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四头灌装旋盖一体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367687发布日期:2020-12-22 10:46阅读:82来源:国知局
一种四头灌装旋盖一体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四头灌装旋盖一体机。



背景技术:

灌装机主要是包装机中的一小类产品,从对物料的包装角度可分为液体灌装机,膏体灌装机,粉剂灌装机,颗粒灌装机;从生产的自动化程度来讲分为半自动灌装机和全自动灌装生产线。。

但是,现有的四头灌装旋盖一体机还存在着旋盖时不方便控制旋紧力度、不方便对大小不同的瓶子进行灌装和与下道工序衔接时容易使瓶子损坏的问题。

因此,发明一种四头灌装旋盖一体机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四头灌装旋盖一体机,以解决现有的四头灌装旋盖一体机旋盖时不方便控制旋紧力度、不方便对大小不同的瓶子进行灌装和与下道工序衔接时容易使瓶子损坏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四头灌装旋盖一体机,包括机架,支撑柱,一级安装板,滚筒,传送带,步进电机,可调节导向架结构,安装杆,导向板,左侧气缸,可调节灌装支撑架结构,右侧气缸,推进气缸,旋盖电机,旋盖连接架结构和瓶体,所述的支撑柱分别焊接在机架的下部四角位置;所述的一级安装板分别焊接在机架的上部左右两侧;所述的滚筒轴接在一级安装板的内侧;所述的传送带套接在滚筒的外侧;所述的步进电机螺栓连接在机架的上部左侧;所述的可调节导向架结构螺栓连接在机架的右侧;所述的安装杆分别焊接在机架的前端左右两侧和后端左右两侧;所述的导向板焊接在安装杆的上部;所述的左侧气缸螺栓连接在机架的后端左侧;所述的可调节灌装支撑架结构螺栓连接在左侧气缸的上部右侧;所述的右侧气缸螺栓连接在机架的后端右侧;所述的推进气缸螺栓连接在右侧气缸的上部;所述的旋盖电机螺栓连接在推进气缸的输出杆上;所述的旋盖连接架结构螺栓连接在旋盖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的瓶体放置在传送带的上部;所述的旋盖连接架结构包括连接柱,移动套管,滑槽,限位螺栓,连接螺母,瓶盖套和弹簧,所述的移动套管套接在连接柱的下部;所述的滑槽分别开设在移动套管的内侧左右两侧中间位置;所述的限位螺栓插接在滑槽和限位螺栓的内侧;所述的连接螺母螺纹连接在限位螺栓的右侧;所述的瓶盖套螺钉连接在移动套管的下部;所述的弹簧设置在移动套管的内侧下部,并且上部螺钉连接在连接柱的下部。

优选的,所述的可调节灌装支撑架结构包括支撑杆,滑动套管,夹紧螺栓,液体缓存管,出液管,电磁阀和输液管,所述的滑动套管套接在支撑杆的外侧;所述的夹紧螺栓螺纹连接在滑动套管的上部;所述的液体缓存管焊接在滑动套管的前端下部;所述的出液管与液体缓存管的下部连通;所述的电磁阀螺纹连接在出液管的下部;所述的输液管螺钉连接在液体缓存管的前端上部,并与输液管连通。

优选的,所述的可调节导向架结构包括二级安装板,安装架,滑轮,一级孔板,伸缩杆,调节套管,固定螺栓和二级孔板,所述的安装架轴接在二级安装板的内侧上部;所述的滑轮轴接在安装架的内侧;所述的一级孔板焊接在安装架的下部右侧;所述的伸缩杆轴接在一级孔板的内侧左下部;所述的调节套管套接在伸缩杆的左下部;所述的固定螺栓螺纹连接在调节套管的上部右侧;所述的二级孔板轴接在固定螺栓的左侧。

优选的,所述的滑轮的外侧套接有硅胶套。

优选的,所述的输液管具体采用金属软管。

优选的,所述的二级安装板螺栓连接在机架的右侧;所述的二级孔板焊接在支撑柱的右侧下部。

优选的,所述的连接柱螺栓连接在旋盖电机的输出轴上。

优选的,所述的支撑杆的下部左侧与左侧气缸的输出杆螺栓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瓶盖套的内侧下部凹槽,所述的凹槽的内壁上开设有防滑纹。

