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物联网的PM2.5远程检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24789阅读:390来源:国知局
基于物联网的PM2.5远程检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基于物联网的PM2.5远程检测系统,尤其是涉及一种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实时检测到当地大气中PM2.5的含量。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汽车数量的增加,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特别是大气中PM2.5的含量增长速度很快,PM2.5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挥发性有机物,大多含有重金属等有毒物质。环境的恶化、气候的异常,呼吸道性疾病的频繁发生,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

PM2.5的检测就变得至关重要,通过对大气PM2.5含量的检测,可以使人们了解到当地的大气质量的变化。

申请号为201610996526.9的专利公开了一种PM2.5报警仪,包括外壳,外壳内设有电路板,所述电路板包括PM25模块、按键模块、单片机模块、显示模块和报警模块,PM25模块,检测空气中PM25 含量,并将其转化为电信号输出,同时将该输出信号送给单片机模块;按键模块,通过按键预设PM25含量,并将该预设信号送入单片机模块;单片机模块,接收PM25模块的输出信号,并将该信号送显示模块;同时将PM25模块的输出信号与按键模块的预设信号进行比较,若超出预设信号,单片机模块输出信号给报警模块和降尘模块;显示模块,接收单片机模块的信号,显示当前的PM25含量;报警模块,接收单片机模块的信号,同时,LED闪烁和蜂鸣器发声。虽然整个报警器可以对PM2.5的值进行检测和显示,但缺点是这个装置不能进行数据的远程检测,每次记录数据都要实地采集,比较麻烦。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款基于物联网的PM2.5远程检测系统,结构简单,可以长期放置在某地,实时检测当地的PM2.5 浓度数值和大气中其他相关量值。检测人员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通过GSM远程控制,完成对当地PM2.5浓度数值的检测,实现了准确、高效、低成本的远程检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套基于物联网的PM2.5远程检测系统,它专为远程检测大气中PM2.5浓度而设计,主要用于检测大气中的参数,包括:PM2.5浓度、温度、湿度、大气压强等参数。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包括:PM2.5远程检测系统、GSM通信网络中心、检测中心、PC机、手持式移动设备。所述PM2.5远程检测系统安放在各个检测点,并通过GSM远程控制模块与GSM通信网络中心连接,所述GSM通信网络中心与检测中心PC机连接,所述检测中心与云端连接,所述手持式移动设备与云端连接获取实时的当地 PM2.5及相关数值。

所述的PM2.5远程检测系统是本实用新型中的最小单元,分布于城市的各个检测点。PM2.5远程检测系统中设有各种与PM2.5值相关的传感器,通过这些传感器检测各种与PM2.5相关的信息。 PM2.5远程检测系统的数量是N个,且每一个PM2.5远程检测系统都有一个独立的ID号码,在整个系统中,每个ID号码对应其相应的位置,通过控制中心的PC机可以对其位置进行查看。PM2.5远程检测系统中的GSM远程控制模块可以完成数据的传输。

所述的GSM通信网络中心,其目的是汇总若干个PM2.5远程检测系统的相关数据,并传送到检测中心。

所述的PM2.5远程检测系统包括:电源模块、MCU最小系统模块、大气压强检测模块、大气温湿度检测模块、PM2.5检测模块、 LCD显示模块、GSM远程控制模块。电源模块用于给整个系统提供电能;大气压强检测模块,输入端为BMP180气压传感器,输出端连接至MCU最小系统模块的PC0、PC1端口,用于检测大气的气压值;大气温湿度检测模块,输入端为DHT11温湿度传感器,输出端连接至MCU最小系统模块的PC2端口,用于检测大气的温度和湿度值;PM2.5检测模块,输入端为PM2.5传感器,输出端连接至MCU 最小系统模块的AD接口,用于检测大气中PM2.5的值;LCD显示模块通过排线连接至MCU最小系统模块,用于实现人机交互; GSM远程控制模块,输入端为SIM900A无线通信模块,输出端连接至MCU最小系统模块的TXD2、RXD2端口,用于远程短信控制整个系统,远程监测大气中PM2.5的含量、大气温度、湿度和压强。

