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糖用中水综合利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018432发布日期:2022-08-05 19:36阅读:76来源:国知局
一种制糖用中水综合利用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制糖用中水综合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2.制糖是食品行业的基础工业,又是造纸、化工、发酵、医药、建材、家具等多种产品的原料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3.目前,在制糖过程中尤其是流送程序中,需要对除土后的甜菜进行清洗,现有通常采用新鲜清水进行清洗,清洗甜菜产生的大量污水经在污水处理站处理后形成cod达标的中水并进行排放,如此不仅导致水资源浪费,而且增加单位的用水成本,基于上述问题分析,本技术设计了一种制糖用中水综合利用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制糖用中水综合利用装置,解决现有制糖过程水资源浪费严重以及用水成本高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制糖用中水综合利用装置,包含污水处理站(1)和冷却水循环池(2),设有总中水箱(3)和中水收集箱(4),所述总中水箱(3)包含一主一备两组,且该两组总中水箱(3)的进水端均通过输水管路a(10)与所述污水处理站(1)的出水端连接,该两组总中水箱(3)的出水端通过输水管路b(11)连接至各待冷却设备(5)的冷却循环管线进水口,各待冷却设备(5)的冷却循环管线出水口通过输水管路c(12)连接至所述中水收集箱(4)的中水入口侧,所述中水收集箱(4)的中水出口侧引出两路输水管路d(13),其中,一路输水管路d(13)的自由端与所述输水管路a(10)连通,另一路输水管路d(13)的自由端连接至流送单元(6);所述冷却水循环池(2)内的冷却水通过排水管路与所述输水管路c(12)连通,也即将冷却循环池内的冷却水通过排水管路输送至中水收集箱(4)内。
6.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设有主控单元(14),同时,所述总中水箱(3)和/或所述中水收集箱(4)上设有液位监测单元,该液位监测单元包含液位传感器(15)、液位显示器(16)和报警器(17),至少所述液位传感器(15)安装在所述总中水箱(3)和/或所述中水收集箱(4)侧壁上,所述液位传感器(15)作为信息采集端与所述主控单元(14)的信号输入端口连接,所述液位显示器(16)和报警器(17)作为显示终端与所述主控单元(14)的信号输出端口连接。
7.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液位传感器(15)为超声波液位传感器。
8.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输水管路a(10)、输水管路b(11)、输水管路c(12)、输水管路d(13)及排水管路上均设有循环泵(7)和控制阀(8),该循环泵(7)和控制阀(8)分别与所述主控单元(14)的信号输出端口连接。
9.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各待冷却设备(5)包含水环真空泵和硫磺炉。
10.与现有相比,本技术中的该制糖用中水综合利用装置的优势在于,
11.(1)通过增设过水管路、总中水箱3和中水收集箱4实现了包含中水和冷凝水在内
的水资源的循环利用,也即利用处理后的中水进行设备冷却以及继续进入流送程序进行甜菜清洗,如此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节约了新鲜清水使用量及用水成本。
12.(2)通过设置主控单元14和液位液位监测单元,不仅可实现对总中水箱3和中水收集箱4内水位的实时监测,还可利用主控单元14控制各循环泵7和控制阀8实现中水综合利用装置的自动化控制,提高了装置的使用便利性和高智能性。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中水综合利用装置的连接管路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中水收集箱上设有液位监测单元的控制原理图。
15.附图标记
16.污水处理站1,冷却水循环池2,总中水箱3,中水收集箱4,待冷却设备5,流送单元6,循环泵7,控制阀8,进污管路9,输水管路a10,输水管路b11,输水管路c12,输水管路d13,主控单元14,液位传感器15,液位显示器16,报警器17。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对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强调的是,下述说明仅仅是示例性的,而非用作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及其应用。
18.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外,术语“固定”、“连接”、“安装”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式连接,还可相对转动连接,或,可以是一体连接,也可以是直接连接,还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19.