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血前配合试验的试剂组及其试验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041260阅读:306来源:国知局
一种输血前配合试验的试剂组及其试验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为一种输血前配合试验的试剂组及其试验方法,特别是一种能改善传统手工凝聚胺法检测灵敏度的试剂组及其试验方法。

背景技术:
血型是对血液分类的方法,是一种遗传的特征,临床上所说的血型是指红血球表面抗原构造的差异。从广义来说,血型包括红血球、白血球、血小板、血浆等血液成分不同的抗原系统。人类最早认识的血型系统是ABO血型系统,例如:红血球上含有A抗原便称为A型;这是由奥地利维也纳大学病理研究所的卡尔·兰德施泰纳(KarlLandsteiner)于1900年发现,健康人的血浆对不同人类个体的红血球有凝聚作用,因而建立了ABO血型系统。之后,新的血型系统不断被研究发现,并由1935年成立的国际输血学会专门负责认定与命名工作。目前获得承认的30种人类血型系统超过600种抗原,但其中大部分都非常罕见。血型系统对输血具有重要意义,以不相容的血型输血可能导致溶血反应的发生,造成溶血性贫血、肾衰竭、休克以至死亡。对于人类来说,虽然『ABO血型系统』和『Rh血型系统』在国际输血协会承认的30种血型系统中是最重要的两种,但是在临床上并不是仅仅只有这两种血型系统的不同血型间,才会有输血不相容的反应发生,故病患必须在输血之前,先在血库作一系列检查来选择正确安全的血液,才能确保输血的安全性。另外,一般在输血前的有限时间内会执行所谓的交叉配血试验,利用受血者血浆与供血者红血球做配对,以检测受血者的血浆中是否含有会与供血者的红血球表面抗原发生表面抗原反应的未知抗体,或利用受血者红血球与供血者血浆做配对,以检测受血者的红血球上是否存在会与供血者血浆中所含有的抗体发生凝集反应的未知表面抗原。因此,综观上述所言,所谓的『输血前配合试验』,包括有『ABO及Rh血型的鉴定』、『抗体的筛检或鉴定』及『交叉配血试验』等三种。在习知上,亚洲国家一般都采用所谓的『手工凝聚胺法(ManualPolybrene,简称MP法)』来执行输血前配合试验,其主要采用的凝聚胺(Polybrene)试剂,是一种多价阳离子氨基聚合物,它可以引起正常红血球的可逆性凝集。在习知的手工凝聚胺法检验流程中,首先让供血者红血球和受血者血浆在低离子介质(lowionicmedium,简称LIM)中使抗体与红血球抗原结合,然后加入凝聚胺使红血球发生可逆性凝聚,之后经过离心沉淀后,再加入柠檬酸盐再悬浮溶液(柠檬酸根带负电荷)中和凝聚胺正电荷,就可恢复红血球表面的负电荷。此时,若红血球是因凝聚胺试剂所造成的非特异性凝聚,当加入柠檬酸盐再悬浮溶液后,红血球表面会恢复负电荷,红血球间随即因互斥力而散开,结果为阴性反应;若红血球是由于抗原抗体引起的特异性凝集,则不会受柠檬酸盐再悬浮溶液的影响而散开,结果为阳性反应。然而,传统手工凝聚胺法的检测方法与试剂配方对抗体侦测灵敏度太高,通常对于不具有临床意义的抗体的检测结果(如:冷型抗体、非特异性抗体…)也为呈现阳性反应,这会加重后续抗体鉴定的工作量,不仅耗费时间,也可能造成病患面临无适合血袋可用的窘境,故这对于当病患急需用血时,将产生很大的危险性。因此,发展一种仅对有临床意义的抗体具有很高的侦测灵敏度,但却对不具临床意义的抗体有较低的侦测灵敏度的试剂配方或检验方法,实有其必要性。另外,影响传统手工凝聚胺法准确度的关键在于血浆(或血清)与血球的比例要大于50倍,低于50倍则侦测灵敏度不佳;一般来说,传统手工凝聚胺试管法的比值约为66.67倍(即100μL:1.5μL)。