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辊环智能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15038阅读:467来源:国知局
一种辊环智能检测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机电一体化及视觉检测的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辊环智能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辊环是由碳化钨和粘结金属组成的高硬度、高耐磨性的工具材料,是钢厂高线轧机上的重要零件,利用一对辊环滚动时产生的压力来轧碾钢材。辊环尺寸精度包括外圆直径、内圆直径、内外圆同轴度、辊环厚度、轧槽宽度、轧槽深度、轧槽截面圆弧半径、轧槽截面中心线至单侧基准面距离,现有技术对辊环形位公差及表面光洁度的检测主要是手工检测,导致检测程序复杂、精度低、速度慢且容易造成错检漏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的一种辊环智能检测装置,本实用新型由一个执行工作平台、一个检测系统及一个数据处理系统构成,采用上料机械手及旋转台对辊环定位及旋转;采用传感器及相机采集图文信息;采用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与比对,高精度完成辊环的自动检测,具有测量精度高、自动化程度高、使用便捷、工作效率高且安全可靠的优点。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具体技术方案是:

一种辊环智能检测装置,其特点包括:

一个由辅助上料支架、上料机械手及旋转台构成的执行工作平台,且工作平台内设有电控箱及控制开关;

一个由内径传感器、外径传感器、端面传感器、第一工业相机及第二工业相机构成的检测系统;

一个由计算机、控制面板及显示屏构成的数据处理系统;

所述辅助上料支架、上料机械手及旋转台上均设有驱动装置;

所述旋转台设于工作平台的中部,辅助上料支架及上料机械手依次围绕旋转台设置在工作平台上,检测系统的内径传感器、外径传感器、端面传感器、第一工业相机及第二工业相机依次围绕旋转台设置在工作平台上,数据处理系统的计算机设于工作平台下部,控制面板及显示屏设于工作平台的台面上;且计算机与控制面板及显示屏电连接;

所述处理系统的计算机与检测系统的内径传感器、外径传感器、端面传感器、第一工业相机及第二工业相机电连接;

所述工作平台的电控箱与上料支架、上料机械手及旋转台的驱动装置及控制开关电连接;

所述的旋转台上设有卡盘;所述的内径传感器及外径传感器上设有纵向滑轨;所述的端面传感器上设有横向滑轨。

本实用新型由一个执行工作平台、一个检测系统及一个数据处理系统构成,采用上料机械手及旋转台对辊环定位及旋转;采用传感器及相机采集图文信息;采用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与比对,高精度完成辊环的自动检测,具有测量精度高、自动化程度高、使用便捷、工作效率高且安全可靠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1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图2、图3,本实用新型包括:

一个由辅助上料支架11、上料机械手12及旋转台13构成的执行工作平台1,且工作平台1内设有电控箱及控制开关14;

一个由内径传感器21、外径传感器22、端面传感器23、第一工业相机24及第二工业相机25构成的检测系统2;

一个由计算机31、控制面板32及显示屏33构成的数据处理系统3;

所述辅助上料支架11、上料机械手12及旋转台13上均设有驱动装置;

所述旋转台13设于工作平台1的中部,辅助上料支架11及上料机械手12依次围绕旋转台13设置在工作平台1上,检测系统2的内径传感器21、外径传感器22、端面传感器23、第一工业相机24及第二工业相机25依次围绕旋转台13设置在工作平台1上,数据处理系统3的计算机31设于工作平台1下部,控制面板32及显示屏33设于工作平台1的台面上;且计算机31与控制面板32及显示屏33电连接;

所述处理系统3的计算机31与检测系统2的内径传感器21、外径传感器22、端面传感器23、第一工业相机24及第二工业相机25电连接;

所述工作平台1的电控箱与上料支架11、上料机械手12及旋转台13的驱动装置及控制开关14电连接。

所述的旋转台13上设有卡盘;所述的内径传感器21及外径传感器22上设有纵向滑轨;所述的端面传感器23上设有横向滑轨。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使用的:

本实用新型为检测辊环形位公差及表面光洁度的自动检测装置,所述辊环为空心圆的柱状体,其外径上沿径向设有沟槽,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如下:

安装辊环

参阅图1、图2、图3,将辊环的轴线垂直吊装到辅助上料支架11上,将保险销插入辊环与辅助上料支架11之间,以防止辊环滑落;

操作控制开关14驱动辅助上料支架11水平移动,使得辊环位于上料机械手12的正前方,驱动上料机械手12水平移动,上料机械手12的叉头卡入辊环的沟槽内,拔出保险销,驱动辅助上料支架11退回原位;

继续驱动上料机械手12水平移动,使辊环位于旋转台13的上方,启动旋转台13上的卡盘,将辊环夹持,驱动上料机械手12退回原位。

辊环外表面的检测

参阅图1、图2、图3,驱动旋转台13带动辊环匀速转动,操作控制面板32,通过计算机31及第二工业相机25对辊环的外表面及沟槽进行拍摄,并将图文信息传输到计算机31进行图文及数据转换处理,再由计算机31传输至显示屏33,完成对辊环外表面与沟槽的裂纹及表面瑕疵的检测,并将检测结果显示在显示屏33上。

辊环沟槽的检测

参阅图1、图2、图3,同理,操作控制面板32,通过计算机31及第一工业相机24对辊环沟槽的宽度、深度及圆弧进行拍摄,并将图文信息传输到计算机31进行图文及数据转换处理,再由计算机31传输至显示屏33,完成对辊环沟槽的宽度、深度及圆弧的检测,并将检测结果在显示屏33上显示。

辊环内径的检测

参阅图1、图2、图3,操作控制面板32,通过内径传感器21沿纵向滑轨的位移及辊环在旋转台13的转动,对辊环内径进行探测,并将内径传感器21的探测信息传输到计算机31进行数据处理,再由计算机31传输至显示屏33,完成对辊环内径的检测,并将检测结果在显示屏33上显示。

辊环外径及端面的检测

参阅图1、图2、图3,以此类推,通过外径传感器22沿纵向滑轨的位移或端面传感器23沿横向滑轨的位移,加之辊环在旋转台13的转动,对辊环外径或端面进行探测,并将探测信息传输到计算机31进行数据处理,完成对辊环外径或端面的检测,并将检测结果在显示屏33上显示。

通过对辊环内径检测的数据及外径检测的数据通过计算机31进行比对,即可获得辊环的同轴度的数据。

显示屏33上显示各项检测数据,若某项检测数据不合格时,显示屏33报警闪烁,可再次操作控制面板32对该项进行复检,复检仍然不合格,则辊环该项检测判定为不合格。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