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声波探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73045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一种超声波探伤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结构探伤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声波探伤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超声波探头具有不破坏材料结构的特性,因而普遍被应用于材料领域的探伤检测。由于超声波会受到空气的阻隔而影响准确度,目前在对钢结构进行探伤检测时,往往需要操作人员蹲下手扶着超声波探头接触钢结构进行检测,由于人的经常蹲下工作,增加了工作人员的疲劳强度,工作时的舒适度较差,从而检测效率也会偏低;另外由于探头直接接触钢结构来回移动造成探头的严重磨损,使探头的寿命降低,增加了探伤检测的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超声波探伤装置,不仅有效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探伤检测的效率,而且能增加探头的使用寿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超声波探伤装置,包括内部设有超声波探头的底座、设于所述底座上方的压紧座及与所述底座底端相连的手持机构,所述底座和所述压紧座均为套筒结构,所述底座内壁设有螺纹,所述压紧座外壁设有与所述底座内壁螺纹相匹配的外螺纹;所述压紧座两端开口,所述底座顶端开口,底端设有封盖,所述封盖中心设有满足超声波探头探测使用的通孔,所述超声波探头顶端连接有信号线,所述信号线穿过所述压紧座与外部检测屏相连。

优选的是,所述手持机构包括手柄、与所述手柄相连的操作杆和设于所述操作杆末端的连接撑,所述连接撑两端分别与所述底座靠近底端两侧固定的螺母紧密配合在一起。

所述超声波探头外径与所述底座内径相匹配,保证所述超声波探头放置所述底座内部。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先将超声波探头置于所述底座内部,通过压紧座外壁与所述底座内壁螺纹的旋拧,将超声波探头底端逐渐接触所述封盖表面通孔,使超声波探头满足探测使用要求,之后在超声波探头顶端连接信号线,穿过压紧座与检测屏相接,此时将手持机构与所述底座连接,使用时,操作人员手握手柄推动底座在待检测钢结构上来回滑动即可实现检测,操作人员实现直立操作,超声波探头底端设在所述封盖表面,减少了磨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在所述超声波探头外部设置壳体,使超声波探头在使用时,不仅降低了操作人员劳动强度,满足探伤检测要求,提高了探伤效率,而且有效降低了超声波探头的损伤程度,提高了超声波探头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及特征作进一步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1及图2中,1.手柄,2.操作杆,3.外部检测屏,4.信号线,5.压紧座,6.超声波探头,7.底座,8.封盖,9.连接撑,10.螺母,11.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附图1中,一种超声波探伤装置,手柄1、操作杆2及连接撑9组成手持机构,超声波探头6置于底座7内部,且超声波探头6的底面在使用时与封盖8表面接触,压紧座5的外螺纹与底座7的内螺纹紧密配合并向下旋拧,直至压紧超声波探头6,超声波探头6的顶端连接的信号线穿过压紧座与外部检测屏连接;底座7靠近底端两侧设有螺母10,连接撑9的两端分别与螺母紧密配合在一起。使用时,操作人员手握手柄推动底座在待检测钢结构上来回滑动,通过封盖中心设有的通孔即可实现检测,操作人员实现直立操作,超声波探头底端设在所述封盖表面,减少了磨损。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在所述超声波探头外部设置壳体,使超声波探头在使用时,不仅降低了操作人员劳动强度,满足探伤检测要求,提高了探伤效率,而且有效降低了超声波探头的损伤程度,提高了超声波探头的使用寿命。

以上所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上述具体实施例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凡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以上描述所做的润饰、修改或等同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