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织病理标本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15963阅读:301来源:国知局
一种组织病理标本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组织病理标本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实现准确的病理诊断的前提,是科学、规范的处理组织病理标本(以下简称标本),制作成为合格的病理切片,提供给病理医生。标本的处理过程,包括取材、固定、脱水、包埋、切片、漂片、染色、封片等几个主要步骤。其中,染色可分为苏木素伊红染色、特殊酶组织化学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原位杂交等。这些步骤的实施,需要使用多种具有挥发性的有毒试剂,对技术人员的健康具有不同程度的危害。这就需要一种高度自动化的设备来减少人工操作,从而保障技术人员的健康。

病理诊断,需要不但准确,而且及时,越早获得病理诊断,越有利于患者的疾病诊治。传统的标本处理过程,需要经历3-5天,甚至更久,其原因在于:一方面是标本的每一个步骤都有明确的处理时间要求,时间不够将影响切片质量,从而影响诊断;另一方面是每一个步骤完成到进入下一个步骤前,因为技术人员的工作交接、休息等因素而浪费了时间。因此,需要一种高度自动化的设备来处理标本,在保证每一个步骤处理时间足够的前提下,节省不同步骤之间衔接的时间,避免人为的时间浪费,缩短完成标本处理所需要的时间,从而让患者更早获得病理诊断。

在标本经历所有的处理过程,被制作成为合格的组织切片后,将由病理医生进行阅读,提出诊断。若需要其他病理医生进行远程会诊,则需要人工将组织切片放到数字病理切片扫描仪上进行图像采集,获得数字化的图像,以便于远程传输。如果切片制作完成后直接扫描成为数字化图像,将节省人工操作,节省时间。

目前,已经有大量的自动脱水机、自动染色机、自动封片机和全自动数字病理切片扫描仪等设备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但这些设备只替代工作人员完成其中某个步骤,不能连续性完成所有的步骤,不同步骤之间仍需要人工进行衔接,且一些步骤目前只能由人工操作,比如切片和漂片。

如果能够实现标本固定、脱水、包埋、切片、漂片、染色和图像采集等步骤的全动化操作,能够满足标本处理更加简单可靠、更高效率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中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依次自动完成组织标本处理流程的组织病理标本处理系统。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组织病理标本处理系统,包括,

—可移动夹持单元,用于夹取标本和移动组织标本或置有标本的载体,包括机械手和供该机械手移动的导轨,该机械手的端部为旋转部件并安装有夹爪;

—脱水浸蜡单元,用于将标本进行洗涤、脱水、透明、浸蜡和包埋,实现将标本装入蜡块标本盒中并制作成为蜡块,包括脱水浸蜡机构、脱水液缸组,供蜡机构、第三移液器和第一温度调节机构;所述脱水浸蜡机构设有若干独立的制块腔体,制块腔体内安装有若干蜡块标本盒;所述脱水液缸组用于存放标本脱水用液并向脱水浸蜡机构提供,所述供蜡机构用于存放液态石蜡并向脱水浸蜡机构提供,第三移液器用于转移组织标本脱水用液体;所述第一温度调节机构用于调节石蜡的熔解和凝固;

—切片单元,用于对包埋在蜡块标本盒中的标本进行切片和漂片,获得来自蜡块中包埋标本的切片,包括切片机座体、蜡块标本盒装夹机构、切片槽机构、第一移动机构和第二移动机构;所述切片机座体中段向前凸出形成凸台,并安装有用于该凸台纵向往复移动的第一移动机构,该凸台表面安装有蜡块装夹机构;所述切片机座体底部向前延伸于上述凸台下方形成切片平台,该切片平台上设有切片槽机构,切片槽机构与平台表面间还安装有供该切片槽机构横向往复移动的第二移动机构;

—载片染色单元,用于将上述切片单元中完成切片的组织标本载片进行烤片、脱蜡和染色,包括第一染色组和第二染色组;所述第一染色组包括第一染色腔、第二温度调节机构、第一染色液缸组和第一移液器;所述第二染色组包括第二染色腔、第二染色液缸组和第二移液器;

—图像扫描显示单元,用于采集病理切片的图像;

