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CBA板测试防拉结构及PCBA板测试治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98696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一种PCBA板测试防拉结构及PCBA板测试治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测试机柜结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PCBA板测试防拉结构及PCBA板测试治具。



背景技术:

PCBA板测试治具主要用于对批量的PCBA板进行快速测试,从而提高测试的效率。在测试的过程中,测试治具上的针板组件和盖板组件配合夹紧该 PCBA板,然后完成测试,但是在这个过程中,PCBA板正在进行测试时,若有外力作用于该针板组件上使得该针板组件向外拉出,此时很容易对整个设备都造成破坏;进而如何在测试过程中对针板组件进行防护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PCBA板测试防拉结构,旨在解决现有的测试结构无法在测试PCBA板时防止针板组件被误操作而导致整个设备被破坏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解决的:一种PCBA板测试防拉结构,包括可上下移动的盖板组件和连接在所述盖板组件的下方并可前后移动的针板组件,以及设置在所述盖板组件和所述针板组件之间的定位组件,所述盖板组件包括压板件,所述针板组件包括可前后移动的针板件和可上下移动连接在所述针板件上的并用于限位连接PCBA板的载板件,所述针板件上设有多个用于测试PCBA板并在所述载板件向下移动时穿过所述载板件的顶针件,所述定位组件包括沿所述压板件底部向下延伸的定位销和设置在所述载板件上的定位槽,所述定位销随所述压板件向下移动时定位连接在所述定位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顶针件的数量为多个,且所述载板件上对应多个所述顶针件设有多个顶针孔,每一所述顶针件可移动穿过一个所述顶针孔。

进一步地,所述针板件和所述载板件之间还连接有便于所述载板件复位的弹簧件,所述弹簧件在所述针板件下压抵推所述载板件时压缩。

进一步地,所述载板件顶面上设有多个延伸凸台,所述定位槽沿所述延伸凸台的上表面凹设而成。

进一步地,多个所述延伸凸台均匀布置在所述载板件的上表面上,所述定位销的数量也为多个,且每一所述定位销对应一个所述定位槽。

进一步地,所述盖板组件还包括驱动所述压板件上下移动的驱动组件。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PCBA板测试治具,其包括治具主体,所述治具主体内连接有前述的PCBA板测防拉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治具主体包括支撑底板和连接在所述支撑底板两侧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针板组件和所述盖板组件均移动连接在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底板上还设有置可供所述针板组件限位滑动的滑槽组件。

进一步地,所述治具主体内还连接有用于散热的散热组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PCBA板测试防拉结构相对于现有的技术具有的技术效果为:通过针板件和载板件之间的移动连接,同时载板件朝向该针板件移动时,针板件上的顶针件穿过该载板件,从而使得载板件无法前后移动;同时,该压板件向下移动与载板件配合夹紧PCBA板时,该定位销与定位槽配合进一步地锁紧载板件,使得针板件也无法进行前后移动,进而可以避免在测试PCBA板时,误操作将针板组件拉出,从而保护测试中的PCBA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PCBA板测试治具的整体结构图,其中该针板组件处于拉出状态。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PCBA板测试治具的又一视角的整体结构图,其中该针板组件处于拉出状态。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PCBA板测试治具的整体结构分解图。其中该针板组件处于拉出状态。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PCBA板测试治具的再一视角的整体结构图,其中该针板组件处于拉出状态。

图5是图4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PCBA板测试治具中下拉固定结构的分解图一。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PCBA板测试治具中下拉固定结构的分解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参照附图1至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一种PCBA板测试治具,包括治具主体10、盖板组件20和针板组件30,以及定位组件60,该盖板组件20和针板组件30均连接在该治具主体10上,并且该盖板组件20可以相对于该治具主体10上下移动,同时该针板组件30可以相对于该治具主体 10前后移动,也即该针板组件30可以被拉出或者推回,同时待测试的PCBA 板33可以安装在该针板组件30上。该定位组件60连接在该盖板组件20和针板组件30之间,并且该定位组件60用于保护该针板组件30防止被误操作时损坏。该治具主体10内还连接有防呆组件,该防呆组件主要用于在该针板组件 30处于被拉出的状态时,限制该盖板组件20向下移动,从而可以保护针板组件30和连接在针板组件30上的PCBA板33。该盖板组件20包括压板件21和驱动该压板件21上下移动的驱动组件40,该驱动组件40限位移动连接在该治具主体10上。

