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角度检测装置及电动助力转向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1412359阅读:259来源:国知局
相对角度检测装置及电动助力转向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涉及相对角度检测装置及电动助力转向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提出了检测彼此同轴配置的2个旋转轴的相对旋转角度的装置。例如,专利文献1所述的装置具有:2个聚磁环,它们在轴线方向上分离地配置在通过扭力杆同轴连接的第1旋转体和第2旋转体所具备的磁路形成部件的外周,聚集由该磁路形成部件产生的磁通;检测部,其根据各聚磁环所聚集的磁通的密度来检测施加给第1旋转体的转矩;保持环,其保持聚磁环和检测部,而且在外周部具有安装于外壳的安装部;以及与检测部连接的导线。而且检测部构成为,其检测信号根据聚磁环的凸片之间产生的磁通密度的变化而变化,该检测信号经由导线而提供给用微处理器构成的控制部。【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187589号公报对于利用由插入到外壳的贯通孔中的电线保持部件(护孔环)等所保持的电线(导线)将收纳于外壳内的传感器(检测部)与被提供了来自传感器的检测信号并配置于外壳外的装置相连的结构而言,即使在外壳外对电线作用了力,也可能对外壳内的电线的端部施加较大的力。而且,例如在电线的端部与连接器连接,且连接器被插入连接端子的情况下,若对外壳内的电线的端部施加了较大的力,则电线可能会从连接器脱落,或者导致插入了连接器的连接端子折断。此外,在外壳外对电线作用了力可能导致电线保持部件(护孔环)中的电线的密封性变差。并且,在外壳外对电线作用了力还可能导致电线保持部件(护孔环)从连通孔中脱落。对此,例如也可以考虑在外壳外侧配置由金属板形成的板,由此实现插入到形成于外壳的贯通孔中的电线保持部件(护孔环)的防脱和电线的支撑。然而在这种构成中,在外壳为铝制的情况下,在板与外壳之间可能会产生电化学腐蚀,从而导致电线保持部件(护孔环)脱落。另外,还增加了在外壳外侧配置板所需要的组装工时。另外,例如还可以考虑如下方式:在外壳的连通孔中的电线保持部件(护孔环)的外侧,配置用于抑制电线保持部件从连通孔中脱离的部件,而且用该部件按压电线,使得即使在外壳外对电线作用了力,该力也不会传递至外壳内的电线端部。这种情况下,重要的一点是,用该部件按压电线不能对电池保持部件中的电线的保持状态或由电线保持部件实现的外壳连通孔的密封状态带来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这样一种装置,该装置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来实现如下目的:即使在外壳外对电线作用了力,也不会对电线保持部件中的电线保持部和外壳内的电线端部施加较大的力。另外,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如下装置,该装置既能保证由电线保持部件实现的外壳连通孔的密封性能,又能抑制在外壳外对电线作用的力施加到电线保持部件的电线保持部。基于该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相对角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相对角度检测装置具有:传感器,其收纳于形成有连通内外的连通孔的外壳内,输出与彼此同轴配置的2个旋转轴的相对旋转角度对应的电信号;电线,其将从上述传感器输出的电信号传输至配置于上述外壳外的装置;电线保持部件,其嵌合于上述外壳的上述连通孔,并且保持上述电线;以及外侧部件,其配置于上述外壳的上述连通孔中的比上述电线保持部件更外侧的部位,而且在内部形成有供上述电线穿过的贯通孔,上述外侧部件具有一对开闭部件,这一对开闭部件通过铰接结合而相连,并通过进行相对旋转使上述贯通孔开闭。