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城市集中供热管网中供热管道泄露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236531发布日期:2022-03-12 14:23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一种城市集中供热管网中供热管道泄露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泄露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城市集中供热管网中供热管道泄露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2.热力管网又称热力管道,从锅炉房、直燃机房、供热中心等出发,从热源通往建筑物热力入口的供热管道。多个供热管道形成管网。供热热水介质设计压力小于等于2.5mpa,设计温度小于或等于200℃;供热蒸汽介质设计压力小于或等于1.6mpa,设计温度小于或等于350℃的下列热力网的设计。
3.目前,城市集中供热管网中所使用的供热管道泄露检测装置大部分都不能长时间在一个地方进行检测,都只能在管道泄露后才进行检测,所以会导致工作人员对供热管道泄露处理不够及时,而处理不够及时会导致泄漏过久,以致产生更大的危害,而且城市集中供热管网过大,现有的泄露检测装置也无法快速让工作人员了解供热管道泄露具体位置,以致影响处理效率。
4.所以,如何设计一种城市集中供热管网中供热管道泄露检测装置,成为我们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6.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城市集中供热管网中供热管道泄露检测装置,解决了不能长时间在一个地方进行检测,无法快速了解供热管道泄露具体位置的问题。
7.(二)技术方案
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城市集中供热管网中供热管道泄露检测装置,包括装置整体、顶壳和底壳,所述装置整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壳,所述顶壳的顶部中间嵌入连接有温度传感器,所述顶壳的顶部两侧嵌入连接有提示灯,所述顶壳的底端活动连接有底壳,所述底壳的右侧嵌入连接有蜂鸣器,所述顶壳的中间嵌入连接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的左侧嵌入连接有防水按钮,所述放置槽的中间活动连接有海绵环,所述顶壳的内部右侧固定连接有蓄电池,所述顶壳的左侧底部嵌入连接有数据接口,所述底壳的左侧顶部固定连接有数据接头,所述底壳的内部左侧中间固定连接有控制电路板,所述底壳的内部左侧底部固定连接有定位器,所述底壳的内部左侧顶部固定连接有数据收发器,所述顶壳的两侧底部固定连接有贴合板。
9.优选的,所述底壳的顶部中间嵌入连接有橡胶垫,所述橡胶垫共设有四个,且两个橡胶垫上下拼接成圆环形结构。
10.优选的,所述温度传感器共设有两个,且分布在顶壳顶部和底壳底部中间,所述海绵环的外形为半环体结构。
11.优选的,所述数据接口和数据接头各设有两个,且顶壳底部和底壳顶部各设有一个数据接口和数据接头,所述控制电路板与定位器和数据收发器通过导线连接。
12.(三)有益效果
1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城市集中供热管网中供热管道泄露检测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4.(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检测机构,检测机构不但能对所贴合的供热管道处进行检测,还能对所贴合供热管道的附近进行检测,从而大大提高了检测供热管道泄漏的范围,同时两个检测方式也大大提高了装置整体1对供热管道泄漏检测的准确性,而且装置整体可长时间在一处进行检测,避免在供热管道泄漏后了工作人员才能进行检测的情况。
15.(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警示机构,工作人员在位置信息、提示音和灯光三种提醒下快速找到供热管道泄漏的具体位置,便于工作人员及时对供热管道泄漏进行处理,以致从而大大提高了工作人员对供热管道泄漏处的处理效率,避免了供热管道泄漏过久产生更大的危害。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流程示意图。
