固定连接,所述旋盖头位于所述送盖板上方,所述旋盖板上设有用于驱动旋盖头转动的旋盖件,所述旋盖头朝向靠近转盘的一侧延伸,所述旋盖架上设有取盖气缸,所述取盖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旋盖气缸相连接,所述取盖气缸沿所述旋盖架的高度方向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旋盖时,先驱动取盖气缸的活塞杆伸出,从而推动旋盖气缸移动,旋盖气缸从而带动旋盖板移动,旋盖板从而推动旋盖头移动,再通过旋盖件带动旋盖头转动,旋盖头转动的同时将瓶盖取下,取盖气缸的活塞杆收缩,旋盖气缸的活塞杆伸出,从而推动旋盖板移动,旋盖板从而带动旋盖件和旋盖头靠近瓶口,旋盖头从而推动瓶盖扣在瓶体上,旋盖件再次转动旋转头,从而将瓶盖拧紧在瓶体上,旋盖气缸的活塞杆收缩;以此不断重复,实现再放置瓶盖后立即将瓶盖旋紧,减少瓶体在转动过程中,瓶盖掉落的可能性。

优选的,所述旋盖架上设有取盖调节杆,所述旋盖架上转动连接有取盖调节盘,所述取盖杆的一端与取盖气缸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取盖调节盘并与取盖调节盘螺纹连接;

所述旋盖架上转动连接有旋盖盘,所述旋盖盘内螺纹连接有旋盖杆,所述旋盖杆的一端穿过所述旋盖盘并与取盖气缸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调节送盖板的高度时,通过旋转取盖调节盘,从而带动驱动调节杆移动,取盖调节杆从而带动取盖气缸移动,以此方便根据生产要求,调节送盖板的高度;在旋盖前,通过旋转旋盖盘,从而调节旋盖杆的高度,旋盖杆从而调节取盖气缸的高度,进而调节旋盖头的高度,方便根据不同的生产需求调节旋盖头的位置。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在对瓶体灌装前,先通过调节组件调节存料箱内部的厚度,再将瓶体放入存料箱内,经过下料组件拨动瓶体,瓶体从而依次通过出料孔滑出存料箱,通过传输组件将瓶体依次传输到灌装架上,再通过推料组件将瓶体推向灌装架,瓶体从而在灌装架上通过灌装机进行罐装,完成罐装后,在通过旋盖装置对瓶体进行封盖,完成封盖的瓶体再通过贴标装置进行贴标,从而完成生产;当需要对不同尺寸的瓶体进行罐装时,通过调节组件再次调节存料箱内的宽度,从而放入不同尺寸的瓶体,以此提高存料箱对瓶体的适应性,方便放入不同尺寸的瓶体,从而方便对不同高度的瓶体进行罐装,有利于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

2.在安装瓶盖时,瓶盖先依次放入送盖滑道内,瓶盖沿送盖滑道穿过入盖孔进入送料孔内,滑入送料孔内,再驱动送盖气缸,送盖气缸的活塞杆伸出,从而推动送盖板伸出,送盖板从而将瓶盖顺利推出,送盖板在移动时,限位板限制送盖板的移动范围,减少送盖板在移动过程中发生偏移的可能性;旋盖装置构从而将瓶盖取下,送盖气缸的活塞杆再收缩,从而带动送料板收回,送料板的收料孔再次与送盖滑道连接,滑道内的瓶盖继续进入送料孔内,实现瓶盖的自动输送;在旋紧瓶盖时,驱动固定气缸的活塞杆伸出,从而推动抵板伸出,抵板推动保护垫挤压瓶体,以此限制瓶体的自转,方便旋盖头顺利将瓶盖旋紧在瓶体上,保护垫减少抵板直接与瓶体接触的可能性,减少抵板与瓶体接触时,损坏瓶体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中细胞保存液灌装生产线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中细胞保存液灌装生产线的上料架、调节组件、下料组件以及传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沿a-a线剖视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b部放大图。

图5是实施例中细胞保存液灌装生产线的下料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中细胞保存液灌装生产线的存料箱、传输组件以及限位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c部放大图。

图8是图6中d部放大图。

图9是图6中沿e-e线的剖视图。

图10是图9中f部放大图。

图11是实施例中细胞保存液灌装生产线的旋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11中沿g-g线剖视图。

