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轻烃燃气制气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458884发布日期:2022-12-07 03:30阅读:44来源:国知局
一种轻烃燃气制气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轻烃制气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轻烃燃气制气设备。


背景技术:

2.目前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轻烃燃气作为一种新型环保液体逐步替代天然气以及液化石油气而进入人们的生活。轻烃燃气被国家定义为第四代城市燃气,是一种新型环保燃料。从原子组成来看,以碳、氢两种元素按照不同比率混合而成的一系列物质统称为烃。
3.液体轻烃是石油开采和炼制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它与天然气、液化气、柴油和汽油一样,同属于石油,主要来源于各油田采油厂提取的c4-c8的混合物-轻质油;石化生产的副产品-塔顶油;天然气和油田开采过程中生成的凝析油。
4.轻烃燃气是以石油、天然气开采以及加工过程中的副产品c4-c8为制气原料,通过轻烃燃气制气过程,采用物理气化方式,将液态轻烃转换为气态的混合燃气,通过管道输送至终端用户进行使用。
5.但是现有的轻烃燃气制气设备存在制气效率低,并且不具备安全装置,由于轻烃燃气压力较高,在制气过程中,若发生火灾,极易造成火势的蔓延,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6.在中国专利公布号为:cn 105602639 a中公开了一种轻烃油人工制气装置及方法,解决现有轻烃油制气方法存在诸多缺陷的问题,包括在制气罐内加入煤油,加量占制气罐罐体总体积1/4~1/5;开启空气压缩泵,压缩空气由空气输入管进入制气罐底部的气体分布管内;原油罐内的轻烃油由轻烃油输送管连续送入制气罐底部,与轻烃油充分混合、制气,轻烃油加量占制气罐罐体总体积的1/8~1/10;制出的轻烃气由制气罐顶部进入增压缓冲罐,最终将压力稳定的轻烃气输送至用户。上述技术方案无需外部加热,动力消耗少,生产成本低,在常温低压工况下将轻烃油完全气化,具有无残夜、无回凝、气化率达到100%,且产气稳定,热值高,无毒、无烟、无味、无污染、无油腻,环保节能等优点。


技术实现要素:

7.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轻烃燃气制气设备,制气罐通过增设燃气泄漏警示装置,一旦用户室内或输配管网漏气,供气站及云端控制平台可以同时发现,管理人员可及时查找漏气部位,立即修复,并且通过在与制气罐相连通的连通管道上侧增设阻火装置,无论何种原因发生失火,火的压力必定超过50kpa,该压力超过了制气罐的制气额定压力后通过控制元器件,自动关闭,不会协同起火或加大火势。
8.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9.一种轻烃燃气制气设备,包括增压缓冲罐、原油罐和制气罐,制气罐的顶端通过连通管与送气泵相连通,送气泵的出气口通过送气管与增压缓冲罐相连通,所述制气罐通过石油输送管与原油罐相连通,所述制气罐一侧设置有空气压缩泵,空气压缩泵的进气口与加热室相连通,空气压缩泵的出风口通过连通管道与制气罐相连通,所述增压缓冲罐设置
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上侧设置有防火元器件,所述防火元器件设置有增压罐和阻火元气件筒体,所述出气管一端设置有气体入口,通过气体入口与增压罐相连通,增压罐底端设置有出气口,出气口与阻火元气件筒体进气口相连通,所述阻火元气件筒体的排气口与出气管的出气口相连通。
10.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
11.所述制气罐一侧设置有燃气泄漏警示装置,与制气罐相连的连通管道上侧设置有阻火装置,所述阻火装置和燃气泄漏警示装置均与设备的控制元器件相连接,通过控制元器件,控制阻火装置和燃气泄漏警示装置,燃气泄漏警示装置采用sst-9801a煤气泄漏报警器,阻火装置采用市场上常见的由两个gzw-1阻火器组合而成的fpb天然气阻火器,阻火装置和燃气泄漏警示装置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详细的叙述。
1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制气罐通过增设燃气泄漏警示装置,一旦用户室内或输配管网漏气,供气站及云端控制平台可以同时发现,管理人员可及时查找漏气部位,立即修复,并且通过在与制气罐相连通的连通管道上侧增设阻火装置,无论何种原因发生失火,火的压力必定超过50kpa,该压力超过了制气罐的制气额定压力后通过控制元器件,自动关闭,不会协同起火或加大火势。
13.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
14.所述阻火元气件筒体内部设置有挡件,挡件一端设置有推杆,推杆活动安装于阻火元气件筒体内部,在使用时,当推杆受到一定压力时,推杆带动挡件在阻火元气件筒体内部推动,阻火元气件筒体、挡件推杆之间的工作原理与活塞的工作原理相同,所述阻火元气件筒体和挡件根据缓冲罐实际使用的内部压力进行设置,所述阻火元气件筒体侧壁上侧设置有延长管道入口,延长管道入口与延长管道相连通,延长管道的出口通过气体连通管道与阻火元气件筒体的排气口相连通。
