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微粒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用转盘排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23541阅读:369来源:国知局
磁微粒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用转盘排杯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学检测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磁微粒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用转盘排杯装置。



背景技术:

生化实验中,通常采用磁微粒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对体液进行检测分析,而在使用该仪器时,又通常是将体液装入反应杯中,然后将反应杯送入仪器中进行化学分析检测,对反应杯中的待测液进行反应检测,特别是医学上,反应杯常常用于在临床检验中分析血清、血浆、尿液、脑脊液等样本的临床化学成分,实验检测较为繁多,通常需要很多反应杯同时操作,而在现有实验室里,经常需要耗费大量人力来对反应杯进行排列整理,然后一个个将反应杯放入磁微粒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的反应槽中,此过程效率较为低下,不利于实现实验室自动化的检测流程,大大降低检测速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为了有助于实现反应杯的整理自动化,对大量反应杯进行快速正立排列,方便将反应杯快速顺序的取出放入分析仪中,从而提高检测效率,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磁微粒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用转盘排杯装置。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磁微粒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用转盘排杯装置,其关键在于,包括基板,该基板上固定安装有环形的围挡,该围挡上设有可供反应杯滑出的开口,所述围挡内嵌设有转盘,所述基板上设有驱动该转盘转动的转盘驱动电机;

所述开口处可拆卸地设置有排杯通道,该排杯通道具有能够限制反应杯以平躺姿态进入的限位入口,所述排杯通道内还设有传送装置和排杯凹槽,所述传送装置能使平躺的反应杯在排杯通道内沿其长度方向移动,所述排杯凹槽能使平躺的反应杯翻转并以正立姿态排列。

采用以上结构,反应杯在围挡内的转盘离心作用下,在转盘边缘跟随转动,从开口处平台进入排杯通道,在通道内对传输的同时,反应杯翻转以正立姿态逐一排列,很方便后续将反应杯取出后直接放入分析仪中使用,排杯过程快速高效,极大减少了劳动力,有利于实现流程的自动化进行,相对提高了检测效率。

作为优选:所述排杯通道由两块竖直平行设置的通道支撑板,以及设置在两者上部的盖板合围而成;所述传送装置包括两条水平并排设置的传送带,两条所述传送带之间留有间隙,该间隙构成所述排杯凹槽;

两条所述传送带之间设有与其上表面齐平的中间传送带,该中间传送带比传送带短,中间传送带和两条所述传送带的前端对齐;所述盖板正对所述排杯凹槽尾端的位置设有有限位台阶,在该限位台阶上设有取杯口;

所述传送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驱动所述中间传送带和两条所述传送带运转的通道电机。

采用以上结构,可以确保反应杯不管是正着平躺进入还是反着平躺进入,当反应杯的下部进入排杯凹槽时,都可以实现翻转后保持正立姿态悬挂在两个传送带上,并且通过在盖板上开口,更方便了反应杯的取出,简化机构,而构思巧妙,使装置更具实用价值。

作为优选:所述通道电机为一个,固定安装在其中一个所述通道支撑板的前端外壁上,其传动轴穿设在两个所述通道支撑板之间,该传动轴两端固套有端部皮带轮,传动轴上在两个端部皮带轮之间固套有一个中间皮带轮;

两块所述通道支撑板的尾端之间可转动地设有第一托辊,在传动轴和第一托辊之间设有第二托辊;所述传动轴下方可转动地设有第三托辊,所述第一托辊下方可转动地设有第四托辊;所述中间传送带套设在所述中间皮带轮和第二托辊上;

两条所述传送带分别套设在两个端部皮带轮上,并共用第一托辊、第三托辊和第四托辊。

采用以上方案,通过一个通道电机控制两条传送带和中间传送带同步运动,使传送装置的传输更稳定,不会因为运动不一致而导致反应杯在通道内卡死的情况,降低了装置的制造工作成本的同时,提高了装置的工作稳定性和使用价值。

