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驱动轴转速测量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光电转速表的反光治具。
背景技术:
光电转速表通过感光探头感应旋转物体反光度的不同形成脉冲信号,进而将脉冲信号输入到数采前端计量转速。
目前,在驱动轴转速测量中,采用粘贴反光条的方法来形成圆周面的反光度的差异,旋转时感应探头照射到反光条形成脉冲信号。
如图1所示,具体为:
1、直接在驱动轴1′上粘贴人工剪裁的单一的反光条2′;
2、调节光电转速表,旋转轮胎,使驱动轴1′旋转,确保圆周面被照射点的反光率远小于反光条2′的反光率,并设定合理的脉冲输出上限值;
3、车辆走行时,检查转速信号是否有跳变情况,反复进行调整。
由于人工粘贴的精度问题,圆周面上只能粘贴一个反光条,由此有如下问题:
a、转速的测量精度与每转一圈输出的脉冲信号数有关。只粘贴一个反光条时,驱动轴每转一圈只输出一个脉冲信号,导致采集精度过低,并且无法读取低转速(<150rpm)时驱动轴转速。
b、由于人工粘贴纸质反光条,圆周面的反光率差异不大以及粘贴精度低等问题,输出信号不稳定。安装调试时,需在举升机上反复查看和确认,实车走行过程中经常出现转速跳变现象,导致反复的安装调整和效果确认,效率极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采集精度高、稳定性高的光电转速表的反光治具。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光电转速表的反光治具,包括反光部,还包括可拆卸式的紧固件,所述紧固件用于固定在驱动轴的圆周面上,所述紧固件包括空心圆筒,所述空心圆筒用于套设在所述驱动轴外,所述空心圆筒与所述驱动轴同轴布置,所述反光部有多个并且沿所述空心圆筒的圆周均匀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反光部为沿所述空心圆筒的轴线方向的长条形。
进一步地,所述空心圆筒上还设有多个非反光部,所述非反光部与所述反光部沿所述空心圆筒的圆周依次逐个排列。
进一步地,所述非反光部为开设在所述空心圆筒上的镂空区域。
进一步地,所述反光部为所述镂空区域之间的实体区域。
进一步地,所述非反光部为涂覆有吸光材料的区域。
进一步地,所述反光部采用高反光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紧固件还包括多个螺栓,所述紧固件通过所述螺栓与所述驱动轴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螺栓穿过所述紧固件顶紧在所述驱动轴的表面,所述螺栓能够旋转伸缩。
进一步地,所述空心圆筒由两个半圆筒拼合而成,两个所述半圆筒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由于反光部有多个,驱动轴每转一周可以输出多个脉冲信号,增加采集精度;并且反光部设置在可拆卸式的紧固件上,反光度容易控制,增加了稳定性。
附图说明
参见附图,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将变得更易理解。应当理解:这些附图仅仅用于说明的目的,而并非意在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制。图中:
图1是现有的反光治具与驱动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光电转速表的反光治具与驱动轴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光电转速表的反光治具的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光电转速表的反光治具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对照表:
1′-驱动轴 2′-反光条
1-驱动轴 2-紧固件 21-空心圆筒
22-反光部 23-非反光部 24-螺栓
25-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容易理解,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不变更本实用新型实质精神下,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可相互替换的多种结构方式以及实现方式。因此,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以及附图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示例性说明,而不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的全部或视为对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定或限制。
