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不锈钢带酸洗生产线平整段防皱辊行程检测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99063阅读:277来源:国知局
一种不锈钢带酸洗生产线平整段防皱辊行程检测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不锈钢带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不锈钢带酸洗生产线平整段防皱辊行程检测结构。



背景技术:

冷轧后的不锈钢带需要进行退火和酸洗处理提高钢带质量,退火酸洗线一般都是连续生产的自动生产线,不锈钢退火酸洗线后段设有不锈钢带平整装置,不锈钢带平整装置中设有防皱辊。

在生产过程中,需要通过调节平整装置中的防皱辊的位置避免不锈钢带折皱,平整装置中的防皱辊一般是通过液压油缸驱动的,在调节过程中需要实时检测反馈液压油缸的行程,确保防皱辊的位置准确可靠。

请参阅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的防皱辊结构为:防皱辊1设于防皱辊支架11上,防皱辊支架11与液压驱动油缸2的输出杆端相连,液压驱动油缸2的侧面设有防皱辊支架导向机构12,液压驱动油缸2的侧面还设有位移检测装置3,这个位移检测装置3为一个滚动检测装置,滚动检测装置中设有检测滚轮,在液压油缸伸缩的过程中,检测滚轮随着滚动,检测滚轮连接有旋转编码装置,通过旋转编码装置检测液压油缸的行程,这种滚动检测装置结构比较复杂,安装维护比较不方便,在检测过程中依靠滚轮滚动进行测量,滚轮容易受外界环境影响,导致检测精度不高,在防皱辊的位置检测时会存在偏差,影响生产运行。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洁、安装维护方便、测量精度高的不锈钢带酸洗生产线平整段防皱辊行程检测结构。

本实用新型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不锈钢带酸洗生产线平整段防皱辊行程检测结构,包括设于不锈钢带酸洗生产线平整装置中的防皱辊,所述防皱辊设于防皱辊支架上,所述防皱辊支架与液压驱动油缸的输出杆端相连,所述液压驱动油缸的侧面设有平行设置的防皱辊支架导向机构,所述防皱辊支架与液压驱动油缸之间设有位移检测装置,所述位移检测装置中设有检测传感器,所述检测传感器一端固定在所述防皱辊支架上,所述检测传感器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液压驱动油缸的缸体上,所述液压驱动油缸的缸体上设有能够固定连接所述检测传感器的传感器安装座,所述检测传感器与不锈钢带酸洗生产线中的控制装置相连。

所述液压驱动油缸的缸体上设有滑动导向杆,所述传感器安装座上设有与所述滑动导向杆配合的卡槽,所述传感器安装座的侧面设有能够固定锁紧所述传感器安装座的紧定螺钉。

所述位移检测装置外侧设有保护罩。

所述检测传感器为拉线编码器或直线位移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将位移检测装置直接安装设置在液压驱动油缸与防皱辊支架之间,位移检测装置外设置保护罩,安装使用方便,液压驱动油缸的两侧更有空间维护防皱辊支架导向机构,使防皱辊支架运行稳定性能更好;

2、位移检测装置采用直接测量的拉线编码器或直线位移传感器,拉线编码器或直线位移传感器能够跟随液压驱动油缸的输出杆端同步伸缩,不需要额外的测量滚轮机构,测量时不受外界干扰,测量精度更高;

3、安装检测传感器的传感器安装座能够沿着滑动导向杆在液压驱动油缸的缸体上滑动调节安装,方便根据测量行程调整安装位置。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洁,测量转接零件少,安装使用安装维护都很方便,检测传感器测量精度高,有利于提高平整段防皱辊的防皱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其中:

图1是现有技术不锈钢带酸洗生产线平整段防皱辊行程检测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不锈钢带酸洗生产线平整段防皱辊行程检测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不锈钢带酸洗生产线平整段防皱辊行程检测结构包括设于不锈钢带酸洗生产线平整装置中的防皱辊1,所述防皱辊1设于防皱辊支架11上,所述防皱辊支架11与液压驱动油缸2的输出杆端相连,所述液压驱动油缸2的侧面设有平行设置的防皱辊支架导向机构12,所述防皱辊支架11与液压驱动油缸2之间设有位移检测装置3,所述位移检测装置3中设有检测传感器31,所述检测传感器31一端固定在所述防皱辊支架11上,所述检测传感器31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液压驱动油缸2的缸体上,所述液压驱动油缸2的缸体上设有能够固定连接所述检测传感器31的传感器安装座32,所述检测传感器31与不锈钢带酸洗生产线中的控制装置相连。

所述液压驱动油缸2的缸体上设有滑动导向杆21,所述传感器安装座32上设有与所述滑动导向杆21配合的卡槽321,所述传感器安装座32的侧面设有能够固定锁紧所述传感器安装座32的紧定螺钉322。

所述位移检测装置3外侧设有保护罩33。

所述检测传感器31为拉线编码器或直线位移传感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