以上设计的PCBA板测试治具,通过设置可沿治具主体10上下移动的盖板组件20,同时对应将针板组件30设置成可沿治具主体10前后移动,进而在安装测试PCBA板33时,通过驱动组件40驱动该压板件21向上移动,同时将针板组件30向前移动拉出,进而可以在同等尺寸的测试治具的前提下,以更小的空间内完成PCBA板33的安装和测试。并且在这个过程中,盖板组件20 和针板组件30之间设置定位组件60,通过定位组件60上的部件配合,进而可以避免在PCBA板33的测试过程中,该针板组件30被误操作导致PCBA板33 损坏,同时在安装PCBA板33的过程中,针板组件30被拉出,设置在治具主体10内的防呆组件可以限制盖板组件20的向下移动,进而可以避免针板组件 30和PCBA板33的损坏。

具体地,请参照附图1和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中,该治具主体10 的结构如下:

在本实施例中,该治具主体10优选为框体结构,其包括支撑底板14和连接在该支撑底板14两侧的第一侧板12和第二侧板13,同时该第一侧板12的一端延长方向上还连接有第一支撑板16,该第二侧板13对应的延长方向上连接有第二支撑板17;该压板件21随着驱动组件40限位上下移动连接在该第一侧板12和第二侧板13之间,该驱动组件40限位移动连接在该第一支撑板16 和第二支撑板17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请参照附图2所示,该支撑底板14上设有可供该针板组件 30限位滑动的滑槽组件70,该滑槽组件70包括设置在针板组件30上的滑板 311和设置在支撑底板14上的滑轨141,并且在滑轨141的两端设有限制针板组件30移动最大距离的限位装置,这样可以防止针板组件30滑出该治具主体 10内。

此外,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该治具主体10上还连接有用于给内部结构散热的散热组件11,该散热组件11包括连接在该支撑底板14上的散热风扇15。

具体地,请参照附图2至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中,该防呆组件的结构如下:

在本实施例中,该防呆组件设置在盖板组件20和针板组件30之间,该防呆组件包括连接在该治具主体10内并可随该针板组件30移动而转动抵顶或转动脱离该盖板组件20的转动套件50。该防呆组件主要用于防止该盖板组件20 在该针板组件30在被拉出状态下向下移动,这样可以避免针板组件30和连接在针板组件30上的PCBA板33被损坏。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在盖板组件20和针板组件30之间设置防呆组件,进而使得针板组件30处于被拉出的状态时,该盖板组件20无法向下移动,此处被拉出的状态不仅仅是指针板组件30被完全拉出来,也可以是推回去没有推到位的情况;这样设计可以保证PCBA板33连接在针板组件30上时,不会被误操作导致盖板组件20下压而损坏PCBA板33。并且在这个过程中,防呆组件通过连接在治具主体10上的转动套件50随针板组件30的移动而转动抵顶或转动脱离该盖板组件20,这样可以保证防呆效果更好。

在本实施例中,请参照附图3所示,该第一侧板12上设有沿竖直方向上的第一限位孔122,该第二侧板13上设有沿竖直方向上的第二限位孔132,该压板件21上还连接有可限位连接在该第一限位孔122上的第一限位轴25和可限位连接在该第二限位孔132上的第二限位轴22,该第一侧板12和该压板件21 之间还连接有第一弹簧件23,该第一弹簧件23套设在该第一限位轴25上,该第二侧板13和该压板件21之间还连接有第二弹簧件24,该第二弹簧件24套设在该第二限位轴22上。同时该第一侧板12上开设有第一开窗121,该第二侧板13上开设有第二开窗131,该第一限位孔122穿过该第一开窗121的上侧壁和下侧壁,该第二限位孔132穿过该第二开窗131的上侧壁和下侧壁。

在本实施例中,请参照附图4和图5所示,该转动套件50包括可转动连接在该治具主体10内的第一V形转动件501和第二V形转动件502,该第一V 形转动件501可随该针板组件30推回时转动脱离该第一开窗121,并且该第一 V形转动件501可随该针板组件30拉出时转动限位连接在该第一开窗121的上侧壁和下侧壁之间;其中,该第一V形转动件501转动脱离该第一开窗121时,该压板件21上的第一限位轴25可以继续沿着第一侧板12上的第一限位孔122 继续向下移动;该第一V形转动件501转动限位连接在该第一开窗121的上侧壁和下侧壁之间时,该第一限位轴25的下端抵接在该第一V形转动件501上,进而压板件21向下移动被限制。

