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冬季室外压力储罐防冰堵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323152发布日期:2021-06-04 17:18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种冬季室外压力储罐防冰堵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种冬季室外压力储罐防冰堵加热装置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属于压力储罐技术领域,具体是指—种冬季室外压力储罐防冰堵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2.压力储罐,其广泛用于各行业作为清扫、抽吸等方面的动力源,但是在广大的北方和高寒地区,由于冬季气温寒冷易结冰,压力储罐极易造成冰堵。
3.冬季储气罐冰堵的地方多是罐底部及排污管,而这是排除罐体内水气的必然通道,由于高寒地区冬季室外气温低,滴水成冰,这里必定会积水成冰,造成冰堵,如图1所示;如若不能及时排掉罐内积水,会严重影响正常工作,还极易给压力储罐使用造成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种冬季室外压力储罐防冰堵加热装置,有效解决储气罐底部及排污管冰堵的问题,实现储气罐冬季的可靠工作,同时化解了冰堵造成的安全隐患。
5.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6.—种冬季室外压力储罐防冰堵加热装置,包括罐体,所述罐体底部下侧沿所述罐体底部外边缘密封砌筑有砖制的保温墙,所述保温墙内侧壁设置有岩棉层或硅酸铝纤维板层,所述保温墙内安装有陶瓷电加热器,所述陶瓷电加热器通讯连接有温控器。
7.作为进一步优化的方案,所述保温墙侧壁上设有安装门。
8.作为进一步优化的方案,所述温控器的温度调整范围为0至300摄氏度。
9.作为进一步优化的方案,所述保温墙内设有加热器支架,所述陶瓷电加热器设置在所述加热器支架上。
10.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1.砌筑的砖制保温墙,具有较为稳固的立体结构和一定的抗风寒能力,并用岩棉层或硅酸铝纤维板层进行进一步保温处理,以防热量损失过大影响加热效果,陶瓷电加热器在保温墙内部进行加热,陶瓷电加热器具有耐高温、防腐、美观耐磨的特点,有较长的使用寿命和保温性能,达成对压力储罐底部进行防冰堵加热操作,并根据具体使用情况,通过温控器调节陶瓷电加热器的加热温度。
附图说明
12.图1是背景技术中易结冰的储气罐底部及排污管的结构示意图;
13.图2是本实施例中冬季室外压力储罐防冰堵加热装置的立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14.图3是本实施例中冬季室外压力储罐防冰堵加热装置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15.附图中,1

罐体,2

保温墙,3

保温层,4

陶瓷电加热器,5

温控器,6

安装门,7

加热器支架,8

支腿。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1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18.如图2和图3共同所示,—种冬季室外压力储罐防冰堵加热装置,包括罐体1,罐体1底部下侧沿罐体1底部外边缘环向密封砌筑有砖制的保温墙2,保温墙2内侧设置有保温层3,保温层3为岩棉层或硅酸铝纤维板层,保温墙2内安装有陶瓷电加热器4,具有耐高温、防腐、美观耐磨的特点,有较长的使用寿命和保温性能,陶瓷电加热器4通讯连接有温控器5。
19.砌筑的砖制保温墙2,具有较为稳固的立体结构和一定的抗风寒能力,罐体1底部设有支腿8,保温墙2将支腿8包围在其内部,并用岩棉层或硅酸铝纤维板层的保温层3进行进一步保温处理,以防热量损失过大影响加热效果,陶瓷电加热器4在保温墙2内部进行加热,陶瓷电加热器4具有耐高温、防腐、美观耐磨的特点,有较长的使用寿命和保温性能,达成对压力储罐底部进行防冰堵加热操作,并根据具体使用情况,通过温控器5调节陶瓷电加热器4的加热温度。
20.本实施例中,陶瓷电加热器4保温墙2侧壁上设有安装门6,方便对保温墙2内部构件的管理使用。
21.本实施例中,温控器5的温度调整范围为0至300摄氏度,方便操作,满足使用温度调整需求。
22.本实施例中,陶瓷电加热器4保温墙2内设有加热器支架7,陶瓷电加热器4陶瓷电加热器4设置在陶瓷电加热器4加热器支架7上,通过加热器支架7,保证陶瓷电加热器4与罐体1底部保持合适距离。
23.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所做出的各种其他相应的改变与变形,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