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M2.5检测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79499阅读:254来源:国知局
一种PM2.5检测仪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气检测设备,尤其涉及一种PM2.5检测仪。



背景技术:

PM2.5检测仪是用于检测大气中粒径小于2.5μm细颗粒物质的专用仪器。目前,PM2.5产生的主要来源是日常发电、工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等过程中经过燃烧而排放的残留物,大多含有重金属等有毒物质。粒径10μm以上的颗粒物,会被挡在人的鼻子外面,粒径在2.5至10μm之间的颗粒物,能够进入上呼吸道,但部分可通过痰液等排出体外,而人体的生理结构决定了人体对于PM2.5颗粒没有任何过滤和阻挡能力,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PM2.5对人体健康的危害逐渐暴露出其恐怖的一面,PM2.5成为病毒和细菌的载体,为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推波助澜。

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4479444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PM2.5检测器,包括腔体、激光器、光电检测器以及风扇,所述腔体划分为进气通道、检测通道和出气通道;所述激光器位于所述进气通道内;所述光电检测器用于检测散射光,将所有散射光的光信号转换为电流脉冲信号;所述风扇位于所述出气通道的尾端,用于产生预定流速的气流。

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风扇驱动空气通过进气通道进入腔体内,当预定流速的气流进入检测通道后,激光器发出的激光经空气中的PM2.5颗粒散射后,光电检测器检测到散射光并输出电流脉冲信号,则实际PM2.5颗粒的数量即等于电流脉冲信号的个数,通过统计电流脉冲信号的个数即可得知PM2.5的数值;借助于该方案所提供的PM2.5检测器进行检测过程中,空气在风扇的驱动下流经PM2.5检测器的过程中,空气在检测通道中滞留的时间相对较短,考虑大气流动性的特点,该PM2.5检测器的检测结果会存在极大的偶然性,导致PM2.5数值产生极大偏差,检测结果极不精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PM2.5检测仪,利用设置于壳体内的弯管以及缓冲腔,减小了PM2.5数值的偏差,大大提高了检测结果的精确性。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PM2.5检测仪,包括壳体、风机和传感器,所述壳体上开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进风口连接有弯管,所述弯管背离进风口的一端连通有用于缓冲和储存空气的缓冲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空气在风机的驱动下进入壳体时会首先通过弯管,在空气流过弯管的过程中,弯管弯曲的内壁会对空气起到初步缓冲,配合单独设置的缓冲腔,待检测的空气在进入缓冲腔后会挤压缓冲腔内原有的空气,从而进一步被减速缓冲,最终在传感器对待检测的空气进行检测前,待检测的空气基本处于稳定的状态,大大提高了待检测的空气在壳体内的滞留时间,同时降低了空气的流速,降低了偶然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大提高了检测结果的精确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缓冲腔上分别开设有入口和出口,所述入口和出口分别与弯管和出风口呈连通设置,且所述入口的直径大于出口的直径。

本实用新型中,空气在流出弯管后能够通过入口进入缓冲腔,同时部分空气还会通过出口流出缓冲腔,最终由出风口流出壳体之外;实际上,缓冲腔必定不能设置成封闭的形式,而必须与出风口连通,否则空气在不断流入缓冲腔的过程中,会导致缓冲腔内的PM2.5颗粒不断累计,导致PM2.5的浓度远超实际数值;但为了避免空气经入口、出口及出风口直接流出壳体从而使得缓冲腔失去应有的缓冲作用,此处控制缓冲腔上的入口大于出口,使得进入缓冲腔的空气的量会大于流出出口的空气的量;在初期,缓冲腔中的气压会不断增大,这部分先进入缓冲腔的空气会对后进入缓冲腔的空气起到缓冲作用;此后,随着风机被关停,由于缓冲腔内的部分空气会由出口流出出风口,使得缓冲腔内的气压与大气气压逐渐恢复一致,此时缓冲腔内的空气的状况基本与大气一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满足缓冲腔缓冲作用的前提下,避免了缓冲腔内PM2.5的累积导致检测结果远超实际数值,保证了检测结果的精确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入口和出口分别设置于缓冲腔相对的两个侧壁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入口和出口分别设置于缓冲腔两个相对的侧壁上,增大了入口与出口之间的距离,避免了进入缓冲腔的空气直接由出口流出缓冲腔,保证了初期进入缓冲腔内的空气能够使得缓冲腔内的气压迅速增大,并对后进入缓冲腔的空气起到缓冲作用,从而减少了缓冲腔中空气累积所需的时间,即减少了整个检测过程所需的时间,提高了使用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传感器固定设置于缓冲腔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传感器设置于缓冲腔内,而无需单独设置检测腔,当缓冲腔内的空气稳定后,启动传感器即可获取准确的检测结果,间接的减小了PM2.5检测仪的体积,方便携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壳体的侧壁上嵌设有翻盖,所述翻盖位于传感器附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者在使用本实用新型一段时间后,可以通过打开翻盖的方式对壳体内的传感器进行一定程度的清洁擦拭,避免PM2.5颗粒在传感器上大量的堆积并影响后续使用过程中的检测精确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壳体内设有过度腔,所述过度腔同时与弯管和入口呈连通设置,且所述过度腔的底部设有回风板,所述回风板上开设有用于若干连通出风口的通孔,所述通孔的直径小于5mm。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空气在流出弯管并进入过度腔后大部分空气会经入口进入缓冲腔内,但是当缓冲腔内的空气的气压达到一定的程度后,因为空气进入缓冲腔的速度超过缓冲腔中空气由出口流出的速度,则多余的空气就可以通过回风板上的通孔经出风口流出壳体之外,使得缓冲腔内的压强最大不超过某一个临界值,避免因为风机关停不及时导致缓冲腔内空气压强过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壳体中滑动设置有用于控制各通孔开闭的挡风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者可以借助于挡风板控制各通孔的开闭情况,当流经通孔的空气的量发生改变时,流入缓冲腔内的空气的量即随之变化,间接的实现了对于进入缓冲腔内空气量的调节,从而实现对于缓冲腔中传感器检测精确性的控制。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弯管的内壁呈抛光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弯管的内壁光滑则空气在弯管内的流动相对会平滑很多,能够避免空气中的PM2.5颗粒过多的粘附在弯管内壁上,确保绝大多数PM2.5颗粒能够进入缓冲腔内,间接的保证了检测的精确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利用弯管及缓冲腔,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对进入壳体的空气进行的有效的缓冲,配合挡风板对于缓冲腔内空气量的调节,以及过度腔对于缓冲腔内气压的有效控制,确保了传感器在对空气进行检测时,缓冲腔内的待测空气的状况基本与壳体外部的大气一致,不仅增加了待测空气在缓冲腔内的驻留时间,而且提高了待测空气的稳定性,从而大大提高了检测结果的精确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主要用于体现整体结构的轴测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主要用于体现内部结构的爆炸示意图;