图13是图12中h部放大图。

图14是图12中m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1、上料架;11、存料箱;111、出料孔;112、封门;113、搭扣;114、导向块;115、导向斜面;116、调节套;117、分料块;118、燕尾槽;12、驱动罩;13、传输罩;2、调节组件;21、调节板;211、固定块;22、调节块;221、燕尾块;222、调节杆;3、下料组件;31、第一下料轴;311、第一下料棘轮;312、主动齿轮;313、传动齿轮;32、驱动件;321、驱动电机;322、驱动齿轮;323、驱动皮带;33、第二下料轴;331、第二下料棘轮;332、从动齿轮;4、传输组件;41、传输皮带;42、传输件;421、传输电机;422、传输齿轮;43、传输辊;431、传递齿轮;44、限位架;45、固定杆;451、拉杆;452、夹持块;453、紧固螺栓;46、限位杆;461、定位螺栓;462、定位螺母;47、定位孔;48、传输通道;49、传递框;5、推料组件;51、进料块;511、进料孔;512、推料槽;513、出料缺口;52、推料气缸;521、推料板;6、灌装架;61、转盘;611、卡槽;62、转套;621、固定缺口;63、主动电机;64、灌装机;65、贴标传输带;66、夹持件;7、旋盖装置;71、旋盖架;710、连接板;711、导柱;712、固定板;713、送料板;714、取盖板;715、调高板;716、取盖调节盘;717、取盖调节杆;718、旋盖盘;719、旋盖杆;72、送盖组件;721、送盖气缸;722、送盖板;723、送料孔;724、限位板;725、入盖孔;726、送盖滑道;727、理料机;73、固定组件;731、固定气缸;732、抵板;7320、抵柱;733、保护垫;74、旋盖组件;740、取盖气缸;741、拉板;742、旋盖气缸;743、旋盖板;744、旋盖头;745、旋盖件;746、旋盖电机;747、旋盖齿轮;748、旋盖皮带;749、旋盖从动齿轮;8、贴标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细胞保存液灌装生产线。

实施例

参照图1,细胞保存液灌装生产线包括设置在灌装架6外的上料架1、设置在灌装架6上且用于对瓶体进行封盖的旋盖装置7以及设置在灌装架6外且用于对瓶体进行贴标的贴标装置8,灌装架6的顶壁上固接有灌装机64,旋盖装置7与上料架1相对设置,灌装机64位于旋盖装置7与上料架1之间,灌装机64与贴标装置8相对设置,灌装架6靠近贴标装置8的一侧设有贴标传输带65,贴标传输带65上设有用于夹持瓶体的夹持件66,夹持件66可以是机械手,还可以是由气缸驱动的吸盘。

参照图2,上料架1上焊接有存料箱11,上料架1分别设有用于传输瓶体的传输组件4以及设置在灌装架6上且用于将瓶体推向灌装架6的推料组件5,存料箱11内设有用根据瓶体高度调节存料箱11宽度的调节组件2,存料箱11位于传输组件4上方。

参照图2,存料箱11的底壁上设有供瓶体滑出的出料孔111,存料箱11内设有用于拨动瓶体依次滑入出料孔111的下料组件3,下料组件3靠近出料孔111一侧设置,存料箱11的侧面上铰接有封门112,封门112沿存料箱11的高度方向设置,封门112远离铰接点的一侧通过搭扣113与存料箱11相连接;在瓶体上料时,解除搭扣113的固定,打开封门112,再根据瓶体高度,通过调节组件2调整存料箱11内的宽度,再将瓶体放入存料箱11内,闭合封门112,利用搭扣113锁紧封门112,再通过下料组件3拨动瓶体,瓶体从而依次通过出料孔111滑出存料箱11,再通过传输组件4带动瓶体向靠近灌装架6一侧移动,推料组件5在将瓶体推向灌装架6,从而完成上料。

参照图1和图2,灌装机64再对灌装架6上的瓶体进行灌装,完成灌装的瓶体再通过旋盖装置7进行封盖,完成封盖后,瓶体再落在贴标传输带65上,贴标传输带65带动瓶体向靠近贴标装置8的一侧移动,通过机械手或者吸盘将瓶体夹取到贴标装置8上,从而对瓶体进行贴标。

