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玄武岩纤维混凝土抗渗性的测试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515628阅读:422来源:国知局
一种玄武岩纤维混凝土抗渗性的测试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混凝土抗渗性测试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玄武岩纤维混凝土抗渗性的测试方法。



背景技术:

处于富含地下水的地下结构、建于沿海地区的海工结构等混凝土工程会面临空气及地下水渗透的耐久性问题。气体和水分子作为最常与混凝土接触的介质,会通过孔隙进入混凝土内部,而且水分子还可以溶解其他有害离子,其中氯离子是危害最大的离子,在存有气体的环境下会造成钢筋的锈蚀,损害混凝土的性质,严重危害了混凝土结构的安全,影响其正常使用,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所以应重视混凝土的抗渗性能。近年来,国内外不少学者针对纤维混凝土的抗渗性能进行了一些研究,但对于地下结构中玄武岩纤维高性能混凝土抗渗性能的研究相对较少。

在现有测试混凝土抗渗性的技术中,由于实验仪器与试样的固定会遇到难度大、不安全以及分离难的缺点,通常都很难保证测试区域的密封性,从而造成测试结果的偏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玄武岩纤维混凝土抗渗性的测试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玄武岩纤维混凝土抗渗性的测试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将水泥、细骨料、粉煤灰和短切玄武岩纤维加入搅拌机中搅拌45~60秒,再将粗骨料掺入所得混合料中搅拌30~60秒,再向搅拌机中掺入减水剂和水,并继续搅拌3~5分钟;

(2)将搅拌完成的混合料加入模具中成型,待其硬化后脱模制得玄武岩纤维混凝土;

(3)将步骤(2)制得的玄武岩纤维混凝土加工成150×150×150mm的混凝土标准立方体试件;

(4)将试件标准养护28d后,移至恒温恒湿室内放置2周,然后将试件固定于室内混凝土渗透性测试的试件固定装置上,先测试透气性,间隔一小时后测试吸水性,然后换一位置测试透水性;所述室内混凝土渗透性测试的试件固定装置,包括四根立柱和分别固定在其中两根立柱下部的横底梁,两横底梁上方设有分别与相同两根立柱上部连接的两横上梁,两横底梁相互平行,两横底梁相互平行,所述横底梁上表面横设有底板,所述底板上设有混凝土立方体试件,所述混凝土立方体试件上设有渗透性测试仪,所述两横上梁压置在渗透性测试仪上。

所述四根立柱的上部为螺杆,所述两横上梁上具有以利于螺杆穿过的通孔,在螺杆上位于通孔的上方锁设有螺母。

所述螺杆上位于通孔的下方锁设有下螺母。

所述底板为金属平板,其通过螺栓固定在两横底梁上。

所述四根立柱下部的螺杆接入横底梁的螺纹孔内,并在螺杆上且位于螺纹孔上方用螺母固定。

所述玄武岩纤维混凝土的配方为:水泥350kg/m3、粉煤灰150kg/m3、细骨料649kg/m3、粗骨料1058kg/m3、水160kg/m3、短切玄武岩纤维1.2kg/m3和减水剂5.5kg/m3

所述水泥为42.5普通硅酸盐水泥;所述细骨料为中砂,细度模数为2.73;所述粗骨料为8~20mm连续级配的花岗岩碎石;所述减水剂为聚羧酸系减水剂。

步骤(4)中所述的标准养护条件为:温度20±2℃、相对湿度在95%以上。

所述的恒温恒湿室的温度40±2℃,相对湿度12±2%。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的测试方法通过使用室内混凝土渗透性测试的试件固定装置,可以很好地将实验仪器与试样固定在一起,克服了传统方法中实验仪器与试样的固定难度大、不安全以及分离难的缺点,保证了测试区域的密封性,实验过程中可以准确地测量因混凝土自身的渗透性所导致的压降,测试结果更加精确。此外,本发明中玄武岩纤维混凝中通过添加短切玄武岩纤维和粉煤灰,并限定二者的配比,在保证混凝土具有良好工作性的情况下,有效提高了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的室内混凝土渗透性测试的试件固定装置的使用状态的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中的室内混凝土渗透性测试的试件固定装置的使用状态的左视图;

图3是图2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不仅仅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

一种玄武岩纤维混凝土抗渗性的测试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将水泥、细骨料、粉煤灰和短切玄武岩纤维加入搅拌机中搅拌50秒,再将粗骨料掺入所得混合料中搅拌45秒,再向搅拌机中掺入减水剂和水,并继续搅拌4分钟;

(2)将搅拌完成的混合料加入模具中成型,待其硬化后脱模制得玄武岩纤维混凝土;

(3)将步骤(2)制得的玄武岩纤维混凝土加工成150×150×150mm的混凝土标准立方体试件;

(4)将试件标准养护28d后,移至恒温恒湿室内放置2周,然后将试件固定于室内混凝土渗透性测试的试件固定装置上,先测试透气性,间隔一小时后测试吸水性,然后换一位置测试透水性。

所述的室内混凝土渗透性测试的试件固定装置包括四根立柱1和分别固定在其中两根立柱1下部的横底梁2,两横底梁2上方设有分别与相同两根立柱1上部连接的两横上梁3,两横底梁2相互平行,两横底梁2相互平行,所述横底梁2上表面横设有底板4,所述底板4上设有混凝土立方体试件5,所述混凝土立方体试件5上设有渗透性测试仪6,所述两横上梁3压置在渗透性测试仪6上。

进一步的,为了连接固定,上述四根立柱1的上部为螺杆或螺柱,所述两横上梁3上具有以利于螺杆穿过的通孔7,在螺杆上位于通孔的上方锁设有螺母8。

进一步的,为了限位,上述螺杆上位于通孔的下方锁设有下螺母9。

进一步的,为了设计合理,上述底板为金属平板,其通过螺栓固定在两横底梁上。

进一步的,为了设计合理,上述四根立柱1下部的螺杆接入横底梁的螺纹孔内,并在螺杆上且位于螺纹孔上方用螺母10固定。

底板4上表面布设有密密麻麻的凹坑,凹坑为半圆形,其直径为0.3厘米,相互之间的间距为1厘米,通过密密麻麻的凹坑可以增加摩擦力,防止工作过程中侧滑。在横上梁3下表面设置上述凹坑效果更好。

所述玄武岩纤维混凝土的配方为:水泥350kg/m3、粉煤灰150kg/m3、细骨料649kg/m3、粗骨料1058kg/m3、水160kg/m3、短切玄武岩纤维1.2kg/m3和减水剂5.5kg/m3

所述水泥为42.5普通硅酸盐水泥;所述细骨料为中砂,细度模数为2.73;所述粗骨料为8~20mm连续级配的花岗岩碎石;所述减水剂为聚羧酸系减水剂。

步骤(4)中所述的标准养护条件为:温度20±2℃、相对湿度在95%以上。

所述的恒温恒湿室的温度40±2℃,相对湿度12±2%。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