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车载可移动式天然气液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470646发布日期:2023-03-15 08:18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智能车载可移动式天然气液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一原料气预处理单元,该原料气预处理单元连接有一进气管道;一脱酸单元,所述原料气预处理单元与脱酸单元之间连接有第一管道;一脱水脱汞单元,所述脱酸单元与脱水脱汞单元之间连接有第二管道;一脱重烃单元,所述脱水脱汞单元与脱重烃单元之间连接有第三管道;一液化单元,所述脱重烃单元与液化单元之间连接有第四管道;一lng储存单元;液化单元与lng储存单元之间连接有第五管道;所述的原料气预处理单元、脱酸单元、脱水脱汞单元、脱重烃单元、液化单元、冷剂压缩单元、冷剂储存及回收再利用单元、lng储存单元、lng装车单元、空压制氮单元、污水收集单元均安装固定在一车载平台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冷剂压缩单元;一冷剂储存及回收再利用单元;所述的冷剂压缩单元及冷剂储存及回收再利用单元与液化单元形成一个循环系统,为原料气液化提供所需的冷量并在设备停机时回收冷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lng装车单元;一空压制氮单元;一污水收集单元;所述空压制氮单元为整个系统提供仪表空气及氮气,所述污水收集单元对系统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污水进行收集后集中处理。4.根据权利要求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脱酸单元优选使用vpsa制氧机对原料气中的酸性气体进行吸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lng储存单元包含;一气罐,该气罐用于存储液化天然气;一支撑座,该支撑座设于气罐底部;一升降机构,该升降机构设于支撑座顶部;一放置机构,该放置机构设于支撑座内部;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支撑座顶部设置的支撑板、踏板,所述支撑板的底部与支撑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支撑板的顶部与踏板的底部固定设置有限位槽与滑槽,支撑板顶部的限位槽内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顶部位于踏板底部的滑槽内,所述踏板底部的限位槽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杆,第二连杆的底部位于支撑板顶部的滑槽内,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固定设置有两个限位板与开槽,所述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转动连接,第一连杆的一侧固定设置有横杆,两个所述限位板的内侧水平滑动连接有槽板,槽板顶部的两侧固定设置有竖槽,所述横杆贯穿竖槽,支撑座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腔室、第二腔室与第三腔室,所述第二腔室内腔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双轴电机,双轴电机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二腔室内腔的底部转动连接有第二齿轮,第二齿轮的顶部固定设置有斜柱,斜柱的顶部设置有凹槽,凹槽的内部设置有顶杆,顶杆的顶部贯穿第二腔室、支撑板、开槽并与横杆的底部固定连接,双轴电机的顶端贯穿至支撑座的顶部并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所述支撑座的顶
部转动连接有第二锥齿,第二锥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蜗杆,所述支撑座的顶部转动连接有第一蜗轮,第一蜗轮的底部固定设置有延伸至第二腔室内部的第二蜗杆,所述第二腔室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二蜗轮,第二蜗轮的前表面固定设置有凸轮,所述第二腔室的内壁垂直滑动连接有移动杆,移动杆的一侧通过第一支撑条固定连接有齿条,所述第二腔室内腔的底部通过固定设置的第二支撑条转动连接有第三齿轮,第三齿轮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扇叶。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机构包括第一腔室内腔顶部转动连接有螺纹杆,螺纹杆的外部转动连接有两个滑块,所述第一腔室的内壁垂直滑动连接有压板,两个所述滑块的外部转动连接有第三连杆,第三连杆的底部与压板的顶部转动连接,所述压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梯块,所述第一腔室的底部水平滑动连接有第二梯块,第二梯块的一侧固定设置有延伸杆,延伸杆贯穿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延伸至第三腔室的内部,所述第三腔室的内部固定设置有矩形板,矩形板的前表面水平滑动连接有横块垂直滑动连接有竖块,竖块的前表面固定设置有夹板,夹板的外部转动连接有第四连杆,第四连杆的底部与横块转动连接,所述延伸杆与横块固定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第一锥齿与第二锥齿啮合。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齿轮与齿条啮合,扇叶优选为不锈钢材质。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的一端位于第一腔室的外部,螺纹杆的外部设置有两组相逆的螺纹。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滑块的顶部与第一腔室内腔的顶部水平滑动连接,所述第一腔室、第二腔室与第三腔室的前表面通过合页转动连接有箱门。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车载可移动式天然气液化装置,涉及天然气液化技术领域,包括原料气预处理单元、脱酸单元、脱水脱汞单元、脱重烃单元、液化单元、冷剂压缩单元、冷剂储存及回收再利用单元、LNG储存单元、LNG装车单元、空压制氮单元、污水收集单元;本发明的天然气液化装置采用车载平台代替现场浇筑基础的方式实现橇快的固定,橇块在进行转移时无需额外吊装,且橇块占地面积小,对地质条件要求低,能够适应多种地形条件;并且系统使用各车载平台所用牵引车头发动机组成动力系统,为整个系统提供产所需要的动力,减少系统对外部环境的依赖程度。程度。程度。


技术研发人员:张留瑜 薛永攀 齐发 胡飞 杨美蓉 孙义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合肥万豪能源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14
技术公布日:2023/3/14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