—主控制器单元,用于控制和组织处理上述各单元中电气装置的运行,以及与外控制采集终端连接,包括主控制芯片和外端连接口。

所述可移动夹持单元中的机械手、导轨和夹爪形成为六轴机械手。

所述六轴机械手的夹爪爪心还设有标识读取器。

所述蜡块标本盒包括盒体和标本载槽,所述标本载槽向外凸起,由可分离的标本载槽外槽和标本载槽内槽组成并相互吻合,二者的槽面均开有细密的通孔,所述组织标本铺放于标本载槽外槽和标本载槽内槽之间,且其待切面贴向标本载槽的外槽。

所述脱水浸蜡机构的制块腔体中,轴向顺序安装有蜡块标本盒载条,所述蜡块标本盒顺序安装于蜡块标本盒载条表面。

所述蜡块标本盒载条设有前连接端和后连接端,二者分别与所述制块腔体的前框和后框可转动连接,且所述前连接端向框外突出形成转轴,该转轴安装有齿轮,相邻蜡块标本盒载条的齿轮相互啮合,并于位于首位的蜡块标本盒载条的齿轮处安装有用于带动齿轮转动的步进电机。

所述供蜡机构包括,空气压缩机、电控阀、储蜡罐和输蜡管,所述输蜡管联通所述脱水浸蜡机构的制块腔体和储蜡罐,液态石蜡在制块腔体和储蜡罐间流动。

所述蜡块装夹机构包括装夹口和推杆,所述装夹口一侧设有开口,所述蜡块标本盒经该开口插入装夹口中,所述装夹口与蜡块标本盒纵向为过盈配合,所述装夹口与蜡块标本盒横向为间隙配合;所述装夹口的另一侧为封闭框,在该封闭框的外侧连接有推杆,所述封闭框与推杆通过弹性体连接。

所述切片槽机构,其槽面呈向下倾斜状,还包括,

—刀片装置,所述切片槽机构的前端上表面横向设置有刀片且刀刃朝向上方,同时所述切片槽机构的前端设于将刀片装取的刀槽;

—左切片腔,左切片腔安装有可分离的切片碎块抽屉;

—右切片腔,与所述左切片腔通过隔板分隔并相互独立,同时该右切片腔分为上腔和下腔并由隔板分隔,所述上腔的左侧安装有玻片台,所述上腔的右侧置有载片夹,该载片夹为内夹层的空腔状,其正表面设有用于浸染的扫描窗,其侧面设有供玻片进入的夹口;所述载片夹的夹口与所述玻片台表面玻片横向位置对应;所述玻片台左侧设有玻片刮板,用于将载有组织切片的玻片向右推至所述载片夹中。—液体流出装置,包括第一流出口和第二流出口,均由电磁阀控制,第一流出口嵌于上腔与下腔间的隔板中,用于将上腔的液体抽至下腔中,第二流出口设于下腔底侧,用于将下腔的液体放出;

—腔内液体循环装置,包括进液管、过滤器、水泵和出液管,所述进液管管口设于下腔内,用于通过水泵抽取下腔中液体,所述过滤器用于将进入进液管的液体过滤,所述出液管管口嵌于上腔与下腔间的隔板中,用于将在下腔中所抽取的液体通过水泵流出至上腔中;

—第三温度调节机构,用于所述上腔中液体的加热;

—切片探测装置,包括探测口,该探测口设于所述切片槽机构上方。

所述玻片刮板的上端与下端为固定端,其上端和下端对称连接有滑片,滑片通过底部的滑轨横向往复移动;所述玻片台底部还设有玻片弹片,用于在顶层玻片推开后弹起下一块新的玻片;所述玻片台上方设有压轮,该压轮轮底与玻片贴合,用于在玻片刮板推动玻片时避免玻片垂直于玻片方向移动。

所述刀槽为电磁铁刀槽。

所述第一染色腔中规律设有染液槽,载片夹插放于染色槽中,所述第二温度调节机构包括加热体,用于调节所述第一染色腔内液体温度和烤片。

所述第二染色腔中设有载片夹安装条,该载片夹安装条顺序设有若干载片夹安装口。

所述图像扫描显示单元,包括扫描机构和图像显示器。

所述第一移液器、第二移液器或第三移液器,包括移液枪和移液导轨,所述移液导轨由X轴移液导轨和Y轴移液导轨组成。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组织病理标本处理系统,能依次自动完成组织标本处理流程,其优势在于:

1、可自动完成从取材后的组织病理标本的固定、脱水、包埋、切片、漂片、染色和图像采集这一系列处理步骤,且本实用新型省略了封片这个步骤,直接将载片夹进行扫描而获得数字图像,有利于节省时间;

