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涂层织物剥离强力测试的制样方法及模具与流程

文档序号:13001919阅读:1776来源:国知局
一种涂层织物剥离强力测试的制样方法及模具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领域,涉及高分子材料性能测试,具体涉及一种涂层织物剥离强力测试的制样方法及模具。



背景技术:

涂层织物,是一种由两层或两层以上的材料组成的复合材料,其中至少有一层是纺织品,而另一层是完全连续的聚合物涂层。由于不同的聚合物涂层具有优异的防风、防水、透湿、耐老化、耐腐蚀等性能,因此涂层织物广泛应用于运动服、羽绒服、帐篷、鞋袜、窗帘、箱包以及高级防水透湿功能的滑雪衫,登山服,风衣等,还可应用于国防、航海、捕鱼、海上油井、运输等领域。

涂层织物的剥离强力是其最重要的力学性能之一,剥离强力不够大时,涂层织物使用中可能会出现分层、开裂,而一旦涂层织物开裂,则无法修补以继续使用。涂层织物的剥离强力测试是按照《fz/t01010-2012涂层织物涂层剥离强力的测定》:采用5cm宽试样在拉力机上采用t型剥离,要求涂层能从织物上完全且连续剥离。其它标准规定的测试方法与该准的方法大同小异。当涂层剥离强力较小时,可从涂层织物上直接剥离测试,则剥离强力测试则较容易进行。但当涂层剥离强力较大时,难以从织物上完整剥离时则需借助辅助手段制备剥离强力测试用试样。

最常见的辅助手段是采用高频热合机,在加压时通过高频辐射以使两条同样的试样实现热粘接,再按照标准方法进行测试。该方法操作简单,制样快速,只需十分钟即可完成制样,但由于制样过程中二次受热,改变了试样本身的剥离强力。其次也可采用胶粘法,即采用胶黏剂粘接两条同样的试样,固化完全后再进行测试。该方法的优点是基本上不影响试样本身的剥离强力,胶黏剂选用困难,包括常见的502胶水都难以粘接涂层;制样也很困难,很难做到涂层可完整连续从织物剥离从而反映涂层织物真实的剥离强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涂层织物剥离强力测试的制样方法及模具,解决现有技术中,在制备剥离强力测试用试样时,制样过程中会改变试样本身的剥离强力,试样的涂层不能完整连续从织物剥离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涂层织物剥离强力测试的制样方法,在制样过程中的涂胶粘合步骤中所采用的胶黏剂为单组份湿固化胶黏剂,所述的单组份湿固化胶黏剂中包含氰基丙烯酸乙酯;

在制样过程中的压实固化步骤中采用制样压实模具进行压实固化;

所述的制样压实模具包括能够盖合在一起底座和压盖,所述的底座的上表面上加工有多个并列设置的压实凹槽,压实凹槽的顶部开放,压实凹槽的一个端面开放;

所述的压盖的下表面上设置有多个与压实凹槽一一对应配套的压头。

本发明还具有如下区别技术特征:

所述的单组份湿固化胶黏剂,以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原料:氰基丙烯酸乙酯为70%~90%,碳黑1~10%,邻苯二甲酸酐0.1~1%,对苯二酚0.1~1%。

所述的单组份湿固化胶黏剂,以重量份数计,由以下原料制成:氰基丙烯酸乙酯为90%,碳黑8%,邻苯二甲酸酐1%,对苯二酚1%,原料的重量份数之和为100%。

所述的压盖的上表面上设置有一对提手。

所述的压实凹槽的宽度×长度的规格为7cm×15cm。

所述的压实凹槽为五个以上。

所述的压实凹槽的深度为4cm,相邻两个压实凹槽的中心轴线之间的距离为12cm。

该方法具体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步骤一,织物裁样:将织物裁剪成多个规格为7cm×15cm的条状样;

步骤二,打磨:采用砂纸对每个条状样的待测试涂层面进行打磨,并清洗打磨后的待测试涂层面;

步骤三,涂胶粘合:对待测试涂层面上均匀刮涂胶黏剂,将多对刮涂有胶黏剂的条状样的待测试涂层面两两相对黏合,并用手木辊反复碾压以排除空气,得到预制试样;

步骤四,压实固化:将预制试样放入制样压实模具的压实凹槽中并盖上压盖,并用不小于40kg的重物压实,预制试样在制样压实模具内保持24h(以使其充分固化,实现最大粘接强度);

步骤五,试样裁样:

从制样压实模具中取出预制试样,将预制试样裁剪成规格为5cm×15cm的条状样,即制得剥离强力测试用试样。

一种涂层织物剥离强力测试的制样压实模具,包括底座和压盖,所述的底座的上表面上加工有多个并列设置的压实凹槽,压实凹槽的顶部开放,压实凹槽的一个端面开放;

所述的压盖的下表面上设置有多个与压实凹槽一一对应配套的压头。

所述的压盖的上表面上设置有一对提手。

所述的压实凹槽的宽度×长度的规格为7cm×15cm。

所述的压实凹槽为五个以上。

所述的压实凹槽的深度为4cm,相邻两个压实凹槽的中心轴线之间的距离为12cm。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的制样方法能够有效保持涂层剥离强力不变的且可用于测试,适用于大部分涂层织物的t型剥离强力试样制作,对pu和pvc类涂层织物尤其适用。本方法解决了高频热合制样方法不能反映真实强力的不足,其它胶黏剂粘接强度不高,难以完整连续剥离的不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制样方法的工艺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制样压实模具的底盘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制样压实模具的上盖示意图。