这里,可以是:关于上述外侧部件的上述贯通孔,作为上述电线保持部件侧的端部的一个端部的孔方向和作为与该电线保持部件侧相反侧的端部的另一个端部的孔方向交叉。另外,可以是:上述外侧部件使得穿过上述贯通孔的上述电线在该贯通孔的上述一个端部与上述另一个端部之间弯曲成锐角。另外,可以是:上述外侧部件的进行了上述铰接结合的结合部从外周面向外侧突出,在上述外壳上,在上述连通孔的周围设有凹部,上述外侧部件的上述结合部进入该凹部。或者,可以是:上述外侧部件的上述一对开闭部件分别具有通过铰接结合而相连的一对连接部件中的一方,该一对开闭部件的主体中的各个与该一对连接部件中的各个通过铰接结合而相连,当利用该一对开闭部件关闭了上述贯通孔时,该一对连接部件被收纳于该外侧部件的外周面的内侧。根据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动助力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电动助力转向装置具有:传感器,其输出与彼此同轴配置的2个旋转轴的相对旋转角度对应的电信号;外壳,其收纳上述传感器,并且形成有连通内外的连通孔;电线,其将从上述传感器输出的电信号传输至配置于上述外壳外的装置;电线保持部件,其嵌合于上述外壳的上述连通孔,并且保持上述电线;以及外侧部件,其配置于上述外壳的上述连通孔中的比上述电线保持部件更外侧的部位,并且在内部形成有供上述电线穿过的贯通孔,上述外侧部件具有一对开闭部件,这一对开闭部件通过铰接结合而相连,并通过进行相对旋转使上述贯通孔开闭。基于该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相对角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相对角度检测装置具有:传感器,其收纳于形成有连通内外的连通孔的外壳内,输出与彼此同轴配置的2个旋转轴的相对旋转角度对应的电信号;电线,其将从上述传感器输出的电信号传输至配置于上述外壳外的装置;电线保持部件,其嵌合于上述外壳的上述连通孔,并且保持上述电线;以及外侧部件,其一部分被插入到上述外壳的上述连通孔中的比上述电线保持部件更外侧的部位,且在内部形成有供上述电线穿过的贯通孔,上述外侧部件具有通过结合而形成上述贯通孔的一对结合部件,该一对结合部件具有按压部,该按压部在上述外壳的上述连通孔的外部按压上述电线。这里,可以是:通过使上述贯通孔的大小局部变小而构成上述外侧部件的上述按压部。另外,可以是:上述外侧部件的上述一对结合部件中的任意一方具有突出部,该突出部从形成上述贯通孔的壁面向该贯通孔的孔中心侧突出。另外,可以是:上述电线有多条,设置于上述外侧部件的上述一对结合部件中的一个部件上的突出部的前端为圆弧状,该一对结合部件中的另一个部件的形成上述贯通孔的壁面为圆弧状,上述按压部利用该一个部件的该突出部与该另一个部件的该壁面来按压多条电线,使得该多条电线沿着圆周方向排列。可以是:上述电线有多条,在上述外侧部件的上述贯通孔的上述电线保持部件侧的端部与上述按压部之间,该贯通孔的孔大小比多条电线的大小的合计值大。可以是:该相对角度检测装置具有将上述多条电线束在一起的集束部件,在上述外侧部件的上述贯通孔的上述电线保持部件侧的端部与上述按压部之间,该贯通孔的孔大小比将上述多条电线束在一起后的状态的上述集束部件的外形大。