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本分析装置、样本检测设备及样本检测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352631发布日期:2019-04-09 21:19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样本分析装置、样本检测设备及样本检测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样本分析装置、样本检测设备及样本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为了获知人体的健康情况,临床医疗诊断及体检等过程中可能需要对来自人体的血液、汗液、毛发、分泌物和排泄物等样本进行检测,借以了解人体的健康状态。现有的检测方式无法方便快捷的对需要复检的送检样本进行复检。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复检方法无法方便快捷的对需要复检的送检样本进行复检问题,提出一种方便快捷的样本分析装置、样本检测设备及样本检测方法。

一种样本分析装置,包括:

基板,其上设置有检测位;

检测单元,与所述检测位对应,并用于获取位于所述检测位上的送检样本的样本信息;

载物台,可移动地安装于所述基板上,所述载物台上设置有第一检测通道及第二检测通道,所述送检样本可收容于所述第一检测通道或所述第二检测通道内;

其中,所述载物台相对于所述基板可进行往复移动,以使所述第一检测通道及所述第二检测通道交替位于所述检测位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检测单元为图像检测模组、物理检测模组、化学检测模组和生物分析模组中的一种或几种。

此外,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样本检测设备,包括:

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样本分析装置;

推送装置,对应所述检测位设置并与所述检测单元通讯连接,所述推送装置可执行推进动作,以将所述送检样本推入位于所述检测位上的所述第一检测通道或所述第二检测通道内;

其中,当待复检样本所在的所述第一检测通道或所述第二检测通道移动至所述检测位时,所述推送装置暂停执行所述推进动作;所述待复检样本为样本信息满足预设条件的所述送检样本。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输送装置,用于将所述送检样本输送至所述检测位与所述推送装置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输送装置包括:

载体盒,用于储存用于容纳送检样本的载体;

传送件,用于将容纳有所述送检样本的载体传送至所述推送装置与所述载物台之间;

载体推出件,用于将所述载体由所述载体盒推出至所述传送件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废料盒,所述废料盒设置于所述载物台远离所述推送装置的一侧,并与所述检测位相对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加样装置,所述加样装置用于将送检样本按预设模式稀释。

此外,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样本检测方法,应用于以上任一项所述的样本检测设备上,所述样本检测方法包括步骤:

通过所述推送装置将第a送检样本推送至所述第一检测通道,并利用所述检测单元对所述第a送检样本进行检测;

当完成对所述第a送检样本的检测后,将第a+1送检样本推送至所述第二检测通道,以利用所述检测单元对所述第a+1送检样本进行检测,同时获取所述第a送检样本的检测结果,并判断是否需要对所述第a送检样本进行复检,此时,所述第二检测通道位于所述检测位上;

当需要对所述第a送检样本进行复检时,则在完成对所述第a+1送检样本的检测后,使所述第一检测通道移动至所述检测位上,并利用所述检测单元对所述第a送检样本进行复检。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步骤:

当不需要对所述第a送检样本进行复检时,则通过所述推送装置将所述第a送检样本推出所述第一检测通道,并将第a+2送检样本推送至所述第一检测通道,此时,所述第一检测通道位于所述检测位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判断是否需要对所述第a送检样本进行复检步骤具体为:

判断所述第a送检样本的检测结果是否为阳性;或者

判断是否接收到针对所述第a送检样本的复检请求。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设置并列的第一检测轨道和第二检测通道,在对一条检测轨道上的送检样本检测完毕之后,等待检测结果期间,调整检测单元和载物台的相对位置以对位于另一条检测轨道上的送检样本进行检测,在等待在先送检样本的检测结果并对当前送检样本进行检测过程中,在先送检样本位于检测轨道上,如果在先送检样本的检测结果不需要复检,则可以将后续的待检送检样本移动至在先送检样本所在的检测轨道上并顶替在先送检样本的位置;如果在先送检样本需要复检,则可通过位移装置调整载物台和检测单元的相对位置以对在先送检样本进行复检。即保证了对送检的送检样本的连续检测,也不需要额外浪费工作量对等待检测结果的送检样本进行保存和整理,实现了方便快捷的对需要复检的送检样本进行复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样本检测设备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时复检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时复检方法又一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4为一实施例中判断是否需要对第一样本进行复检的细化流程图;