参照图2,当需要对不同的高度的瓶体灌装时,再次通过调节组件2调节存料箱11内部的宽度,提高存料箱11对瓶体的适应性,从而方便装入不同高度的瓶体。

参照图2,存料箱11的两相对内侧壁上均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导向块114,两导向块114相对设置,导向块114靠近缺口一侧设置,两导向块114分别位于下料组件3两侧,导向块114的相对两侧面上均设有导向斜面115,两导向斜面115之间的距离从靠近出料孔111的一侧向远离出料孔111的一侧递增;瓶体放入存料箱11后,导向块114限制瓶体的移动范围,导向斜面115限制瓶体的移动方向,瓶体从而顺利沿导向斜面115滑入出料孔111内,方便瓶体顺利滑入出料孔111内。

参照图3和图4,调节组件2包括调节板21,调节板21相背离的两侧壁上粘黏有固定块211,调节板21位于存料箱11内,调节板21沿存料箱11的高度方向设置,调节板21与封门112相对设置,存料箱11的相对两侧边上均设有调节块22,固定板712与调节块22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参照图3,调节块22的远离固定块211的侧面上设有燕尾块221,存料箱11的侧面上设有供燕尾块221滑移的燕尾槽118,燕尾槽118沿存料箱11的厚度方向设置。

参照图4,燕尾块221远离封门11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调节杆222,调节杆222沿燕尾槽118的长度方向设置,调节杆222远离燕尾块221的一端伸出存料箱11,调节杆222与存料箱11滑移连接,存料箱11远离封门112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调节套116,调节杆222穿过调节套116,调节杆222与调节套116螺纹连接;在调节存料箱11内的尺寸时,先将固定板712固定在调节块22上,从而安装好调节板21,再通过转动调节套116带动调节杆222移动,调节杆222推动燕尾块221在燕尾槽118内滑移,燕尾块221在燕尾槽118内滑移时,带动调节块22移动,调节块22从而带动调节板21移动,进而调节调节板21的位置,从而根据瓶体的高度调节存料箱11的尺寸,提高存料箱11对瓶体的适应性。

参照图5,下料组件3包括转动连接在存料箱11上的第一下料轴31和设置在存料箱11外且用于驱动第一下料轴31转动的驱动件32,存料箱11内设有分料块117,分料块117沿存料箱11的厚度方向设置,分料块117位于两导向块114之间,第一下料轴31沿存料箱11的厚度方向设置,第一下料轴31转动连接在分料块117内,第一下料轴31上固定连接有第一下料棘轮311,第一下料棘轮311的一侧伸出分料块117,第一下料棘轮311可以采用三个,三个第一下料棘轮311沿第一下料轴31的轴线方向均布。

参照图5,第一下料轴31远离封门112的一端伸出存料箱11,第一下料轴31伸出存料箱11的一端设有主动齿轮312,主动齿轮312与第一下料轴31过盈配合,驱动件32包括设置在存料箱11外侧壁上的驱动电机321,驱动电机321的电机轴上固定连接有驱动齿轮322,驱动齿轮322上套设有驱动皮带323,驱动皮带323远离驱动齿轮322的一端套设在主动齿轮312上。

参照图5,存料箱11的外侧壁上设有驱动罩12,驱动罩12覆盖驱动齿轮322、主动齿轮312以及驱动皮带323设置,驱动罩12减少空气中的杂质与驱动齿轮322、主动齿轮312以及驱动皮带323接触的可能性,减少驱动齿轮322、主动齿轮312以及驱动皮带323损坏的可能性。

参照图5,分料块117内转动连接有第二下料轴33,第二下料轴33的轴线与第一下料轴31的轴线相平行,第二下料轴33设有第二下料棘轮331,第二下料棘轮331可以采用三个,三个第二下料棘轮331沿第二下料轴33的轴线方向均布,第二下料棘轮331与第一下料棘轮311交错分布,第二下料棘轮331的一侧伸出分料块117。

参照图5,第二下料轴33远离封门112的一端伸出存料箱11,第二下料轴33伸出存料箱11的一端设有从动齿轮332,第一下料轴31伸出存料箱11的一端设有与从动齿轮332相啮合的传动齿轮313;在瓶体下料时,启动驱动电机321,驱动电机321带动驱动齿轮322转动,驱动齿轮322从而带动驱动皮带323转动,驱动皮带323再带动主动齿轮312转动,主动齿轮312转动时带动第一下料轴31转动,第一下料轴31带动传动齿轮313转动,传动齿轮313带动从动齿轮332转动,以此分别带动第一下料棘轮311和第二下料棘轮331转动,从而拨动位于出料孔111内的瓶体,有利于瓶体依次进入出料孔111内,减少瓶体堆积在出料孔111内,导致出料孔111堵塞的可能性。