然,上述已提过除了『ABO血型系统』和『Rh血型系统』两大血型必须确认外,尚还有其他的血型系统也会有产生输血不相容的反应,因此,若要在进一步的作更详尽的抗体筛检或鉴定,就必需要抽取病患更多的血液检体,这对于一个缺血的病患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因此,假使检测时只需微量样本液体,将其血浆(或血清)与血球的比例提升到远大于50倍,甚或100倍以上,即可获得高准确性的检测结果,对于病患而言无非是一大福音。未来若能再结合自动化、平行大量检测的设备与方法,将可节省检测时间与人力,降低检测成本,同时又能达到检验作业流程标准化的目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输血前配合试验的试剂组,可以改善传统手工凝聚胺法检测灵敏度,该试剂组包含血球清洗液、低离子介质溶液、凝聚胺溶液及再悬浮溶液。上述该试剂组的该血球清洗液,由20(polyoxyethylensorbitanmonolaurat)溶液及浓度0.85~0.9%的氯化钠溶液(Saline)以适当比例混合配制而成,液体体积比例范围为1:5000~20000,作为温和的血球表面清洗剂。其主要功用在于清洗去除非红血球上表面抗原的其他蛋白质等沾黏物质,以避免其干扰检测上的灵敏度。上述该试剂组的该低离子介质溶液,由适量ETDA钠盐(Na2EDTA·2H2O)先溶于5%Dextrose溶液中,再与浓度7~11%葡萄聚醣溶液(Dextran40)以适当比例混合配制而成,液体体积比例范围为7~12:1。其主要功用在于提供一个低离子等张强度的环境,使围绕在红血球周围的Na+及Cl-离子云的密度降低,而让抗体能更快速且多量的附着于血球抗原上,以促进抗原抗体的结合反应。上述该试剂组的该凝聚胺溶液,由凝聚胺(Polybrene)粉末以浓度0.85~0.9%的氯化钠溶液配制成浓度0.05~0.5%的凝聚胺原液,再与浓度18~25%的聚乙二醇溶液(polyethyleneglycol)溶液以适当比例混合配制而成,液体体积比例范围为1:0.85~1.2。其主要功用是提供充分的正电荷离子,来中和血球表面的负电荷离子,使血球产生非特异性的可逆性凝集,而更进一步地促进抗原抗体的结合反应。上述该试剂组的该再悬浮溶液,由浓度0.2~0.5M的柠檬酸三钠(trisodiumcitrate)溶液与浓度5%的Dextrose溶液以适当比例混合而成,液体体积比例范围为1.3~1.8:1。其主要功用为中和凝聚胺溶液中的正电荷,进而恢复红血球表面的负电荷。此时,红血球若是因非特异性而凝集,则会因红血球表面负电荷的排斥作用,红血球便随即散开,结果为阴性反应;若红血球是由于抗原抗体所引起的特异性凝集,则将不会受柠檬酸盐再悬浮溶液的影响而散开,结果为阳性反应。本发明提供一种可以改进传统手工凝聚胺法的输血前配合试验方法,该试验方法结合上述的该试剂组,可以使侦测不具临床意义的抗体的检测灵敏度降低,但同时对于侦测具临床意义的抗体的检测灵敏度提升。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具有高检测灵敏度的输血前配合试验方法及该试剂组,能降低附着在红血球上的非表面抗原物质的干扰,进而提升对具临床意义抗体的检验精准度与灵敏度,也减少了试剂与检体的使用量。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具有高检测灵敏度的输血前配合试验方法及该试剂组,可以用来检测ABO血型及Rh血型的鉴定,此时将使用标准的血浆试剂及待测红血球检体,或使用标准的红血球试剂及待测血浆检体,方法步骤及试剂组皆与本说明书所揭露者相同。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具有高检测灵敏度的输血前配合试验方法及该试剂组,可以用来检测待测血浆(或血清)中所含有的抗体,此时使用已知血球表面抗原的红血球试剂来作检测,方法步骤及试剂组皆与本说明书所揭露者相同。