2、完全自动化操作,避免技术人员接触有毒有害试剂;

3、整个流程标准化,避免了不同切片实验之间的差异,提高组织病理切片质量;

4、各个流程紧密衔接,缩短组织病理标本处理时间;

5、最后获得的病理切片数字图像即刻扫描传输,便于远程会诊。

附图说明

说明书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六轴机械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脱水浸蜡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蜡块标本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供蜡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切片单元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蜡块标本盒装夹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切片槽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右切片腔内液体循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第一染色腔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第二染色腔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第一(第二、第三)移液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主控制器单元的连接关系图。

图示说明:

图1中,1-1六轴机械手、2-1脱水浸蜡单元、3-1切片单元、4-1载片染色单元、5-1 扫描机构、5-2显示器、6-1第一移液器、6-2第二移液器、6-3第三移液器、7-1脱水液缸组、7-2第一染色液缸组、7-3第二染色液缸组;

图2中,1-1六轴机械手、1-2夹爪、1-3标识读取器;

图3中,2-2脱水浸蜡机构、2-3制块腔体、2-4蜡块标本盒载条、2-5齿轮、2-6步进电机、2-7蜡块标本盒;

图4中,2-7蜡块标本盒、2-8盒体、2-9标本载槽外槽、2-10标本载槽内槽;

图5中,2-11空气压缩机、2-12电控阀、2-13储蜡罐、2-14输蜡管;

图6中,3-1切片单元、3-2切片机座体、3-3蜡块标本盒装夹机构、3-4第一移动机构、3-5切片槽机构、3-6第二移动机构、3-27切片探测装置;

图7中,3-3蜡块标本盒装夹机构、3-7装夹口、3-8推杆、3-9弹簧;

图8中,3-5切片槽机构、3-10刀片、3-11电磁铁刀槽、3-12左切片腔、3-13切片碎块抽屉、3-14右切片腔、3-15上腔、3-16下腔、3-17玻片台、3-18载片夹、3-19玻片刮板、3-20压轮;

图9中,3-21第一流出口、3-22第二流出口、3-23进液管、3-24过滤器、3-25水泵、 3-26出液管;

图10中,4-2第一染色腔、4-3染液槽、3-18载片夹;

图11中,4-4载片夹安装条、4-5载片夹安装口、3-18载片夹;

图12中,6-4移液枪、6-5X轴移液导轨、6-6Y轴移液导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说明。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图1提供了一种组织病理标本处理系统,其中包括可移动夹持单元、脱水浸蜡单元2-1、切片单元3-1、载片染色单元4-1、图像扫描采集单元以及主控制单元。可移动夹持单元用于夹取标本和移动组织标本或置有标本的载体,脱水浸蜡单元2-1用于将标本进行洗涤、脱水、透明、浸蜡和包埋,实现将标本装入蜡块标本盒2-7 中并制作成为蜡块。切片单元3-1用于对包埋在蜡块标本盒2-7中的标本进行切片和漂片,获得来自蜡块中包埋标本的切片。载片染色单元4-1于将上述切片单元3-1中完成切片的组织标本载片进行烤片、脱蜡和染色。图像扫描采集单元用于采集染色后的组织切片的图像。主控制单元用于控制和组织处理上述各单元中电气装置的运行,以及与外控制采集终端连接,包括主控制芯片和外端连接口,其控制芯片与其他各单元的控制连接关系如图13 所示。

如图1和图2所示的可移动夹持单元,该单元了采用六轴机械手1-1对切片、载片夹 3-18等进行夹持和转移,该六轴机械手1-1可延伸至如图1所示的处理系统中的各个位置。同时,在对组织标本进行脱水、浸蜡、包埋的过程中,会对形成蜡块标本盒2-7进行识别码标注,故而,在六轴机械手1-1的爪部,还设有标识读取器1-3,用于读取识别各组织标本的来源等信息,便于信息的记录与跟踪。