图3本实施例主要用于体现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施例主要用于体现过度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施例主要用于体现弯管的剖面示意图;

图6是本实施例主要用于体现过度腔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施例主要用于体现过度腔和挡风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施例主要用于体现缓冲腔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壳体;101、上盖;102、本体;103、下盖;2、进风口;3、出风口;4、腔室;5、过度部;6、弯管;7、过度腔;701、通孔;702、槽口;8、入口;9、挡风板;10、缓冲腔;11、出口;12、翻盖口;13、翻盖;14、传感器15、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附图1和附图3,一种PM2.5检测仪,包括了壳体1,壳体1包括了本体102、上盖101和下盖103,上盖101和下盖103的形状一致,并分别通过卡接的方式与本体102可拆卸连接成一个整体,使得PM2.5检测仪呈长方体状;本体102长度方向的两个侧面上分别开设有进风口2和出风口3。

参见附图2-3,本体102内设有腔室4,腔室4内靠近进风口2的一侧设有过度部5,过度部5采用塑料与本体102一起注塑成型;结合附图4-5,进风口2垂直延伸进入过度部5内,并连通有弯管6,弯管6的内壁光滑。

结合附图6-7,过度部5远离进风口2的一侧设有过度腔7,过度腔7同样采用塑料材质并与过度部5一起注塑成型,弯管6远离进风口2的一端贯穿过度腔7及过度部5的相抵触的侧壁,使得过度腔7与弯管6连通;过度腔7内部呈空腔结构,且过度腔7的底部均匀开设有若干通孔701;而过度腔7远离过度部5的侧面上开设有入口8。

参见附图6-7,上述过度腔7上与入口8所在侧面相邻的侧面上开设有槽口702,槽口702沿着壳体1的宽度方向垂直贯穿本体102的侧壁,而本体102该侧壁上对应设有挡风板9,挡风板9插接在槽口702中,挡风板9远离本体102侧壁的一侧延伸至过度腔7内部,且延伸至过度腔7中的挡风板9的下表面恰好能够遮挡住过度腔7底部的通孔701。

参见附图2和附图8,上述过度腔7远离过度部5的一侧设有缓冲腔10,类似的,缓冲腔10呈空腔结构,并采用塑料材质与上述本体102、过度部5和过度腔7一起注塑成型;上述入口8贯穿过度腔7与缓冲腔10相邻的侧壁,使得过度腔7与缓冲腔10连通起来;缓冲腔10背离过度腔7的侧壁上开设有出口11,出口11的开口大小小于入口8的开口大小;过度腔7上与入口8所在侧壁相邻的侧壁上开设有翻盖口12,翻盖口12垂直贯穿过度腔7以及本体102设有槽口702的侧壁,对应的,本体102的侧壁中对应嵌设有翻盖13,翻盖13恰好能够将缓冲腔10上的翻盖口12彻底封闭。

上述缓冲腔10中设置有传感器14,传感器14通过卡接的方式与缓冲腔10的底部形成可拆卸连接;当使用者打开上述翻盖13后,可以通过翻盖口12对传感器14进行一定的清洁擦拭。

参见附图1-2,上述缓冲腔10远离过度腔7的一侧设有风机15,风机15通过抽吸的方式使得空气由进风口2进入本体102内,而风机15背离缓冲腔10的一侧即为本体102设有出风口3的侧壁。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是:在使用本实用新型进行PM2.5检测时,风机15通过抽吸的方式使得壳体1外部的空气从进风口2进入本体102内部,并沿着弯管6首先进入过度腔7;在空气流经弯管6的过程中,空气被初步缓冲,流速受到一定的限制。

当空气进入过度腔7后,空气会分成两部分,其中少部分空气沿着通孔701及出风口3流出壳体1之外,而大部分空气沿着过度腔7上的入口8进缓冲腔10,由于缓冲腔10上的入口8大于出口11,空气进入缓冲腔10的速度大于空气流出出口11的速度,从而使得缓冲腔10内的气压缓慢上升,当气压升高至预定值后,缓冲腔10内的压强达到一个平衡,此时多余的空气会大部分沿着通孔701流出,从而避免缓冲腔10内压强过大。

当使用者确认出风口3出风量变大后,关停风机15,由于缓冲腔10内气压大于大气压,缓冲腔10内的空气会逐渐沿着出口11及出风口3逸出壳体1之外,最终缓冲腔10内的气压与大气压恢复一致,此时缓冲腔10内空气的状况基本与壳体1外部空气一致;此时,使用者启动传感器14进行PM2.5检测,即可获得精确性较高的PM2.5数值。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