在本说明书中提到或者可能提到的上、下、左、右、前、后、正面、背面、顶部、底部等方位用语是相对于各附图中所示的构造进行定义的,它们是相对的概念,因此有可能会根据其所处不同位置、不同使用状态而进行相应地变化。所以,也不应当将这些或者其他的方位用语解释为限制性用语。
实施例一:
参见图2-3所示,图2-3为实施例一中反光治具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光电转速表的反光治具,包括反光部22,还包括可拆卸式的紧固件2,紧固件2用于固定在驱动轴1的圆周面上,紧固件2包括空心圆筒21,空心圆筒21用于套设在驱动轴1外,空心圆筒21与驱动轴1同轴布置,反光部22有多个并且沿空心圆筒21的圆周均匀间隔设置。
其中,空心圆筒21的直径大于驱动轴1的直径,空心圆筒21套设在驱动轴1的外部,并且两者的中心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
反光部22布置在空心圆筒21的圆周面上,由于空心圆筒21的圆周面的每个点与驱动轴1的圆周面之间的垂直距离相等,因此布置在空心圆筒21的每个反光部22距离驱动轴1的圆周面的垂直距离也相等。保证了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由于反光部22有多个,驱动轴1每转一周可以输出多个脉冲信号,增加采集精度,可采集低转速时的驱动轴转速;并且反光部22设置在可拆卸式的紧固件上,相比于直接粘结在驱动轴上的反光条,反光度容易控制,调节过程简化,无需反复安装确认,增加了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如图2-3所示,空心圆筒21上还设有多个非反光部23,非反光部23与反光部22沿空心圆筒21的圆周依次逐个排列。非反光部23为开设在空心圆筒21上的镂空区域。反光部23为镂空区域之间的实体区域。反光部22和非反光部23均为沿空心圆筒21的轴线方向的长条形。
具体为,在空心圆筒21的圆周面上开出多个均匀间隔分布的长条形的镂空区域,镂空区域即为非反光部23。当感光探头照射到镂空区域时,光线基本被吸收。
相邻非反光部23之间的长条形为反光部22,反光部22为空心圆筒21的表面的实体区域。当感光探头照射到实体区域时,光线被反射,与非反光部23形成了明显不同的反光度。
本实施例中,空心圆筒21上分布有几十个反光部22和非反光部23,即空心圆筒21随驱动轴1转动一周,可以输出几十个脉冲信号,大大提高了采集的精度。并且,与现有的驱动轴上粘结反光条的方案相比,本实施例中的反光度差异大,输出信号稳定,调节过程简化,无需反复安装确认,提高了工作效率。
可选地,反光部和非反光部还可以为其他形状。例如:非反光部可以为开设在空心圆筒上的镂空圆孔,反光部为相邻的镂空圆孔之间的实体部分。
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紧固件2还包括多个螺栓24,紧固件2通过螺栓24与驱动轴1固定连接。螺栓24穿过紧固件2顶紧在驱动轴1的表面,螺栓24能够旋转伸缩。
本实施例中,有六个螺栓24,空心圆筒21的前后端各有三个螺栓24,三个螺栓24沿圆周均匀间隔分布,将紧固件2稳固地连接在驱动轴1上。本实施例中,螺栓24并不穿入到驱动轴1中,而是顶紧在驱动轴1的圆周面上。通过旋入或旋出螺栓24,可以适用于不同的尺寸大小的驱动轴1。同时,也方便紧固件2的拆卸。
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空心圆筒21由两个半圆筒拼合而成,两个半圆筒通过螺栓25固定连接。
由于驱动轴1收到周围其他部件的限制,紧固件2不能从驱动轴1的两端套入安装。空心圆筒21分为两部分,可以从驱动轴1的侧面拼装,拼装后通过螺栓25连接。
拆卸紧固件2时,首先将螺栓24拧松,然后将螺栓25拆除,最后将两块半圆筒取出。
实施例二:
参见图4,图4为实施例二中反光治具的立体图。
本实施例中,非反光部23为多条均匀间隔设置在空心圆筒21的外圆周面上的长条形凸起,长条形凸起上涂覆有吸光材料,相邻非反光部23之间的长条形为反光部22,反光部22采用高反光材料制成。长条形凸起为实体结构,而不是镂空的。
实施例二中,当感光探头照射到吸光材料时,光线基本被吸收。当感光探头照射到高反光材料时,光线被反射,反光部22与非反光部23形成了明显不同的反光度。
可选地,非反光部23也可以仅为多条均匀间隔分布在空心圆筒21的外圆周面上长条形的涂覆有吸光材料的区域,不需要从空心圆筒21上向外凸起。
反光部22也可以不采用高反光材料制成。由于非反光部23处涂覆有吸光材料,反光部22处采用普通材料,就可以与非反光部23形成明显区分的反光度。
较佳地,也可以不需要特别设置非反光部,只需要在空心圆筒的外圆周面的均匀间隔涂覆高反光材料形成反光部。相邻反光部之间的区域即为非反光部。只要能够使反光部与周围的部分形成明显区分的反光度,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较佳的实施例。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若干其它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