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具有高检测灵敏度的输血前配合试验方法及该试剂组,可以用来执行受血者及捐血者血液的交叉配血试验,执行大交叉配血试验时,使用受血者的血浆(或血清)及捐血者的血球;而执行小交叉配血试验时,采用受血者的血球及捐血者的血浆。其方法步骤及试剂组皆与本说明书所揭露者相同。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可以改进传统手工凝聚胺法的输血前配合试验方法,该试验方法可于试验前事先配制较多量的血球溶液,以因应后续大量检测之用。尤其是在试验需要使用标准红血球试剂之时,如:ABO血型及Rh血型的鉴定,抗体的筛检或鉴定。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具有高检测灵敏度的输血前配合试验方法及该试剂组,将可减少检测试剂及病患检体的使用量,故可以用来发展自动化、平行大量检测的设备与方法,将可节省检测时间与人力,降低检测成本,同时又能达到检验作业流程标准化的目标。以下将配合图式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下述所列举的实施例用以阐明本发明,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范围,任何熟习此技艺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做些许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后附的申请专利范围所界定者为准。附图说明图1为本发明中所提出的输血前配合试验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2为于96微孔盘中依据输本发明提出的血前配合试验方法的流程,检验后的血球凝集反应的影像;图中A~C、E、F为无凝集反应,D为有凝集反应。【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22~140流程中的各步骤具体实施方式定义本发明说明书中所记载的「约」为代表该数值的正负百分的五的范围。利用本发明的试剂组的输血前配合试验方法的流程如图1所示:1.如步骤120所示,将适量血球溶液加入到容器中,该容器为可以盛装液体的器皿,例如:试管、微孔盘…等,而该容器的材质可为玻璃、塑胶…等。2.如步骤122所示,加入适量该血球清洗液于该容器中,并使该容器中的液体混合均匀,以清洗掉该血球上非表面抗原的其他物质。3.如步骤124所示,将该容器置入于离心机中,以100~1200G的离心力作离心沉淀处理,使该血球沉淀于该容器底部,接着便可去除上清液。4.依检测实际情况而定,可重复执行上述步骤122及步骤124,以确保该血球表面杂质去除干净,便可提升检测灵敏度。5.如步骤126所示,加入适量的氯化钠溶液(浓度0.85~0.9%)于该容器中,并使该容器中的液体混合均匀,配制出适当浓度2.5~3.0%的血球悬浮液。6.如步骤128所示,加入适量血浆溶液于该容器中,并使该容器中的液体混合均匀。7.如步骤130所示,加入适量该低离子介质溶液于该容器中,并使该容器中的液体混合均匀。8.如步骤132所示,将该容器加温至35~39℃。9.如步骤134所示,加入适量的该凝聚胺溶液于容器中,并使该容器中的液体混合均匀。10.如步骤136所示,将该容器置入于离心机中,以100~1200G的离心力作离心沉淀处理,使该血球沉淀于该容器底部,接着去除上清液。11.如步骤138所示,加入适量的该再悬浮溶液,并使该容器中的液体混合均匀。此时,红血球若是因非特异性而凝集,则会因红血球表面负电荷的排斥作用,红血球便随即散开;若红血球是由于抗原抗体所引起的特异性凝集,则将不会散开。12.如步骤140所示,依据血球凝聚或分散的状况,判读出血球凝集的价数。