脱水浸蜡单元,由脱水浸蜡机构2-2、脱水液缸组7-1、供蜡机构、第三移液器6-3 和第一温度调节机构组成。如图3所示的脱水浸蜡机构2-2,本实施例中脱水浸蜡机构2-2 设有三个独立的制块腔体2-3,相邻制块腔体2-3通过隔板隔开。每个制块腔体2-3中,轴向顺序安装有蜡块标本盒载条2-4,蜡块标本盒载条2-4上顺序设置有用于装蜡块标本盒2-7的凹陷,凹陷的形状和尺寸与标本载槽外槽2-9相吻合。蜡块标本盒载条2-4设有前连接端和后连接端,二者分别与制块腔体2-3的前框和后框可转动连接,且所述前连接端向框外突出形成转轴,该转轴安装有齿轮2-5,相邻蜡块标本盒载条2-4的齿轮2-5相互啮合,并于位于首位的蜡块标本盒载条2-4的齿轮2-5处安装有用于带动齿轮2-5转动的步进电机2-6。

如图4所示的蜡块标本盒2-7,包括盒体2-8和标本载槽,蜡块标本盒2-7包括盒体2-8和标本载槽,标本载槽向外凸起,由可分离的标本载槽外槽2-9和标本载槽内槽2-10 组成并相互吻合,二者的槽面均开有细密的通孔,组织标本铺放于标本载槽外槽2-9和标本载槽内槽2-10之间,且其待切面贴向标本载槽的外槽。该蜡块标本盒2-7用塑料制成,在接触处理标本的试剂后不发生明显的变形,标本载槽部分能被切片机的刀片3-10轻易切断;在放入标本后,标本载槽内槽2-10将顺应性向内凹陷,从而容纳标本。

脱水液缸组7-1由多个装有组织标本脱水用液的带口容器组成,并按序整齐排列设于脱水浸蜡机构2-2一侧,在组织标本进行脱水、透明步骤时,通过第三移液器6-3将相应的脱水用液从所在容器吸入并转移至脱水浸蜡机构2-2的制块腔体2-3内以浸没各蜡块标本盒2-7。

如图5所示的供蜡机构,包括空气压缩机2-11、电控阀2-12和输蜡管2-14,输蜡管2-14联通脱水浸蜡机构2-2的制块腔体2-3和储蜡罐2-13,液态石蜡在制块腔体2-3 和储蜡罐2-13间流动。液态石蜡进入制块腔体2-3中浸没所述蜡块标本盒载条2-4后,蜡块标本盒载条2-4旋转至水平位,这样可以在使制块腔体2-3中的大部分石蜡回到储蜡罐2-13后,仍有部分石蜡存留于蜡块标本盒载条2-4的凹陷中,当将温度降低至石蜡的融点以下,则凹陷中的石蜡凝固,从而制成蜡块。石蜡循环使用,当储蜡罐2-13中石蜡不足时及时人工添加。

在组织标本的脱水和透明阶段,蜡块标本盒载条2-4处于横向的倾斜位时,安装蜡块标本盒2-7对应的凹陷不会残留液体,即每一种液体作用于组织标本一定时间后,需要完全去掉,才能再加入下一种液体,将蜡块标本盒载条2-4倾斜,蜡块标本盒2-7的标本载槽不会残留上一种加入的脱水用液体。在进入浸蜡、包埋阶段时,将蜡块标本盒载条2-4 处于横向的水平位,凹陷中能存留与其体积相应量的液体,此时通过供蜡机构添加石蜡至蜡块标本盒2-7的标本载槽中,在使除凹陷以外的石蜡离开制块腔体2-3流回到储蜡罐 2-13,通过第一温度调节机构降低制块腔体2-3的温度,使蜡凝固,从而成功制成含有组织标本的蜡块,而后通过六轴机械手1-1将成型蜡块夹持并转移至切片单元3-1中。

如图1和图6所示的切片单元3-1,由切片机座体3-2、蜡块标本盒装夹机构3-3、切片槽机构3-5、第一移动机构3-4和第二移动机构3-6组成。如图7所示,切片机座体 3-2的中段向前凸出形成凸台,第一移动机构3-4为纵向可限位滑块与滑面,安装于该凸台与切片机座体3-2的接合处,使凸台可纵向做往复移动。凸台表面安装有蜡块装夹机构,蜡块装夹机构包括装夹口3-7和推杆3-8,装夹口3-7一侧设有开口。工作时,通过六轴机械手1-1将蜡块标本盒2-7从制块腔体2-3移至该开口插入装夹口3-7中,装夹口3-7 与蜡块标本盒2-7纵向为过盈配合,所述装夹口3-7与蜡块标本盒2-7横向为间隙配合,既可使蜡块标本盒2-7在上下切片时不会移动,也可便于蜡块标本盒2-7横向的取放。该装夹口3-7的另一侧为封闭框,在该封闭框的外侧连接有推杆3-8,封闭框与推杆3-8通过一对对称的弹簧3-9连接,工作中,在更换蜡块标本盒2-7时,六轴机械手1-1轻敲推杆3-8,可将蜡块标本盒2-7从蜡块装夹机构中顶出一部分,六轴机械手1-1便可轻松地将蜡块盒子取出。

