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实用新型涉及水管泄漏监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电复合缆用输水管道的泄漏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2.对于输水管来说,或因自身的老化,或因外物的挤压碰撞,总是会出现破损泄漏的情况,影响其自身的正常输水;
3.输水管的泄漏检测一般以加压的方式进行,利用外设的增压设备,向水管内部充入空气,最后通过压力表的数值变化,即能够判断出水管是否存在泄漏,但是该种方式主要为定期检测,不能够做到持续性的监测,因此如果输水管在刚刚检测结束之后而出现泄漏,那么短时间内就很难发现。
4.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光电复合缆用输水管道的泄漏监测系统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电复合缆用输水管道的泄漏监测系统。
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电复合缆用输水管道的泄漏监测系统,包括储液盒,上端开设有盒口,还包括:
7.固定筒,焊接于储液盒内底部,且所述固定筒上端焊接有水平的铜片;
8.导流弧形板,呈倾斜状,且所述导流弧形板固定于储液盒侧边位置,所述导流弧形板中位置低的一端正位于固定筒上方;
9.监测组件,固定于储液盒一侧;且所述监测组件靠近固定筒所处的位置。
10.优选的,所述储液盒上端还嵌合有一体的斜架,所述斜架内部绑合有防水布,且所述斜架正位于固定筒与监测组件之间。
11.优选的,所述储液盒一侧还焊接有l型并延伸至储液盒正上方的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上通过螺栓固定有可拆的固定套夹。
12.优选的,所述导流弧形板下端且远离中心的位置分别固定有固定支架以及活动套夹,所述固定支架另一端通过螺栓固定于储液盒侧端。
13.优选的,所述监测组件包括固定于储液盒侧端的外壳,所述外壳内部安装有拾音器、电路板以及警报器,所述拾音器、电路板以及警报器均形成相互的电性连接。
14.优选的,所述外壳属于非封闭壳体结构,于所述拾音器以及警报器所处的位置均开设有对应的音孔。
15.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电复合缆用输水管道的泄漏监测系统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电复合缆用输水管道的泄漏监测系统中,整体的结构简
单,安装时会非常的方便,而且在安装好之后,能够持续性的进行水管的监测,确保能够在泄漏的第一时间来进行处理,整体的使用性能更强。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电复合缆用输水管道的泄漏监测系统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图1所示的储液盒局部剖视的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图1所示的导流弧形板局部的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图1所示的监测组件及其运行流程的结构示意图。
21.图中标号:1、储液盒;2、固定筒;3、铜片;4、斜架;5、防水布;6、固定架;7、固定套夹;8、监测组件;81、外壳;82、拾音器;83、电路板;84、警报器;9、导流弧形板;10、固定支架;11、活动套夹。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3.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现进行详细描述。
24.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电复合缆用输水管道的泄漏监测系统,光电复合缆用输水管道的泄漏监测系统包括上端开口的储液盒1、固定筒2、导流弧形板9以及监测组件8;
25.固定筒2焊接于储液盒1内底部,且固定筒2上端焊接有水平的铜片3。固定筒2搭配上铜片3形成类似鼓一样的结构,因此在敲击铜片3时,所发出的声音会更高,因此,输水管漏出的水滴落在铜片3上时,就会产生较为明显的声音;
26.导流弧形板9呈倾斜状,固定于储液盒1侧边位置,其中位置低的一端正位于固定筒2上方。导流弧形板9所处的位置即输水管的正下方,因此输水管在出现漏水的情况时,水滴则会低落到导流弧形板9上,并沿着导流弧形板9滑动,直至从较低的一端流出,而该端正位于固定筒2上方,从而保证滴落的水能够正好落在铜片3上,从而与铜片3产生撞击,而使铜片3发出声音;
27.监测组件8固定于储液盒1一侧;且靠近固定筒2所处的位置。监测组件8即是从声音的角度来进行持续性的监测,其靠近固定筒2所处的位置,因此水滴与铜片3撞击而发出声音时,能够被监测组件8第一时间接收到,同时会发出警报声以提醒工作人员,从而能够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28.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和图2,储液盒1上端还嵌合有一体的斜架4,斜架4内部绑合有防水布5,且斜架4正位于固定筒2与监测组件8之间。斜架4主要其固定作用,即对防水布5进行固定,而防水布5自身具有防水的效果,因此在水滴与铜片3发生碰撞而产生溅射时,防水布5能够对部分水渍进行阻隔,从而避免水渍进入到监测组件8内部,以保证监测组件8的安全;
29.同时在储液盒1一侧还焊接有l型并延伸至储液盒1正上方的固定架6,固定架6上
通过螺栓固定有可拆的固定套夹7。固定套夹7能够套设于输水管上,同时利用螺栓等能够两者作进一步的固定,从而能够将整个储液盒1固定于输水管上,以实现整个监测装置的持续性监测。
30.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和图3,导流弧形板9下端且远离中心的位置分别固定有固定支架10以及活动套夹11,固定支架10另一端通过螺栓固定于储液盒1侧端。固定支架10以及活动套夹11均用于固定导流弧形板9,而固定支架10通过螺栓固定于储液盒1侧端,因此在储液盒1具备稳定性时,其自身也同样具备稳定性,从而能够固定导流弧形板9的其中一端,而活动套夹11则是套设于输水管上,因此导流弧形板9两端均受力,确保能够保持稳定状态。
31.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和图4,监测组件8包括固定于储液盒1侧端的外壳81,外壳81内部安装有拾音器82、电路板83以及警报器84,拾音器82、电路板83以及警报器84均形成相互的电性连接。针对于监测组件8来说,其内部的拾音器82属于信息的接收部件,水滴滴落至铜片3上所发出的声音能够被拾音器82第一时间接收到,之后通过电信号传输至电路板83内部,电路板83对接收的信息进行分析处理,符合监听内容的情况下,会向警报器84发出信号,警报器84则发出高频的警报老通知工作人员;
32.还需要单独说明的是:监测组件8具备调节的功能,能够同时录入不同的声音,而水滴滴落在铜片3上产生的声音属于唯一的监听音频,只有在听到该频率时,才会激活警报器84;
33.其中,外壳81属于非封闭壳体结构,于拾音器82以及警报器84所处的位置均开设有对应的音孔。
34.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的电路以及控制均为现有技术,在此不进行过多赘述。
35.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