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输电线路全息记录仪。
背景技术:
近年来极端天气增多,且电网在不断延伸,线路安全运行正经历着新的挑战。例如2008年灾害性气候导致输电线路覆冰严重,带来了不可预估的影响。输电线路覆冰可引起导线舞动、杆塔倾斜、倒塌、断线及绝缘子闪络等问题,同时输电线路覆冰是一种地域性很强的自然现象,气候起决定性的作用,而且同一地区不同的微地形、微气候差别也很大,使得输电线路走廊的覆冰因素千差万别。在这样的情况下,一旦高压铁塔出现短路、跳闸或倒塔等情况,其对工厂生产和人民生活都将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保障高压铁塔的安全和稳定,是电力部门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当前输电线路异常状态的发现主要是靠人工巡线或者无人机巡线方法来进行,但是该种巡线方式无法在极端天气下对输电线路进行监测,无法提供极端天气下输电线路周围环境的第一手数据,所以无法制定有效的电网应急防灾策略,预先防止输电线路异常状况的发生。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极端天气下无法实时监测输电线路状态的问题,提供一种输电线路全息记录仪,实现极端天气下输电线路的实时监测。
一种输电线路全息记录仪,包括固定支架、传感器、万向调节支架、处理器和摄像装置;所述输电线路全息记录仪通过所述固定支架固定在杆塔上,所述摄像装置设置在所述万向调节支架上,所述万向调节支架与所述固定支架连接;所述传感器和所述摄像装置分别与所述处理器连接。
上述输电线路全息记录仪,处理器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已有的设备,该全息记录仪通过固定支架固定在杆塔上,通过传感器和摄像装置能循环记录输电线路周围环境参数与视频信息,不受极端天气的影响,确保台风、暴雨等极端天气下输电线路周围数据的正常采集,实现极端天气下输电线路的实时监测,能够提供极端条件下第一手视频资料及传感参数,为电网应急防灾策略形成提供关键基础数据及过程记录,进而预先防止输电线路异常状况的发生,保障输电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的输电线路全息记录仪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另一实施例的输电线路全息记录仪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取得的效果,下面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和完整的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输电线路全息记录仪,包括固定支架101、传感器102、万向调节支架103、处理器104和摄像装置105;所述输电线路全息记录仪通过所述固定支架101固定在杆塔上,所述摄像装置105设置在所述万向调节支架103上,所述万向调节支架与所述固定支架连接;所述传感器102和所述摄像装置105分别与所述处理器104连接(所述传感器102和所述处理器104之间的连线未示意)。
上述输电线路全息记录仪不受极端天气的影响,确保台风、暴雨等极端天气下输电线路周围数据的正常采集,实现极端天气下输电线路的实时监测,能够提供极端条件下第一手视频资料及传感参数,为电网应急防灾策略形成提供关键基础数据及过程记录,进而预先防止输电线路异常状况的发生,保障输电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
下面对输电线路全息记录仪所包含的各个设备进行详细介绍。
固定支架101用于将输电线路全息记录仪固定在杆塔上,从而可以对输电线路周围环境数据进行实时采集。固定支架101适用于角钢塔、水泥杆、钢管杆(塔)等不同类型的杆塔。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输电线路全息记录仪为一体化封装。可以将输电线路全息记录仪采用轻量化选材封装,然后通过固定支架101安装在杆塔上,确保在台风、暴雨和地震等极端天气下正常工作。
传感器102用于采集输电线路周围的环境参数信息。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传感器包括微气象传感器、风速风向传感器、拉力传感器、位移传感器以及加速度传感器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各个传感器用于不同的环境数据进行采集,以便于用户更好地了解输电线路周围的各个环境信息,从而制定出更为合适的应急防灾策略。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制于上述各个传感器,用户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其它传感器采集环境参数信息。
万向调节支架103可以自由旋转,水平方向360度可调、竖直方向180度可调。摄像装置105设置在万向调节支架103上,从而可以自由旋转,全方位角度拍摄到输电线路周围的环境视频信息。可选的,摄像装置105可以采用星光级夜视高清摄像头,用以昼夜不间断工作,从而可以24小时实时监控输电线路周围的视频信息。
处理器104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已有的处理器实现。处理器104为整个输电线路全息记录仪的核心部分,负责对传感器102和摄像装置105采集来的数据进行处理。处理器104还可以设置人机接口,该人机接口可以连接操作键盘等输入设备,负责对输电线路全息记录仪的各种任务进行人机操作。处理器104可以输出视频信号到显示器,并根据外接输入设备的操作,以响应各种任务包括数据的实时显示、保存和通信等。