切片机座体3-2的底部向前延伸于上述凸台下方形成切片平台,该切片平台上设有切片槽机构3-5,第二移动机构3-6为横向可限位滑块与滑面,安装于该切片平台与切片槽机构3-5的接合处,使切片槽机构3-5可横向做往复移动。如图8所示的切片槽机构3-5,其槽面略向下倾斜,该机构包括有刀片3-10更换装置、左切片腔3-12、右切片腔3-14、液体流出装置、腔内液体循环装置、第三温度调节机构和切片探测装置3-27。切片槽机构 3-5的前端上表面横向设置有刀片3-10且刀刃朝向上方(左切片腔和右切片腔各对应一块刀片),同时切片槽机构3-5的前端设于将刀片3-10装取的电磁铁刀槽3-11。更换刀片 3-10时,电磁铁刀槽3-11断电去磁,通过六轴机械手1-1将旧刀片3-10取出,再将新的刀片3-10放置在电磁铁刀槽3-11中;工作时,电磁铁刀槽3-11通电而将刀片3-10吸牢,从而进行切片工作。电磁铁断电去磁,机械手将左切片腔的刀片去掉,将右切片腔的刀片放置在左切片腔的刀槽内,六轴机械手从新刀片收纳盒中取出新刀片安装在右切片腔的刀槽内,此时电磁铁通电将两处跟换的刀片吸住安装。由于左切片腔用于粗修蜡块,对刀片要求不高,而右切片腔用于获得组织切片,对刀片要求高,必须锋利、无缺损,因此,在更换刀片时,将右切片腔的刀片放到左切片腔再利用,起到节约刀片作用。

左切片腔3-12与右切片腔3-14通过隔板分隔并相互独立。将蜡块标本盒2-7装入切片槽机构3-5中后,在对其正式切片前,需对蜡块标本盒2-7中的标本进行修整,即蜡块标本盒2-7的凸出外层切除,切至组织标本的组织面完整,故而左切片腔3-12安装有可分离和更换的切片碎块抽屉3-13,在对蜡块标本盒2-7中的标本进行修整时,切下的碎块将直接掉入切片碎块抽屉3-13,在清理时将切片碎块抽屉3-13清理或更换即可,不会造成切下的碎了凌乱分散,难以清理干净。右切片腔3-14分为上腔3-15和下腔3-16并由隔板分隔。上腔3-15的左侧安装有玻片台3-17,上腔3-15的右侧置有载片夹3-18,该载片夹为内夹层的空腔状,其正表面设有用于浸染和图像采集的扫描窗,载片夹3-18 采用透明的塑料材料或玻璃材料,以避免在接下来进入染色步骤时因染色液的作用而可能造成的腐蚀、变形等,载夹片3-18的扫描窗朝向上腔的底部安放,其侧面设有供玻片进入的夹口,载片夹3-18的夹口与玻片台3-17表面玻片横向位置对应。玻片台3-17左侧设有玻片刮板3-19,玻片刮板3-19的上端与下端为固定端,其上端和下端对称连接有滑片,滑片通过底部的滑轨横向往复移动,用于将载有组织切片的玻片向右推至所述载片夹3-18中;所述玻片台3-17上方设有压轮3-20,该压轮3-20由4个橡皮轮组成并分设有玻片四角,各橡皮轮的轮底与玻片表面贴合,用于在玻片刮板3-19推动玻片时避免玻片垂直于玻片方向移动;玻片台3-17底部还设有玻片弹片,用于在顶层玻片推开后弹起下一块新的玻片。

