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质浑浊报警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23449阅读:300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质浑浊报警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本发明属于自来水水质安全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质浑浊报警装置。



背景技术:

首都机场供水站是两座二次供水泵站,主要负责整个首都机场地区约40平方公里范围内的供水安全保障,其上游水源为市政自来水。目前,供水站有一间水质监测室每周对出厂水及末梢水进行常规化验,运行值班人员每小时对出厂水进行余氯监测,确保供水水质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虽然保障供水水质安全的措施已很完备,但是如果一旦发生上游水源水质异常,特别是爆管等导致的水质浑浊,对于进出厂自来水由于全部都在封闭管道内或泵体内,很难在第一时间直观发现水质变化,可能会延长处置时间,降低处置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一)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的水质监测室是每小时对出厂水进行监测,但是在出现突发状况时无法立即准确的发现水质异常,会延缓处置时间和处置效率。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质浑浊报警装置,包括箱体和设于所述箱体内的进水管、出水管、检测装置、报警机构、控制机构、观察镜,所述观察镜内部形成观察腔,所述进水管和所述出水管均与所述观察腔连通,所述观察镜上设有能够观察所述观察腔内部的观察窗,所述箱体上设有门体,所述门体上设有通孔,所述观察窗位于所述通孔内;所述检测装置设置在所述进水管或出水管上,并与所述报警机构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质浑浊报警装置包括箱体和设于所述箱体内的进水管、出水管、检测装置、报警机构、控制机构、观察镜,所述观察镜内部形成观察腔,所述进水管和所述出水管均与所述观察腔连通,所述观察镜上设有能够观察所述观察腔内部的观察窗,值班人员能够直接透过观察窗直观的观察观察腔内的水质,可随时随地的观察自来水水质,这样在上游水源出现异常状况时,值班人员能够第一时间直观的观察水质变化,可及时的对水质问题进行处理,提高应急事件的处理效率;并且水质浑浊报警装置还包括报警机构和检测机构,所述检测机构能够检测流经进水管或出水管内待测水样的遮光度信号,同时将该遮光度信号与预设的遮光度对比,如果大于预设的遮光度,则水质发生异常,控制报警装置发出声光警报,使值班人员能够第一时间发现水质异常信息,及时进行处理。

进一步地,还包括电源,所述电源依次与所述检测装置和所述报警机构相连构成串联电路。

进一步地,所述检测装置包括红外对管和控制模块,所述红外对管用于检测自来水的遮光度信号,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将测量的遮光度与预设的遮光度进行比对,并控制所述报警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箱体上设有开口端,所述门体与所述箱体铰接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开口端。

进一步地,所述报警机构包括串联的报警指示灯和蜂鸣器,所述蜂鸣器和所述报警指示灯安装在所述门体上。

进一步地,所述观察镜的底部设有背光灯。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上述和/或附加方面的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申请中所述水质浑浊报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中所述水质浑浊报警装置的主视图;

图3是本申请中所述水质浑浊报警装置电路原理图。

其中图1至图3中附图标记与端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水质浑浊报警装置,11、箱体,111、门体,112、报警机构,1121、报警指示灯,1122、蜂鸣器,113、通孔,114、观察镜,115、观察窗,116、进水管,117、出水管,118、背光灯,119、红外对管,12、电源。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所述绝缘线圆相对于探针插入的另一端穿出所述 绝缘块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质浑浊报警装置1,包括箱体11和设于所述箱体11内的进水管116、出水管117、检测装置、报警机构112、控制机构、观察镜114,所述观察镜114内部形成观察腔,所述进水管116和所述出水管117均与所述观察腔连通,所述观察镜114上设有能够观察所述观察腔内部的观察窗115,所述箱体11上设有门体111,所述门体111上设有通孔113,所述观察窗115位于所述通孔113内;所述检测装置设置在所述进水管116或出水管117上,并与所述报警机构112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质浑浊报警装置1包括箱体11和设于所述箱体11内的进水管116、出水管117、检测装置、报警机构112、控制机构、观察镜114,所述观察镜114内部形成观察腔,所述进水管116和所述出水管117均与所述观察腔连通,所述观察镜114上设有能够观察所述观察腔内部的观察窗115,值班人员能够直接透过观察窗115直观的观察观察腔内的水质,能够随时随地的观察自来水水质,这样在上游水源(进厂水、出厂水、末梢水)出现异常状况时,能够第一时间直观的观察水质变化,能够及时的对水质问题进行处理,提高应急事件的处理效率;并且水质浑浊报警装置1还包括报警机构112和检测机构,所述检测机构能够检测流经进水管116或出水管117内待测水样的遮光度信号,同时将该遮光度信号与预设的遮光度对比,如果大于预设的遮光度,则水质发生异常,控制报警装置发出声光警报,使值班人员能够第一时间发现水质异常信息,及时进行处理。

