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增压器密封性测试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14541阅读:36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增压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增压器密封性测试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工业化的发展涡轮增压技术在发动机中的应用得到快速发展,但涡轮增压器漏油问题一直是难以解决的技术难题,每年公司因增压器密封性差造成增压器漏油而退回的产品在退货总量中占很大比例,对客户和公司都造成了严重损失。

综上可知,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不便与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增压器密封性测试系统,其可以测试增压器的密封性防止增压器漏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增压器密封性测试系统,包括标定气路和测试气路,所述标定气路和测试气路可以通过第一三通开关进行转换;所述标定气路包括U型管和压力块,所述U型管其中一端连接第一三通开关和压力块;所述测试气路包括集气涡壳、集气压壳、第二三通开关和第三三通开关,所述集气涡壳和集气压壳分别连接第二三通开关和第三三通开关。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增压器密封性测试系统,所述第一三通开关、第二三通开关和第三三通开关可以转换通路和切断通路。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增压器密封性测试系统,所述集气涡壳和集气压壳为圆柱形内部为凹腔结构,凹腔低端设有螺纹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增压器密封性测试系统,所述压力块上设有压力传感器和放气开关。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增压器密封性测试系统,所述第一三通开关的前方设有调压阀。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增压器密封性测试系统,所述调压阀前方设有稳压箱。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增压器密封性测试系统,包括标定气路和测试气路,所述标定气路和测试气路可以通过第一三通开关进行转换;所述标定气路包括U型管和压力块,所述U型管其中一端连接第一三通开关和压力块;所述测试气路包括集气涡壳、集气压壳、第二三通开关和第三三通开关,所述集气涡壳和集气压壳分别连接第二三通开关和第三三通开关。本实用新型可以测试增压器的密封性,防止增压器漏油,减少因增压器漏油而造成的质量事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增压器密封性测试系统。该增压器密封性测试系统包括标定气路和测试气路,所述标定气路和测试气路可以通过第一三通开关4进行转换;所述标定气路包括U型管12和压力块9,所述U型管12其中一端连接第一三通开关4和压力块9;所述测试气路包括集气涡壳6、集气压壳7、第二三通开关5和第三三通开关8,所述集气涡壳6和集气压壳7分别连接第二三通开关5和第三三通开关8。

优选的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风源1通过管道与稳定气压的稳压箱2连接,稳压箱2通过管道与调压阀3连接。所述调压阀3主要调节测试气路和标定气路的气压压力。

所述调压阀3通过气管连接第一三通开关4的进气端,另两端分别通过气管连接U型管12和第二三通开关4的进气端,第二三通开关5的另两端通过气管分别连接集气涡壳6和集气压壳7,同时又通过气管分别连接第三三通开关8的两个进气端,第三三通开关8的出气端分别通过气管连接U型管12和压力块9,所述压力块9上设有压力传感器10,所述压力块9通过气管连接放气开关11。

优选的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第一三通开关4、第二三通开关5和第三三通开关8分别有三个工作工位,中部工位为切断工位其余两个工位为接通工位。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三通开关4和第三三通开关8连接U型管12的同一端。

优选的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集气涡壳6和集气压壳7外形为圆柱形,内部设有的凹腔,凹腔底部设有螺纹孔,气体通过螺纹孔进入凹腔内储存。

优选的是,压力块9上设有的压力传感器10测试压力块9内部压力并输送给设备终端。

优选的是,当一次压力测试完成后可以通过与压力块9连接的放气开关11将压力块9内部的剩余压力放出,在进行下一次测试。

优选的是,标定气路通过U型管12水银柱的压力差来反应压力大小。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增压器密封性测试系统,包括标定气路和测试气路,所述标定气路和测试气路可以通过第一三通开关进行转换;所述标定气路包括U型管和压力块,所述U型管其中一端连接第一三通开关和压力块;所述测试气路包括集气涡壳、集气压壳、第二三通开关和第三三通开关,所述集气涡壳和集气压壳分别连接第二三通开关和第三三通开关。本实用新型可以测试增压器的密封性,防止增压器漏油,减少因增压器漏油而造成的质量事故。

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