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微压力倾斜法的自动凝点检测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32732阅读:29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微压力倾斜法的自动凝点检测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微压力倾斜法的自动凝点检测器,其属于石油凝点自动检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石油和石油产品在低温状态下,不能流动的最髙温度,,称之谓凝点。

按gb/t510标准,检测石油凝点时,试管须倾斜45度角用肉眼观察试管内油面是否流动。倾斜法自动凝点检测器,常用的光学方法有:光电对射法和光纤反射法。由于石油产品对玻璃试管有粘附性,在低温下,用对射法检测油品凝点很难奏效。采用光纤反射法检测,测量装置比较简单,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比较可行,但在较低温度下会产生一些问题,当试管内油样温度降至负24℃以下时,光导纤维发光端面与接收端面会吸潮结露,降低了测量光纤的灵敏度,使检测器精度和可靠性明显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用微压力倾斜法的自动凝点检测器,该凝点检测器严格按gb/t510标准试验方法,在检测时,试管内通入100p微压力空气流,当试管垂直和倾斜时,检测试管出气管压力,就可以判断出油样是否凝固。这种微压力倾斜法检测器克服了光学法检测器在较低温度时,受潮结雾的影响,不能及时准确测定油品的凝点。而微压力倾斜检测法,能够在正50℃-负70℃的范围内也能灵敏准确地工作。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微压力倾斜法的自动凝点检测器,它包括试管、待测油样、冷阱、可编程控制器plc和制冷装置,它还包括一个中间温度传感器、进气细管、出气细管、压力传感器和压力开关;所述试管放置在冷阱中,所述中间温度传感器穿过试管密封盖伸入试管内的待测油样中,进气细管的端部仅穿过试管密封盖伸入试管内3-6mm,出气细管的端部穿过试管密封盖伸入试管内离待测油样的液面3-6mm;所述进气细管通过管道连接空气泵,出气细管通过管道连接三通电磁阀,三通电磁阀出口分两路,一路通过管道经压力传感器连接压力开关,另一路通过管道连接反吹空气泵,在三通电磁阀与压力传感器之间,通过管道连接通大气的二通电磁阀;所述冷阱的底部设有冷阱温度传感器和冷阱加热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加热器、电磁阀、空气泵和压力传感器与可编程控制器plc电连接,可编程控制器plc与触摸屏电连接;所述制冷装置给冷阱提供冷量。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这种用微压力倾斜法的自动凝点检测器把试管放置在冷阱中,中间温度传感器穿过试管密封盖伸入试管内的待测油样中,进气细管的端部仅穿过试管密封盖伸入试管内3-6mm,出气细管的端部穿过试管密封盖伸入试管内离待测油样的液面3-6mm。进气细管通过管道连接空气泵,出气细管连接三通电磁阀,三通电磁阀出口的一路通过管道经压力传感器连接压力开关,另一路通过管道连接反吹空气泵。检测器用可编程控制器plc控制。该凝点检测器对油样凝点在正50℃-负70℃大范围内检测灵敏、准确,工作十分可靠;检测过程中与油样粘度、颜色、品种无关,能适合原油、轻柴油、润滑油等各种油品的凝点的测试。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用微压力倾斜法的自动凝点检测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起始试管垂直时,压力开关为on。