优选的,所述的导向板分别设置在左侧气缸和右侧气缸的前端。

优选的,所述的步进电机的输出轴贯穿一级安装板螺钉连接在滚筒的后端中间位置。

优选的,所述的滑轮具体采用不锈钢凹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弹簧的设置,有利于旋盖的过程中推动瓶盖套向下移动,防止右侧气缸向下的力过大导致瓶体的瓶口损坏,同时可以调节瓶盖套在旋盖时对瓶盖的用力大小。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瓶盖套内侧下部的凹槽和防滑纹的设置,有利于对瓶体上面的瓶盖进行固定,防止瓶盖套空转导致瓶盖与瓶体没有旋紧,从而造成质量问题。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滑动套管和夹紧螺栓的设置,有利于方便调节液体缓存管和液体缓存管之间的距离,从而适用于长度不同的瓶口之间的间隙,进而适用于不同大小的瓶体。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瓶体的设置,有利于方便工作人员对液体缓存管进行单个控制,以适用于设备开机、停机或运行时时瓶体不足四个的灌装,同时还可以方便工作人员对不合格的瓶体进行剔除。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安装架、伸缩杆和调节套管的设置,可以调节该设备与下道工序对接时的高度,使该设备可以对下道工序中不同高度的设备进行对接,使该设备的功能更加完善。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滑轮具体采用不锈钢凹轮的设置,有利于防止瓶体在与下道工序对接时滚落,造成瓶体破碎,从而影响正常生产工作,减少不必要的成本损耗。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硅胶套的设置,有利于对瓶体起到防护作用,防止瓶体长时间和滑轮磕碰造成瓶体表面出现裂痕,从而影响生产质量。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步进电机的设置,有利于工作人员调节传送带向右移动的速度和暂停时间,使该设备适用于对容量不同的瓶体进行灌装和旋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旋盖连接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可调节灌装支撑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可调节导向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至图4中:

1、机架;2、支撑柱;3、一级安装板;4、滚筒;5、传送带;6、步进电机;7、可调节导向架结构;71、二级安装板;72、装架;73、滑轮;731、硅胶套;74、一级孔板;75、伸缩杆;76、调节套管;77、固定螺栓;78、二级孔板;8、安装杆;9、导向板;10、左侧气缸;11、可调节灌装支撑架结构;111、支撑杆;112、滑动套管;113、夹紧螺栓;114、液体缓存管;115、出液管;116、电磁阀;117、输液管;12、右侧气缸;13、推进气缸;14、旋盖电机;15、旋盖连接架结构;151、连接柱;152、移动套管;153、滑槽;154、限位螺栓;155、连接螺母;156、瓶盖套;157、弹簧;16、瓶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四头灌装旋盖一体机,包括机架1,支撑柱2,一级安装板3,滚筒4,传送带5,步进电机6,可调节导向架结构7,安装杆8,导向板9,左侧气缸10,可调节灌装支撑架结构11,右侧气缸12,推进气缸13,旋盖电机14,旋盖连接架结构15和瓶体16,所述的支撑柱2分别焊接在机架1的下部四角位置;所述的一级安装板3分别焊接在机架1的上部左右两侧;所述的滚筒4轴接在一级安装板3的内侧;所述的传送带5套接在滚筒4的外侧;所述的步进电机6螺栓连接在机架1的上部左侧;所述的可调节导向架结构7螺栓连接在机架1的右侧;所述的安装杆8分别焊接在机架1的前端左右两侧和后端左右两侧;所述的导向板9焊接在安装杆8的上部;所述的左侧气缸10螺栓连接在机架1的后端左侧;所述的可调节灌装支撑架结构11螺栓连接在左侧气缸10的上部右侧;所述的右侧气缸12螺栓连接在机架1的后端右侧;所述的推进气缸13螺栓连接在右侧气缸12的上部;所述的旋盖电机14螺栓连接在推进气缸13的输出杆上;所述的旋盖连接架结构15螺栓连接在旋盖电机14的输出轴上;所述的瓶体16放置在传送带5的上部;所述的旋盖连接架结构15包括连接柱151,移动套管152,滑槽153,限位螺栓154,连接螺母155,瓶盖套156和弹簧157,所述的移动套管152套接在连接柱151的下部;所述的滑槽153分别开设在移动套管152的内侧左右两侧中间位置;所述的限位螺栓154插接在滑槽153和限位螺栓154的内侧;所述的连接螺母155螺纹连接在限位螺栓154的右侧;所述的瓶盖套156螺钉连接在移动套管152的下部;所述的弹簧157设置在移动套管152的内侧下部,并且上部螺钉连接在连接柱151的下部;通过弹簧157的设置,使旋盖的过程中推动瓶盖套156向下移动,防止右侧气缸12向下的力过大导致瓶体16的瓶口损坏,同时可以调节瓶盖套156在旋盖时对瓶盖的用力大小。

