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灌装机分度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692929发布日期:2021-09-18 02:01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一种全自动灌装机分度机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灌装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全自动灌装机分度机构。


背景技术:

2.灌装机主要是包装机中的一小类产品,从对物料的包装角度可分为液体灌装机、膏体灌装机、粉剂灌装机、颗粒灌装机;从生产的自动化程度来讲分为半自动灌装机和全自动灌装生产线。近来随着食品的qs认证,食用油的厂家已经开始注重产品质量和包装,所以油类灌装机在灌装机中地位凸现。分度机构是能够实现间歇的转动一定角度或移动一定距离的机构,可分为回转分度机构和直线分度机构,主要作用是实现特定角度的转动或特定距离的移动,在一些全自动灌装机上被广泛应用。
3.目前,全自动灌装机所使用的分度机构都是将灌装瓶放置在灌装台上,为了便于后续将灌装瓶,灌装瓶都是直接放置在灌装台上,灌装瓶与灌装台之间不会存在高度差,这样导致灌装瓶固定稳定性不佳,而将灌装瓶插入到灌装台中,出现了高度差,固定的稳定性提高,但在后续将灌装瓶转移时难度较大,容易导致灌装瓶碰撞内部的液体洒落,灌装效率和质量均不佳,不能满足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全自动灌装机分度机构,解决了既能使得灌装瓶与灌装台出现高度差,提高了灌装瓶与灌装台之间固定稳定性,且在将灌装瓶转移时可以使得灌装瓶下端与灌装台处于同一水平面上,从而便于将灌装瓶从灌装台上转移,提高了灌装瓶转移的稳定性的问题。
6.(二)技术方案
7.为实现上述使得灌装瓶与灌装台出现高度差,提高了灌装瓶与灌装台之间固定稳定性,且在将灌装瓶转移时可以使得灌装瓶下端与灌装台处于同一水平面上,从而便于将灌装瓶从灌装台上转移,提高了灌装瓶转移的稳定性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全自动灌装机分度机构,包括底座和灌装瓶,所述底座的上方设置有灌装架,且灌装架与底座通过螺钉连接,所述灌装架的下方设置有灌装管,且灌装管与灌装架通过螺钉连接,所述底座的上方设置有步进电机,且步进电机与底座通过螺钉连接,所述步进电机输出端的上方设置有转轴,且转轴与步进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连接,所述转轴的上方设置有灌装台,且灌装台与转轴通过螺钉连接,所述灌装台的内部设置有置物槽,置物槽设置有若干个,且置物槽在灌装台上依次设置,所述灌装台的内部设置有升降块,所述升降块的上端设置有防滑垫,且防滑垫与升降块设置为一体结构,所述灌装瓶的下端与防滑垫的上端相贴合。
8.优选的,所述底座的上方设置有支撑架,且支撑架与底座通过螺钉连接,所述支撑架的一侧设置有输送辊,输送辊设置有两个,且输送辊与支撑架转动连接,两个所述输送辊
之间设置有输送带,且输送带与输送辊传动连接,所述输送带的下方设置有电机,且电机与底座通过螺钉连接,所述电机输出端的一侧设置有主动轮,且主动轮与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连接,所述输送辊的一侧设置有从动轮,且从动轮与输送辊通过螺钉连接,所述主动轮与从动轮之间设置有橡胶皮带,且橡胶皮带分别与主动轮和从动轮传动连接。
9.优选的,所述步进电机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电动伸缩杆,且第一电动伸缩杆与底座通过螺钉连接,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设置在置物槽的下方。
10.优选的,所述灌装台的上端设置有转动槽,所述灌装台上方的中心位置处设置有转动杆,且转动杆与灌装架通过螺钉连接,所述转动杆的一端延伸至转动槽的内部,且转动杆与灌装台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杆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电动伸缩杆,且第二电动伸缩杆与转动杆通过螺钉连接,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的一侧设置有弧形推块,且弧形推块与第二电动伸缩杆通过螺钉连接。
11.优选的,所述输送带与灌装台之间设置有导料板,且导料板与支撑架通过螺钉连接,所述导料板的上端与灌装台和输送带设置在同一水平高度。
12.优选的,所述升降块的外部设置有滑槽,滑槽设置有四个,且滑槽在升降块上依次设置,所述置物槽的内部设置有导向轨,导向轨设置有四个,且导向轨与灌装台设置为一体结构,所述导向轨的一端延伸至滑槽的内部,且导向轨与升降块滑动连接。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全自动灌装机分度机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4.1、该全自动灌装机分度机构,通过步进电机、第一电动伸缩杆和升降块的设置,由于升降块与灌装台滑动连接,再将灌装瓶放入到置物槽中,在灌装瓶的重力作用下会将升降块下降到最低端,从而使得灌装瓶放置在灌装台更加稳定,而在步进电机的作用下可以带动灌装台转动,从而可以将灌装完成的灌装瓶转移,将另一个灌装瓶移动到灌装管的下方,第一电动伸缩杆的上升可以将升降块提升,从而可以将灌装瓶上升,使得灌装瓶的下端可以与灌装台的上端相齐平,从而便于将灌装瓶进行转移。
15.2、该全自动灌装机分度机构,通过第二电动伸缩杆、输送带和导料板的设置,在第二电动伸缩杆带动弧形推块滑动,从而可以对灌装台上的灌装瓶提供一个横向的推力,能够将灌装瓶从灌装台上转移到输送带上,由于导料板与灌装台和输送带的上端齐平,从而便于将灌装瓶从灌装台上转移到输送带上进行输送,避免了从灌装台转移到输送带上中间的高度差导致灌装瓶倾斜洒落,提高了灌装瓶输送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导料板与灌装台和输送带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升降块与灌装台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20.其中:1、底座;2、灌装架;3、灌装管;4、转动杆;5、步进电机;6、第一电动伸缩杆;7、灌装台;8、第二电动伸缩杆;9、弧形推块;10、灌装瓶;11、置物槽;12、转轴;13、升降块;14、支撑架;15、输送辊;16、输送带;17、电机;18、导料板;19、转动槽;20、导向轨;21、滑槽;22、防滑垫;23、主动轮;24、从动轮;25、橡胶皮带。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2.请参阅图1