所述的电源模块提供+3.3V、+5V、220VAC。

所述的电源模块包括两个稳压芯片U2、U3、一个220V接插口 P1、一个单刀单掷开关S1、一个防接反二极管D1、一个可恢复保险丝F1、三个钽电容C1、C4、C6、C7、四个瓷片电容C2、C3、C5、 C8、C9、C10。220V接插口P1一端接单刀单掷开关S1的一端,另一端接地,单刀单掷开关S1的一端接保险丝F1的一端,保险丝F1 的另一端接防接反二极管D1的阳极,防接反二极管D1的阴极接钽电容C1的正极、瓷片电容C2的一端、稳压芯片U1的第一引脚,钽电容C1的负极、瓷片电容C2的另一端接地,稳压芯片U1的第二引脚接地,瓷片电容C3、钽电容C4的负极一端并至地,瓷片电容C3 的另一端接钽电容C4的正极并引出一个+5V数字电压端子,+5V数字电压端子的另一端接瓷片电容C5、钽电容C6的正极、稳压芯片 U2的第三引脚,稳压芯片U2的第一引脚接地,稳压芯片U2的第二引脚、钽电容C7的正极、瓷片电容C8、C9、C10的一端并引出 +3.3V数字电压端子,钽电容C7的负极和瓷片电容C8、C9、C10的另一端并至地。所述稳压芯片U2型号为LM7805,U3型号为 AMS1117。+5V电压和+3.3V电压用于给单片机、传感器等数字电路供电。

所述的MCU最小系统模块包括一个直插晶振Y1、七个瓷片电容C11、C12、C13、C14、C15、C16、C17、两个电阻R1、R2、一个开关二极管D2。直插晶振Y1的一端接瓷片电容C11的一端、电阻R1的一端、MCU芯片U1的第三十三引脚,直插晶振Y1的另一端接瓷片电容C12的一端、电阻R1的另一端、MCU芯片U1的第三十四引脚,瓷片电容C11的另一端接瓷片电容C12的另一端并至地,瓷片电容C13的一端接MCU芯片U1的第九十八引脚,瓷片电容C13的另一端并至地,瓷片电容C14的一端、瓷片电容C15的一端、瓷片电容C16的一端接+5V数字电压端子、MCU芯片U1的第一百引脚,瓷片电容C14的另一端、瓷片电容C15的另一端、瓷片电容C16的另一端接地、MCU芯片U1的第九十九引脚,电阻R2 的一端、开关二极管D2的一端接+5V数字电压端子,电阻R2的另一端、开关二极管D2的另一端接瓷片电容C17的一端、MCU芯片 U1的第三十引脚,瓷片电容C17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的MCU最小系统模块U1型号为ATMEGA2560-16AU。

所述的大气压强检测模块包括一个气压传感器芯片U4、两个电阻R3、R4。电阻R3、R4一端接+3.3V数字电压端子、气压传感器芯片U4的第二引脚、第三引脚,电阻R3的另一端接气压传感器芯片U4的第六引脚、MCU芯片U1的第五十四引脚,电阻R4的另一端接气压传感器芯片U4的第五引脚、MCU芯片U1的第五十三引脚,气压传感器芯片U4的第七引脚接地。所述的气压传感器芯片 U4型号为BMP180。

所述的大气温湿度检测模块包括一个温湿度传感器芯片U5、一个电阻R5、一个瓷片电容C18。电阻R5一端接+5V数字电压端子、温湿度传感器芯片U5的第一引脚、瓷片电容C18的一端,电阻R5 的另一端接温湿度传感器U5的第二引脚、MCU芯片U1的第五十五引脚,瓷片电容C18的另一端接温湿度传感器U5的第四引脚、地。所述的温湿度传感器芯片U5型号为DHT11。

所述的PM2.5检测模块包括一个PM2.5传感器芯片U6,一个瓷片电容C19。PM2.5传感器芯片U6的第一引脚接地,PM2.5传感器芯片U6的第二引脚接+5V数字电压端子,瓷片电容C19的一端接 PM2.5传感器芯片U6的第三引脚,瓷片电容C19的另一端接地, PM2.5传感器芯片的第四引脚接MCU芯片U1的第九十七引脚,PM2.5传感器芯片U6的第6引脚接MCU芯片U1的第四十五引脚。所述的PM2.5传感器芯片U6型号为GP2Y1050AU0F。

