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式电能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分流器。
背景技术:
分流器是测量直流电流用的,根据直流电流通过电阻时在电阻两端产生电压的原理制成。
现有的分流器其易于受到磁场的干扰,为了能够解决该技术问题,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新型抗交变磁场锰铜分流器[申请号:201420109280.5],包括分流器的锰铜电阻体和采样端点,在分流器的其中一侧设有导线,在靠近锰铜电阻体的分流器两侧均设有一个采样端点,采样端点上连接有采样线,锰铜电阻体开设有一通孔,其中一根采样线穿过通孔至另一侧,把锰铜电阻体分成两块面积相同的区域,并该采样线与该侧的采样端点连接固定,同时该侧的两根采样线固定并螺旋绞合延伸,两根采样线的头部和尾部分别套接一个热缩套管,穿过通孔的采样线上套接有硅胶套。此技术方案,在外部交变磁场干扰时,被拉至靠近锰铜电阻体另一侧的采样线上产生感应电压及电动势,且与锰铜电阻上产生的感应电压及电动势相平衡,即可防止交变磁场对分流器的干扰。
虽然上述的方案具有以上诸多的优点,但是,上述的方案其并未彻底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因此,急需开发一种可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分流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提高抗交变磁场能力的分流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分流器包括电子束焊分流板,在电子束焊分流板上设有第一取样线连接孔和第二取样线连接孔,在电子束焊分流板上还设有位于第一取样线连接孔和第二取样线连接孔之间的中间通孔,在电子束焊分流板的一面设有分别与第一取样线连接孔和中间通孔连通的第一布线槽,在电子束焊分流板的另一面设有分别与第二取样线连接孔和中间通孔连通的第二布线槽,本分流器还包括第一取样线、第二取样线和第三取样线,第一取样线的一端卡于第一布线槽中且端部延长至第一取样线连接孔中,第二取样线的一端卡于第二布线槽中且端部延长至第二取样线连接孔中,第一取样线的另一端穿过中间通孔并与第二取样线的另一端缠绕在一起,第三取样线连接在电子束焊分流板的一侧边上。
在上述的分流器中,所述的第一布线槽具有两个且相互平行。
在上述的分流器中,所述的第二布线槽具有两个且相互平行。
在上述的分流器中,所述的第一取样线另一端与第二取样线的另一端缠绕在一起形成缠绕部,在缠绕部上套设有至少一根热缩管。
在上述的分流器中,所述的热缩管有两根,一根热缩管套在缠绕部靠近电子束焊分流板的一端,另一根热缩管套在缠绕部远离电子束焊分流板的一端。
在上述的分流器中,所述的电子束焊分流板一侧边上连接有连接端,所述的第三取样线一端连接在连接端上。
在上述的分流器中,所述的第一取样线连接孔和第二取样线连接孔对称设置。
在上述的分流器中,所述的电子束焊分流板另一侧边具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安装部,在每个安装部上分别设有安装定位孔。
在上述的分流器中,所述的安装定位孔为圆形孔和腰形孔中的任意一种或者两种的组合。
在上述的分流器中,所述的中间通孔位于电子束焊分流板的中部,所述的中间通孔、第一取样线连接孔和第二取样线连接孔位于同一直线上。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分流器的优点在于:
1、缩小第一取样线和第二取样线之间的距离,即,解决了磁场问题,大幅提高了抗交变磁场能力。
2、结构简单且易于制造。
3、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子束焊分流板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种电子束焊分流板结构示意图。
图中,电子束焊分流板1、第一取样线连接孔11、第二取样线连接孔12、中间通孔13、第一布线槽14、连接端15、安装部16、安装定位孔17、第一取样线2、第二取样线3、第三取样线4、热缩管5。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3所示,本分流器包括电子束焊分流板1,在电子束焊分流板1一侧边上连接有连接端15,在电子束焊分流板1另一侧边具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安装部16,在每个安装部16上分别设有安装定位孔17。
安装定位孔17为圆形孔和腰形孔中的任意一种或者两种的组合。
优化方案,本实施例的其中一个安装部16上有圆形孔,另一个安装部16上有腰形孔。
在电子束焊分流板1上设有第一取样线连接孔11和第二取样线连接孔12,其次,第一取样线连接孔11和第二取样线连接孔12对称设置。
在电子束焊分流板1上还设有位于第一取样线连接孔11和第二取样线连接孔12之间的中间通孔13,中间通孔13位于电子束焊分流板1的中部,所述的中间通孔13、第一取样线连接孔11和第二取样线连接孔12位于同一直线上。
第一取样线连接孔11、第二取样线连接孔12和中间通孔13均为矩形孔。
在电子束焊分流板1的一面设有分别与第一取样线连接孔11和中间通孔13连通的第一布线槽14,该第一布线槽14具有两个且相互平行。在电子束焊分流板1的另一面设有分别与第二取样线连接孔12和中间通孔13连通的第二布线槽,第二布线槽具有两个且相互平行。本分流器还包括第一取样线2、第二取样线3和第三取样线4,第一取样线2的一端卡于第一布线槽14中且端部延长至第一取样线连接孔11中,第二取样线3的一端卡于第二布线槽中且端部延长至第二取样线连接孔12中,第一取样线2的另一端穿过中间通孔13并与第二取样线3的另一端缠绕在一起,第三取样线4连接在电子束焊分流板1的一侧边上。
即,第三取样线4一端连接在连接端15上。
第一取样线2另一端与第二取样线3的另一端缠绕在一起形成缠绕部,在缠绕部上套设有至少一根热缩管5。
优化方案,本实施例的热缩管5有两根,一根热缩管5套在缠绕部靠近电子束焊分流板1的一端,另一根热缩管5套在缠绕部远离电子束焊分流板1的一端。
通过设置中间通孔13、第一取样线连接孔11和第二取样线连接孔12结合第一布线槽14与第二布线槽,其可以缩小第一取样线2和第二取样线3之间的距离,即,解决了磁场问题,大幅提高了抗交变磁场能力。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