参照图6和图7,传输组件4包括设置在上料架1上的传输皮带41和用于驱动传输皮带41转动的传输件42,上料架1上转动连接有两个传输辊43,传输皮带41套设在传输辊43上,传输皮带41沿存料箱11的厚度方向设置,传输件42包括设置在上料架1上的传输电机421,传输电机421的输出轴上设有传输齿轮422,传输辊43的端壁上设有与传输齿轮422相啮合的传递齿轮431,传递齿轮431与传输辊43过盈配合。

参照图7,上料架1上设有传输罩13,传输罩13覆盖传输齿轮422和传递齿轮431设置;传输罩13减少空气中的杂质与传输齿轮422和传递齿轮431接触的可能性,减少传输齿轮422和传递齿轮431发生损坏的可能性。

参照图8,上料架1上固定连接有限位架44,限位架44可以采用两个,两个限位架44沿传输皮带41的长度方向设置,限位架44内设有固定杆45,固定杆45沿传输皮带41的长度方向设置,固定杆45可以采用两个,固定杆45的侧面上焊接有拉杆451,拉杆451的轴线与固定杆45的轴线相垂直,拉杆451远离固定杆45的一端穿过限位架44,限位架44上设有两个夹持块452,两个夹持块452分别位于拉杆451两端,两夹持块452通过紧固螺栓453相连接。

参照图8,限位架44内设有限位杆46,限位杆46与固定杆45一一相对设置,限位杆46的顶壁上设有定位螺栓461,限位架44的顶壁上设有供定位螺栓461滑移的定位孔47,定位螺栓461穿过定位孔47的一端设有定位螺母462,限位杆46与固定杆45之间形成供瓶体穿过的传输通道48。

参照图8和图9,上料架1靠近灌装架6的一侧设有传递框49,传递框49沿上料架1的高度方向设置,传递框49的一端位于传输通道48内、另一端与灌装架6相连接;在传输瓶体时,从出料孔111落下的瓶体落在传输通道48上,再启动传输电机421,传输电机421带动传输齿轮422转动,传输齿轮422带动传递齿轮431转动,传递齿轮431从而带动传输辊43转动,传输辊43从而带动传输皮带41转动,传输皮带41从而带动瓶体向靠近传递框49的一侧移动,固定杆45和限位杆46限制瓶体的移动方向,方便瓶体顺利进入传递框49内,经过传递框49的传输,瓶体从而顺利落在灌装架6上。

参照图8,当需要调整固定杆45的位置时,通过旋转紧固螺栓453,从而松动拉杆451,通过拉动拉杆451移动固定杆45的位置,再通过拧紧紧固螺栓453,从而带动夹持块452夹紧拉杆451,固定拉杆451后即可限制固定杆45的位置,再调节限位杆46的位置时,松动定位螺母462,拉动定位螺栓461在定位孔47内滑移,从而带动限位杆46移动,顺利调节传输通道48的大小。

参照图10,推料组件5包括分别设置在灌装架6上的进料块51和推料气缸52,进料块51的顶壁上设有进料孔511,传递框49远离传输皮带41的一端与进料孔511相连通,进料块51的侧面上设有推料槽512,推料槽512与进料孔511相连通,推料气缸52的活塞杆端壁上固定连接有推料板521,推料板521远离推料气缸52的一侧插入推料槽512内,进料块51远离推料气缸52的一侧设有与进料孔511相连通的出料缺口513;瓶体经过传递框49进入进料孔511内,推料气缸52的活塞杆收缩,从而拉动推料板521在推料槽512内滑移,推料板521伸入进料孔511内,从而将瓶体推入出料缺口513内,再推向灌装架6,瓶体从而顺利在灌装架6上进行灌装。

参照图11,旋盖装置7包括设置在灌装架6上的旋盖架71,旋盖架71上分别设有用于对瓶体旋紧瓶盖的旋盖组件74、用于向旋盖组件74传递瓶盖的送盖组件72以及用于固定瓶体的固定组件73。