以下为以实施例举例说明,以96微孔盘(96-wellmicro-plate)作为上述的该容器,结合本发明的具有高检测灵敏度的输血前配合试验方法、该试剂组及三组红血球试剂(台塑生技提供的SI、SII、SIII试剂血球),来针对429个病患检体作抗体筛检的实验,再辅以传统手工凝聚胺法、传统欧美国家标准作业的抗人类球蛋白抗体LIAT法(LISSadditiveindirectantiglobintest)及欧美国家使用的自动化仪器方法GelTest法作为比较,验证本发明在临床实验上的准确性,并比较四种检测方法所需花费的时间,以明确揭露本发明的创新性及进步性。实施例一依据本发明提出的该试剂组的成分配比如下:1.该血球清洗液:由20溶液与浓度0.9%的氯化钠溶液以液体体积比1:10000均匀混合而成。2.该低离子介质溶液:先将0.05公克的ETDA钠盐(Na2EDTA·2H2O)溶解在浓度5%的Dextrose溶液90mL中,再与浓度10%的葡萄聚醣以液体体积比9:1均匀混合而成。3.该凝聚胺溶液:先将凝聚胺粉末及氯化钠溶液配制出浓度0.4%的凝聚胺溶液,再与浓度20%的聚乙二醇溶液以液体体积比1:1均匀混合而成。4.该再悬浮溶液:由摩尔浓度0.4M的柠檬酸三钠溶液及浓度5%的Dextrose溶液,以液体体积比3:2均匀混合而成。接者以本发明所提出的输血前配合试验方法所述的步骤,依序执行428个检体的抗体筛检实验,详细步骤说明如下,并同时参考图1:1.如步骤120所示,将试剂血球溶液12μL加入到96微孔盘的孔槽中。2.如步骤122所示,加入300μL该血球清洗液于该孔槽中,并使该孔槽中的液体混合均匀。3.如步骤124所示,将该试管置入于离心机中,以700G离心力作离心处理,使该血球沉淀于该孔槽底部,接着便可去除上清液。4.如步骤126所示,加入浓度0.9%的氯化钠溶液12μL于该孔槽中,并使该孔槽中的液体混合均匀,配制出浓度2.5%的该血球悬浮液。5.如步骤128所示,加入50μL血浆溶液于该孔槽中,并使该孔槽中的液体混合均匀。6.如步骤130所示,加入150μL该低离子介质溶液于该孔槽中,并使该孔槽中的液体混合均匀。7.如步骤132所示,将该96微孔盘放置到加温器中,加温至37℃,10分钟。8.如步骤134所示,加入浓度0.4%的该凝聚胺溶液30μL于该孔槽中,并使该孔槽中的液体混合均匀。9.如步骤136所示,将该96微孔盘置入于离心机中,以114G离心力作离心处理,使该血球沉淀于该孔槽底部,接着便可去除上清液。10.如步骤138所示,加入浓度0.4M该再悬浮溶液45μL于该孔槽中,并使该孔槽中的液体混合均匀。此时,红血球若是因非特异性而凝集,则会因红血球表面负电荷的排斥作用,红血球便随即散开;若红血球是由于抗原抗体所引起的特异性凝集,则将不会散开。11.如步骤140所示,依据血球凝聚或分散的状况,判读出血球凝集的价数。若是血球凝集现象不明显时,可更可以进一步的用成像放大装置,如放大镜或显微镜来观看,以便于得出更精确的判读结果。请参考图2,该图为本实施例中执行抗体筛检后的血球凝集反应的影像图,若有如D孔的凝集反应,则结果为阳性,若无凝集反应如A~C、E、F,则结果为阴性。在429个检体的检测结果中,有175个检体呈阳性,214个检体呈阴性,40检体呈伪阴性,无伪阳性的结果产生。174个呈阳性的抗体结果及40个伪阴性未检出的抗体,见表三。在检测时间方面,使用本发明的检测方法与试剂组一次可同时检测32个检体,从检测开始至获得结果约需25分钟,429个检体则共需84分钟。[比较]—传统手工凝聚胺法传统手工凝聚胺法所需用到的试剂组如下:1.低离子介质溶液:加入0.2公克ETDA钠盐(Na2EDTA·2H2O)于浓度5%的Dextrose溶液100mL中均匀混合而成。2.凝聚胺溶液:0.05%凝聚胺溶液0.5mL、浓度0.9%的氯化钠溶液99.5mL均匀混合而成。3.再悬浮溶液:摩尔浓度0.2M的柠檬酸三钠与5%的Dextrose溶液以液体体积比3:2均匀混合而成。接者以传统手工凝聚胺法的步骤,依序执行428个检体的抗体筛检实验,详细步骤说明如下:1.于试管中加入血浆100μL及浓度2.5%的试剂血球溶液50μL,并均匀混合。