为了保证输电线路全息记录仪的正常工作,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输电线路全息记录仪还可以包括电源106,电源106为输电线路全息记录仪提供所需的电能。可以设置若干类型的电源,为输电线路全息记录仪提供所需的各种电源。例如,如图1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输电线路全息记录仪还可以包括设置在所述固定支架101上的第一电源1061。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输电线路全息记录仪还可以包括设置在所述万向调节支架上的第二电源1062。第一电源1061和第二电源1062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取,例如,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源1061为蓄电池(或充电电池),所述第二电源1062为光伏板,即输电线路全息记录仪由光伏板及蓄电池联合供电。另外,输电线路全息记录仪也可以采用专用电源供电。为了保证极端天气下的正常工作,输电线路全息记录仪外接口均可以采用为军品航插。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输电线路全息记录仪还可以包括与所述处理器104相连的定位设备107,所述定位设备107用于获取输电线路全息记录仪的位置信息。定位设备107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已有的设备实现。通过对输电线路全息记录仪进行定位,可以了解到输电线路的位置信息,以便更好的对相应薄弱环节的输电线路及其沿线杆塔加固。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输电线路全息记录仪还可以包括与所述处理器104相连的无线通信设备108。处理器104通过无线通信设备108可以将摄像装置105和传感器102采集的数据发送给远程客户端,远程客户端就可以实时获取传感器数据和视频数据,实现对输电线路的实时监控,尤其是极端天气条件下的实时监控,从而能够第一时间发现输电线路的异常,并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另外,处理器104还可以将自身的定位信息通过无线通信设备108传输给远程客户端,从而可以快速发现输电线路出现异常的位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无线通信设备包括2G(2-Generation wireless telephone technology,第二代手机通信技术规格)芯片、3G芯片、4G芯片和WIFI(WIreless-FIdelity,无线保真)芯片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例如,无线通信设备108将经过处理保存的数据传送到远端,它包括两种通信接口:基于自适应2G/3G/4G无线传输实时视频,通过内置天线的wifi无线网络获取视频数据和日志文件。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输电线路全息记录仪还可以包括与所述处理器104连接的存储设备109,存储设备109负责对通过处理器104处理后的日志文件和视频文件进行保存,形成以时间为序的参数日志文件,同步轮显参数字幕叠加于视频底部,以便通过播放器回放处理后视频录制文件。处理器104对日志文件和视频文件的处理尽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已有的方式实现。存储设备109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任何存储数据的设备,例如,所述存储设备109包括SD卡(Secure Digital Memory Card/SD card,安全数码卡)和/或硬盘,硬盘的大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取,例如2.5寸硬盘。其中,可以通过SD卡配置文件config.xml,配置无线WIFI网络。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输电线路全息记录仪还可以包括与所述处理器104相连的实时时钟发生器110。实时时钟发生器110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已有的设备实现。输电线路全息记录仪在对数据进行采集的过程中,需要实时记录和存储各种信息,这就要求输电线路全息记录仪必须要有实时时钟发生器110,实时时钟发生器110对输电线路全息记录仪的实时性、准确性和可靠行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传统技术中对于输电线路极端条件下的监测缺乏必要手段,无法提供传感器数据及其对应的视频记录信息,更无法为输电线路及其沿线杆塔加固缺乏必要依据。上述输电线路全息记录仪不仅能通过摄像装置循环录制观察窗口的视频信息,同时还记录传感器所获的参数形成以时间为序的参数日志文件,同步轮显参数字幕叠加于视频底部,解决了极端条件下缺乏第一手视频资料及传感参数的问题,为电网应急防灾策略形成提供关键基础数据及过程记录,而且输电线路全息记录仪轻量化选材封装,确保台风、暴雨和地震条件下正常工作,能够被应用于输电线路及其杆塔在极端条件下的监测。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