图中各个标号的含义为:1-底座,2-压盖,3-压实凹槽,4-压头,5-提手。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内容作进一步详细解释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遵从上述技术方案,以下给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以下具体实施例,凡在本申请技术方案基础上做的等同变换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给出一种涂层织物剥离强力测试的制样压实模具,包括能够盖合在一起的底座1和压盖2,所述的底座1的上表面上加工有多个并列设置的压实凹槽3,压实凹槽3的顶部开放,压实凹槽3的一个端面开放;

所述的压盖2的下表面上设置有多个与压实凹槽3一一对应配套的压头4。

压盖2的上表面上设置有一对提手5,方便移动压盖。

压实凹槽3的宽度×长度的规格为7cm×15cm,与预制试样的尺寸相配套。

压实凹槽3为五个以上,满足一次平行试验的最低需求,同时对至少五个预制试样进行压实固化,提高了制样效率。

压实凹槽3的深度为4cm,相邻两个压实凹槽3的中心轴线之间的距离为12cm。

实施例2: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给出一种涂层织物剥离强力测试的制样方法,该方法具体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步骤一,织物裁样:将涂层织物裁剪成多个规格为7cm×15cm的条状样。

步骤二,打磨:采用150#砂纸砂纸对每个条状样的待测试涂层面进行打磨,待测试涂层面的所有位置均应打磨到位,打磨时可采用先横向后纵向的顺序,并清洗打磨后的待测试涂层面;用干净的布沾取适量的丙酮对待测试涂层面的打磨表面进行清洗并自然晾干。

步骤三,涂胶粘合:对待测试涂层面上均匀刮涂胶黏剂,采用3m橡胶刮片,注意,刮涂时应在一端至少预留5cm长度的试样不刮胶,以便于拉力机夹样。将多对刮涂有胶黏剂的条状样的待测试涂层面两两相对黏合,并用手木辊反复碾压以排除空气,得到预制试样。

其中,胶黏剂为单组份湿固化胶黏剂,该单组份湿固化胶黏剂,以重量份数计,由以下原料制成:氰基丙烯酸乙酯为90%,碳黑8%,邻苯二甲酸酐1%,对苯二酚1%,原料的重量份数之和为100%。

步骤四,压实固化:将预制试样放入制样压实模具的压实凹槽中并盖上压盖,并用不小于40kg的重物压实,预制试样在制样压实模具内保持24h,以使其充分固化,实现最大粘接强度;

其中,制样压实模具采用实施例1中给出的涂层织物剥离强力测试的制样压实模具。

步骤五,试样裁样:

从制样压实模具中取出预制试样,将预制试样裁剪成规格为5cm×15cm的条状样,裁剪时要保证试样两边出胶处被完整裁剪,即制得剥离强力测试用试样。

使用性能测试:经多次重复试验,采用本方法可对剥离强力小于500n/5cm的涂层织物进行制样,尤其是对tpu和pvc涂层织物最为有效,可重复率达到95%以上。实际上当前国内外标准一般而言,剥离强力最高要求约为450n/5cm。说明本方法可对大多数试样适用。

对比例1:

本对比例给出一种涂层织物剥离强力测试的制样方法,该方法具体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步骤一,与实施例2的步骤一相同。

步骤二,与实施例2的步骤二相同。

步骤三,与实施例2的步骤三相同,区别之处在于,采用应用最广泛的502胶,502胶也是单组份快干胶,主要成分也是氰基丙烯酸酯,其使用说明中也往往包括适用于皮革类。

步骤四,将预制试样上下采用表面光滑的瓷砖铺垫,并用重物压在最上保持压实24h。

步骤五,与实施例2的步骤五相同。

使用性能测试:经过该方法制样后的tpu涂层织物测试样,粘接力约55n~80n/5cm,处于不同位置的试样粘接力不同。说明该方法制样不均匀,且只能对剥离强度较小的试样制样。

对比例2:

本对比例给出一种涂层织物剥离强力测试的制样方法,该方法具体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步骤一,与实施例2的步骤一相同。

步骤二,与实施例2的步骤二相同。

步骤三,与实施例2的步骤三相同,区别之处在于,应用较广泛的聚氨酯101胶,其为双组份胶,在大多数场合的应用效果要比单组份胶粘的更牢固。

步骤四,与实施例2的步骤四相同。

步骤五,与实施例2的步骤五相同。

使用性能测试:经过该方法制样后的tpu涂层织物和pvc涂层织物,样品之间都几乎不粘接,可用手轻轻撕开,更无法将表面涂层从基布表面剥离,根本无法测试剥离强度。

对比例3:

本对比例给出一种涂层织物剥离强力测试的制样方法,该方法具体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步骤一,与实施例2的步骤一相同。

步骤二,与实施例2的步骤二相同。

步骤三,与实施例2的步骤三相同。

步骤四,将预制试样上下采用表面光滑的瓷砖铺垫,并用重物压在最上保持压实24h。

步骤五,与实施例2的步骤五相同。

使用性能测试:经过该方法制样后的pvc涂层织物测试样(实际剥离强力约为400n/5cm),结果约为280~450n/5cm,且处于不同位置的试样粘接力不同,尤其是处于边缘的部分,拉起的涂层不连续,因此不能代表真实的测试结果。说明该方法制样不均匀。

经过上述实施例2、对比例1、2、3的比较可以看出,采用本方法可获得真实、有效的测试样,有效解决了薄型涂层织物和剥离强度较大的涂层织物剥离强力测试的难题。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