如附图3所示,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可调节灌装支撑架结构11包括支撑杆111,滑动套管112,夹紧螺栓113,液体缓存管114,出液管115,电磁阀116和输液管117,所述的滑动套管112套接在支撑杆111的外侧;所述的夹紧螺栓113螺纹连接在滑动套管112的上部;所述的液体缓存管114焊接在滑动套管112的前端下部;所述的出液管115与液体缓存管114的下部连通;所述的电磁阀116螺纹连接在出液管115的下部;所述的输液管117螺钉连接在液体缓存管114的前端上部,并与输液管117连通;通过滑动套管112和夹紧螺栓113,方便调节液体缓存管114和液体缓存管114之间的距离,从而适用于长度不同的瓶口之间的间隙,进而适用于不同大小的瓶体16。

如附图4所示,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可调节导向架结构7包括二级安装板71,安装架72,滑轮73,一级孔板74,伸缩杆75,调节套管76,固定螺栓77和二级孔板78,所述的安装架72轴接在二级安装板71的内侧上部;所述的滑轮73轴接在安装架72的内侧;所述的一级孔板74焊接在安装架72的下部右侧;所述的伸缩杆75轴接在一级孔板74的内侧左下部;所述的调节套管76套接在伸缩杆75的左下部;所述的固定螺栓77螺纹连接在调节套管76的上部右侧;所述的二级孔板78轴接在固定螺栓77的左侧;通过所述的安装架72、伸缩杆75和调节套管76,可以调节该设备与下道工序对接时的高度,使该设备可以对下道工序中不同高度的设备进行对接,使该设备的功能更加完善。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滑轮73的外侧套接有硅胶套731。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输液管117具体采用金属软管。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二级安装板71螺栓连接在机架1的右侧;所述的二级孔板78焊接在支撑柱2的右侧下部。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连接柱151螺栓连接在旋盖电机14的输出轴上。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支撑杆111的下部左侧与左侧气缸10的输出杆螺栓连接。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瓶盖套156的内侧下部凹槽,所述的凹槽的内壁上开设有防滑纹。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导向板9分别设置在左侧气缸10和右侧气缸12的前端。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步进电机6的输出轴贯穿一级安装板3螺钉连接在滚筒4的后端中间位置。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滑轮73具体采用不锈钢凹轮。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左侧气缸10和右侧气缸12分别采用型号为tgc32*125的气缸;所述的步进电机6和旋盖电机14分别采用型号为sps57hs30的电机;所述的推进气缸13具体采用型号为mgpm的双导杆气缸。

工作原理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使用时,先将该设备通电,然后根据瓶体16的容量和瓶体16之间的间隙设置步进电机6的转动角度和暂停时间,然后将输液管117连接提供液体的水泵,启动步进电机6,步进电机6通过滚筒4带动传送带5向右移动,使瓶体16向右移动至电磁阀116的下部,然后控制左侧气缸10的输出杆向下移动,通过支撑杆111带动液体缓存管114、、出液管115和电磁阀116向下运动,接近瓶口,打开电磁阀116,液体缓存管114中的液体通过出液管115灌入瓶体16中,当四个瓶体16被灌满时,电磁阀116关闭,步进电机6转动,瓶体16向右移动,工作人员将瓶盖放置在瓶体16的瓶口上,通过推进气缸13调节旋盖电机14的位置,使瓶盖套156位于瓶体16的正上方,然后控制右侧气缸12的输出杆向下移动,使瓶盖套156内侧的凹槽卡在瓶盖的外侧,然后旋盖电机14旋转,通过瓶盖套156带动瓶盖旋转,完成旋盖步骤。

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