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压系统自动排液及清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001866发布日期:2023-01-18 01:28阅读:85来源:国知局
负压系统自动排液及清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负压系统维护设备制造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能够保证负压系统平稳运行,结构合理、操作简便的负压系统自动排液及清洗装置。


背景技术:

2.工业用负压系统包括负压罐以及与罐体相连的相关管路,在系统运行过程中,负压罐及管路内会存留液体,这是由于负压系统运行过程中无法将挂壁的液体完全排出,而挂壁的液体缓慢沉积在罐体及管路低点,易凝固造成罐体和管路的堵塞和腐蚀,导致影响负压系统的正常运行。如何保证负压系统内残液排净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提出了一种能够保证负压系统平稳运行,结构合理、操作简便的负压系统自动排液及清洗装置。
4.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措施达到:
5.一种负压系统自动排液及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排液罐,排液罐的上部开设稳压口,稳压口上连接稳压管路,稳压管路上设置稳压阀,排液罐的下部开设进液口,进液口上连接进液管路,进液管路上设有进液阀,所述稳压管路的另一端与负压罐罐体连通,进液管路的另一端与负压罐罐体最低处连接;排液罐的底部开设排液口,排液口上设有排液阀,排液罐的顶部开设加液口,加液口上设有加液阀,排液罐上还设有液位计,还设有阀门控制组件,所述阀门控制组件中设有plc控制器、阀门控制继电器,所述液位计的信号输出端与plc控制器相连,plc控制器经阀门控制继电器分别与稳压阀、进液阀、排液阀、加液阀相连。
6.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阀门控制继电器包括分别与稳压阀、进液阀、排液阀、加液阀相连的稳压继电器、进液继电器、排液继电器以及加液继电器,通过对应的继电器实现相关阀体的开关控制。
7.本实用新型还设有与plc控制器相连的指示灯电路,所述指示灯电路包括分别用于指示稳压阀、进液阀、排液阀、加液阀的启闭状态的稳压指示灯电路、进液指示灯电路、排液指示灯电路和加液指示灯电路,其中稳压指示灯电路、进液指示灯电路、排液指示灯电路和加液指示灯电路分别设有相应的接触器和指示灯。
8.本实用新型还设有用于手动调整排液罐上相关阀门启闭状态的手动调整组件,所述手动调整组件包括手动/自动转换开关以及稳压阀开关旋钮、进液阀开关旋钮、排液阀开关旋钮和加液阀开关旋钮,其中所述手动/自动转换开关串联在所述阀门控制继电器与plc控制器之间。
9.本实用新型还设有高液位传感器和低液位传感器,分别设置在排液罐内侧的上部和下部,用于检测排液罐内的液位最高点和液位最低点,高液位传感器与低液位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分别与plc控制器相连。
10.本实用新型在工作时,稳压管路以及进液管路分别与负压系统内的负压罐连通,通过开启稳压管路上的稳压阀,使负压罐与排液罐及相连管路内的压力稳定,压力稳定后,开启进液管路上的进液阀,使负压罐内的残液排入排液罐,此时关闭进液阀以及稳压阀,使负压系统与排液罐分离,然后先开启加液阀,使排液罐与外部大气相通,开启排液罐上的排液阀,利用外部大气压完成残液排出;当需要对负压罐进行清洗时,可以通过将清洗液加入排液罐内,然后缓慢打开进液管路上的进液阀,利用外部大气压将排液罐内的清洗液送入负压罐,浸泡清洗后,再完成清洗液从负压罐向排液罐的排出,从而实现对负压罐的清洗。
11.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为负压管道或负压罐体的低点增加一套连通排液装置,使用plc与液位传感器开关自动控制阀门的开启与关闭,通过平衡连通排液装置、管道、罐体的压力,将管道和罐体底部积攒的液体疏导至排液装置内;再使排液装置与大气相通,将排液装置内的液体排除,从而达到在不影响负压系统稳定工作的前提下排除负压系统低点残留的液体,另外,还可实现对负压系统及排液装置内淤积的污垢进行稀释置换、溶解清洗的目的;有效地避免负压系统管道和罐体的淤塞与腐蚀,保证负压系统的安全平稳运行。
