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CT检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62065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一种CT检测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CT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CT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CT技术采用射线对被测物体的相关区域进行断层扫描,由探测器接收透过断层的射线,射线强度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后,通过数据总线输入计算机进行处理。

目前,现有的CT检测普遍存在以下缺陷:结构复杂、信号处理不够完善,输出存在过多干扰。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干扰和结构简单的CT检测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CT检测系统,它包括探测器、变压器、第一反相器、第二反相器、第三反相器和单片机;

所述探测器并联于变压器的初级线圈上,所述变压器的次级线圈分别通过第一电容和第二电容接地,所述第一反相器并联于变压器的次级线圈,所述变压器的次级线圈通过第三电容与第二反相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反相器的输入端通过第一电阻接地,所述第二反相器的输出端与第三反相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反相器的输出端与单片机连接。

优选地,所述单片机还电性连接有声光报警器。

优选地,所述单片机为MSP430单片机。

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的通过第一反相器、第一电容和第二电容构成并联谐振电路,使探测到的CT信号进行初步处理;同时,利用第三电容、第一电阻、第二反相器和第三反相器构成波形整形电路,使其滤除低频信号并进行缓冲,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单片机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CT检测系统,它包括它包括探测器U1、变压器T1、第一反相器D1、第二反相器D2、第三反相器D3和单片机U2;

探测器U1并联于变压器T1的初级线圈上,变压器T1的次级线圈分别通过第一电容C1和第二电容C2接地,第一反相器D1并联于变压器T1的次级线圈,变压器T1的次级线圈通过第三电容C3与第二反相器D2的输入端连接,第二反相器D2的输入端通过第一电阻R1接地,第二反相器D2的输出端与第三反相器D3的输入端连接,第三反相器D3的输出端与单片机U2连接。

进一步,单片机U2还电性连接有声光报警器U3。

进一步,单片机U2为MSP430单片机。

本实施例通过第一反相器D1、第一电容C1和第二电容C2构成并联谐振电路,使探测到的CT信号进行初步处理,其中变压器T1的作用主要是进行输入信号的电压控制。同时,本实施例利用第三电容C3、第一电阻R1、第二反相器D2和第三反相器D3构成波形整形电路,利用第三电容C3和第一电阻R1组成高通滤波器将信号进行低频滤除,利用第二反相器D2和第三反相器D3进行信号缓冲作用,其中第三反相器D3为施密特触发器,利用施密特触发器能够把变化缓慢的输入脉冲波形,整形成为适合于数字电路需要的方波信号,而且具有滞回特征,所以抗干扰能力很强。

本实施例的单片机U2采用MSP430单片机,其单片机U2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通过波形整形后的方波通过单片机U2的TA端口采样,然后经过算法处理,最后由通信端口输出至上位机。

此外为优化系统,本实施例的单片机U2还电性连接有声光报警器U3,利用声光报警器U3进行实时预警。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