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制糖用中水综合利用装置,该装置包含现有的污水处理站1和冷却水循环池2,同时,还设有总中水箱3和中水收集箱4,参见图1,本实施例中,优选总中水箱3包含一主一备两组,且该两组总中水箱3的进水端均通过输水管路a10与污水处理站1的出水端连接,也即经污水处理站1处理后形成cod达标的中水将通过输水管路a10进入两组总中水箱3的任一组中进行存储,以备后用,该两组总中水箱3的出水端通过输水管路b11连接至各待冷却设备5的冷却循环管线进水口,本实施例中,该各待冷却设备5包含水环瓦斯泵和水环真空泵等水环泵以及硫磺炉等需要利用循环水冷却的设备,本实施例优选为水环泵和硫磺炉,现有制糖车间对于上述待冷却设备5均采用新鲜清水冷却,如此造成新鲜清水使用量大且成本高,本实施例优选通过多组输水管路b11将总中水箱3内的中水输送至对应待冷却设备5的冷却循环管线的进水口端,利用该回收的中水对待冷却设备5进行冷却处理,各待冷却设备5的冷却循环管线出水口通过输水管路c12连接至中水收集箱4的中水入口侧,也即,通过中水收集箱4回收对待冷却设备5冷却后的中水,所述中水收集箱4的中水出口侧引出两路输水管路d13,其中,一路输水管路d13的自由端与输水管路a10连通,利用该路输水管路d13可在中水收集箱4内水量超过一定量时将其输送至总中水箱3内保存,避免中水收集箱4内水量较多进行影响后续工作,另一路输水管路d13的自由端连接至流送单元6,利用该路输水管路d13可实现中水在流送单元6中的循环利用,具体地,可先通过该路输水管路d13将中水输送至流送单元6中进行甜菜或甘蔗等用于制糖原材料的清
洗,在中水量无法满足制糖原材料清洗需要时,再利用新鲜清水进行清洗,如此,可减小新鲜清水的使用量和实用成本;冷却水循环池2内的冷却水通过排水管路与输水管路c12连通,也即将冷却循环池内的冷却水通过排水管路输送至中水收集箱4内,本实施例中,冷却水循环池2为制糖工业中其他管线中采用新鲜清水对设备冷却后的冷却水回收点,因此,该冷却水循环池2内的冷却水满足cod达标的要求(该冷凝水也可称为中水),将该冷却水回收至中水收集箱4可进一步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20.本实施例中,流送单元使用后的污水将经过进污管路9再次输送至污水处理站。
21.本实施例中,输水管路a10、输水管路b11、输水管路c12、输水管路d13及排水管路上均设有循环泵7和控制阀8,具体地,输水管路a10上设有1#循环泵7,输水管路b11上设有2#循环泵7,输水管路c12上设有3#循环泵7,输水管路d13上设有4#循环泵7,排水管路上设有5#循环泵7,所述控制阀8设置在所需的管路上,且该控制阀8可为手动阀,也可为电动阀,还可为手自一体阀。
22.本实施例在使用前,可先启动1#循环泵7和对应的控制阀8将污水处理站1内处理后的中水输送至总中水箱3内进行存储,使用时,当需要对水环泵或硫磺炉等待冷却设备5进行冷却处理时,可启动2#循环泵7和对应的控制阀8将总中水箱3内的中水分别输送至对应的冷却循环管线内对待冷却设备5实施冷却操作,完成冷却操作后的中水再通过3#循环泵7输送至中水收集箱4内存储,在中水收集箱4内存储有一定量的中水时,可启动4#循环泵7和对应的控制阀8将中水收集箱4内的中水输送至流送单元6中用于甜菜的清洗操作,同时,在中水收集箱4内存储的中水量超过一定量时,可启动4#循环泵7和对应的控制阀8将中水收集箱4内的中水输送至总中水箱3内进行存储。
23.综上可知,本实施例通过在制糖车间增设过水管路、总中水箱3和中水收集箱4实现了包含中水和冷凝水在内的水资源的循环利用,也即利用处理后的中水进行设备冷却以及继续进入流送程序进行甜菜清洗,如此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节约了新鲜清水使用量及用水成本。
24.实施例2:与实施例1相比,本实施例的区别在于,为了便于掌控箱体内的水量,优选设有主控单元14,以及在总中水箱3和中水收集箱4上均设有液位监测单元,该液位监测单元包含液位传感器15、液位显示器16和报警器17,本实施例中,优选仅有液位传感器15安装在总中水箱3和中水收集箱4侧壁上,主控单元14、液位显示器16和报警器17均安装在操作室内,当然,为了方便安装,也可将主控单元14、液位传感器15、液位显示器16和报警器17进行集成处理后安装在总中水箱3和中水收集箱4的侧壁上。
25.液位传感器15作为信息采集端与主控单元14的信号输入端口连接,液位显示器16和报警器17作为显示终端与主控单元14的信号输出端口连接。
26.本实施例中,为了方便安装,也为了增加液位传感器15的使用寿命,优选液位传感器15为非接触式的超声波液位传感器15,利用该超声波传感器可获取箱体内实时的液位值,如此便于工作人员及时获知箱体内中水存储量;本实施例中,主控单元14优选为现有常见的低功耗51单片机;液位显示器16优选为现有的液晶显示屏;报警器17优选为声光报警器17。
27.本实施例中,为了实现设备的自动化控制,优选主控单元14还与设置在各管路上的循环泵7和控制阀8连接,具体地,循环泵7和控制阀8均与主控单元14的信号输出端口连
接,参见图2。
28.本实施例在具体使用时,可通过液位传感器15实时获取总中水箱3和中水收集箱4内的中水水位信息并传输至主控单元14,当主、备两组总中水箱3内的水位均达到最高限位时,则主控单元14控制1#循环泵7和对应控制阀8停止工作,也即停止向总中水箱3内进水,反之,则控制1#循环泵7和对应控制阀8开启工作,也即开始向总中水箱3内进水,当中水收集箱4内的水位达到最高限位时,则主控单元14控制4#循环泵7和对应控制阀8将中水收集箱4内的水输送至总中水箱3内,必要时,主控单元14还控制报警器17进行报警;同时,在利用中水进行待冷却设备5冷却或利用中水进入流送单元6实施洗菜操作时,则可通过主控单元14控制对应的循环泵7和对应控制阀8,例如,当需要利用中水进行待冷却设备5冷却时,主控单元14先控制2#循环泵7和对应控制阀8打开,并通过输水管路b1111将总中水箱3内的水输送至各待冷却设备5(水环真空泵或硫磺炉),然后控制3#循环泵7和对应控制阀8打开并通过输水管路c12将使用后的水输送至中水收集箱4,当需要利用中水进入流送单元6实施洗菜操作时,则主控单元14控制4#循环泵7和对应控制阀8打开将中水收集箱4内的中水通过其中的一路输水管路d13将中水输送至流送单元6内。
29.综上可知,本实施例通过设置主控单元14和液位液位监测单元,不仅可实现对总中水箱3和中水收集箱4内水位的实时监测,还可利用主控单元14控制各循环泵7和控制阀8实现中水综合利用装置的自动化控制,提高了装置的使用便利性和高智能性。
30.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做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