作为优选:所述转盘底部固设有带动转盘转动的旋转轴,该旋转轴向下穿出基板后套设有皮带轮,并通过皮带与所述转盘驱动电机连接。采用丝杆滑动机构,转盘与转盘驱动电机的连接结构处于基板下部,被基板挡住,避免了因转动设备裸露带来的不安全因素,同时提高了装置的整装性。

作为优选:所述转盘中部具有向上的凸起,该凸起呈锥状的光滑弧面结构。采用以上方案,有助于从上方掉到转盘上的反应杯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向四周运动至转盘边缘,而不会堆积在转盘中部。

作为优选:所述围挡上安装有用于探测转盘上反应杯数量的第一传感器。采用以上结构,通过第一传感器有效检测转盘上的反应杯数量,可实现自动控制上方反应杯的进入数量,防止反应杯过多而将开口处堵死。

作为优选:所述通道支撑板上内壁靠近排杯凹槽尾端的位置设有用于探测有无反应杯的第二传感器,靠近排杯凹槽前端的位置设有用于探测反应杯是否排满的第三传感器。采用以上结构,通过第二传感器和第三传感器配合,可有效监测通道内的反应杯数量情况,随时掌握排杯通道是否正常工作,并做出自动反应。

作为优选:所述通道支撑板前端设有水平的底板,该底板位于盖板前端的下方,并与所述传送带和转盘齐平,所述底板与盖板共同构成限位入口,该底板为与所述转盘的外缘相适的弧面结构。采用以上结构,可以使反应杯更容易从围挡的开口处通过限位入口进入排杯通道,对反应杯状态限制的同时,尽量减少其进入时受到的阻力作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磁微粒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用转盘排杯装置,可以对大量反应杯进行连续自动的整理排列,并使反应杯处于使用时所需要的整理姿态,大大提高了反应杯的整理排列效率,从而有助于提高分析仪的检测工作效率,有助于推进实验室自动化进程,具有极大的科学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转盘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排杯通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排杯通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所示排杯通道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6为反应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考图1和图2所示的磁微粒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用转盘排杯装置,包括基板1,在基板1上一侧固定安装有一个环形的围挡2,在围挡2内嵌设有一个与其大小相适的转盘3,转盘3由旋转轴31可转动的支撑在基板1上,旋转轴31竖直向下穿过基板1后套设有皮带轮,基板1上还固定安装有竖直朝下的转盘驱动电机4,旋转轴31与转盘驱动电机4之间通过皮带传动机构连接,在转盘驱动电机4的驱动下,转盘3可发生转动;

在本实施例中,转盘驱动电机4可以正转也可以反转,即可带动转盘3发生正转或反转,从而可以有效的使转盘3上的反应杯分散,而不会在一个地方堆积。围挡2上设有一个开口21,开口21分上下两个部分,上下两部分分界处与转盘3齐平,开口21的上部较小,主要用于反应杯从此处滑出,开口21的下部较大,主要用于安装排杯通道5。

围挡2上还可拆卸地安装有用于探测转盘3上反应杯数量的第一传感器22,可以对围挡2内的反应杯数量进行实时监控。

转盘3的中部具有向上的凸起32,且凸起32呈锥状的光滑弧面结构,确保转盘3的中部比四周高,使在转盘3上的反应杯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能更好的向四周扩散,而能更快的从开口21处滑出,增加了转盘3的离心作用。并且转盘3在转盘驱动电机4的驱动下可以间隔一定时间的正转和反转,进一步使反应杯能更好的从开口21处滑出。

参考图1至图6,开口21处可拆卸地安装有排杯通道5,排杯通道5主要由两块竖直平行设置的通道支撑板53,以及设置在两者上部的盖板54合围而成;

通道支撑板53的前端下沉形成一个支撑部,在该支撑部上设有一个底板55,该底板55与转盘3的外缘齐平设置,且底板55正对转盘3的外缘为与其相适的弧面结构,确保两者间隙很小;