同理,请参照附图4和图5所示,该第二V形转动件502可随该针板组件 30推回时转动脱离该第二开窗131,并且该第二V形转动件502可随该针板组件30拉出时转动限位连接在该第二开窗131的上侧壁和下侧壁之间。其中,该第二V形转动502件转动脱离该第二开窗131时,该压板件21上的第二限位轴22可以继续沿着第二侧板13上的第二限位孔132继续向下移动;该第二V 形转动件502转动限位连接在该第二开窗131的上侧壁和下侧壁之间时,该第二限位轴22的下端抵接在该第二V形转动件502上,进而压板件21向下移动被限制。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请参照附图4和图5所示,该第一V形转动件501 包括第一条形件51和第二条形件52,以及连接在该第一条形件51和该第二条形件52之间的第一连接件55,该第一连接件55上设有第一通孔59,该支撑底板14上凸设第一转动轴142,该第一连接件55经该第一通孔59套设在该第一转动轴142上,该第一条形件51设置在该针板组件30的移动方向上,该第二条形件52可转动连接或转动脱离该第一开窗121,该第一条形件51与该支撑底板14之间还连接有便于该第一条形件51复位的第一弹簧件57。该第一条形件51和该第二条形件52之间的夹角大于90°且小于等于180°,并且该第一条形件51和第二条形件52组成的V形结构的开口朝向该针板组件30。

同样,在本实施例中,请参照附图4和图5所示,该第二V形转动件502 包括第三条形件53和第四条形件54,以及连接在该第三条形件53和该第四条形件54之间的第二连接件56,该第二连接件56上设有第二通孔510,该支撑底板14上凸设第二转动轴143,该第二连接件56经该第二通孔510套设在该第二转动轴143上,该第三条形件53设置在该针板组件30的移动方向上,该第四条形件54可转动连接或转动脱离该第二开窗131,该第三条形件53与该支撑底板14之间还连接有便于该第三条形件53复位的第二弹簧件58。该第三条形件53和该第四条形件54之间的夹角大于90°且小于等于180°;并且该第三条形件53和第四条形件54组成的V形结构的开口朝向该针板组件30。

这样设计可以使得针板组件30被推回时,该针板组件30的前端抵推该第一条形件51和第三条形件53转动,此时第一弹簧件57和第二弹簧件58均被拉伸,使得第二条形件52转动脱离该第一开窗121,该第四条形件54脱离该第二开槽,此时防呆效果解除;当针板组件30被拉出时,该第一条形件51在第一弹簧件57的作用下,同时该第三条形件53在第二弹簧件58的作用下均复位,该第二条形件52转动连接于该第一开窗121的上侧壁和下侧壁之间,该第四条形件54转动连接于该第二开窗131的上侧壁和下侧壁之间;进而可以限制压板件21相对于该针板组件30向下移动,从而起到防呆的作用。

具体地,请参照附图3和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中,该防拉组件的结构如下:

在本实施例中,请参照附图1、3和图4所示,该针板组件30包括可前后移动的针板件31和可上下移动连接在该针板件31上的并用于限位连接PCBA 板33的载板件32,该针板件31上设有多个用于测试PCBA板33并在该载板件32向下移动时穿过该载板件32的顶针件(图未示),该载板件32和针板件 31之间连接有便于该载板件32复位的弹簧件34,该弹簧件34在该载板件32 下压抵推该针板件31时压缩,而压板件21随着驱动组件40向下移动时会将该载板件32朝向该针板件31抵推,该定位组件60包括沿该压板件21底部向下延伸的定位销28和设置在该载板件32上的定位槽322,该定位销28随该压板件21向下移动时定位连接在该定位槽322内。

在本实施例,这样设计可以通过针板件31和载板件32之间的移动连接,同时载板件32朝向该针板件31移动时,针板件31上的顶针件穿过该载板件 32,从而使得载板件32无法前后移动;同时,该压板件21向下移动与载板件 32配合夹紧PCBA板33时,该定位销28与定位槽322配合进一步地锁紧载板件32,使得针板件31也无法进行前后移动,进而可以避免在测试PCBA板33 时,误操作将针板组件30拉出,从而保护测试中的PCBA板33。

在本实施例中,该顶针件的数量为多个,并且多个顶针件的布置根据待测试的PCBA板33的属性进行调节,同时该载板件32上对应多个该顶针件设有多个顶针孔,每一该顶针件可移动穿过一个该顶针孔。

在本实施例中,该载板件32顶面上设有多个延伸凸台321,该定位槽322 沿该延伸凸台321的上表面凹设而成。多个该延伸凸台321均匀布置在该载板件32的上表面上,该定位销28的数量也为多个,并且每一该定位销28对应一个该定位槽322。

具体地,请参照附图6和图7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中,该下压固定结构如下:

