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回弹仪用多点检测辅助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98114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一种回弹仪用多点检测辅助支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检测辅助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回弹仪用多点检测辅助支架。



背景技术:

回弹法是用一弹簧驱动的重锤通过弹击杆弹击混凝土表面,并测出重锤被反弹回来的距离,以回弹值作为与强度相关的指标,来推定混凝土强度的一种方法。

检测过程中需要设置测区,设置测区时,每一结构或构件的检测区域一般应不少于10个,但对于某一方向尺寸小于4.5m且另一方向尺寸小于0.3m的构件,其测区数量可适当减少,但不应少于5个。两相邻测区间距应在2m以内,测区离构件端部后施工缝边缘的距离不宜大于0.5m,且不易小于0.2m。一般一个测区的面积小于或等于0.04㎡,且一个测区被分为16个测点,每两个测点之间的净距不宜小于20mm。

授权公告号为CN202649064U、授权公告日为2013年01月02日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测试用模板,其表面设有多个测试孔,测试孔不少于16个且为16的整数倍。每16个测试孔为一个测区且每个测区面积不大于0.04㎡。现有技术在使用时,首先依据需要检测的区域画好测区后选择尺寸合适的模板,将模板对准事先画好的测区,将回弹仪插入测试孔即可在保证回弹仪与被测区域垂直的情况下进行测试。

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在于,现有技术模板上的测试孔之间的距离在模板制作时就已经确定,则使用者在检测前需要准备一套各种规格的模板备用,待需要使用模板时,再根据实际情况取用相应尺寸的模板,使得检测成本大大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回弹仪用多点检测辅助支架,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测试用模板规格恒定,为了适用不同的待测面需要准备一整套不同规格的模板,使得检测成本提高的问题,具有用于定位回弹仪的定位块的位置可调,且一次可确定四个定位块的位置,一个回弹仪用多点检测辅助支架即可适用于所有规格的被测面,且回弹仪的定位方便、快捷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回弹仪用多点检测辅助支架,包括具有四条框边的方形的外框、滑动连接在外框两个平行框边的四根第一定位杆、滑动连接在外框另两个平行框边的至少一根第二定位杆,第一定位杆均与其连接的侧边垂直设置,第二定位杆与第一定位杆均垂直设置,外框的每条框边的长度均大于或等于20厘米;第一定位杆或第二定位杆在框边上滑动时,第一定位杆的轴线与框边、第二定位杆的轴线与框边之间始终保持垂直状态;第一定位杆与第二定位杆上均设有用于将第一定位杆或第二定位杆定位的定位件;每根第一定位杆上均滑动连接有定位块,每根第一定位杆上均有一块定位块与第二定位杆滑动连接,定位块即可沿着第一定位杆的轴向运动也可沿着第二定位杆的轴向运动;穿透定位块设有与回弹仪配合的安装孔,安装孔的轴线垂直与外框所在平面。

采用上述结构,第一定位杆、第二定位杆均可与外框发生相对滑动,且第一定位杆与第二定位杆均连接有同一个定位块,使得第一定位杆与第二定位杆发生相对位移时,定位块即随着第一定位杆或第二定位杆发生位移。当第一定位杆不动时,移动第二定位杆即可使得定位块沿着第一定位杆随着第二定位杆运动。第二定位杆不动时,移动第一定位杆,即可使得定位块沿着第二定位杆随着第一定位杆运动。使得定位块可出现在在外框所围成的平面内的任一位置。外框的四边均大于20厘米,而使用回弹法测定时每个测区的面积要求小于等于0.04平方米,使得定位块可出现在任意尺寸测区的任一位置。使用四根第一定位杆,使得第一定位杆与第二定位杆定位时,至少可以确定四个定位块的位置,即一次调节至少可以确定四个测点,使得使用者至多需要调节四次第二定位杆的位置即可使得确定出测定区的所有16个测点。使得测点的确定更加快速、方便。减少了使用者的调节第二定位杆的操作次数。

进一步优选为:所有的第一定位杆均套设在与其垂直的框边上,所有的第二定位杆均套设在与其垂直的框边上;第一定位杆与第二定位杆错开设置。

采用上述结构,所有的第一定位杆与第二定位杆使用套设的方式滑动连接在外框上,使得第一定位杆与第二定位杆在外框上滑动时,第一定位杆与第二定位杆本身更加稳定,使得第一定位杆与第二定位杆滑动时,第一定位杆或第二定位杆与框边的夹角不易发生大的变化。第一定位杆与第二定位杆错开设置,使得第一定位杆与第二定位杆对彼此的运动影响小。