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全自动灌装机分度机构,包括底座1和灌装瓶10,底座1的上方设置有灌装架2,且灌装架2与底座1通过螺钉连接,灌装架2的下方设置有灌装管3,且灌装管3与灌装架2通过螺钉连接,底座1的上方设置有步进电机5,且步进电机5与底座1通过螺钉连接,步进电机5输出端的上方设置有转轴12,且转轴12与步进电机5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连接,转轴12的上方设置有灌装台7,且灌装台7与转轴12通过螺钉连接,步进电机5可以带动灌装台7转动,从而可以改变灌装瓶10,将灌装完成的灌装瓶10转移,将另一个灌装瓶10转移到灌装管3的正下方,灌装台7的内部设置有置物槽11,置物槽11设置有若干个,且置物槽11在灌装台7上依次设置,灌装台7的内部设置有升降块13,升降块13的上端设置有防滑垫22,且防滑垫22与升降块13设置为一体结构,灌装瓶10的下端与防滑垫22的上端相贴合,升降块13在灌装瓶10的重力下下降,从而使得灌装瓶10与灌装台7之间产生高度差,从而使得灌装过程中灌装瓶10更加稳定。
23.进一步,底座1的上方设置有支撑架14,且支撑架14与底座1通过螺钉连接,支撑架14的一侧设置有输送辊15,输送辊15设置有两个,且输送辊15与支撑架14转动连接,两个输送辊15之间设置有输送带16,且输送带16与输送辊15传动连接,输送带16的下方设置有电机17,且电机17与底座1通过螺钉连接,电机17输出端的一侧设置有主动轮23,且主动轮23与电机17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连接,输送辊15的一侧设置有从动轮24,且从动轮24与输送辊15通过螺钉连接,主动轮23与从动轮24之间设置有橡胶皮带25,且橡胶皮带25分别与主动轮23和从动轮24传动连接,通过电机17可以带动输送带16传动,从而可以将转移到输送带16上的灌装瓶10进行输送。
24.进一步,步进电机5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电动伸缩杆6,且第一电动伸缩杆6与底座1通过螺钉连接,第一电动伸缩杆6设置在置物槽11的下方,通过第一电动伸缩杆6可以带动升降块13上升,从而可以将置物槽11中的灌装瓶10提升上来,使得灌装瓶10与灌装台7处于同一水平面上,便于灌装台7后续转移到输送带16上。
25.进一步,灌装台7的上端设置有转动槽19,灌装台7上方的中心位置处设置有转动杆4,且转动杆4与灌装架2通过螺钉连接,转动杆4的一端延伸至转动槽19的内部,且转动杆4与灌装台7转动连接,转动杆4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电动伸缩杆8,且第二电动伸缩杆8与转动杆4通过螺钉连接,第二电动伸缩杆8的一侧设置有弧形推块9,且弧形推块9与第二电动伸缩杆8通过螺钉连接,通过第二电动伸缩杆8带动弧形推块9移动,从而可以对灌装瓶10提供横向推力,从而将灌装瓶10从灌装台7转移到输送带16上。
26.进一步,输送带16与灌装台7之间设置有导料板18,且导料板18与支撑架14通过螺钉连接,导料板18的上端与灌装台7和输送带16设置在同一水平高度,通过导料板18可以将输送带16与灌装台7之间的凹槽填平,从而避免灌装瓶10转移时高度差发生倾斜。
27.进一步,升降块13的外部设置有滑槽21,滑槽21设置有四个,且滑槽21在升降块13上依次设置,置物槽11的内部设置有导向轨20,导向轨20设置有四个,且导向轨20与灌装台
7设置为一体结构,导向轨20的一端延伸至滑槽21的内部,且导向轨20与升降块13滑动连接,通过导向轨20和滑槽21可以在升降块13升降过程中进行导向限位,从而确保了升降块13升降稳定性。
28.在使用时,将灌装瓶10放入到置物槽11中,在灌装瓶10的重力作用下会与灌装台7出现一个高度差,从而使得灌装瓶10放置稳定性提高,在步进电机5的作用下带动灌装台7转动,将其移动到灌装管3的正下方,即可进行灌装作业,单个灌装瓶10灌装完成后再次驱动步进电机5将另一个灌装瓶10移动到灌装管3的正下方,更换灌装瓶10过程中灌装管3处于闭合状态。驱动第一电动伸缩杆6,在第一电动伸缩杆6的作用下带动升降块13上升,从而可以将灌装完成的灌装瓶10提升,使其与灌装台7处于同一水平面上,驱动第二电动伸缩杆8带动弧形推块9移动,当弧形推块9与灌装瓶10接触后,随着弧形推块9的移动即可将灌装瓶10从灌装台7上推到输送带16上,将灌装瓶10转移到输送带16上后第一电动伸缩杆6和第二电动伸缩杆8均恢复初始状态,再将空的灌装瓶10重新放入到置物槽11中,开启电机17,在电机17的作用下带动主动轮23转动,借助橡胶皮带25间接的带动输送带16传动,从而就可以将转移到输送带16上的灌装瓶10输送。
29.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