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温提取全蛋液脂肪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907491发布日期:2018-11-13 19:54阅读:1012来源:国知局
一种低温提取全蛋液脂肪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食品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温提取全蛋液脂肪的方法。



背景技术:

全蛋液提取脂肪目前常用的有溶剂萃取,即直接以三氯甲烷、乙醚或乙醚-石油醚进行长时间浸泡,然后挥发掉提取剂后保留脂肪(可参见GB/T 5009.47-2003蛋与蛋制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NY/T 2068-2011蛋与蛋制品中ω-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测定气相色谱法等标准中的脂肪提取方法)。

全蛋液作为一种强力的胶体溶液,常规的溶剂萃取方法难以完全分离萃取液和样品(因为萃取液能与全蛋液形成均一的胶体溶液,难以分层)。因此,利用常规方法提取全蛋液脂肪十分困难。此外,通过NY/T 2068-2011酸水解的方式也能最终得到脂肪,但酸水解时,温度一般在75-80℃,这时全蛋液中蛋白会变性凝固,包裹脂肪,同时温度过高后,会加速脂肪氧化,测定过氧化值或脂肪酸中不饱和脂肪酸造成一定的检测误差。

在对此全蛋液萃取方法的研究和实践过程中,申请人发现:针对全蛋液的特点,破坏全蛋液成胶的两个关键组分(即蛋白质和磷脂),通过联合采用盐析、透析、低温酶解、气氛保护、最后溶剂萃取的方法,达到在整个过程中低温条件下的去杂提纯的目的。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是包含多个双键的多聚不饱和脂肪酸,因为第一个双键出现在碳链甲基端的第三位,所以称之为ω-3脂肪酸,也叫ω-3脂肪酸。α-亚麻酸(ALA,C18:3)、二十碳五烯酸(EPA,C20:5)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C22:6)便是ω-3脂肪酸的典型代表。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常规提取脂肪方法的局限性,以及蛋清液的特殊性质,本发明提供一种低温提取全蛋液脂肪的方法,能够有效较好地保留全蛋液脂肪中ω-3多不饱和脂肪酸,。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设计方案:

A)称取全蛋液50g,精确至0.1mg,盛放于250mL烧杯中,加入50mL 20%氯化钠溶液,充分混匀后静置半小时,此时全蛋液中蛋白会析出,并沉降。

B)把上述溶液整体转移至100mL离心管中,4000rpm离心10分钟取上层溶液后,装入截留分子量为3500的透析袋中,用流水透析3个小时,目的是除去之前加入的氯化钠,透析后将所有物质转入另外一个带塞的三角瓶中。

C)于上述带塞三角瓶中加入25mL由0.2mol/L磷酸氢二钠溶液和0.2mol/L磷酸二氢钠溶液按体积比1∶24混合配置的pH为5.1的磷酸缓冲液,加入0.5mL 8000u/mL的磷脂酶Al溶液,通入高纯氮气2min,置换三角瓶中空气,盖上三角瓶塞,于45℃水浴条件下,酶解反应3h。

D)反应完全后,整体转入250mL分液漏斗中,用乙醚萃取三次,每次50mL,合并乙醚层转移至另一个250mL分液漏斗中,用蒸馏水洗涤三次,每次50mL,保留有机相,于45℃减压挥发溶剂乙醚后得到纯净的脂肪。置于4℃下待用。