进一步优选为:定位件为穿透第一定位杆或第二定位杆与框边的连接处且与第一定位杆螺纹配合的定位螺栓,定位螺栓与外框紧抵时,第一定位杆或第二定位杆被定位。

采用上述结构,使用定位螺栓对于第一定位杆与第二定位杆定位,使得第一定位杆与第二定位杆定位时方便快捷,仅需转动定位螺栓使得定位螺栓与外框紧抵即可。且螺纹配合使得定位螺栓与第一定位杆、定位螺栓与第二定位杆之间的连接紧密,使得定位螺栓的限位作用强。

进一步优选为:所有的第一定位杆或第二定位杆上均设有与第一定位杆或第二定位杆轴线平行的第一调平水泡,所有的第一定位杆或第二定位杆上还设有与第一定位杆或第二定位杆轴线垂直的第二调平水泡。

采用上述结构,与第一定位杆平行的框边水平时使用第一调平水泡即可观察第一定位杆是否处于水平状态,依据第一调平水泡即可将第一定位杆调节至水平,此时观察第二定位杆上的第二调平水泡即可知道第二定位杆是否垂直,依照第二调平水泡调节第二定位杆使得第二调平水泡平衡,此时第二定位杆即垂直。当与第一定位杆平行的框边垂直时,依照与第一定位杆连接的第二调平水泡调节第一定位杆,依照与第二定位杆连接的第一调平水泡调节第二定位杆,即可使得第一定位杆垂直,第二定位杆水平。方便了使用者观察第一定位杆与第二定位杆是否水平或垂直,并且做出相应的调节措施。

进一步优选为:定位块与第一定位杆或第二定位杆的连接处均设有滚球槽,滚球槽围绕第一定位杆或第二定位杆设置,滚球槽内设有多个与滚球槽滚动连接的滚动球,滚动球不可离开滚球槽,滚动球与第一定位杆、滚动球与第二定位杆均抵接设置;滚动球将第一定位杆与定位块之间的间隙、第二定位杆与定位块之间的间隙填充。

采用上述结构,定位块与第一定位杆或定位块与第二定位杆的连接处设有滚球槽,滚球槽内设有滚动球,使用滚球填充了第一定位杆与第二定位杆之间的间隙。并且滚动球本身将定位块与第一定位杆、定位块与第二定位杆之间的滑动摩擦力转化为静摩擦力。使得定位块与第一定位杆、定位块与第二定位杆之间的滑动更加顺畅。

进一步优选为:外框的四个框边上均设有涂画有刻度的刻度层。

采用上述结构,刻度层的设置方便使用者观察相邻两个第一定位杆之间的距离,方便使用者确定每两个相邻定位杆之间的距离是否相等。减少了因为定位杆间距可能造成的误差。

进一步优选为:外框的四角处至少设有四个与外框所在平面垂直的安装杆,安装杆远离外框的一端设有安装板,安装板所在平面垂直与安装杆轴线。

采用上述结构,外框四角处设有的安装板与安装块,使得使用者将安装板完全抵接在待测平面上即可使得外框与待测平面垂直,而定位块的轴线与外框所在平面垂直,则安装在定位块上的回弹仪轴线与待测平面垂直。方便了使用者调节外框的位置,使得外框很容易即可与待测平面垂直。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使用外框与滑动连接在外框上的第一定位杆、滑动连接在外框上的第二定位杆作为辅助支架,并在第一定位杆与第二定位杆上滑动连接有定位块,回弹仪插接在定位块上的安装孔内即可使得回弹仪定位。使用两个杆的移动实现了定位块在一个水平面内任意位置的移动,并且具有四个第一定位杆,使得一次调节后,即可至少确定四个定位块的位置,使用者仅需最多调节四次第二定位杆即可将一个测区的所有16个测点完全确定。方便了回弹仪用多点检测辅助支架的操作。外框的每条框边均长于或等于20厘米,使得外框所围成的面积一定大于或等一0.04平方米,而一个测区的面积小于等于0.04平方米,则调节第一定位杆、与第二定位杆的位置即可使得定位块出现在任意尺寸测区内所有的位置。使得回弹仪用多点检测辅助支架适用于所有的待测面所有尺寸测区的测定。使用滚动球填充了第一定位杆与定位块、第二定位杆与定位块之间的间隙,使得定位块在移动时更加稳定。并且滚动球的设置使得定位块与第一定位杆、定位块与第二定位杆发生相对位移时更加平滑,更加便于定位块的运动。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A-A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的B-B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A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中,1、外框;1001、框边;2、第一定位杆;3、第二定位杆;4、定位块;5、安装孔;6、定位螺栓;7、第一调平水泡;8、第二调平水泡;9、滚球槽;10、滚动球;11、刻度层;12、安装杆;13、安装板;14、回弹仪。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实施例:一种回弹仪用多点检测辅助支架,如图1、图3所示,包括设有四条框边1001的正方形外框1,外框1的所有框边1001长度均为20厘米,且所有的框边1001上均涂画有以厘米为单位的刻度的刻度层11。外框1的四角处各设有一个与外框1垂直的安装杆12,安装杆12远离外框1的一端设有安装板13,安装板13所在平面垂直于安装杆12所在轴线。