底板55与盖板54共同构成了排杯通道5的限位入口50,如图6所示为反应杯7的结构示意图,整体呈上大下小的四棱柱形,包括头部71和杯身72,头部71呈长方体形,限位入口50的高度小于头部71的长度,略大于头部71的宽度,这样设置可以使反应杯7尽量以平躺姿态进入排杯通道5内部,盖板54内侧还设有向下凸出的限位凸起,可以进一步限制反应杯7以平躺方式进入;

参考图3、图4和图5,排杯通道5内设有传送装置51,主要包括沿排杯通道5长度方向水平并排设置的两条传送带511和设置在两者之间的中间传送带512,三者的上表面齐平,与底板55处于同一水平面,且三者的前端对齐;

中间传送带512比两边的传送带511要短,中间传送带511的尾端与两边传送带511之间的间隙构成了排杯凹槽52,且两条传送带511之间的间隙大于反应杯7的杯身72的宽度,但是小于其头部71的肩宽,同时两块通道支撑板53之间的距离与反应杯7的头部71的宽度相适,确保反应杯7在传送过程中,其杯身72大部分都处于中间传送带512的中轴线附近,当运动到排杯凹槽52时,杯身72一定可以往下掉,而不会出现反应杯7在排杯通道5内一直倾斜传送的情况,从而确保反应杯7的头部71正好悬挂在两条传送带512上,在排杯凹槽52内依次正立排列;

盖板54尾端正对排杯凹槽52尾端的位置设有一个向下沉陷的限位台阶540,限位台阶540略低于反应杯7在传送带511上正立时头部71的高度,可以有效阻挡反应杯7继续向传送带511的尾端移动,在限位台阶540上设有一个取杯口541,刚好可以正对排杯凹槽52的最后端的一个杯位,方便从此处快速取出正立的反应杯7;

中间传送带512和其两边的传送带511由同一个通道电机6同步驱动,通道电机6固定安装在通道支撑板53的外侧,其传动轴60穿设在两个通道支撑板53之间,传动轴60的两端各套设有一个端部皮带轮,在两个端部皮带轮之间固套有一个中间皮带轮,两块通道支撑板53的尾端之间可转动地设有第一托辊61,在传动轴60和第一托辊61之间设有第二托辊62;

传动轴60下方可转动地设有第三托辊63,第一托辊61下方可转动地设有第四托辊64;中间传送带512套设在所述中间皮带轮和第二托辊62上;两条传送带511分别套设在两个端部皮带轮上,并共用第一托辊61、第三托辊63和第四托辊64,本实施例中在第三托辊63和第四托辊64之间还设有一组高低交错的托辊,用以对传送带511加强张紧度,使传输更平稳。

如图4所示,其中一个通道支撑板53的内壁靠近排杯凹槽52尾端的位置设有用于探测有无反应杯的第二传感器531,靠近排杯凹槽52前端的位置设有用于探测反应杯是否排满的第三传感器532。

通道支撑板53下部有向下凸出的台阶,基板1上设有与其相配合的凹台,通道支撑板53刚好卡置在凹台内,进一步增加了排杯通道5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

当反应杯7在转盘3的离心作用下从开口21处经过限位入口50,如图5所示,反应杯7只能以平躺的姿态进入排杯通道5内,因为两块通道支撑板53之间的距离限制,使得反应杯7在排杯通道5内基本只能平躺且相对平直的线路传输,杯身72主要由中间传送带512支撑,当杯身72脱离中间传送带512时,则杯身72往下掉,头部71向上翻转,因为头部71相对较宽,则刚好悬挂在两边的传送带511上,继续向排杯凹槽52的尾端移动,最后收到限位台阶540的阻挡而停止运动,最末端的反应杯7正好正对上方的取杯口541。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描述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宗旨及权利要求的前提下,可以做出多种类似的表示,这样的变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