参照图11和图12,灌装架6的顶壁上固定连接有转套62,转套62内转动连接有转盘61,转盘61的周壁与转套62的内侧壁相贴合,转盘61靠近转套62的一侧设有供瓶体插入的卡槽611,灌装架6上设有用于驱动转盘61转动的转盘驱动件,转盘驱动件包括设置在灌装架6内的主动电机63,主动电机63采用减速电机,主动电机63的输出轴与转盘61固定连接。

参照图12,旋盖架71包括通过螺栓固定在灌装架6顶壁上的连接板710,连接板710上设有导柱711,导柱711可以是四个,导柱711沿连接板710的厚度方向设置,导柱711上分别滑移连接有固定板712、送料板713以及取盖板714,取盖板714、送料板713以及固定板712沿导柱711的轴线方向分布,固定板712靠近连接板710一侧设置,取盖板714位于固定板712远离连接板710的一侧,送料板713位于固定板712与取盖板714之间。

参照图11和图12,旋盖组件74设置在取盖板714上,送盖组件72设置在送料板713上,固定组件73设置在固定板712上;在对瓶体进行旋盖时,完成灌装的瓶体放入卡槽611内,启动主动电机63,主动电机63带动转盘61转动,转盘61转动的同时带动瓶体发生转动,转套62限制瓶体的移动范围,瓶体从而向靠近旋盖装置7的一侧移动,送盖组件72将瓶盖向旋盖组件74传递,瓶体转动至旋盖组件74处时,主动电机63停止,旋盖组件74取下瓶盖,固定组件73固定瓶体后,旋盖组件74再将瓶盖直接旋紧在瓶体上,主动电机63继续工作,从而继续带动转盘61转动,转盘61带动瓶体转动,从而带动完成瓶盖安装的瓶体离开旋盖组件74,同时带动未安装瓶盖的瓶体靠近旋盖组件74一侧移动,重复上述步骤,从而完成瓶盖的安装,以此瓶盖放在瓶体上时,同时将瓶盖旋紧在瓶体上,减少瓶体在移动过程中瓶盖掉落的可能性。

参照图11和图12,导柱711远离灌装架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调高板715,调高板715位于取盖板714远离送料板713的一侧,调高板715上分别转动连接有取盖调节盘716和旋盖盘718,取盖调节盘716内螺纹连接有取盖调节杆717,取盖调节杆717的轴线与导柱711的轴线相平行,取盖调节杆717的一端穿过调高板715和取盖板714,取盖调节杆717穿过取盖板714的一端与送料板713的顶壁焊接,旋盖盘718内螺纹连接有旋盖杆719,旋盖杆719的一端穿过调高板715并与取盖板714的顶壁焊接,旋盖杆719的轴线与导柱711的轴线相平行。

参照图12,在开始旋紧瓶盖前,通过旋转取盖调节盘716,带动取盖调节杆717移动,取盖调节杆717带动送料板713转动,送料板713带动,送料板713从而带动送盖组件72移动,方便根据生产要求调节送盖组件72的高度,再旋转旋盖盘718,旋盖盘718从而带动旋盖杆719移动,旋盖杆719从而带动取盖板714移动,取盖板714从而带动旋盖组件74移动,以此方便根据生产要求,调节旋盖组件74的位置。

参照图13,送盖组件72包括设置在送料板713底壁上的送盖气缸721、设置在送盖气缸721的活塞杆端壁上的送盖板722以及焊接在送料板713上的两个限位板724,送盖气缸721沿转盘61的径向设置,送盖气缸721的活塞杆朝向转盘61一侧伸出,两限位板724分别位于送料板713的两侧,限位板724的侧面与送盖板722的侧面滑移连接,送料板713的顶壁上设有供瓶盖插入的送料孔723,限位板724的侧面上设有与送料孔723相连通的入盖孔725。

参照图13,限位板724远离送盖板722的一侧设有送盖滑道726,送盖滑道726的一端与入盖孔725相连通,灌装机64外设有理料机727,送盖滑道726远离限位板724的一端与理料机727连通;在旋紧瓶盖时,瓶盖放入理料机727内,理料机727将瓶盖依次传输进入送盖滑道726内,瓶盖经过入盖孔725穿过限位板724,瓶盖穿过限位板724后落入送料孔723内,进入送料孔723内,再驱动送盖气缸721的活塞杆伸出,送料气缸的活塞杆伸出,从而推动送盖板722滑出,送盖板722从而带动瓶盖伸出,旋盖组件74取下瓶盖后。