所述的LCD显示模块包括一个液晶显示器芯片U7、一个瓷片电容C20、一个滑动变阻器R6、两个电阻R7、R8、一个NPN三极管 Q1。液晶显示器芯片U7的第一引脚接地和瓷片电容C20的一端,液晶显示器芯片U7的第二引脚接瓷片电容C20的另一端、+5V数字电压端子,液晶显示器芯片U7的第三引脚接滑动变阻器R6的第二引脚,滑动变阻器R6的第一引脚接地,滑动变阻器R6的第三引脚接 +5V数字电压端子,液晶显示器芯片U7的第四、第五、第六引脚分别接MCU芯片U1的第五十六、第五十七、第五十八引脚,液晶显示器芯片U7的第七、第八、第九、第十、第十一、第十二、第十三、第十四引脚分别接MCU芯片U1的第七十八、第七十七、第七十六、第七十五、第七十四、第七十三、第七十二、第七十一引脚,液晶显示器芯片U7的第十五引脚接+5V数字电压端子,液晶显示器芯片U7的第十六引脚接三极管Q1的第三引脚,三极管Q1的第一引脚接地和电阻R8的一端,电阻R8的另一端接三极管Q1的第二引脚和电阻R7的一端,电阻R7的另一端接MCU芯片U1的第五十九引脚。所述的液晶显示器芯片U7型号为LCD1602。

所述的GSM远程控制模块包括一个GSM无线通信芯片U8、一个SIM卡芯片、两个瓷片电容C21、C22、五个电阻R9、R10、 R11、R12、R13、一个电源指示灯D3。GSM无线通信芯片U8的第一引脚接电阻R9的一端,电阻R9的另一端接地,GSM无线通信芯片U8的第九引脚接电阻R10的一端,电阻R10的另一端接MCU芯片U1的第十二引脚,GSM无线通信芯片U8的第十引脚接电阻R11 的一端,电阻R11的另一端接MCU芯片U1的第十三引脚,GSM无线通信芯片U8的第十六引脚接电阻R12的一端、瓷片电容C21的一端,电阻R12的另一端接+5V数字电压端子,瓷片电容C21的另一端GSM无线通信芯片U8的第十七、十八、二十九引脚和地,GSM 无线通信芯片U8的第三十引脚接SIM卡芯片U9的第六引脚和瓷片电容C22的一端,瓷片电容C22的另一端接地,GSM无线通信芯片 U8的第三十一引脚接SIM卡芯片U9的第一引脚,GSM无线通信芯片U8的第三十二引脚接SIM卡芯片U9的第四引脚,GSM无线通信芯片U8的第三十三引脚接SIM卡芯片U9的第五引脚,GSM无线通信芯片U8的第三十九、四十五、四十六、五十三、五十四、五十八、五十九、六十一、六十二、六十三、六十四、六十五引脚接地,GSM无线通信芯片U8的第五十五、五十六、五十七引脚接+5V 数字电压端子。所述的GSM无线通信芯片U8的型号为SIM900A,所述的SIM卡芯片U9的型号为SIM。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实现了严格意义上的远程检测大气中PM2.5的含量,即在任何时间任何地方,都能实时检测到当地大气中PM2.5的含量;本实用新型具有操作简单,可通过远程短信实现对仪器的操作,且在完成仪器初始安装后,无需工作人员在场,仪器会自动检测大气中PM2.5的数值,并通过短信远程发送到检测人员手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PM2.5远程检测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3为电源模块的硬件电路图;

图4—图8为MCU最小系统模块硬件电路图;

图9为大气压强检测模块硬件电路图;

图10为大气温湿度检测模块硬件电路图;

图11为PM2.5检测模块硬件电路图;

图12为LCD显示模块硬件电路图;

图13为GSM远程控制模块硬件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PM2.5远程检测系统、GSM通信网络中心、检测中心、PC机、手持式移动设备。所述PM2.5远程检测系统安放在各个检测点,并通过GSM远程控制模块与GSM通信网络中心连接,所述GSM通信网络中心与检测中心PC机连接,所述检测中心与云端连接,所述手持式移动设备与云端连接获取实时的当地PM2.5及相关数值。所述的PM2.5远程检测系统是本实用新型中的最小单元,分布于城市的各个检测点。PM2.5远程检测系统中设有各种与PM2.5值相关的传感器,通过这些传感器检测各种与PM2.5相关的信息。PM2.5远程检测系统的数量是N个,且每一个PM2.5远程检测系统都有一个独立的ID号码,在整个系统中,每个ID号码对应其相应的位置,通过控制中心的PC机可以对其位置进行查看。PM2.5远程检测系统中的GSM远程控制模块可以完成数据的传输。所述的GSM通信网络中心,其目的是汇总若干个PM2.5 远程检测系统的相关数据,并传送到检测中心。