附图说明:
12.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3.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阀门控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14.附图标记:排液罐1、稳压管路2、稳压阀3、进液管路4、进液阀5、负压罐罐体6、排液阀7、加液阀8、液位计9、阀门控制组件10、手动/自动转换开关11、高液位传感器12、低液位传感器13。
具体实施方式:
1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16.如附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负压系统自动排液及清洗装置,设有排液罐1,排液罐1的侧面上部开设稳压口,稳压口上连接稳压管路2,稳压管路2上设置稳压阀3,排液罐1的下部开设进液口,进液口上连接进液管路4,进液管路4上设有进液阀5,所述稳压管路2的另一端与负压罐罐体6连通,进液管路4的另一端与负压罐罐体6最低处连接;排液罐1的底部开设排液口,排液口上设有排液阀7,排液罐1的顶部开设加液口,加液口上设有加液阀8,排液罐1上还设有液位计9,还设有阀门控制组件10,所述阀门控制组件10中设有plc控制器、阀门控制继电器,所述液位计的信号输出端与plc控制器相连,plc控制器经阀门控制继电器分别与稳压阀3、进液阀5、排液阀7、加液阀8相连。
17.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阀门控制继电器包括分别与稳压阀3、进液阀5、排液阀7、加液阀8相连的稳压继电器、进液继电器、排液继电器以及加液继电器,通过对应的继电器实现相关阀体的开关控制。
18.本实用新型阀门控制组件10中还设有与plc控制器相连的指示灯电路,所述指示灯电路包括分别用于指示稳压阀、进液阀、排液阀、加液阀的启闭状态的稳压指示灯电路、进液指示灯电路、排液指示灯电路和加液指示灯电路,其中稳压指示灯电路、进液指示灯电路、排液指示灯电路和加液指示灯电路分别设有相应的接触器和指示灯。
19.本实用新型还设有用于手动调整排液罐1上相关阀门启闭状态的手动调整组件,所述手动调整组件包括手动/自动转换开关11以及稳压阀开关旋钮、进液阀开关旋钮、排液阀开关旋钮和加液阀开关旋钮,其中所述手动/自动转换开关11串联在所述阀门控制继电器与plc控制器之间。
20.本实用新型还设有高液位传感器12和低液位传感器13,分别设置在排液罐1内侧的上部和下部,用于检测排液罐内的液位最高点和液位最低点,高液位传感器12与低液位传感器13的信号输出端分别与plc控制器相连。
21.实施例1:
22.本例提供了一种如附图1所示负压系统自动排液及清洗装置,本例中阀门控制组件10的阀门控制继电器包括如附图2所示的继电器kc11~kc18,用于分别与稳压阀3、进液阀5、排液阀7、加液阀8相连,阀门控制组件10的供电端接有断路器qa,还设有与plc控制器相连的指示灯电路,所述指示灯电路包括分别用于指示稳压阀、进液阀、排液阀、加液阀的启闭状态的稳压指示灯电路、进液指示灯电路、排液指示灯电路和加液指示灯电路,其中稳压指示灯电路、进液指示灯电路、排液指示灯电路和加液指示灯电路分别设有相应的接触器(kc1~kc4)和指示灯;
23.本例中还设有用于手动调整排液罐1上相关阀门启闭状态的手动调整组件,所述手动调整组件包括手动/自动转换开关sa1以及稳压阀开关旋钮、进液阀开关旋钮、排液阀开关旋钮和加液阀开关旋钮(sb1~sb4),其中所述手动/自动转换开关sa1串联在所述阀门控制继电器与plc控制器之间;
24.本例排液罐罐体上还设有高液位传感器le1和低液位传感器le2,分别设置在排液罐1内侧的上部和下部,用于检测排液罐内的液位最高点和液位最低点,高液位传感器le1与低液位传感器le2的信号输出端分别与plc控制器相连;