1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增压缓冲罐内部或者出气管里面若发生火灾,此时增压罐内部的压力瞬间变大,此时产生的压力推动推杆往阻火元气件筒体底端运动,通过推杆带动挡件,直至将其推至底部,关闭阻火元气件筒体的排气口,防止火焰通过出气管进入管网及供气站内部,产生更大的火灾,在关闭阻火元气件筒体的同时,增压罐内部的火焰会同时点燃延长管道入口处的气体,但是由于延时管道管径较大,同时由于气体连通管道管路较长,由此在火焰到达阻火元气件筒体的排气口之前,挡件已经关闭,火焰被阻隔,无法继续延伸、达到熄灭,防止火焰进入管网及供气站。
16.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
17.所述增压缓冲罐一侧设置有第一泄压阀。
1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泄压阀对增压缓冲罐内部压力,进行泄压。
19.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
20.所述连通管上侧设置有第二控制阀,所述送气管上侧设置有第一控制阀。
21.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
22.所述石油输送管上侧设置有泄油阀。
23.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
24.所述连通管道上侧设置有第三控制阀,所述连通管道的另一端设置有高压喷射器,所述高压喷射器位于制气罐内部,所述高压喷射器设置有连接件和喷管,所述喷管通过
连接件安装于连通管道的管口上侧,并且通过口扣合件进行连接固定。
2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现高压喷射器和连通管道之间的连接。
26.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喷管设置有喷头腔,喷头腔一侧设置有喷口,喷头腔内壁设置有阀座(图中未注释),阀座设置于喷头腔与喷口相连接位置处,阀座一侧设置有阀芯,远离阀芯一侧的位置处设置有倾斜部分,位于倾斜部分位置处的喷口外侧环绕设置有密封件。
2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开启连通管道上侧的第三控制阀,此时高压空气通过空气压缩泵进入连通管道内部,然后通过连通管道直接进入高压喷射器的喷管内部,然后经过阀芯与阀座之间的空间进入喷口,并且通过喷口喷出,由于在高压喷射器内部增设喷管,使高压空气直接进入,没有进行专项,由此大大降低了高压空气流动中的阻力,在喷口喷出时保持了较高的压力,使其进入制气罐内部能够形成混合比较高的轻烃燃气。
28.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轻烃燃气制气设备,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29.1、本实用新型的制气罐通过增设燃气泄漏警示装置,一旦用户室内或输配管网漏气,供气站及云端控制平台可以同时发现,管理人员可及时查找漏气部位,立即修复,并且通过在与制气罐相连通的连通管道上侧增设阻火装置,无论何种原因发生失火,火的压力必定超过 50kpa,该压力超过了制气罐的制气额定压力后通过控制元器件,自动关闭,不会协同起火或加大火势。
30.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出气管上侧增设防火元器件,若增压缓冲罐内部或者出气管里面若发生火灾,此时增压罐内部的压力瞬间变大,此时产生的压力推动推杆往阻火元气件筒体底端运动,通过推杆带动挡件,直至将其推至底部,关闭阻火元气件筒体的排气口,防止火焰通过出气管进入管网及供气站内部,产生更大的火灾,提高安全性。
附图说明
31.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32.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防火元器件结构示意图;
33.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制气罐内部结构示意图
34.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高压喷射器结构示意图。
35.附图标记:
36.1、安装底座;2、防火元器件;021、延长管道;022、气体入口;023、增压罐;024、挡件;025、推杆;026、阻火元气件筒体;028、延长管道入口;029、气体连通管道;3、出气管;4、增压缓冲罐;5、送气管;6、第一泄压阀;7、第一控制阀;8、原油罐;10、阻火装置;11、第二泄压阀;12、石油输送管;13、泄油阀;14、送气泵;15、连通管;16、第二控制阀;17、空气压缩泵;18、燃气泄露警示装置;19、制气罐;20、连通管道;21、第三控制阀;22、高压喷射器;221、连接件;222、弹性件;223、扣合件;224、喷管;225、密封件;226、倾斜部分;227、喷口;228、阀芯;23、加热室;24、控制元器件。
具体实施方式
37.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38.参见附图1-4,一种轻烃燃气制气设备,包括增压缓冲罐4、原油罐8和制气罐19,制
气罐19的顶端通过连通管15与送气泵14相连通,送气泵14的出气口通过送气管5与增压缓冲罐4相连通,所述制气罐19通过石油输送管12与原油罐8相连通,所述制气罐19一侧设置有空气压缩泵17,空气压缩泵的进气口与加热室相连通,空气压缩泵17的出风口通过连通管道20与制气罐17相连通,所述增压缓冲罐4设置有出气管3,所述出气管3上侧设置有防火元器件2,所述防火元器件2设置有增压罐023和阻火元气件筒体026,所述出气管 3一端设置有气体入口022,通过气体入口022与增压罐023相连通,增压罐023底端设置有出气口,出气口与阻火元气件筒体026进气口相连通,所述阻火元气件筒体026的排气口与出气管3的出气口相连通。