如图2所示,PM2.5远程检测系统包括:电源模块、MCU最小系统模块、大气压强检测模块、大气温湿度检测模块、PM2.5检测模块、LCD显示模块、GSM远程控制模块等。电源模块用于给整个系统提供电能;大气压强检测模块,输入端为BMP180气压传感器,输出端连接至MCU最小系统模块的PC0、PC1端口,用于检测大气的气压值;大气温湿度检测模块,输入端为DHT11温湿度传感器,输出端连接至MCU最小系统模块的PC2端口,用于检测大气的温度和湿度值;PM2.5检测模块,输入端为PM2.5传感器,输出端连接至MCU最小系统模块的AD接口,用于检测大气中PM2.5的值;LCD显示模块通过排线连接至MCU最小系统模块,用于实现人机交互;GSM远程控制模块,输入端为SIM900A无线通信模块,输出端连接至MCU最小系统模块的TXD2、RXD2端口,用于远程短信控制整个系统,远程监测大气中PM2.5的含量、大气温度、湿度和压强。通过短信可以远程控制仪器、读取检测的数据,LCD显示屏上可以显示当地大气中的PM2.5含量、温度、湿度、大气气压的参数。

如图3所示,所述的电源模块包括两个稳压芯片U2、U3、一个220V接插口P1、一个单刀单掷开关S1、一个防接反二极管D1、一个可恢复保险丝F1、三个钽电容C1、C4、C6、C7、四个瓷片电容 C2、C3、C5、C8、C9、C10。12V接插口P1一端接单刀单掷开关 S1的一端,另一端接地,单刀单掷开关S1的一端接保险丝F1的一端,保险丝F1的另一端接防接反二极管D1的阳极,防接反二极管 D1的阴极接钽电容C1的正极、瓷片电容C2的一端、稳压芯片U1 的第一引脚,钽电容C1的负极、瓷片电容C2的另一端接地,稳压芯片U1的第二引脚接地,瓷片电容C3、钽电容C4的负极一端并至地,瓷片电容C3的另一端接钽电容C4的正极并引出一个+5V数字电压端子,+5V数字电压端子的另一端接瓷片电容C5、钽电容C6 的正极、稳压芯片U2的第三引脚,稳压芯片U2的第一引脚接地,稳压芯片U2的第二引脚、钽电容C7的正极、瓷片电容C8、C9、 C10的一端并引出+3.3V数字电压端子,钽电容C7的负极和瓷片电容C8、C9、C10的另一端并至地。所述稳压芯片U2型号为 LM7805,U3型号为AMS1117。+5V电压和+3.3V电压用于给单片机、传感器等数字电路供电。可恢复保险丝F1可实现对系统的过流过压保护。

如图4—图8所示,所述的MCU最小系统模块包括一个直插晶振Y1、七个瓷片电容C11、C12、C13、C14、C15、C16、C17、两个电阻R1、R2、一个开关二极管D2。直插晶振Y1的一端接瓷片电容C11的一端、电阻R1的一端、MCU芯片U1的第三十三引脚,直插晶振Y1的另一端接瓷片电容C12的一端、电阻R1的另一端、 MCU芯片U1的第三十四引脚,瓷片电容C11的另一端接瓷片电容 C12的另一端并至地,瓷片电容C13的一端接MCU芯片U1的第九十八引脚,瓷片电容C13的另一端并至地,瓷片电容C14的一端、瓷片电容C15的一端、瓷片电容C16的一端接+5V数字电压端子、 MCU芯片U1的第一百引脚,瓷片电容C14的另一端、瓷片电容C15 的另一端、瓷片电容C16的另一端接地、MCU芯片U1的第九十九引脚,电阻R2的一端、开关二极管D2的一端接+5V数字电压端子,电阻R2的另一端、开关二极管D2的另一端接瓷片电容C17的一端、MCU芯片U1的第三十引脚,瓷片电容C17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的MCU最小系统模块U1型号为ATMEGA2560-16AU。瓷片电容C13、C14、C15、C16作为退耦电容,可有效防止电源端的电压剧烈波动。

如图9所示,所述的大气压强检测模块包括一个气压传感器芯片U4、两个电阻R3、R4。电阻R3、R4一端接+3.3V数字电压端子、气压传感器芯片U4的第二引脚、第三引脚,电阻R3的另一端接气压传感器芯片U4的第六引脚、MCU芯片U1的第五十四引脚,电阻R4的另一端接气压传感器芯片U4的第五引脚、MCU芯片U1 的第五十三引脚,气压传感器芯片U4的第七引脚接地。所述的气压传感器芯片U4型号为BMP180。