2.加入低离子介质溶液600μL于试管中,均匀混合后,静置1分钟。3.加入浓度0.05%的凝聚胺溶液100μL于试管中,并均匀混合15秒。4.将试管置入离心机执行15秒的离心沉淀处理,使血球沉淀在试管底部,去除上清液。5.加入再悬浮溶液100μL于试管中,并均匀混合。6.依据血球凝聚或分散的状况,于1分钟内判读出血球凝集的价数。以传统手工凝聚胺法检测429个检体的结果中,有215个检体呈阳性,214个检体呈阴性,6检体呈伪阴性,无伪阳性的结果产生。209个呈阳性的抗体结果及6个伪阴性未检出的抗体,见表三。在检测时间方面,一个检体依照传统手工凝聚胺试管法的检测流程,从开始到获得结果约需3分钟,故检测429个检体共约需321分钟。[比较]—传统欧美国家标准作业的抗人类球蛋白抗体LIAT法1.于试管中加入血浆100μL及浓度2.5%的试剂血球溶液50μL,并均匀混合。2.加入N-HANCE(LISSadditive)100μL于试管中。3.于37℃,放置10分钟,用浓度0.9%的氯化钠溶液3mL洗涤红血球3~4次,最后一次需把上清液倒干。4.加2滴抗人类球蛋白抗体(AHG)混合,离心观察有无凝集现象。5.如无凝集,加入1滴checkcells,离心15秒,观察凝集反应,须有2+以上的反应,表示阴性结果为真正阴性。如果没有凝集出现,则可能为伪阴性反应,则必须重做步骤。以传统欧美国家标准作业的抗人类球蛋白抗体LIAT法来检测429个检体的检测结果中,有114个检体呈阳性,214个检体呈阴性,101检体呈伪阴性,无伪阳性的结果产生。114个呈阳性的抗体结果及101个伪阴性未检出的抗体,见表三。在检测时间方面,一个检体依照LIAT法的检测流程,从开始到获得结果约需17分钟,故检测429个检体共约需1819分钟,即耗时约30.5小时。[比较]—自动化仪器使用的GelTest法GelTest法的检测试剂与卡匣采用SanquinBloodSupplyTheNetherlands所出产的Cellbind产品,其操作步骤如下:1.试剂血球溶液以CellbindLISS溶液稀释成0.5%备用。2.将所需的卡片管柱上的锡箔纸撕开。3.加入浓度0.5%的试剂血球50μL。4.加入血浆溶液50μL混合。5.于37℃,放置15分钟。6.将卡片放入Cellbind离心机,离心10分钟,判读结果。以欧美国家使用自动化仪器的GelTest法检测429个检体的检测结果中,有128个检体呈阳性,214个检体呈阴性,87检体呈伪阴性,无伪阳性的结果产生。这128个呈阳性的抗体结果及87个伪阴性检体未检出的抗体,见表三。在检测时间方面,一个检体依照GelTest法的检测流程,从开始到获得结果约需30分钟,故检测429个检体共约需270分钟。[综合比较]表一为上述四种输血前配合试验方法的检测结果的整理。表二为上述四种输血前配合试验方法的检测效率的比较。表三为上述四种输血前配合试验方法针对各种抗体的检测结果的整理。如表三所示,(注1)Cold代表冷型抗体,(注2)I代表非特异性抗体,为不具临床意义的抗体,经过本发明所提出的检测方法与试剂组的处理,可以使其检验结果呈阴性反应。但在传统手工凝聚胺法中,其检测结果为阳性反应。从本实施例的检测结果,看出本发明所提出的输血前配合试验方法及试剂组具有检测时间最短,速度最快,且准确度也最高,从表一中的检测出阳性抗体的数量可看出本发明具有较高的准确度(本发明:GelTest=153:128)。从本实施例的检测结果,看出本发明所提出的输血前配合试验方法,其血浆与血球的比例达到166.7倍,即50μL/(12μL×2.5%)=166.7倍,即是从传统手工凝聚胺法所需约850μL的总液体量,降低至本实施例的250μL,也能维持检测的准确性。表一表二表三注1、注2抗体Cold和I是冷型抗体及非特异性抗体,会干扰交叉试验的结果,所以本发明将检体添加处理剂(Dithiothreitol;DTT)后,其结果均呈阴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