参照图2,外框1围成的空间内设有与外框1两个框边平行的四根第一定位杆2,第一定位杆2套设在与第一定位杆2垂直的框边1001上,第一定位杆2与框边1001的连接处穿透第一定位杆2设有定位螺栓6,定位螺栓6与第一定位杆2螺纹配合。定位螺栓6穿过第一定位杆2紧抵在框边1001上时,第一定位杆2被定位螺栓6限位。外框1围成的空间内还设有第一定位杆2垂直的第二定位杆3,第二定位杆3套设在与第二定位杆3垂直的框边1001上,且第二定位杆3与框边1001的连接处穿透第二定位杆3也设有定位螺栓6。穿透第二定位杆3的定位螺栓与第二定位杆3螺纹配合,穿透第二定位杆3的定位螺栓6紧抵在框边1001上时,第二定位杆3被定位螺栓6限位。第一定位杆2与第二定位杆3错开设置,且所有的第一定位杆2均位于第二定位杆3的一侧。定位螺栓6即为定位件。

参照图2,所有的第一定位杆2或第二定位杆3上均设有与第一定位杆2或第二定位杆3轴线平行的第一调平水泡7(参照图1),所有的第一定位杆2或第二定位杆3上还设有与第一定位杆2或第二定位杆3轴线垂直的第二调平水泡8。

参照图1、图4、图5,所有的第一定位杆2上均滑动连接有一个定位块4,定位块4套设在第二定位杆3上,且所有的定位块4也套设在第二定位杆3上,定位块4与第一定位杆2或第二定位杆3的连接处设有滚球槽9,滚球槽9围绕第一定位杆2或第二定位杆3设置。滚球槽9内设有多个滚动球10,滚动球10将定位块4与第一定位杆2之间的间隙、定位块4与第二定位杆3之间的间隙填充。滚动球10与滚球槽9之间滚动连接。定位块4上设有穿过定位块4与回弹仪14配合的安装孔5,安装孔5的轴线始终与外框1所在平面垂直。

工作过程:

使用时,使用者先依据需要被测定的区域进行划分,在检测区域上使用记号笔画出10个测区(图中未示出),每个测区的面积不大于0.04平方米,且每个测区使用水平分界线与竖直分界线被分为16个小方块(图中未示出),每两个小方块中心之间的净距离大于或等于20毫米。

依照画好的测区,转动位于所有第一定位杆上的定位螺栓6,使得定位螺栓6离开外框1的框边1001,此时即可移动第一定位杆2,使得第一定位杆2沿着与其相连的框边1001运动,使得两个相邻的第一定位杆2之间的距离等于两个相邻的水平分界线之间的距离。拧紧定位螺栓6,使得定位螺栓6与外框1紧抵对于第一定位杆2定位。此时观察位于外框1上的刻度层11,确定相邻两个第一定位杆2之间的距离是否相同。调节外框1的位置,使得与第一定位杆2平行的框边1001处于水平状态,观察第一定位杆2的第一调平水泡7是否处于平衡状态。若第一调平水泡7不为平衡状态,拧松定位螺栓6调节该第一定位杆2的位置,直至第一定位杆2上的第一调平水泡7处于平衡状态。

将外框1对应画好的测区放置,使得外框1逐渐靠近画好的一个测区,使得安装板13抵接在待测区域上,使得四个安装板13均完全与待测区域抵接。此时外框1所在平面即与待测平面平行。此时拧松与第二定位杆3连接的定位螺栓6,移动第二定位杆3,使得第二定位杆3与一个竖直分界线垂直,通知观察位于第二定位杆3上的第二调平水泡8使得第二调平水泡8平衡后,拧紧与第二定位杆3连接的定位螺栓6直至定位螺栓6紧抵在外框1上,使得第二定位杆3被定位。此时即完成对于辅助支架的调节。此时四个定位块4的上的安装孔5位于同一竖直的直线上。

将回弹仪14插入与安装孔5内,此时回弹仪14轴线是与被测面(图中未示出)垂直的。使用回弹仪14即可测出被测面在该点的抗压强度。将回弹仪14插入另一个安装孔内测定该安装孔5处的被侧面的抗压强度。依次测定结束四个安装孔5的被侧面抗压强度后。拧松与第二定位杆3连接的定位螺栓6,移动第二定位杆3,使得第二定位杆3与另一条竖直分界线重合,调节此时第二定位杆3使得第二定位杆3上的第二调平水泡8平衡,拧紧与第二定位杆3连接的定位螺栓6。继续使用回弹仪14测定四个安装孔5处被侧面的抗压强度。使用这种方法令第二定位杆3与四个竖直分界线均重合,并完成对于一个测区16的趋于的测定,之后使用同样的方法测定剩下的9个测区,即完成对于该平面的抗压强度测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