39.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轻烃燃气制气设备,所述制气罐一侧设置有燃气泄漏警示装置18,与制气罐相连的连通管道20上侧设置有阻火装置10,所述阻火装置10和燃气泄漏警示装置18均与设备的控制元器件相连接,通过控制元器件,控制阻火装置10和燃气泄漏警示装置,燃气泄漏警示装置采用sst-9801a煤气泄漏报警器,阻火装置采用市场上常见的由两个gzw-1阻火器组合而成的fpb天然气阻火器,阻火装置和燃气泄漏警示装置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详细的叙述。
4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制气罐通过增设燃气泄漏警示装置,一旦用户室内或输配管网漏气,供气站及云端控制平台可以同时发现,管理人员可及时查找漏气部位,立即修复,并且通过在与制气罐17相连通的连通管道20上侧增设阻火装置10,无论何种原因发生失火,火的压力必定超过50kpa,该压力超过了制气罐的制气额定压力后通过控制元器件,自动关闭,不会协同起火或加大火势。
41.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轻烃燃气制气设备,所述阻火元气件筒体026内部设置有挡件024,挡件一端设置有推杆,推杆活动安装于阻火元气件筒体内部,在使用时,当推杆受到一定压力时,推杆带动挡件在阻火元气件筒体内部推动,阻火元气件筒体、挡件推杆之间的工作原理与活塞的工作原理相同,所述阻火元气件筒体和挡件根据缓冲罐实际使用的内部压力进行设置,所述阻火元气件筒体026侧壁上侧设置有延长管道入口028,延长管道入口028与延长管道021相连通,延长管道021的出口通过气体连通管道029与阻火元气件筒体026的排气口相连通。
42.进一步,本实用新型的增压缓冲罐4内部或者出气管里面若发生火灾,此时增压罐023 内部的压力瞬间变大,此时产生的压力推动推杆往阻火元气件筒体底端运动,通过推杆带动挡件,直至将其推至底部,关闭阻火元气件筒体的排气口,防止火焰通过出气管进入管网及供气站内部,产生更大的火灾,在关闭阻火元气件筒体的同时,增压罐内部的火焰会同时点燃延长管道021入口处的气体,但是由于延时管道管径较大,同时由于气体连通管道管路较长,由此在火焰到达阻火元气件筒体026的排气口之前,挡件已经关闭,火焰被阻隔,无法继续延伸、达到熄灭,防止火焰进入管网及供气站。
43.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轻烃燃气制气设备,所述增压缓冲罐4一侧设置有第一泄压阀6。
44.进一步,泄压阀对增压缓冲罐内部压力,进行泄压。
45.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轻烃燃气制气设备,所述连通管15上侧设置有第二控制阀16,所述送气管5上侧设置有第一控制阀7。
46.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轻烃燃气制气设备,所述石油输送管12上侧设置
有泄油阀13。
47.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轻烃燃气制气设备,所述连通管道20上侧设置有第三控制阀21,所述连通管道20的另一端设置有高压喷射器22,所述高压喷射器22位于制气罐19内部,所述高压喷射器22设置有连接件221和喷管224,所述喷管224通过连接件221安装于连通管道20的管口上侧,并且通过口扣合件223进行连接固定。
48.进一步,实现高压喷射器和连通管道20之间的连接。
49.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轻烃燃气制气设备,喷管224设置有喷头腔,喷头腔一侧设置有喷口227,喷头腔内壁设置有阀座(图中未注释),阀座设置于喷头腔与喷口相连接位置处,阀座一侧设置有阀芯228,远离阀芯228一侧的位置处设置有倾斜部分226,位于倾斜部分226位置处的喷口227外侧环绕设置有密封件225。
50.进一步,当开启连通管道20上侧的第三控制阀,此时高压空气通过空气压缩泵进入连通管道20内部,然后通过连通管道20直接进入高压喷射器22的喷管224内部,然后经过阀芯与阀座之间的空间进入喷口,并且通过喷口喷出,由于在高压喷射器内部增设喷管,使高压空气直接进入,没有进行专项,由此大大降低了高压空气流动中的阻力,在喷口喷出时保持了较高的压力,使其进入制气罐内部能够形成混合比较高的轻烃燃气。
51.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流程以及工作原理是:
52.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首先通过原油罐向制气罐内部输送油,然后开启空气压缩泵,将加热室内部的热气抽入空气压缩泵内部,然后通过空气压缩泵进行空气压缩,然后启动第三控制阀,将此时高压空气通过空气压缩泵进入连通管道20内部,然后通过连通管道20直接进入高压喷射器22的喷管224内部,然后经过阀芯与阀座之间的空间进入喷口,并且通过喷口喷出,由于在高压喷射器内部增设喷管,使高压空气直接进入,没有进行转向,由此大大降低了高压空气流动中的阻力,在喷口喷出时保持了较高的压力,使其进入制气罐内部能够形成混合比较高的轻烃燃气;
53.然后经制气罐内部形成的轻烃气体,启动送气泵和控制阀,将轻烃气体,通过连通管和送气管道将轻烃气体输送至增压缓冲罐内部,进行储存保压,最终将压力稳定的轻烃气体通过出气管输送至用户。
5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