图5为又一实施例中判断是否需要对第一样本进行复检的细化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发明提供一种样本分析装置。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的样本检测设备可以针对人体和动物的血液、汗液、毛发、分泌物和排泄物等样本进行检测,显然,该样本检测设备的应用领域并不局限于此,例如,还可以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学纤维、水质状态、土壤状况等各种需要对样本进行检测,并存在可能对送检样本进行复检的场合。本实施例中以应用于对血液样本进行检测为例说明。

请参阅图1,在一实施例中,该样本检测设备上包括检测单元10、载物台20和检测轨道30,此外,该样本检测设备上还定义了一个检测位,送检样本在该检测位的范围内进行检测。

本实施例中的检测单元10可以是图像检测模组,具体可以是包括ccd(charge-coupleddevice,电荷耦合元件)图像传感器或cmos(complementarymetaloxidesemiconductor,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图像传感器的图像采集单元,使用过程中,通过图像采集模组采集送检样本的图像并将采集到的图像与标准样本的图像进行对比,从而获得检测结果,进一步的还可以对采集到的图像进行分析,并将分析结果与标准的样本进行对比,从而获得针对当前送检样本的检测结果。

本实施例中的检测单元10本身的种类并非本发明的发明点所在,因此可根据具体情况和检测项目选择各种现有的或改进的检测单元10及其组合,例物理检测模组、化学检测模组和生物分析模组中的一种或几种。

本实施例中的载物台20对应于检测单元10设置,使用过程中,将容纳有送检样本的载体110设置于载物台20上,并利用检测单元10对送检样本进行检测。

具体的,载体110设置于载物台20上的检测轨道30中。本实施例中的检测轨道30的形状与承载送检样本的载体110相匹配,应当理解的是,送检样本在检测过程中均会使用相应的载体110盛放样品,例如血常规检测中,需要用采样血瓶采集血液样本,并进一步以玻片为载体110将血液样本放置于检测仪上进行检测,则响应的导轨的形状和尺寸均需要与所使用的玻片相匹配,使得玻片能够在检测轨道30中滑动。

本实施例中,检测轨道30至少应当为两条,检测轨道30的数量需要根据具体的使用场景和该样本检测设备所针对的具体检测项目有选择性的设置。例如,如果该设备的具体使用者为一大型的医疗中心,其承担了大量患者的血液样本检测,为了提高检测效率,则有需要相对提高所设置的检测轨道30的数量,例如设置了十条检测轨道30。如果该设备的具体使用者为一中小型医院,其患者数量和送检的血液样本数量相对较少,则可以减少所的设置的检测轨道30的数量,例如仅设置三条检测轨道30。

在某些具体实施方式中,如果检测结果的等待期较长,则可以一定程度上的增加检测轨道30的数量。例如,某一检测项目的检测过程需要两分钟,而在检测完毕之后,等待检测结果的过程需要六分钟,则如果仅设置两个检测轨道30也能实现连续检测,但是完成对这两个检测轨道30上的送检样本进行检测仅需要四分钟,此时,还需要两分钟才能获得在先检测的送检样本的检测结果,则会造成两分钟的空白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检测效率,而如果设置三条检测轨道30,就能实现对送检样本的连续检测。此外,考虑到检测单元10的切换等过程需要占用的时间,本实施例中优选设置四条或四条以上的检测轨道30,能实现对多个送检样本检测过程的无缝衔接。显然,如果等待检测结果的过程所需要的时间小于检测时间,例如检测过程需要两分钟,而等待检测结果仅需要一分钟,则在对第二个送检样本进行检测过程中,即可获得在先送检样本的检测结果,因此仅需要两条检测轨道30就能实现检测过程的无缝衔接。

本实施例中,以设置有第一检测轨道30a和第二检测轨道30b为例说明,显然,如果设置了多条检测轨道30,其工作原理也与设置两条检测轨道30相同。

在一优选具体实施方式中,两条检测轨道30是互相平行的,更加便于操作和定位。显然,在其他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检测轨道30之间不是互相平行的也能实现使不同的检测轨道30位于检测位上。

