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在线分析仪器中的校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04288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检测仪器校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在线分析仪器中的校准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自动化的检测设备没有配备自动校准装置,仅可以自动对待测样品进行检测,得到待测样品的检测值,但是如果需要对设备进行校准,需要人工将设备的取样管路插入装有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瓶中进行检测,待设备检测出该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的检测值后与已知浓度进行偏差比较,才知道该设备是否正常、对待测样品的检测数据是否可用。但是此种方式操作起来费时费力,且需要专人到现场进行操作,增加了人工成本。

因此,市场上亟需一种在线分析仪器中的校准系统,使得设备校准操作简单,且随时可对设备进行校准,降低了人工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线分析仪器中的校准系统,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使得设备校准能够操作简单,且随时可对设备进行校准,降低了人工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在线分析仪器中的校准系统,包括有向系统提供动力的蠕动泵,还包括:

试剂泵管以及依次连通的传输模块、混合装置、化学反应模块以及检测器,所述蠕动泵设置于所述传输模块与所述混合装置之间,所述试剂泵管通过所述蠕动泵与所述混合装置连通,所述传输模块包括水管路、待测样品管路、标准溶液管路以及检测泵管,所述水管路与所述检测泵管连通并设置有第一控制阀门,所述待测样品管路与所述检测泵管连通并设置有第二控制阀门,所述标准溶液管路与所述检测泵管连通并设置有第三控制阀门。

优选地,还包括空气泵管,所述传输模块与所述混合装置之间设置有四通管,所述四通管设置有顶部进口、底部进口、右侧进口以及左侧出口,所述空气泵管通过所述蠕动泵与所述顶部进口连通,所述试剂泵管通过所述蠕动泵与所述底部进口连通,所述传输模块通过所述蠕动泵与所述右侧进口连通,所述左侧出口与所述混合装置进口连通。

优选地,所述第一控制阀门、所述第二控制阀门以及所述第三控制阀门均为电磁阀。

优选地,所述第一控制阀门与所述第二控制阀门为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一电磁阀包括有第一进口、第二进口以及第一出口,所述第一电磁阀控制第一出口与所述第一进口或第二进口的连通或断开,所述第一进口与所述水管路连通,所述第二进口与所述待测样品管路连通,所述第一出口与所述检测泵管连通。

优选地,所述第三控制阀门为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二电磁阀包括有第三进口、第四进口以及第二出口,所述第二电磁阀控制所述第二出口与所述第三进口或所述第四进口的连通或断开,所述第三进口与所述第一出口连通,所述第四进口与所述标准溶液管路连通,所述第二出口与所述检测泵管连通。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产生了以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传输模块包括水管路、待测样品管路、标准溶液管路以及检测泵管,水管路与检测泵管连通并设置有第一控制阀门,待测样品管路与检测泵管连通并设置有第二控制阀门,标准溶液管路与检测泵管连通并设置有第三控制阀门。在检测时,可以通过控制不同管路上阀门的启闭,实现对待测样品的检测或对标准溶液的测试或对管路进行清洗的操作,从而将待测样品与标准溶液进行对比,实现对装置的校准。使得设备校准操作简单,且随时可对设备进行校准,降低了人工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在线分析仪器中的校准系统的原理示意图;

其中,1-蠕动泵、2-混合装置、3-化学反应模块、4-检测器、5-试剂泵管、6-水管路、7-待测样品管路、8-标准溶液管路、9-检测泵管、10-空气泵管、11-第一电磁阀、12-第二电磁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线分析仪器中的校准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使得设备校准能够操作简单,且随时可对设备进行校准,降低了人工成本。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在线分析仪器中的校准系统,包括有向系统提供动力的蠕动泵1,还包括:

试剂泵管5以及依次连通的传输模块、混合装置2、化学反应模块3以及检测器4,蠕动泵1设置于传输模块与混合装置2之间,试剂泵管5通过蠕动泵1与混合装置2连通,传输模块包括水管路6、待测样品管路7、标准溶液管路8以及检测泵管9,水管路6与检测泵管9连通并设置有第一控制阀门,待测样品管路7与检测泵管9连通并设置有第二控制阀门,标准溶液管路8与检测泵管9连通并设置有第三控制阀门。在检测时,可以通过控制不同管路上阀门的启闭,实现对待测样品的检测或对标准溶液的测试或对管路进行清洗的操作,从而将待测样品与标准溶液进行对比,实现对装置的校准。

为了提高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性能,本实用新型还包括空气泵管10,传输模块与混合装置2之间设置有四通管,四通管设置有顶部进口、底部进口、右侧进口以及左侧出口,空气泵管10通过蠕动泵1与顶部进口连通,试剂泵管5通过蠕动泵1与底部进口连通,传输模块通过蠕动泵1与右侧进口连通,左侧出口与混合装置2进口连通,通过设置空气泵管10,使得液体在通过四通管后,能够被空气均匀隔开,进而提高溶液的反应速率。

第一控制阀门、第二控制阀门以及第三控制阀门均为电磁阀,便于校准系统的自动化控制。

在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第一控制阀门与第二控制阀门为第一电磁阀11,第一电磁阀11包括有第一进口、第二进口以及第一出口,第一电磁阀11控制第一出口与第一进口或第二进口的连通或断开,第一进口与水管路6连通,第二进口与待测样品管路7连通,第一出口与检测泵管9连通。第三控制阀门为第二电磁阀12,第二电磁阀12包括有第三进口、第四进口以及第二出口,第二电磁阀12控制第二出口与第三进口或第四进口的连通或断开,第三进口与第一出口连通,第四进口与标准溶液泵管8连通,第二出口与所检测泵管9连通。通过电脑对第一电磁阀11以及第二电磁阀12的控制,实现校准系统的自动化控制。

在对在线分析仪器进行校准操作时,第一电磁阀11的第一进口与第一出口连通,第二电磁阀12的第三进口与第二出口连通,在蠕动泵1的作用下,水通过水管路6抽出后进入四通管,并与试剂在混合装置2混合后进入化学反应模块3,待设备稳定。设备稳定后,第一电磁阀11接到指令后,第一进口与第一出口断开,第二进口与第一出口连通,待测样品通过待测样品管路7抽出后进入四通管,并与试剂在混合装置2混合后进入化学反应模块3,进行比色、计算。检测结束后,第一电磁阀11接到指令后进行切换,第一进口与第一出口连通,水进入系统,对管路进行清洗。依据设定的测试间隔时间,控制第一电磁阀11的切换,定时对待测样品进行检测,待达到设定的检测待测样品的流程次数后,设备将执行测试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的任务。同检测待测样品之前的设备稳定过程相同,在此不累述,待设备稳定后,第二电磁阀12接到指令后,第三进口与第二出口断开,第四进口与第二出口连通,此时,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通过标准溶液管路8抽出,与试剂在混合装置2中混合后进入化学反应模块3,之后进行比色、计算,计算得出的结果会自动与其浓度进行偏差比较,以确定设备是否正常运行。

本实用新型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