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合机腔内减压管路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450898发布日期:2021-06-15 19:53阅读:86来源:国知局
一种混合机腔内减压管路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玻璃工业生产中的配合料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混合机腔内减压管路系统。



背景技术:

在玻璃配合料制备环节,混合机在混合物料的过程中,各电子秤同时在进行物料的称量。各电子秤通过排料装置与混合机相联,混合机对物料的搅动行成气流,尤其在对混合机加水和加蒸气过程中行成的正压气流更为明显。随着行业的整体进步,称量电子秤精度、灵敏度也日益提升,一般精度在0.01至0.1kg之间;当前国家对环保的政策日趋严格,必要严控生产现场喷灰、漏风,因此各设备的联接也更加严密。混合机内所产生气流对电子称的影响,电子称精度越高影响越大,设备间联接越严密影响越大。电子秤数据的波动直接影响物料称量的准确性,进而影响配合料品质,最终反应在玻璃产质量上。

为避免气流对电子秤的影响,现有的混合机通常采用以下做法:在混合机内安装呼吸袋。这种方式简单可避免粉尘外泄,在称量精度要求不高时可以满足需求,但高精度称量要求时,这种方式测量误差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混合机物料的测量精度以及避免粉尘外泄。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混合机腔内减压管路系统,包括混合机,混合机包括混合仓、呼吸袋、缓冲仓以及排料管路;混合仓通过排料管路与电子秤连接;混合仓与呼吸袋连接,呼吸袋的入口处设置有第一阀门;混合仓通过排料管路与缓冲仓连接,排料管路上设置有第二阀门。

其进一步地技术方案为,所述混合机腔内减压管路系统还包括第一驱动装置,第一驱动装置与第一阀门连接,第一驱动装置用于驱动第一阀门开启或关闭。

其进一步地技术方案为,所述混合机腔内减压管路系统还包括第二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与第二阀门连接,第二驱动装置用于驱动第二阀门开启或关闭。

其进一步地技术方案为,第一驱动装置为第一气缸。

其进一步地技术方案为,第二驱动装置为第二气缸。

其进一步地技术方案为,第一阀门与第二阀门均为蝶阀。

其进一步地技术方案为,所述混合机腔内减压管路系统还包括控制器,第一气缸以及第二气缸均与控制器连接,且受控于控制器。

其进一步地技术方案为,控制器为plc控制器。

其进一步地技术方案为,混合仓设置有卸料门。

其进一步地技术方案为,缓冲仓设置在卸料门的下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能达到的技术效果包括: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混合机腔内减压管路系统,在安装呼吸袋的同时,对排料管路辅以控制电路进行控制,完全解决了称量精度问题和粉尘外溢问题,克服了混合机气流对电子秤产生的不良影响,稳定了称量精准度,减少了人工对称量过程的干预,从而稳定了配料周期,改善了现场作业环境。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混合机腔内减压管路系统示意图。

附图标记

混合机10、混合仓11、卸料门12、呼吸袋20、排料管路30、缓冲仓40、第一阀门50、第二阀门6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参见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混合机腔内减压管路系统,包括混合机10,混合机10包括混合仓11、呼吸袋20、缓冲仓40以及排料管路30;混合仓11通过排料管路30与电子秤连接;混合仓11与呼吸袋20连接,呼吸袋20的入口处设置有第一阀门50;混合仓11通过排料管路30与缓冲仓40连接,排料管路30上设置有第二阀门60。

本实施例提供的混合机腔内减压管路系统,既安装有呼吸袋,同时加了直通排料管路,且对排料管路辅以控制电路进行控制,完全解决了称量精度问题和粉尘外溢问题,克服了混合机气流对电子秤产生的不良影响,稳定了称量精准度,减少了人工对称量过程的干预,从而稳定了配料周期,改善了现场作业环境。

可以理解地,混合仓用于混合物料,在混合过程中极易产生粉尘,因此通过在呼吸袋的入口处、排料管路上各设置阀门,通过控制阀门的通断来避免粉尘外溢、提高测量精度。

具体为,混合时,呼吸袋的入口处的第一阀门关闭,排料管路上的第二阀门打开,混合过程中产生的粉尘气流经排料管路导出排向至缓冲仓。

具体实施中,该混合机腔内减压管路系统还包括第一驱动装置,第一驱动装置与第一阀门50连接,第一驱动装置用于驱动第一阀门50开启或关闭。

具体地,用第一驱动装置来驱动第一阀门开启或关闭。

具体实施中,该混合机腔内减压管路系统还包括第二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与第二阀门60连接,第二驱动装置用于驱动第二阀门60开启或关闭。

具体地,用第二驱动装置来驱动第二阀门开启或关闭。

第一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可以相同或不同。

具体实施中,第一驱动装置为第一气缸。

具体实施中,第二驱动装置为第二气缸。

气缸做简单的往复直线运动,具有容易控制的特点,非常适合在本实施例的应用场景中。

具体实施中,第一阀门50与第二阀门60均为蝶阀。

蝶阀又叫翻板阀,是一种结构简单的调节阀,其为圆盘形,通过围绕阀轴旋转来达到开启与关闭。

具体实施中,该混合机腔内减压管路系统还包括控制器,第一气缸以及第二气缸均与控制器连接,且受控于控制器。

通过控制器可实现对气缸和蝶阀的电路控制,减少人工对称量过程的干预,防止粉尘外溢并提高测量的精度。

具体实施中,控制器为plc控制器。

具体实施中,混合仓11设置有卸料门12。混合仓11在混合时,卸料门12关闭。

具体实施中,缓冲仓40设置在卸料门12的下方。

本实施例提供的混合机腔内减压管路系统,工作方式介绍如下:

a.电子秤开始向混合机排料:此时,排料管路的蝶阀关闭,呼吸袋入口处的蝶阀开启,排料产生的粉尘气流由呼吸袋过滤排出。粉尘气流经呼吸袋过滤之后,极大减少了粉尘外溢的情况;

b.电子秤排料结束后,混合机开始进入混合程序:此时,排料管路蝶阀开启,呼吸袋入口处的蝶阀关闭,此时混合仓内产生的气流经排料管路导出排向配合料缓冲仓。而缓冲仓缓冲存留的物料也可再次倒入进料口,没有过多的原料外溢,因此提高了称量精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实用新型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应理解为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进行结合和组合。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尚且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以上所述,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以上所述,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