25.本例在工作时,当执行液体排除工作时:初始状态稳压阀3、进液阀5、排液阀7、加液阀8均处于关闭状态。为确保负压系统压力稳定,需缓慢开启连通稳压阀3,待压力稳定后再开启进液阀5,使负压罐罐体低点内的液体流入排液装置2内。当液位上升至液位计7上部的高液位传感器(le1)时,控制系统自动关闭稳压阀3和进液阀5,再顺序打开加液阀8和排液阀7,将排液装置2内的液体从排液阀7排出。当液位下降至液位计7下部的低液位传感器(le2)时,关闭加液阀8和排液阀7。此时系统再次进入初始状态;
26.排除液体过程中手动/自动转换开关sa1在自动位置,初始状态四个阀门均处于关闭状态,负压罐及排液罐内均无液体,排液罐高液位传感器(le1)不动作,低液位传感器(le2)动作,信号传入plc控制器,plc首先控制接触器kc1动作开启连通稳压阀3,稳压阀3开启需缓慢进行,稳压阀3开到位后,继电器kc11动作,控制箱“稳压阀开到位”指示灯亮,同时稳压阀3开到位信号传入plc;plc内设定负压罐罐体与排液罐1的均压间隔时间,待压力稳定后plc再控制接触器kc2动作开启连通进液阀5,进液阀5开到位后,继电器kc13动作,控制箱“进液阀开到位”指示灯亮,同时进液阀5开到位信号传入plc。此时负压罐罐体及排液罐1完成连通,当负压罐罐体内产生液体集聚时,液体将在重力作用下流入排液罐1内,同时液位计开始计量液位。
27.随着排液罐1内液位逐渐升高,低液位传感器(le2)复位(复位信号不传输给plc),当液位继续升高达到高液位传感器(le1)的动作限值,此时高液位传感器(le1)动作,信号
传入plc。plc控制接触器kc1、kc2复位,开始关闭稳压阀3和进液阀5:稳压阀3关闭到位后,继电器kc12动作,控制箱“稳压阀关到位”指示灯亮,稳压阀3关到位的信号输入plc;进液阀5关到位后,继电器kc14动作,控制箱“进液阀关到到位”指示灯亮,进液阀5关到位的信号输入plc。此时负压罐罐体及排液罐1隔绝;
28.接下来plc开始控制接触器kc3动作,开启加液阀8,加液阀8开到位后,继电器kc15动作,控制箱“加液阀开到位”指示灯亮,同时加液阀8开到位信号传入plc。此时排液罐1与大气完成连通,并与大气进行均压。plc内设定排液罐1与大气的均压间隔时间,待压力稳定后plc再控制接触器kc4动作开启连通排液阀7,排液阀7开到位后,继电器kc17动作,控制箱“排液阀开到位”指示灯亮,同时排液阀7开到位信号传入plc。排液罐1内液体在此过程中,在重力作用下由排液阀7排出。
29.随着排液罐内液面的下降,高液位传感器(le1)复位(复位信号不传输给plc),当液位继续下降达到低液位传感器(le2)的动作限值,此时低液位传感器(le2)动作,信号传入plc。plc控制接触器kc3、kc4复位,开始关闭加液阀8和排液阀7:加液阀8关闭到位后,继电器kc16动作,控制箱“加液阀关到位”指示灯亮,加液阀8关到位的信号输入plc;排液阀7关到位后,继电器kc18动作,控制箱“排液阀关到到位”指示灯亮,排液阀7关到位的信号输入plc。此时排液罐完成与大气的隔绝;此时系统再次进入初始状态,循环执行以上步骤就可以实现通过液位信号控制,将负压系统内低点的流体排出的目的。
30.需对负压罐罐体与排液装置2进行清洗时,将手动/自动转换开关sa1切换至手动位置。通过控制sb1~sb4,将四个阀门调整至关闭状态。然后打开加液阀8注入需要注入足量的清洗剂、溶解剂等液体(简称:清洗液);然后缓慢少量开启进液阀5,使排液装置2内的清洗液在大气压作用下,缓慢倒流入负压罐罐体低点。观察液位计7的液位指示变化,当认为负压罐罐体清洗液已足量时,关闭进液阀5和加液阀8;待清洗液在系统内稳定浸泡一段时间后,再按照排除液体的方式将负压罐罐体与排液装置2内清洗后的污液排除。
31.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为负压管道或负压罐体的低点增加一套连通排液装置,使用plc与液位传感器开关自动控制阀门的开启与关闭,通过平衡连通排液装置、管道、罐体的压力,将管道和罐体底部积攒的液体疏导至排液装置内;再使排液装置与大气相通,将排液装置内的液体排除,从而达到在不影响负压系统稳定工作的前提下排除负压系统低点残留的液体,另外,还可实现对负压系统及排液装置内淤积的污垢进行稀释置换、溶解清洗的目的;有效地避免负压系统管道和罐体的淤塞与腐蚀,保证负压系统的安全平稳运行。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