根据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动助力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电动助力转向装置具有:传感器,其输出与彼此同轴配置的2个旋转轴的相对旋转角度对应的电信号;外壳,其收纳上述传感器,并且形成有连通内外的连通孔;电线,其将从上述传感器输出的电信号传输至配置于上述外壳外的装置;电线保持部件,其嵌合于上述外壳的上述连通孔,并且保持上述电线;以及外侧部件,其一部分被插入到上述外壳的上述连通孔中的比上述电线保持部件更外侧的部位,且在内部形成有供上述电线穿过的贯通孔,上述外侧部件具有通过结合而形成上述贯通孔的一对结合部件,该一对结合部件具有按压部,该按压部在上述外壳的上述连通孔的外部按压上述电线。根据本发明,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实现如下目的:即使在外壳外对电线作用了力,也不会对电线保持部件的电线保持部和外壳内的电线的端部施加较大的力。另外,根据本发明,既能保证电线保持部件对外壳连通孔的密封性能,又能抑制在外壳外对电线作用的力施加到电线保持部件的电线保持部。附图说明图1是应用了实施方式中的检测装置的电动助力转向装置的剖面图。图2是实施方式中的检测装置的立体图。图3是示出在薄膜强磁性金属中流动的电流的方向与施加的磁场的方向的图。图4是示出在图3的状态下使磁场强度变化时的、磁场强度与薄膜强磁性金属的阻值之间的关系的图。图5是示出在薄膜强磁性金属中流动的电流的方向与施加的磁场的方向的图。图6是示出磁场方向与薄膜强磁性金属的阻值之间的关系的图。图7的(a)是示出利用了以规定磁场强度以上的磁场强度检测磁场方向的原理的MR传感器的一例的图。(b)是用等效电路来表示(a)所示的MR传感器的结构的图。图8是示出磁铁直线运动时的磁场方向的变化与MR传感器的输出之间的关系的图。图9是示出MR传感器的其它例子的图。图10是示出为了检测磁铁运动方向而采用的输出组合的一例的图。图11是示出MR传感器的配置例的图。图12是示出MR传感器的其它例子的图。图13是本实施方式的线束组件的外观图。图14是护孔环以及插座的概略结构图。图15是图13的XV-XV部的剖面图。图16的(a)是第2外壳的概略结构图。(b)是(a)的B-B剖面图。(c)是示出线束组件被装配于第2外壳的状态的图。图17是示出外壳的其它方式的图。图18是示出插座的其它方式的图。图19的(a)是应用了其它方式的插座的第2外壳的其它实施例的概略结构图。(b)是应用了其它方式的插座的其它方式的第3外壳的其它实施例的概略结构图。图20是示出插座的其它方式的图。图21是示出插座的其它方式的图。符号说明10检测装置;20磁铁;30相对角度传感器;40印制基板;50基座;60扁平电缆套;70扁平电缆;100电动助力转向装置;110第1旋转轴;120第2旋转轴;130扭力杆;140外壳;180涡轮;190电动机;200电子控制单元(ECU);210相对角度运算部;300线束组件;310电线;320护孔环;330插座;350第1连接器;360第2连接器;370第1线套;380第2线套;390钩部;410凸侧部件;420凹侧部件;430一对连接部件;530一对连接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图1是应用了实施方式的检测装置10的电动助力转向装置100的剖面图。图2是实施方式的检测装置10的立体图。此外,在图2中,为了便于了解结构而省略地示出了后述的基座50以及扁平电缆套60的一部分。电动助力转向装置100具备同轴旋转的第1旋转轴110和第2旋转轴120。第1旋转轴110例如是连接着方向盘的旋转轴,第2旋转轴120经由扭力杆130与第1旋转轴110同轴地结合。并且,第2旋转轴120上形成的小齿轮121与和车轮相连的齿条轴(未图示)的齿条(未图示)啮合,第2旋转轴120的旋转运动经由小齿轮121、齿条被变换为齿条轴的直线运动,对车轮进行操纵。另外,电动助力转向装置100具备可旋转地支撑第1旋转轴110以及第2旋转轴120的外壳140。