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强力霉素检测方法及检测卡与流程

文档序号:12453925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强力霉素检测卡,包括制备检测卡的制作材料和制备检测卡的制作仪器,其特征在于:制备检测卡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取90mL的氯金酸溶液(浓度为0.01%)置于烧杯中,加热至煮沸,随即加入5mL的柠檬酸三钠溶液(10mg/mL),继续煮沸30min,直至颜色变为澄清透明红色胶体,即为稳定的金溶胶;

S2,取100mL配制好的金溶胶放入烧杯内,用0.1mol/L的K2CO3溶液调pH值至7.0;

S3,向S2的溶液内加入0.5mg抗DC单抗,继续搅拌混匀25min,搅拌完成后,加入0.3mL的牛血清白蛋白(BSA,100mg/mL),继续搅拌混匀10min;

S4,当S3完成后,将混合液放入冷冻离心机中,在5℃的环境下,3000r/min离心8min;

S5,当S4完成后,取出上清液,并在5℃的环境下,10000r/min离心8min,操作完成后,留取沉淀并标记为A粉,用PBS-BSA液(0.01mol/L,pH:7.2)对A粉进行溶解,即得金标记抗DC单抗溶胶;

S6,将玻璃纤维放入金标记抗DC单抗溶胶中,浸泡20min后,取出进行自然干燥,将TC-BSA和兔抗鼠IgG分别装入专用扫描笔中,在NC膜中部设定检测线(D线)和质控线(C线),宽度均为0.2cm,两者间距为1.5cm,启动自动点膜机进行包被,并做好标记,包被完成后,放入PBS-BSA液(0.01mol/L,pH:7.2)中,在4℃的环境下,封闭20h后,进行自然干燥;

S7,检测卡由PVC板和覆膜两部分组成,PVC板上的覆膜由前向后依次为玻璃纤维(包括引水玻璃纤维和载体玻璃纤维)、NC膜和吸水棉浆纸,色膜覆盖于吸水棉浆纸上,MARK标记膜覆盖于玻璃纤维上,载体玻璃纤维吸附有金标记抗TC单抗,NC膜内包被有D线和C线,各部件粘合固定组装好后,即可制作完成检测卡。

2.一种强力霉素检测方法,包括:检测强力霉素的检测试剂和检测强力霉素的检测仪器,其特征在于:检测强力霉素的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用电子天平分别称取5-10mg的N-羟基琥珀酰亚胺(NHS)、10-15mg的水溶性碳二亚胺(EDC)、和150-180mg的牛血清白蛋白(BSA),取5-10mL的磷酸盐缓冲液(PBS,pH:7.5,2mol/L),并将取出的NHS、EDC、BSA、和PBS放入旋涡混合仪内共溶1-3min,共溶完毕后,反应10-15h;

S2,当S1完成后,将S1的共溶液放入冷冻离心机内,4500-5500r/min离心10-20min,离心完毕后,取出上清液,并标记为A液;

S3,用电子天平称取10-15mg的强力霉素标准品(DC),取0.2-0.8mL的N,N-二甲基甲酰胺(DMF),加入烧杯内搅拌1-3min;

S4,用移液器取出S3内的混合液,并逐滴加入到A液内,避光反应3-5h;

S5,当S4完成后,将S4的共溶液放入冷冻离心机内,4500-5500r/min离心10-20min,离心完毕后,取出上清液,并标记为B液;

S6,将B液放入烧杯内,取20-30mL磷酸盐缓冲液(PBS,pH:7.5)作为透析液放入烧杯内,透析3-5h;

S7,当S6完成后,对液体进行过滤处理,即可得到DC-BSA抗原,将DC-BSA抗原分装成2mL/份;

S8,将DC-BSA抗原滴在检测卡的引水玻璃纤维上,5-10min后观察结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强力霉素检测卡,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检测卡的制作材料包括:TC-BSA、抗DC单抗、兔抗鼠IgG、氯金酸溶液(HAuCl4·4H2O)、柠檬酸三钠溶液、K2CO3溶液、牛血清白蛋白(BSA)和PBS-BSA液(0.01mol/L,pH:7.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强力霉素检测卡,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检测卡的制作仪器包括:冷冻离心机、自动点膜机、玻璃纤维、PVC板、吸水棉浆纸、NC膜、覆膜、色膜、MARK标记膜和烧杯。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强力霉素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强力霉素的检测试剂包括:强力霉素样品(DC)、牛血清白蛋白(BSA)、水溶性碳二亚胺(EDC)、N-羟基琥珀酰亚胺(NHS)、N,N-二甲基甲酰胺(DMF)和磷酸盐缓冲液(PBS,pH:7.5)。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强力霉素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强力霉素的检测仪器包括:旋涡混合仪、冷冻离心机、电子天平、移液器、烧杯若干和搅拌棒若干。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