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U型立木胸径测量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60648阅读:32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林业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测量树木胸径的U型立木胸径测量仪。



背景技术:

在林业资源清查过程中,树木胸径的测量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现阶段在我国在测量作业过程中主要还是采用人工接触式的测量方法,主要是通过胸径卡尺进行手工测量,一般测量过程中需要两个人同时进行,一人测量一人记录,测量精度与测量效率都不能得到保障,并且测量效率很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直接安置在树干上,随着树木的生长而自动变化测量结果的胸径测量仪。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U型立木胸径测量仪,包括U型杆和滑动杆,所述滑动杆与所述U型杆彼此活动连接,被测树木置于所述滑动杆与所述U型杆之间,随着所述被测树木的生长,所述滑动杆相对于所述U型杆向外滑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U型立木胸径测量仪,其中,所述滑动杆的两端分别具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用以供所述U型杆的两端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内均设置有弹力装置,所述弹力装置的弹力方向与所述滑动杆的轴向方向平行,从而使得所述滑动杆与所述U型杆之间产生摩擦力以保持二者之间的位置相对稳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U型立木胸径测量仪,其中,所述U型杆的一端均匀缠绕有电阻丝。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U型立木胸径测量仪,其中,所述弹力装置为弹性可调的弹簧。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U型立木胸径测量仪,其中,所述被测树木的最大胸径L=R,最小胸径为L=R/2,其中R为所述U型杆的两端之间的直线距离。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U型立木胸径测量仪可直接固定在被测树木的树干上无需取下,且随着树木直径的变化其测量结果也自动随之变化。测量人员只需定期观察记录测量结果即可,从而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需要专人手持仪器进行测量的缺陷,有效节约了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并且保证测量结果更加准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U型立木胸径测量仪一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U型杆;2-滑动杆;3-被测树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出的U型立木胸径测量仪包括U型杆1和滑动杆2,被测树木3置于U型杆1和滑动杆2之间。滑动杆2的两端分别有两个通孔,供U型杆1的两端从中穿过。每个通孔中设置有弹力装置(图中未示),弹力装置按压滑动杆2与U型杆1接触点的位置,利用压力产生摩擦力进行固定,弹力的大小决定安装的松紧程度。设滑动杆2上其中一端的接触点为B,与B相对应的U型杆1上的接触点为A,与A位于所述U型杆1同侧的末端处为C。

U型杆1的A点与C点之间均匀缠绕有电阻丝,A、B、C三者之间构成一滑动变阻器。当树木生长时,滑动杆2也随之向外滑动,B点相对于A、C之间的位置发生变化,即滑动变阻器发生滑动,从而引起AB之间电阻值的变化。

需要说明的是,被测树木3的最大胸径L=R,最小胸径为L=R/2,其中R为所述U型杆1的两端之间的直线距离。因为若胸径太大则无法使用本实用新型进行测量,胸径太小则无法将本实用新型固定在树干上。

滑动变阻器的A点设置在滑动杆2和U型杆1中间位置的距离L=R/2处,C点设置在滑动杆2和U型杆1中间位置的距离L=R处,这样固定位置设置方式可以直接测量树木胸径——安装即可得知当前胸径值。

具体的胸径计算过程如下:

通过B点的接触位置变化,A、B两点间距离发生变化,而由于AC间电阻是均匀变化的,电阻值就伴随线性变化。A、C间电阻值是固定值,变化取决于A、B两点间的距离。AB间的距离可得出一个电阻值RAB,,所以通过获取RAB就可以知道AB的距离LAB

树木胸径L=R/2+LAB

其中LAB=RAB*N;

这里N为缠绕在AC之间的电阻丝的电阻率,单位为欧姆/米。例如:一米电阻丝为500千欧姆。当我们知道当前RAB电阻值为250千欧姆时,即可推出当前LAB的距离为0.5米。

本实用新型中,已知滑动变阻器最大电阻值RAC是固定值(例:10k),因此滑动变阻器RAB的实际值可以通过施加固定值电压的方式测量出。

例如:在AC间加入一个电压V=5v,这时可以测量AB间电压:

例:VAB=3v

根据公式电压比等于电阻比:VAB/VAC=RAB/RAC

则可计算得

RAB=RAC*VAB/VAC=6k。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附图只是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附图中的模块或流程并不一定是实施本实用新型所必须的。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施例中的装置中的模块可以按照实施例描述分布于实施例的装置中,也可以进行相应变化位于不同于本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装置中。上述实施例的模块可以合并为一个模块,也可以进一步拆分成多个子模块。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