本实施例中的两条检测轨道30并列设置于位于载物台20上的检测位处,检测过程中,载有送检样本的载体110沿第一检测轨道30a或第二检测轨道30b滑动至检测位处。使用时,第一检测轨道30a和第二检测轨道30b可在载物台20的带动下交替位于检测位上,从而实现对位于不同检测轨道30上的送检样本进行检测,且在对其中一个检测轨道30上的送检样本进行检测后,例如对第一检测轨道30a上的送检样本进行检测之后,在等待检测结果期间,可通过移动载物台使第二检测轨道30b位于检测位上,从而对第二检测轨道30b上的送检样本进行检测,在对第二检测轨道30b上的送检样本进行检测期间,可获取第一检测轨道30a上的送检样本的检测结果,如果结果异常并需要对位于第一检测轨道30a上的送检样本进行复检,则可通过移动载物台使第一检测轨道30a再次移动至检测位上,从而实现对第一检测轨道30b上的送检样本进行复检。

应当理解的是,为了保证检测单元10的检测效果,其检测范围是有限的。以显微镜为例,在使用显微镜对送检样本进行检测时,只有显微镜的视野范围越小,送检样本在显微镜的视野范围就会越大,当大的倍数也就越大,此时观测的结果才是清楚的。如果显微镜的视野范围过大,则整体的放大倍率也相对较小,观测效果也相对较差。因此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为了保证检测单元10的检测效果,其检测范围也是有限的,无法同时覆盖多条检测轨道30,所以本实施例中进一步设置了位移装置以调节检测单元10和载物台20的相对位置。

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检测单元10是固定不动的,载物台20在位移装置的带动下移动,在其他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载物台20是固定不动的,而检测单元10的位置可通过位移装进行相应的调节,均能实现调节检测单元10和载物台20的相对位置,以实现利用检测单元10对位于不同检测轨道30上的载体110中的送检样本进行检测。

本实施例中的位移装置具体可以是丝杆装置搭配电动机,并利用电动机驱动丝杆旋转以实现位置调节,还可以是沿预设方向设置的气缸或油缸,也能实现调节检测单元10和载物台20的相对位置。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样本检测设备100。本实施例中的样本检测设备100包括推送装置40和上述的样本分析装置。

本实施例中的推送装置40设置于检测轨道30的一侧,并用于将载有送检样本的载体110沿着不同的检测轨道30推送至检测位。应当理解的是,为了使推动载体110的过程进行的更加平稳,推送装置40的推送件为条状或柱状,且尺寸与检测轨道30相匹配,以便能沿着检测轨道30将载体110推送至检测位的指定位置上,并进一步进行检测。此外,由于检测轨道30的数量有多条,所以每一次推送过程中,推送装置40与设置有检测轨道30的载物台20的相对位置也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应当针对每次推送过程中载体110所在的检测轨道30而对推送装置40和载物台20的相对位置作出调节。

在某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推送装置40固定于一基板上,该基板在驱动器的带动下可小范围的移动。具体使用过程中,当需要将样品推送至第一检测轨道30a上时,基板在驱动器的带动下移动至推送装置40与第一检测轨道30a对齐;相应的,当需要将样品推送至第二检测轨道30b上时,则基板在驱动器的带动下移动至推送装置40与第二检测轨道30b对齐,本实施例中的驱动器可以是气缸或油缸,也可以的电动机或马达,并进一步通过丝杆等传动机构实现带动基板的移动。显然,在其他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还可以是推送装置40是固定不动的,而是检测轨道30是可移动的,同样能实现对推送装置40和检测轨道30之间相对位置的调节。在又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推送装置40设置有与检测轨道30数量相等的推送件,且每一推送件专用于与之对应的推送轨道上的载体110的推送,同样能实现将载有送检样本的载体110推送至不同的检测轨道30中。

具体使用过程中,当待复检样本所在的第一检测通道30a或第二检测通道30b移动至检测位时,推送装置40暂停执行推进动作。待复检样本为样本信息满足预设条件的送检样本,具体的,为检测结果为阳性或被人工确认为需要复检的送检样本。本实施例通过设置多条并列的检测轨道30,在对一条检测轨道30上的样本检测完毕之后,等待检测结果期间,利用位移装置切换检测单元10的位置对其他检测轨道30上的送检样本进行检测,实现了对送检样本的连续检测以节约检测时间。同时,在等待在先送检样本的检测结果并对当前送检样本进行检测过程中,在先送检样本位于检测轨道30上,如果在先送检样本的检测结果不需要复检,则可以将后续的待检送检样本通过推送装置40推送至在先送检样本所在的检测轨道30上并顶替在先送检样本的位置;如果在先送检样本需要复检,则可通过位移装置将检测单元10的位置切换回来以对在先送检样本进行复检。这一过程中,即保证了对送检样本的连续检测,也不需要额外浪费工作量对等待检测结果的送检样本进行保存和整理,实现了方便快捷的对待复检样本进行复检。