外壳140是固定于例如汽车等交通工具的主体框架(以下,有时也称为“车体”。)的部件,由第1外壳150、第2外壳160以及第3外壳170构成。第1外壳150是如下这样的部件:其在第2旋转轴120的旋转轴方向(以下有时也简称为“轴向”)的一个端部侧(在图1中为下侧)具有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撑第2旋转轴120的轴承151,而轴向的另一个端部侧(在图1中为上侧)开口。第2外壳160是轴向的两端部开口的部件,其轴向的一个端部侧的开口部与第1外壳150的轴向的另一个端部侧的开口部对置。并且,第2外壳160例如通过螺栓等固定于第1外壳150。在第2外壳160的侧面形成有连通内外的连通孔161。连通孔161构成为包含:与后述的线束组件300的护孔环320嵌合的大致椭圆柱状的内侧连通孔161a(参照图16)、以及与线束组件300的插座330嵌合的大致椭圆柱状的外侧连通孔161b(参照图16)。外侧连通孔161b相比于内侧连通孔161a,椭圆的短边方向相同但长边方向形成得大。另外,在第2外壳160中,在连通孔161中的椭圆柱的柱方向(连通孔方向)的中途,在椭圆的长边方向的两侧形成有从形成连通孔161的外侧连通孔161b的面凹陷的凹部162(参照图16)。凹部162为半月柱状,具有与柱方向垂直的面即两个垂直面162a。另外,在第2外壳160中,在连通孔161的椭圆柱的短边方向(轴向)的上部形成有从形成连通孔161的外侧连通孔161b的面凹陷的凹部164(参见图1、图16)。第3外壳170是如下这样的部件:其在轴向的另一个端部侧(在图1中为上侧)具有可旋转地支撑第1旋转轴110的轴承171,而轴向的一个端部侧(在图1中为下侧)开口。并且,第3外壳170的轴向的一个端部侧的开口部与第2外壳160的轴向的另一个端部侧的开口部对置,并且,第3外壳170例如通过螺栓等固定于第2外壳160。并且,电动助力转向装置100具备:蜗轮180,其例如通过压入方式等固定于第2旋转轴120;电动机190,其输出轴连接着与该蜗轮180啮合的蜗杆齿轮191,并且该电动机190被固定于第1外壳150。并且,电动助力转向装置100具备:检测装置10,其输出与第1旋转轴110和第2旋转轴120的相对旋转角度对应的电信号;电子控制单元(ECU)200,其根据来自该检测装置10的输出值,控制电动机190的驱动。ECU200具备相对角度运算部210,该相对角度运算部210利用进行各种运算处理的CPU、存储由CPU执行的程序及各种数据等的ROM和被用作CPU的工作用存储器等的RAM,根据来自检测装置10的输出值,运算出第1旋转轴110与第2旋转轴120的相对旋转角度。关于检测装置10,将在后面进行详细叙述。在以上这样构成的电动助力转向装置100中,鉴于施加给方向盘的操纵转矩表现为第1旋转轴110与第2旋转轴120的相对旋转角度这一情况,根据第1旋转轴110与第2旋转轴120的相对旋转角度来掌握操纵转矩。即,利用检测装置10检测第1旋转轴110与第2旋转轴120的相对旋转角度,ECU200根据来自检测装置10的输出值掌握操纵转矩,并根据所掌握的操纵转矩来控制电动机190的驱动。并且,经由蜗杆齿轮191、蜗轮180将电动机190的产生转矩传递到第2旋转轴120。由此,电动机190的产生转矩对驾驶员施加给方向盘的操纵力进行辅助。以下,对检测装置10进行详细叙述。检测装置10具有:安装于第1旋转轴110的磁铁20;相对角度传感器30,其根据该磁铁20的磁场(由磁铁20产生的磁场)输出与第1旋转轴110和第2旋转轴120的相对旋转角度对应的电信号;以及安装该相对角度传感器30的印制基板40。并且,检测装置10具备:基座50,其安装于第2旋转轴120,并且对印制基板40进行支撑;以及扁平电缆套60,其为有底的圆筒状,收纳后述的扁平电缆70。并且,检测装置10具备:扁平电缆70,其一个端部与设于印制基板40的端子连接,并且另一端部与固定于扁平电缆套60的端子连接;以及线束组件300,其将固定于扁平电缆套60的端子与ECU200相连。