有益效果:通过气相色谱仪器分析发现,利用本方法提取的脂肪能够有效地保留全蛋液脂肪中ω-3多不饱和脂肪酸。

【附图说明】

附图1本发明方法所提的脂肪测定脂肪酸分布色谱图

附图2 NY/T 2068-2011酸水解-乙醚-石油醚法所提的脂肪测定的脂肪酸分布色谱图

附图3用GB/T5009.47-2003三氯甲烷冷浸法所提的脂肪测定的脂肪酸分布色谱图

【具体实施方法】: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实施例1

全蛋液的提取和分析

1 主要仪器

1.1 电子分析天平,精确至0.1mg

1.2 高速离心机

1.3 恒温水浴锅

1.4 旋转蒸发仪

2 试剂溶液

2.1 高纯氮气

2.2 20%氯化钠溶液:称取20g氯化钠,加蒸馏水100mL,搅拌至溶解即可。

2.3 pH5.1的磷酸盐缓冲液:取0.2mol/L磷酸氢二钠溶液和0.2mol/L磷酸二氢钠溶液按体积比1∶24混合。

2.4 磷脂酶Al溶液:配制成8000u/mL,具体视原液活力而定。

2.5 乙醚

3 提取过程

3.1 称取全蛋液50g(精确至0.1mg),盛放于250mL烧杯中,加入50mL 20%氯化钠溶液,充分混匀后静置半小时,此时全蛋液中蛋白会析出,并沉降。

3.2 把上述溶液整体转移至100mL离心管中,4000转离心10分钟取上层溶液后,装入截留分子量为3500的透析袋中,用流水透析3个小时,以除去之前加入的氯化钠,透析后所有物质转入另外一个带塞的三角瓶中。

3.3 于上述带塞三角瓶中加入25mL pH5.1的磷酸缓冲液,混匀,再加入0.5mL 8000u/mL的磷脂酶Al溶液,调节氮气减压阀,使氮气气流平稳,压力适中,此时向三角瓶中通入高纯氮气,把气管伸入三角瓶,尽量接近液面,保持通气2min,置换三角瓶中空气,盖上三角瓶塞,于45℃水浴条件下,反应3h,期间每隔半小时,摇匀一次。

3.4 反应完全后,整体转入250mL分液漏斗中,用乙醚萃取三次,每次50mL,如发生乳化现象,可以沿漏斗壁加入2-3mL乙醇,静置,待乳化层消失后再做下一次萃取。合并乙醚层转移至另一个250mL分液漏斗中,用蒸馏水洗涤三次,每次50mL,保留有机相,于45℃减压挥发溶剂乙醚后得到纯净的脂肪。置于4℃下待用。

4 分别按照本发明方法,与NY/T 2068-2011《蛋与蛋制品中ω-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测定气相色谱法》酸水解-乙醚-石油醚法及GB/T 5009.47-2003《蛋与蛋制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三氯甲烷冷浸法提取脂肪相比,并分别用GB/T 17377-2008《动植物油脂脂肪酸甲酯的气相色谱分析方法》分别测定脂肪酸分布,并比较。

按照上述方法检测时,在称样量相同,稀释倍数相同,进样体积相同的情况下,各种脂肪酸占脂肪的百分比比例的比较见表1。

5 三种方法提取的脂肪率(质量浓度)持平,但经过脂肪酸分布分析有较大的区别。附图1为本发明方法所提脂肪测定脂肪酸色谱图,附图2按NY/T 2068-2011酸水解-乙醚-石油醚法所提脂肪测定脂肪酸色谱图,附图3按GB/T5009.47-2003三氯甲烷冷浸法所提脂肪测定脂肪酸色谱图。

表1 本方法所提脂肪与GB/T5009.47-2003三氯甲烷冷浸法以及NY/T 2068-2011法所提取脂肪酸占脂肪的比例数据比较

6 对比分析

在进样量相同的情况下,从检测的结果来看,本发明方法提取的脂肪在检测不饱和脂肪酸分布时,如亚油酸、α-亚麻酸、花生四烯酸、二十二碳六烯酸,所提取脂肪中占比相对于GB/T5009.47-2003三氯甲烷冷浸法及NY/T2068-2011酸水解-乙醚-石油醚法显著增加,即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更高;此外,GB/T 5009.47-2003三氯甲烷冷浸法比NY/T2068-2011酸水解-乙醚-石油醚法又相对较高,说明相对较低的提取温度对ω-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保留是有益的,但与本发明方法比较冷浸法效果不显著的原因在于,在最终浸泡结束回收脂肪时,三氯甲烷的沸点较高,需要相对高的温度才能挥发,可能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在此环节有所损失。因此从试验结果来看,仅仅是比NY/T2068-2011酸水解-乙醚-石油醚法稍有提高而已。

综上所述,本发明方法相较于传统方法,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得到更好的保留。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