显然,在本实施例中可以手动向检测轨道30上放置载体110,并利用推送装置40将载体110推送至指定的位置上。为了进一步方便操作,在一实施例中,还包括用于输送载体110的输送装置50,输送装置50设置于推送装置40与检测轨道30之间,推送装置40用于将输送装置50上的载体110通过不同的检测轨道30推送至检测位。

本实施例中的输送装置50可以是导轨、传送带或机械臂等,本实施例中以传送带为例,传送带设置于检测轨道30与推送装置40之间。为了节约空间,本实施例中传送带的传送方向与检测导轨的方向互相垂直,显然,在其他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传动带与检测导轨的方向不垂直也能实现对载体110的传送。

使用过程中,传动带将载有送检样本的载体110传递至检测轨道30的端部,然后推送装置40将载体110沿着相应的检测轨道30推送至检测位上,并进一步利用检测单元10完成对送检样本的检测。

在一实施例中,还包括加样装置70,加样装置70用于将位于采样器中的送检样本加入载体110中,并按预设方式将送检样本稀释。

应当理解的是,有的检测过程中,采集的样本是可以直接用于检测的,而在有的检测过程中,采集的样本必须经过预处理,才能进一步进行检测。显然,针对可以直接进行检测的样本,则可以直接进行检测;针对需要预处理的样本,本实施例中进一步设置了加样装置70对采集的样本进行预处理。

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该加样装置70包括加样导轨72和采样件71,其中采样件71通过一个气缸或油缸驱动,在加样导轨72上滑动。一般来说,送检样本在采集和检测过程中是容纳于不同的容器中,以血样检测为例,采集好的血样均存放在采样血瓶中,而需要对血样进行进一步检测时,则需要将血样转移至其他容器中,例如玻片上,并进行进一步检测。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采样件71将位于采集容器中的送检样本转移至载体110中。该采样容器具体可以是采样血瓶、尿杯等各种现有的及改进的采样容器。

在某些具体实施方式中,为了防止送检样本交叉污染,还可以设置清洗装置以在每次对送检样本进行稀释后,对采样件71进行清洗。

应当理解的是,采样件71应当根据具体的检测项目选择,该采样件71可以但不限于是采样针、采样吸管等现有的及改进的采样工具。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该样本检测设备用于对血样进行检测,则相应的采样件71使用一采样吸管,并将采样血瓶中的血样吸取出来,并滴加至玻片上。应当理解的是,该具体实施方式中,是针对血样的检测,所以采样件71为采样管,而载体110为玻片。在其他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应当有针对性的进行调整,例如如果是对排泄物的样本进行检测,则采样件71应当相应的选择采样针。

为了便于利用采样件71从采样容器中获取送检样本,本实施例中进一步设置了送样装置80和载体输出装置90。其中送样装置80用于将容纳有送检样本的采样容器运输至指定位置,以供加样装置70获取采样容器中的送检样本。载体输出装置90包括存储有载体110的载体存储盒91及用于输送载体110的载体导轨92,并具体用于将载体存储盒91中的空载体110输送到指定位置,以供加样装置70将采样容器中的送检样本添加至载体110上。

在一实施例中,为了便于对检测完成的送检样本及载体110进行回收,还设置了废料盒60,本实施例中废料盒60设置于检测轨道30远离推送装置40的一侧,当新的载体110被推送装置40沿检测轨道30推送至检测位处时,新的载体110将之前位于该检测位上的载体110顶出至脱离检测轨道30,并落入废料盒60中,完成对检测完的送检样本及载体110的回收。

在一实施例中,为了便于统计所检测的样本数量,还设置了计数传感器(图未示),计数传感器与推送装置40相配合,并通过计算推送装置40的推送次数以计算所检测的样本数量。

本实施例中的计数传感器可以是光电传感器,包括设置于推送装置40的推送杆或推送板两侧的发射器和接收器,当推送装置40执行推送动作时,推送杆或推送板在移动过程中会挡住或避开发射器发送的光信号,而接收器则可根据接收到的光信号为依据统计推送次数,从而获得检测的送检样本的数量。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实时复检方法,应用于以上任一种样本检测设备上。