磁铁20为圆筒(doughnut)状,在其内侧嵌合着第1旋转轴110,与该第1旋转轴110一起旋转。而且,磁铁20在第1旋转轴110的圆周方向上交替地配置有N极和S极,并且沿着圆周方向进行了磁化。相对角度传感器30被配置为:在第1旋转轴110的旋转半径方向上处于磁铁20外周面的外侧,且在第1旋转轴110的轴向上处于设置有磁铁20的区域内。本实施方式的相对角度传感器30是利用了阻值随磁场而变化的性质的作为磁传感器的MR传感器(磁阻元件)。并且,该相对角度传感器30根据磁铁20的磁场(从磁铁20产生的磁场)而输出与第1旋转轴110和第2旋转轴120的相对旋转角度对应的电信号,由此检测同轴配置的2个旋转轴的相对旋转角度。关于该相对角度传感器30以及相对旋转角度的检测方法,将在后面进行详细叙述。印制基板40以在第1旋转轴110的旋转半径方向上配置于磁铁20外周面的外侧的方式,例如通过螺栓等固定于基座50。基座50是圆盘状的部件,其与第2旋转轴120嵌合,与该第2旋转轴120一起旋转。扁平电缆套60是有底圆筒状的部件,且被固定于外壳140。作为将扁平电缆套60固定于外壳140的方式,可例示以下方式。即,在扁平电缆套60的外周面,以向外侧延伸的方式,沿着圆周方向等间隔地形成有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以90度的间隔形成有4个)凸部61。另一方面,在外壳140的第1外壳150上,形成有与凸部61相同个数的、用于与凸部61嵌合的凹部151。并且,通过将扁平电缆套60的凸部61嵌合到形成于第1外壳150的凹部151中,来进行第2旋转轴120的旋转方向上的定位。并且,通过用第2外壳160压住扁平电缆套60的上表面来进行轴向上的定位。或者,例如也可以通过螺栓等将扁平电缆套60固定于第1外壳150或第2外壳160。扁平电缆70的一个端部与印制基板40的端子41连接,并且另一端部与设于扁平电缆套60内侧的连接端子62连接,该扁平电缆70以卷绕成涡旋状的状态,收纳于由基座50的轴向的一个端面与扁平电缆套60的内侧形成的空间内。并且,扁平电缆70在从轴向的另一端部侧观察时,如图2所示是朝右方向卷绕,在方向盘、换言之第1旋转轴110以及第2旋转轴120朝右方向旋转时,扁平电缆70的一个端部随着第2旋转轴120的旋转朝右方向旋转,所以与方向盘未旋转的中立状态相比,卷绕数增加。另一方面,当方向盘朝左方向旋转时,与方向盘未旋转的中立状态相比,卷绕数减少。线束组件300具有将来自相对角度传感器30的输出信号传送到ECU200的功能。关于该线束组件300,将在后面进行详细叙述。以下,对本实施方式的相对角度传感器30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相对角度传感器30是利用了阻值随磁场而变化的性质的MR传感器(磁阻元件)。首先,对MR传感器的工作原理进行说明。MR传感器由Si或玻璃基板以及形成于其上的以Ni-Fe等强磁性金属为主成分的合金薄膜构成,该薄膜强磁性金属的阻值与特定方向的磁场强度相应地变化。图3是示出在薄膜强磁性金属中流动的电流的方向与施加的磁场的方向的图。图4是示出在图3的状态下使磁场强度变化时的、磁场强度与薄膜强磁性金属的阻值之间的关系的图。如图3所示,在基板上呈矩形状形成的薄膜强磁性金属中,沿着矩形的长度方向即图中Y方向流过电流。另一方面,在与电流方向(Y方向)垂直的方向(图中X方向)上施加磁场H,在此状态下,变更磁场的强度。图4示出了此时薄膜强磁性金属的阻值以何种方式发生变化。如图4所示,即使改变了磁场的强度,相对于无磁场(磁场强度为零)时的阻值变化最大也就是3%左右。以下,将可用“ΔR∝H2”的式子近似表示阻值变化量(ΔR)的区域以外的区域称作“饱和灵敏度区域”。并且,在饱和灵敏度区域中,当达到某磁场强度(以下,称作“规定磁场强度”。)