图3是试管倾斜时,压力开关仍为on。

图4是试管倾斜、放空时,压力开关为off。

图5是试管复位垂直时,空气反吹。

图中:1、试管,1a、待测油样,2、中间温度传感器,3、进气细管,4、出气细管,5、试管密封盖,6、空气泵,7、压力传感器,8、压力开关,9、金属浴冷阱、10、冷阱温度传感器,11、冷阱加热器,12、三通电磁阀,13、二通电磁阀,14、反吹空气泵。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一种用微压力倾斜法的自动凝点检测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这种用微压力倾斜法的自动凝点检测器包括试管1、待测油样1a、冷阱9、可编程控制器plc、制冷装置、中间温度传感器2、进气细管3、出气细管4、压力传感器7和压力开关8。试管1放置在冷阱9中,中间温度传感器2穿过试管密封盖5伸入试管1内的待测油样1a中,进气细管3的端部仅穿过试管密封盖5伸入试管1内3-6mm,出气细管4的端部穿过试管密封盖5伸入试管6内离待测油样1a的液面3-6mm。进气细管3通过管道连接空气泵6,出气细管4通过管道连接三通电磁阀12,三通电磁阀12出口分两路,一路通过管道经压力传感器7连接压力开关8,另一路通过管道连接反吹空气泵14,在三通电磁阀12与压力传感器7之间,通过管道连接通大气的二通电磁阀13。冷阱9的底部设有冷阱温度传感器10和冷阱加热器11。温度传感器、加热器、电磁阀、空气泵和压力传感器与可编程控制器plc电连接,可编程控制器plc与触摸屏电连接;所述制冷装置给冷阱9提供冷量。

在金属浴冷阱外壁装有蜗轮蜗杆传动机构,在电机驱动下,冷阱带动试管倾斜45角或复位。

试验开始,试管在冷阱中处垂直位置,开启空气泵,经进气管给试管内加入100p压力,通过出气管到达压力传感器,信号经放大后,驱动压力开关动作,输出状态为on(如图2所示)。

装油样试管在冷浴中降温,当达到预定温度时,试管倾斜45度角,试管内出气管下端会浸入油中,端囗被油封住,压力传感器继续受压,压力开关状态仍是on(如图3所示)。

试管倾斜后,二通电磁阀通电接通,压力传感器通大气,压力开关断开,其状态变为off,此时立即关闭二通电磁阀,由于出气管底端油封作用,压力开关状态仍是off(如图4所示)。倾斜60秒后,试管复位垂直,出气管不再浸入油中,由于油封作用,空气泵的气体仍进不到压力传感器,开关状态还是off,此时,三通电磁阀通电接通,试管与压力传感器连接脱开,出气管与反吹空气泵相连,出气管下端囗油封被反吹空气泵吹开(如图5所示)。三通电磁阀复位,试管与压力传感器连通,气体进入,压力开关状态变为on。为下一次试验作准备.

以上各步骤,压力开关状态从on-off-on,说明油样在冷却状态下,还是流体,并没有凝固。換言之,经过设定的操作步骤,压力开关从on变off,再变为on,可以判断油样仍在流动。

上述试验(如负30℃)油样还在流动,并没有凝固,则油温再降2℃,变为负32℃,重复上述试验,负34℃、负36℃、…,一直试到油样凝固为止。

假如在试管倾斜期间,油样凝固。试管倾斜,压力开关状态为on,接通大气、放空,压力开关状态为off,按gb/t510标准,试管倾斜时间为60秒。有这么一种情况,倾斜刚开始,油样未凝固,但到快60秒时,油样就已凝固,出气管内油样已变成固体,试管复位垂直,反吹空气泵反吹后,不起作用,出气管不通,压力开关状态仍为off,即试管起始垂直(on),倾斜、放空(off),再复位垂直(off),这种状态可以判断抽样已不流动。

假如试管倾斜前油样已不流动,试管垂直时,压力开关状态为on,倾斜时、放空,压力开关状态为off,放空结束,压力开关状态立即为on(不需反冲),说明倾斜时,出气管未浸入油样中,下端未封住,倾斜前油样已不流动,此种情况,压力开关状态为:试管垂直on,倾斜放空结束时on,试管复位再垂直时on,说明油样倾斜前已凝固。综上所述,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实际检测时,若首次就发现油样已凝固,这是不正确的,(预测温度设定太低),必须第二次或多次检测,油样凝固,检测才算正确。

实际检测时,先在触摸屏上设定预测凝点温度如负30℃,当油样温度降至负30℃时,冷阱在可编程控制器plc控制下,自动倾斜45度角,延时60秒后复位。压力开关on-off-on信号送入可编程控制器plc,经微电脑判断,油样未凝固,冷阱与油样温度自动降低,油样负32℃、负34℃…,以此类推,每降低2℃,试验一次,直到可编程控制器plc判断压力开关on-off-off,或on-on-on油样凝固,测试结束。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