请参阅图2,在一实施例中,该方法包括步骤:

s10、通过所述推送装置40将第a送检样本推送至所述第一检测通道30a,并利用所述检测单元10对所述第a送检样本进行检测;

s20、当完成对所述第a送检样本的检测后,将第a+1送检样本推送至所述第二检测通道30b,以利用所述检测单元10对所述第a+1送检样本进行检测,同时获取所述第a送检样本的检测结果,并判断是否需要对所述第a送检样本进行复检,此时,所述第二检测通道位于所述检测位上;

s30、当需要对所述第a送检样本进行复检时,则在完成对所述第a+1送检样本的检测后,使所述第一检测通道移动至所述检测位上,并利用所述检测单元对所述第a送检样本进行复检;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先利用推送装置40将第a送检样本通过第一检测轨道30a推送至检测位之后,利用检测单元10对该第a送检样本进行检测,在完成对该第a送检样本的检测之后,利用检测单元10对第二检测轨道中的第a+1送检样本进行检测。本实施例中,具体可以先调节载物台20和检测单元10的相对位置,使第二检测轨道30b移动至检测位上,再将第a+1送检样本推送至第二检测轨道30b内,也可以先将第a+1送检样本推送至第二检测轨道30b内,然后再调节载物台20和检测单元10的相对位置,使第二检测轨道30b位于检测位上。

在对第a+1送检样本进行检测过程中,可同时获取第a送检样本的检测结果并判断第a送检样本是否需要复检,从而使得检测过程是连续进行的,避免在等待第a送检样本过程中,中断检测,导致时间的浪费。

如果第a送检样本需要进行复检,则在完成对第a+1送检样本的检测后,调节载物台20与检测单元10的相对位置,使第a送检样本所在的第一检测轨道30a重新位于检测位上,并进一步对第a送检样本进行复检。

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在一实施例中,还包括步骤s31:

s31、当不需要对所述第a送检样本进行复检时,则通过所述推送装置将所述第a送检样本推出所述第一检测通道,并将第a+2送检样本推送至所述第一检测通道,此时,所述第一检测通道位于所述检测位上。

应当理解的是,如果第a送检样本不需要复检,则将新的第a+2送检样本推送至第a送检样本之前所在的第一检测轨道30a内,具体的,也可以是先将第a+2送检样本推送至第a送检样本之前所在的第一检测轨道30a内,再调节第一检测轨道30a与检测单元10的相对位置,也可以先调节第一检测轨道30a与检测单元10的相对位置,再将第a+2送检样本推送至第a送检样本之前所在的第一检测轨道30a内。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通过循环执行上述操作,可实现对送检样本的持续不间断的检测,在等待第a送检样本的检测结果并对第a+1送检样本进行检测过程中,第a送检样本位于第一检测轨道30a上,如果在第a送检样本不需要复检,则可以将后续待检的第a+2送检样本通过推送装置40推送至第a送检样本所在的第一检测轨道30a上并顶替第a送检样本的位置;如果第a送检样本需要复检,则可通过位移装置将检测单元10的位置切换回来以对第a送检样本进行复检。这一过程中,即保证了对送检样本的连续检测,也不需要额外浪费工作量对等待检测结果的样本进行保存和整理,实现了方便快捷的对待复检样本进行复检。

如图4所示,进一步的,在某些具体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20中,判断是否需要对第a送检样本进行复检具体为:

s201、判断第a送检样本的检测结果是否为阳性;

s202、当第a送检样本的检测结果为阳性时,则确认需要对第a送检样本进行复检;

s203、当第a送检样本的检测结果为不为阳性时,则确认不需要对第a送检样本进行复检;

请参阅图5,在其他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20中,判断是否需要对第a送检样本进行复检具体还可以是:

s211、判断是否接收到针对第a送检样本的复检指令;

s212、当接收到针对第a送检样本的复检指令时,则确认需要对第a送检样本进行复检;

s213、当未接收到针对第a送检样本的复检指令时,则确认不需要对第a送检样本进行复检。

应当理解的是,一般来说,如果检测结果正常,即检测结果不为阳性,即检测结果为阴性,则不需要再对相应的送检样本再次进行检测;如果检测结果异常,即检测结果为阳性,则有必要对该样本进行进一步的检测,以确定可能存在的问题。显然,在某些具体情况下,仅依据检测结果判断并不一定是准确的,需要结合其他情况的进一步确认是否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复检,例如由有经验的医师确认是否还需要针对某些特别的问题进行复检,此时,则可根据是否存在针对某一送检样本的复检指令来确认是否需要针对该送检样本进一步进行复检。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