以上时,3%的阻值变化不再改变。图5是示出在薄膜强磁性金属中流动的电流的方向与施加的磁场的方向的图。图6是示出磁场的方向与薄膜强磁性金属的阻值之间的关系的图。如图5所示,沿着形成为矩形状的薄膜强磁性金属的矩形的长度方向即图中Y方向流过电流,对磁场方向赋予了相对于电流方向的角度变化θ。此时,为了掌握由磁场方向引起的薄膜强磁性金属的阻值变化,使施加的磁场强度成为阻值不因磁场强度而变化的上述规定磁场强度以上。如图6(a)所示,阻值变化量在电流方向与磁场方向垂直(θ=90度、270度)时达到最大,在电流方向与磁场方向平行(θ=0度、180度)时达到最小。当把此时的阻值的最大变化量设为ΔR时,薄膜强磁性金属的阻值R作为电流方向与磁场方向的角度成分而变化,该阻值R用式(1)来表示,并成为图6(b)所示的状态。R=R0-ΔRsin2θ…(1)这里,R0是与电流方向平行地(θ=0度或180度)施加规定磁场强度以上的磁场时的阻值。根据式(1),可通过掌握薄膜强磁性金属的阻值来检测规定磁场强度以上的磁场的方向。接着,对MR传感器的检测原理进行说明。图7(a)是示出利用了以规定磁场强度以上的磁场强度来检测磁场方向的原理的MR传感器的一例的图。图7(b)是用等效电路来表示图7(a)所示的MR传感器的结构的图。在图7(a)所示的MR传感器的薄膜强磁性金属中,串联配置有以纵向长的方式形成的第1元素E1和以横向长的方式形成的第2元素E2。在该形状的薄膜强磁性金属中,促使第1元素E1发生最大阻值变化的垂直方向的磁场是对于第2元素E2而言最小阻值变化的磁场方向。并且,用式(2)给出第1元素E1的阻值R1,用式(3)给出第2元素E2的阻值R2。R1=R0-ΔRsin2θ…(2)R2=R0-ΔRcos2θ…(3)图7(a)所示的元素结构的MR传感器的等效电路如图7(b)所示。如图7所示,在设第1元素E1的未与第2元素E2连接的端部为地(Gnd)、第2元素E2的未与第1元素E1连接的端部的输出电压为Vcc时,用式(4)给出第1元素E1与第2元素E2的连接部的输出电压Vout。Vout=(R1/(R1+R2))×Vcc…(4)在式(4)中代入了式(2)、(3)进行整理时,如式(5)所示。Vout=Vcc/2+α×cos2θ…(5)这里,α=(ΔR/(2(2×R0-ΔR)))×Vcc。根据式(5),可通过检测Vout来掌握磁场的方向。图8是示出磁铁直线运动时的磁场方向的变化与MR传感器的输出之间的关系的图。如图8(a)所示,相对于N极与S极交替排列的磁铁,将图7所示的MR传感器配置成:具有能够施加规定磁场强度以上的磁场强度的间隙(磁铁与MR传感器的距离)L,且磁场的方向变化作用于MR传感器的传感器面。并且,使磁铁如图8(a)所示朝左方向移动图8(c)所示的、从N极中心到S极中心的距离(以下,有时也称作“磁化间距”。)λ。在此情况下,与磁铁的位置相应地对MR传感器施加图8(c)所示的箭头方向的磁场,当磁铁移动了磁化间距λ时,在传感器面上磁场方向旋转了1/2周。由此,第1元素E1与第2元素E2的连接部的输出电压Vout的波形基于式(5)所示的“Vout=Vcc/2+α×cos2θ”,如图8(d)所示成为1个周期的波形。图9是示出MR传感器的其它例子的图。如果取代图7所示的元素结构而成为图9(a)所示的元素结构,则如图9(b)所示,能够成为普遍知晓的惠斯登电桥(全桥)的结构。由此,通过采用图9(a)所示的元素结构的MR传感器,能够提高检测精度。对检测磁铁运动方向的手段进行说明。依据图6所示的磁场方向与薄膜强磁性金属的阻值之间的关系以及式(1)“R=R0-ΔRsin2θ”,在图5中观察时,无论磁场方向相对于电流方向是朝着顺时针旋转方向旋转还是朝着逆时针旋转方向旋转,薄膜强磁性金属的阻值都是相同的。由此,即使能够掌握薄膜强磁性金属的阻值也无法掌握磁铁的运动方向。图10是示出用于检测磁铁的运动方向的输出组合的一例的图。通过如图10那样地组合具有1/4周期相位差的两个输出,能够检测出磁铁的运动方向。