如图10所示,所述的大气温湿度检测模块包括一个温湿度传感器芯片U5、一个电阻R5、一个瓷片电容C18。电阻R5一端接+5V 数字电压端子、温湿度传感器芯片U5的第一引脚、瓷片电容C18的一端,电阻R5的另一端接温湿度传感器U5的第二引脚、MCU芯片 U1的第五十五引脚,瓷片电容C18的另一端接温湿度传感器U5的第四引脚、地。所述的温湿度传感器芯片U5型号为DHT11。瓷片电容C18作为退耦电容,可有效防止电源端的电压剧烈波动。

如图11所示,所述的PM2.5检测模块包括一个PM2.5传感器芯片U6,一个瓷片电容C19。PM2.5传感器芯片U6的第一引脚接地, PM2.5传感器芯片U6的第二引脚接+5V数字电压端子,瓷片电容 C19的一端接PM2.5传感器芯片U6的第三引脚,瓷片电容C19的另一端接地,PM2.5传感器芯片的第四引脚接MCU芯片U1的第九十七引脚,PM2.5传感器芯片U6的第6引脚接MCU芯片U1的第四十五引脚。所述的PM2.5传感器芯片U6型号为GP2Y1050AU0F。

如图12所示,所述的LCD显示模块包括一个液晶显示器芯片 U7、一个瓷片电容C20、一个滑动变阻器R6、两个电阻R7、R8、一个NPN三极管Q1。液晶显示器芯片U7的第一引脚接地和瓷片电容C20的一端,液晶显示器芯片U7的第二引脚接瓷片电容C20的另一端、+5V数字电压端子,液晶显示器芯片U7的第三引脚接滑动变阻器R6的第二引脚,滑动变阻器R6的第一引脚接地,滑动变阻器 R6的第三引脚接+5V数字电压端子,液晶显示器芯片U7的第四、第五、第六引脚分别接MCU芯片U1的第五十六、第五十七、第五十八引脚,液晶显示器芯片U7的第七、第八、第九、第十、第十一、第十二、第十三、第十四引脚分别接MCU芯片U1的第七十八、第七十七、第七十六、第七十五、第七十四、第七十三、第七十二、第七十一引脚,液晶显示器芯片U7的第十五引脚接+5V数字电压端子,液晶显示器芯片U7的第十六引脚接三极管Q1的第三引脚,三极管Q1的第一引脚接地和电阻R8的一端,电阻R8的另一端接三极管Q1的第二引脚和电阻R7的一端,电阻R7的另一端接 MCU芯片U1的第五十九引脚。所述的液晶显示器芯片U7型号为 LCD1602。瓷片电容C20作为退耦电容,可有效防止电源端的电压剧烈波动。本实用新型中设计了简单、可靠的背光模块,需要调节 LCD液晶屏时,可控制三极管Q1导通从而打开背光,不需要调节 LCD液晶屏时,可控制三极管Q1关断,此设计有效防止在不调节 LCD液晶屏时耗电。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R6还可以调节背光的亮度。

如图13所示,所述的GSM远程控制模块包括一个GSM无线通信芯片U8、一个SIM卡芯片、两个瓷片电容C21、C22、五个电阻 R9、R10、R11、R12、R13、一个电源指示灯D3。GSM无线通信芯片U8的第一引脚接电阻R9的一端,电阻R9的另一端接地,GSM 无线通信芯片U8的第九引脚接电阻R10的一端,电阻R10的另一端接MCU芯片U1的第十二引脚,GSM无线通信芯片U8的第十引脚接电阻R11的一端,电阻R11的另一端接MCU芯片U1的第十三引脚,GSM无线通信芯片U8的第十六引脚接电阻R12的一端、瓷片电容C21的一端,电阻R12的另一端接+5V数字电压端子,瓷片电容C21的另一端GSM无线通信芯片U8的第十七、十八、二十九引脚和地,GSM无线通信芯片U8的第三十引脚接SIM卡芯片U9的第六引脚和瓷片电容C22的一端,瓷片电容C22的另一端接地,GSM 无线通信芯片U8的第三十一引脚接SIM卡芯片U9的第一引脚, GSM无线通信芯片U8的第三十二引脚接SIM卡芯片U9的第四引脚,GSM无线通信芯片U8的第三十三引脚接SIM卡芯片U9的第五引脚,GSM无线通信芯片U8的第三十九、四十五、四十六、五十三、五十四、五十八、五十九、六十一、六十二、六十三、六十四、六十五引脚接地,GSM无线通信芯片U8的第五十五、五十六、五十七引脚接+5V数字电压端子。所述的GSM无线通信芯片 U8的型号为SIM900A,所述的SIM卡芯片U9的型号为SIM。瓷片电容C21、C22作为退耦电容,可有效防止电源端的电压剧烈波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