参照图13,瓶盖取下后,送盖气缸721的活塞杆收缩,从而拉动送盖板722移动,送料孔723与入盖孔725相对时,新的瓶盖继续进入送料孔723内,以此实现瓶盖的持续传递。

参照图13,限位板724限制送盖板722的移动方向,减少送盖板722在移动时发生偏移的可能性。

参照图13,固定组件73包括设置在固定板712顶壁上的固定气缸731,固定气缸731的活塞杆沿转盘61的径向设置,固定气缸731的活塞杆朝向转盘61的一侧伸出,固定气缸731的活塞杆端壁上设有抵板732,转套62靠近抵板732的一侧设有固定缺口621,抵板732与卡槽611相对设置,抵板732靠近卡槽611的一侧设有抵柱7320,抵柱7320远离抵板732的一侧粘黏有保护垫733;当旋盖组件74取下瓶盖后,固定气缸731的活塞杆伸出,从而推动固定板712插入固定缺口621内,固定板712推动保护垫733将瓶体挤压在卡槽611内,以此限制瓶体的自转,有利于旋盖组件74顺利将瓶盖旋紧在瓶体上。

参照图13和图14,旋盖组件74包括设置在取盖板714上的取盖气缸740、固定在取盖气缸740的活塞杆端壁上的拉板741、固定在拉板741底壁上的旋盖气缸742、固定在旋盖气缸742的活塞杆端壁上的旋盖板743以及转动连接在旋盖板743上的旋盖头744,旋盖头744采用两个,旋盖头744沿旋盖板743的厚度方向设置,旋盖头744位于送盖板722的上方。

参照图14,取盖气缸740和旋盖气缸742均沿导柱711的轴线方向设置,取盖气缸740的活塞杆和旋盖气缸742的活塞杆均朝向灌装架6的一侧伸出,旋盖板743上设有用于驱动旋盖头744转动的旋盖件745。

参照图14,旋盖件745包括设置在旋盖板743上的旋盖电机746,旋盖电机746的输出轴上设有旋盖齿轮747,旋盖齿轮747的周壁上套设有旋盖皮带748,旋盖头744远离转盘61的一端穿过旋盖板743,旋盖头744穿过旋盖板743的一端设有旋盖从动齿轮749,旋盖皮带748远离旋盖齿轮747的一端套设在旋盖从动齿轮749上;在旋盖时,取盖气缸740的活塞杆伸出,从而推动拉板741移动,拉板741从而推动旋盖气缸742移动,旋盖气缸742推动旋盖板743移动,旋盖板743从而带动旋盖头744靠近瓶盖,再启动旋盖电机746,带动旋盖齿轮747转动,旋盖齿轮747带动旋盖皮带748转动,旋盖皮带748从而带动旋盖从动齿轮749转动,旋盖从动齿轮749从而带动旋盖头744转动,旋盖头744从而将瓶盖取下,取盖气缸740的活塞杆收缩,从而带动旋盖头744上移。

参照图14,旋盖头744取好瓶盖后,驱动旋盖气缸742的活塞杆伸出,从而推动旋盖板743向靠近瓶体的一侧移动,同时启动旋盖电机746,旋盖电机746再次带动旋盖头744转动,旋盖头744带动瓶盖转动,瓶盖与瓶口接触后,瓶盖旋紧在瓶体上,旋盖气缸742的活塞杆收缩,从而完成旋盖,取盖气缸740的活塞杆再次伸出,重复上述步骤,从而持续将瓶盖旋紧在瓶体上。

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在开始细胞保存液的生产前,先通过调节组件2调节存料箱11内部的厚度,再将瓶体放入存料箱11内,通过下料组件3拨动瓶体,瓶体从而依次通过出料孔111滑出存料箱11,通过传输组件4将瓶体依次传输到灌装架6上,再通过推料组件5将瓶体推向灌装架6,瓶体从而在灌装架6上通过灌装机64进行罐装,完成罐装后,再通过旋盖装置7对瓶体进行封盖,完成封盖的瓶体再通过贴标装置8进行贴标,从而完成生产;当需要对不同尺寸的瓶体进行罐装时,通过调节组件2再次调节存料箱11内的宽度,从而放入不同尺寸的瓶体,以此提高存料箱11对瓶体的适应性,方便放入不同尺寸的瓶体,从而方便对不同高度的瓶体进行罐装,有利于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