为了得到这些输出,可以按照成为图8所示的(i)和(ii)、或者(i)和(iv)的相位关系的方式,配置两个MR传感器。图11是示出MR传感器的配置例的图。如图11(a)、(b)所示,重叠地配置2个MR传感器且将一个传感器配置为相对于另一个传感器倾斜45度也是优选的。图12是示出MR传感器的其它例子的图。也优选以下的元素结构:如图12(a)所示,将2组全桥结构的元素彼此倾斜45度地形成于一个基板上,成为图12(b)所示的等效电路。由此,能够利用一个MR传感器如图12(c)所示地输出正确的正弦波、余弦波。由此,可根据图12所示的元素结构的MR传感器的输出值来掌握磁铁相对于MR传感器的运动方向以及运动量。鉴于上述MR传感器的特性,在本实施方式的检测装置10中,采用图12所示的元素结构的MR传感器作为相对角度传感器30。相对角度传感器30如上所述地配置成与磁铁20的外周面垂直,且在第2旋转轴120轴向上的位置处于磁铁20的区域内。由此,在此情况下,由于与第1旋转轴110一起旋转的磁铁20的磁场的作用,在相对角度传感器30中,与磁铁20的位置相应地成为图8(c)所示的磁场方向的变化。结果,当磁铁20移动(旋转)了磁化间距λ时,在相对角度传感器30的磁感应面中,磁场方向旋转1/2周,并且来自相对角度传感器30的输出值VoutA、VoutB分别成为图12(c)所示的有1/4周期相位差的余弦曲线(余弦波)以及正弦曲线(正弦波)。即,当驾驶员旋转方向盘时,与其相伴地,第1旋转轴110旋转,扭力杆130扭转。并且,第2旋转轴120比第1旋转轴110稍稍延迟地进行旋转。该延迟表现为与扭力杆130连接的第1旋转轴110和第2旋转轴120的旋转角度之差。检测装置10输出成为与该旋转角度之差对应的1/4周期相位差的余弦曲线以及正弦曲线的VoutA、VoutB。此外,所谓相对角度传感器30的磁感应面,是指相对角度传感器30中能够检测磁场的面。ECU200的相对角度运算部210根据相对角度传感器30的输出值VoutA以及VoutB,使用以下的式(6)运算出第1旋转轴110与第2旋转轴120的相对旋转角度θt。θt=arctan(VoutB/VoutA)…(6)这样,相对角度运算部210可根据来自相对角度传感器30的输出值来掌握第1旋转轴110与第2旋转轴120的相对旋转角度以及扭转方向、即施加给方向盘的转矩的大小以及方向。另外,在组装上述这样构成的检测装置10时,预先使扁平电缆套60、安装着印制基板40的基座50、以及收纳在扁平电缆套60与基座50之间的扁平电缆70单元化。然后,以扁平电缆套60的凸部61与第1外壳150的凹部151嵌合的方式,在安装着第2旋转轴120的第1外壳150上安装上述单元。此时,将基座50安装于第2旋转轴120。这样,通过使检测装置10成为能够预先实现单元化的构造,能够提高组装性。接着,对线束组件300进行说明。图13是本实施方式的线束组件300的外观图。线束组件300具备:多条电线310;保持这多条电线310的作为电线保持部件的一例的护孔环320;以及作为外侧部件的一例的插座330,其配置于比护孔环320更外侧的部位,抑制护孔环320的移动。并且,线束组件300具备与多条电线310的一个端部连接的第1连接器350以及与多条电线310的另一端部连接的第2连接器360。并且,线束组件300具备:在护孔环320与第1连接器350之间将多条电线310束在一起的第1线套370、以及在护孔环320与第2连接器360之间将多条电线310束在一起的作为集束部件的一例的第2线套380。并且,在本实施方式的线束组件300中具有4条电线310,这4条电线310的一个端部经由第1连接器350、连接端子62等与印制基板40连接,4条电线310的另一端部经由第2连接器360等与ECU200连接。并且,4条电线310用于从ECU200向相对角度传感器30进行供电...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