舵机测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81852发布日期:2018-06-27 02:44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舵机检测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舵机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舵机是伺服电机的一种,最早用作于船舶的转向功能。相比于普通电机只能整圈转动,舵机可通过程序连续控制其转角,根据用户指令旋转到0°至 180°之间的任意角度,然后精准的停止。根据该特性,其也被用于为搭载在飞行器的云台摄像头的转动提供动力,因此舵机是否按照程序设定的角度去转动就需要对其进行检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是提出一种舵机测试装置,其目的在于快速检测舵机旋转的角度是否与设定程序的旋转角度一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舵机测试装置,其包括主控箱,主控箱内设有舵机安装槽,舵机安置在安装槽内。主控箱的上表面设有:滑轨,以及与滑轨活动配合且可在滑轨上来回滑动的指示板,指示板的第一端设置在滑轨上,其第二端设有通孔,指示板上围绕通孔刻有角度刻度。舵机的输出轴上设有指针,当指示板的第二端滑动至舵机输出轴的正上方时,可通过读取指针指向的刻度来获取舵机转动的角度。

优选地,滑轨的第一端设有定位挡板,滑轨的第二端设有限位挡板。

优选地,指针具有双向箭头或者十字箭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1、可直观的观察到舵机的旋转角度,快速检测舵机转动的角度与程序设定旋转角度是否一致,从而检测舵机比较是否合格; 2、舵机无需螺纹、卡扣紧固,安装、测试简便,测试效率快。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待测舵机500测试装置。

参照图1-2,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面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如图1-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待测舵机500测试装置包括:主控箱100,滑轨300以及指示板400。主控箱100内设主控板,该主控板内设有用于控制待测舵机500旋转角度的程序。主控箱100的上表面设有安装槽 200,待测舵机500安装在该安装槽200内。主控箱100的上表面还设有滑轨300,滑轨300上设有一可在滑轨300上来回滑动的滑块301,指示板400的第一端固定在滑轨300的滑块301上。指示板400的第二端开设通孔401,指示板400上围绕所述通孔401刻有角度刻度,并形成空心的角度刻度盘。待测舵机500的输出轴设有指针501,当指示板400的第二端滑动至待测舵机500的输出轴的正上方时,可通过读取指针501指向的刻度来获取待测舵机500转动的角度。将读取的角度值与程序设定的值进行比较,从而确定待测舵机500是否按照程序设定的值进行转动,由此以快速检测出待测舵机500精度。其次,滑动设置的指示板400方便移动,从而便于安装、检测待测舵机500。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带角度刻度的指示板400,在待测舵机 500的输出轴设置指针501,利用待测舵机500的输出轴带动指针501转动,待测舵机500按照程序设定转动到一定角度停止后,指针501也随之停止。指针 501指向的刻度即待测舵机500按程序设定转动的角度,由此,通过读取指针501指向的刻度即可快速检测出待测舵机500转动的角度。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1、可直观的观察到待测舵机500的旋转角度,快速检测待测舵机500转动的角度与程序设定旋转角度是否一致,从而检测待测舵机500比较是否合格;2、待测舵机500的安装无需螺纹、卡扣紧固,安装、测试简便,测试效率快。

优选地,滑轨300的第一端设有定位挡板302,该定位挡板302靠近安装槽 200,其使得工作人员在滑动指示板400时,可以将指示板400上的带角度刻度的通孔401准确滑动至待测舵机500的输出轴的正上方,方便用户读取指针501 指向的刻度数,提高待测舵机500检测效率。在本实施例中,滑轨300的还第二端设有限位挡板303,该限位挡板303用于防止指示滑出滑轨300。

进一步地,指针501具有双向箭头或者十字箭头,以方便用户读取刻度。同时,工作人员还可以通过读取指针501两头(或者每一箭头)的刻度取均值来减小读取的误差,提高待测舵机500的检测精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