如图9所示,液体流出装置包括第一流出口3-21和第二流出口3-22,均由电磁阀控制,第一流出口3-21嵌于上腔3-15与下腔3-16间的隔板中,用于将上腔3-15的液体抽至下腔3-16中,第二流出口3-22设于下腔3-16底侧,用于将下腔3-16的液体放出。腔内液体循环装置包括进液管3-23、过滤器3-24、水泵3-25和出液管3-26,进液管3-23 管口设于下腔3-16内,用于通过水泵3-25抽取下腔3-16中液体,过滤器3-24用于将进入进液管3-23的液体过滤,出液管3-26管口嵌于上腔3-15与下腔3-16间的隔板中,用于将在下腔3-16中所抽取的液体通过水泵3-25流出至上腔3-15中。第三温度调节机构的加热体设于上腔3-15中。用于为上腔3-15中液体的加热。切片探测装置3-27用于探测并判断切片的漂片是否达到要求,为摄像装置,其探测口及摄像头设于切片槽机构3-5 上方,将切片画面拍摄并传输分析。

正式切片时,将切片槽左移,使右切片槽位于蜡块装夹机构正下方,并将右切片腔 3-14的上腔3-15充满水(通过第三温度调节机构将上腔3-15水温控制在45℃)后,使液面浸没刀片3-10的刀刃1mm以下的部分。当蜡块标本盒2-7的组织切片被切下后,会直接漂到水中,切片的多张组织切片首尾相连,最后切下的一张组织切片的尾部连着刀刃。切下的组织切片被探测装置监视,当发现组织切片的皱褶消失,即控制第一流出口3-21 使上腔3-15的水面缓慢下降,此时组织切片将不顺着水流走,而是向下贴到玻片上,再通过六轴机械手1-1推动玻片刮板3-19将带组织切片的玻片向右推,插入载片夹3-18中,控制六轴机械手1-1取出该载片夹3-18转移至载片染色单元4-1中,并通过六轴机械手 1-1更换新的载片夹3-18。此时通过腔内液体循环装置,将转移至下腔3-16的水利用水泵3-25进入进液管3-23并通过过滤器3-24过滤后,再通过出液管3-26重新回到上腔3-15 中,此时通过玻片弹片更换新的玻片,重复上述切片工作。

载片染色单元4-1由第一染色组和第二染色组,其中第一染色组为进行常规染色步骤而采用的染色组,第二染色组为需进行特殊染色(如特殊酶组织化学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原位杂交等)步骤而采用的染色组。

如图10所示的第一染色组,包括第一染色腔4-2、第二温度调节机构、第一染色液缸组7-2和第一移液器6-1。第一染色腔4-2中规律设有多个染液槽4-3,载片夹3-18插放于染色槽中,第二温度调节机构包括加热体,用于调节第一染色腔4-2内液体温度和烤片,该加热体为设于第一染色腔4-2的电阻丝加热铝片。载片夹3-18由六轴机械手1-1 夹取并插放在不同的染液槽4-3中,染色液由第一移液器6-1从第一染色液缸组7-2中吸取相应染色液体并输送至相应染液槽4-3的载片夹3-18中,输送完成后再将使用后的染色液通过第一移液器6-1吸回并输送至第一染色液缸组7-2的原处,重复利用,按照此方法依次完成染色。

如图11所示的第二染色组,包括第二染色腔、第二染色液缸组7-3和第二移液器6-2。如图12所示,第二染色腔中设有载片夹安装条4-4,该载片夹安装条4-4顺序设有若干载片夹安装口4-5,由于第二染色组为进行特殊染色时使用,一般使用频率相对第一染色组较低,故而载片夹安装条4-4的载片夹3-18可装入数量可少于第一染色组中载片夹3-18 的可装入数量。第二染色组进行染色时,加到载片夹进行组织处理的液体不再返回染色液缸组7-3,而是通过设置于载片夹安装条4-4上的负压吸引孔将完成染色步骤后的液体吸出,流到废液缸。

图12为第一移液器6-1、第二移液器6-2、第三移液器6-3的结构示意图,均由移液枪6-4和移液导轨组成,其中移液导轨由X轴移液导轨6-5和Y轴移液导轨6-6组成,使移液枪6-4可移动至所在单元的任何一位置的上方,对相关液体进行取放。

如图1所示,图像扫描显示单元,包括扫描机构5-1和图像显示器5-2,且扫描机构 5-1设有载片夹3-18输送口。完成染色后的载片夹3-18,可通过在最后一步加入香柏油,可省略传统步骤中的封片步骤,直接将载片夹3-18进行扫描而获得相应图像,并在图像显示器5-2中显示。

以上所述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改进及替代,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