20.图中:1、装置整体;2、顶壳;3、底壳;4、橡胶垫;5、温度传感器;6、提示灯;7、贴合板;8、放置槽;9、海绵环;10、防水按钮;11、蓄电池;12、数据接口;13、数据接头;14、数据收发器;15、控制电路板;16、定位器;17、蜂鸣器。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3.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24.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城市集中供热管网中供热管道泄露检测装置,包括装置整体1、顶壳2和底壳3,装置整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壳2,顶壳2
的顶部中间嵌入连接有温度传感器5,顶壳2的顶部两侧嵌入连接有提示灯6,顶壳2的底端活动连接有底壳3,底壳3的右侧嵌入连接有蜂鸣器17,顶壳2的中间嵌入连接有放置槽8,放置槽8的左侧嵌入连接有防水按钮10,放置槽8的中间活动连接有海绵环9,顶壳2的内部右侧固定连接有蓄电池11,顶壳2的左侧底部嵌入连接有数据接口12,底壳3的左侧顶部固定连接有数据接头13,底壳3的内部左侧中间固定连接有控制电路板15,底壳3的内部左侧底部固定连接有定位器16,底壳3的内部左侧顶部固定连接有数据收发器14,顶壳2的两侧底部固定连接有贴合板7。
25.优选的,底壳3的顶部中间嵌入连接有橡胶垫4,橡胶垫4共设有四个,且两个橡胶垫4上下拼接成圆环形结构,因顶壳2和底壳3的前面和后面都设有橡胶垫4,所以在顶壳2和底壳3拼接后,会使得装置整体1的前面和后面都有圆环形的橡胶垫4,而且橡胶垫4是由密封性好的橡胶制成,所以当顶壳2和底壳3拼接在供热管道外围时,橡胶垫4会将供热管道和装置整体1内壁之间进行密封,使得供热管道在少量漏水时,水不会从供热管道和装置整体1之间的间隙进行流出的情况,也避免了供热管道漏水过少而直接从间隙流出的情况,从而橡胶垫4提高了装置整体1的密封性。
26.优选的,温度传感器5共设有两个,且分布在顶壳2顶部和底壳3底部中间,海绵环9的外形为半环体结构,由防水按钮10、放置槽8、海绵环9、温度传感器5和控制电路板15共同组成检测机构,因装置整体1的顶壳2和底壳3上下拼接在供热管道的外围处进行使用,而且装置整体1设有海绵环9,海绵环9是由吸水膨胀的海绵制成,所以当供热管道内部水泄露时,海绵环9变快速膨胀将放置槽8内部进行贴合,而放置槽8内部防水按钮10就会在海绵环9的挤压下被按下,而因防水按钮10与控制电路板15通过导线连接,所以在防水按钮10按下时,控制电路板15就会启动警示机构,同时控制电路板15会通过两个温度传感器5对外界的温度进行检测,而当所检测的温度突然升温过快(供热管道的热水泄漏后,会造成附近的温度升降)时,控制电路板15会将警示机构启动,所以检测机构不但能对所贴合的供热管道处进行检测,还能对所贴合供热管道的附近进行检测,从而大大提高了检测供热管道泄漏的范围,同时两个检测方式也大大提高了装置整体1对供热管道泄漏检测的准确性,而且装置整体1可长时间在一处进行检测,避免在供热管道泄漏后了工作人员才能进行检测的情况。
27.优选的,数据接口12和数据接头13各设有两个,且顶壳2底部和底壳3顶部各设有一个数据接口12和数据接头13,由控制电路板15与定位器16和数据收发器14通过导线连接,由提示灯6、数据接口12、数据接头13、控制电路板15、定位器16、蜂鸣器17和数据收发器14共同组成警示机构,因顶壳2和底壳3共设有一个数据接口12和数据接头13,并且交叉分布,所以当顶壳2和底壳3贴合时,其内部的电子元件会通过数据接口12和数据接头13进行连接,而当警示机构启动时,控制电路板15会先将从定位器16内部获取位置信息,再通过数据收发器14向控制中端传输位置信息和供热管道泄漏信息,以便控制中端的工作人员及时赶来处理,同时控制电路板15会将蜂鸣器17和提示灯6进行启动,使得蜂鸣器17发出提示音,提示灯6发出灯光,以便在工作人员在位置信息、提示音和灯光三种提醒下快速找到供热管道泄漏的具体位置,便于工作人员及时对供热管道泄漏进行处理,以致从而大大提高了工作人员对供热管道泄漏处的处理效率,避免了供热管道泄漏过久产生更大的危害。
28.综上可得,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流程:当工作人员要使用装置整体1时,要先将两个未使用的海绵环9分别放入到顶壳2和底壳3的放置槽8中,然后再将顶壳2和底壳3上下拼接
在供热管道的外围,并使得顶壳2和底壳3的两侧贴合板7上下贴合,贴合后,再通过螺栓穿过上下贴合的贴合板7孔,再将螺栓和螺帽螺纹连接,从而使得顶壳2和底壳3在螺栓和螺帽的作用下固定贴合在一起,当顶壳2和底壳3固定好后,装置整体1才能先通过检测机构检测供热管道是否泄漏,并且在供热管道产生泄漏后,及时通过警示机构对控制中端的工作人员进行提示,以便工作人员及时对供热管道泄漏进行处理。
29.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30.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