优选地,如图1所示,所述水质浑浊报警装置1的箱体11为一端开口结构,所述门铰接在所述开口端以打开或者关闭所述开口端,这样在正常使用时能够避免回城异物等进入箱体11内,对箱体11内的零部件造成损坏,同时也能够避免日常工作过程中值班人员磕碰到箱体11内部的部件,以更好地保护上述装置;其中所述门体111能够绕铰接端打开或者关闭所述开口端, 这样在内部零件出现故障时可打开门体111,直接进行更换,操作更加简单方便。

其中在本申请中所述水质浑浊报警装置1是设置在两座二次供水泵站值班室内,其进水管116与上游水源(如市政自来水和出厂水)连接,出水管117连接蓄水池或者吸水井,以对水资源进行重新利用,其中所述水浑浊报警装置还包括电源12,所述电源12依次与检测装置和报警装置相连构成串联电路,同时所述检测装置为红外对管119和控制机构,所述红外对管119设置在所述出水管117上,用于检测水质的遮光度信号,所述控制机构用于接受检测的遮光度信号并与预设的遮光度进行比对,如果大于预设的遮光度则上有水源出现问题,水源被污染,此时控制机构控制报警装置发出声光警报,提醒值班人员上有水源出现问题,值班人员能够第一时间知道故障发生,这样就降低了故障处理时间、提高了故障处理效率。并且所述控制机构在判断水质出现异常是,还会输出数字信号,在电脑上显示出来,使值班人员能够直观的观察到水质异常的程度。

优选地,如图3所示,所述报警机构112包括报警指示灯1121和蜂鸣器1122,所述蜂鸣器1122和所述报警指示灯1121安装在所述门体111上,其中所述蜂鸣器1122是集成在所述报警指示灯1121上的,即二者是串联的连接方式,同时报警指示灯1121、蜂鸣器1122和所述红外对管119也均是串联的结构,当水质处于污染状态时,报警指示灯1121和蜂鸣器1122得电发出光亮和声光警报声,提醒值班人员水质出现异常情况。

另外,所述观察镜114的下端还设有背光灯118,所述背光灯118能够使值班人员更加清楚的观察流经观察镜114水的浑浊程度,能够使值班人员更加直观地观察到是指信息,以实现实时观察、第一时间了解水质信息的目的,能够提高水质污染发现时间、减少水质污染处置时间同时还能够提高处理效率。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质浑浊报警装置包括箱体和设于所述箱体内的进水管、出水管、检测装置、报警机构、控制机构、观察镜,所述观察镜内部形成观察腔,所述进水管和所述出水管均与所述观察腔连通,所述观察镜上设有能够观察所述观察腔内部的观察窗,值班人员能够直接透过观察窗直观的观察观察腔内的水质,能够随时随地的观察自来水水质,这样在上游水源出现异常状况时,能够第一时间直观的观察水质变化,能够及时的对水质问题进行处理,提高应急事件的处理效率;并且水质浑浊报警装置还包括报警机构和检测机构,所述检测机构能够检测流经进水管或出水管内待测水样的遮光度信号,同时将该遮光度信号与预设的遮光度对比,如果大于预设的遮光度,则水质发生异常,控制报警装置发出声光警报,使值班人员能够第一时间发现水质异常信息,及时进行处理。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