在本实施例中,请参照附图6和图7所示,该下压固定结构包括驱动该盖板组件20上下移动的驱动组件40和设置在该治具主体10上并可供该驱动组件 40限位移动的滑槽组和与该滑槽组连通的并用于固定该盖板组件20位置的限位槽组。该驱动组件40包括驱动主体和可弹性连接在该驱动主体上的活动杆 41,该活动杆41可弹性限位连接在该限位槽组内或在外力作用下脱离该限位槽组并滑动连接在该滑槽组内以带动该盖板组件20上下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这样设计可以通过治具主体10上滑槽组和限位槽组的设置,进而可以使得驱动组件40带动该盖板组件20沿滑槽组朝向或远离该针板组件 30移动,并最终可以在限位连接在该限位槽组中,从而保持盖板组件20所处的位置,这样可以保证PCBA板33检测时的持续且稳定的夹紧力;并且在这个过程中,通过活动杆41的设置,在需要移动时,外力作用在活动杆41上,使得活动杆41脱离限位槽组件,然后整个驱动组件40沿着滑槽组移动到特定的位置,接着撤销外力,该活动杆41在弹力的作用下限位连接到限位槽组中,进而保持整个盖板组件20和驱动组件40可以持续稳定在特定的位置上。

在本实施例中,请参照附图6和图7所示,该治具主体10上还设有可供该驱动组件40限位移动的滑槽组和与该滑槽组连通的并用于固定该盖板组件20 位置的限位槽组,该滑槽组包括设置在该第一支撑板16上的第一滑槽163和设置在该第二支撑板17上的第二滑槽173,该第一滑槽163和该第二滑槽173相对设置,并且该第一滑槽163和第二滑槽173的形状相同,均呈圆弧形,并且沿竖直方向上延伸,同时该第一滑槽163在该第一支撑板16上的位置与该第二滑槽173在该第二支撑板17上的位置对称。这样可以保证该驱动组件40移动时更加的平稳。

在本实施例中,请参照附图6和图7所示,该限位槽组包括设置在该第一支撑板16上的第一卡槽161和第二卡槽162,以及设置在该第二支撑板17上的第三卡槽171和第四卡槽172,该第一卡槽161和该第二卡槽162分别沿该第一滑槽163的两端折弯延伸而成,该第三卡槽171和该第四卡槽172分别沿该第二滑槽173的两端折弯延伸而成。

在本实施例中,请参照附图6和图7所示,该驱动主体包括与该活动杆41 弹性连接的支撑杆42、分别连接在该支撑杆42端的左支撑件43和右支撑件44,该支撑杆42和该活动杆41相互平行,且该活动杆41同样连接在该左支撑件 43和右支撑件44之间,该左支撑件43和该右支撑件44相互平行,并且该支撑杆42和该左支撑件43相互垂直。也即该左支撑件43、该右支撑件44和该支撑杆42组成一个U形的结构,该活动杆41活动连接在该U形结构内。

同时,请参照附图6和图7所示,该活动杆41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一滑块 411和第二滑块412,该第一滑块411的外侧面上垂直延伸有第一限位轴25,该第二滑块412的外侧面上垂直延伸有第二限位轴22。该左支撑件43上设有可供该第一限位轴25穿过并限位移动的第一条形槽431,该右支撑件44上设有可供该第二限位轴22穿过并限位移动的第二条形槽441。该活动杆41和该支撑杆42之间连接有多个弹簧件45,该弹簧件45一端限位连接在该活动杆41 上,另一端限位连接在该支撑杆42上;进而在外力的作用下,该活动杆41可以朝向该支撑杆42移动,在这个过程中,该第一滑块411在该第一条形槽431 内滑动,该第二滑块412在第二条形槽441内滑动,并使得该第一限位轴25 和第二限位轴22均脱离该限位槽组并进入到滑槽组中。

在本实施例中,请参照附图6和图7所示,该第一卡槽161位于该第一滑槽163的上方,该第二卡槽162位于该第一滑槽163的下方;同样,该第三卡槽171位于该第二滑槽173的上方,该第四卡槽172位于该第二滑槽173的下方;

当该压板件21向上移动时,该第一限位轴25在第一滑槽163内向上移动,该第二限位轴22在第二滑槽173内向上移动,并且在移动到顶端后,该活动杆 41在弹簧件45的作用下背离该支撑杆42移动从而使得该活动杆41的两端分被限位卡接在第一卡槽161和第三卡槽171内,此时驱动组件40和盖板组件 20可以保持在打开的状态下。

而当需要驱动压板件21向下移动夹紧PCBA板33时,通过外力作用于活动杆41,使之朝向该支撑杆42移动,进而该第一限位轴25脱离该第一卡槽161 进入到第一滑槽163内,该第二限位轴22脱离该第三卡槽171进入到第二滑槽 173内;接着用力将驱动组件40沿着第一滑槽163和第二滑槽173向下移动至最底端,此时该压板件21和载板件32配合将中间的PCBA板33夹紧,同时载板件32向下移动,使得针板件31上的顶针件穿过载板件32并电连接在PCBA 板33上;最后撤去施加在活动杆41上的外力,在弹簧件45的作用下,该第一限位轴25限位连接在该第二卡槽162内,该第二限位轴22限位连接在该第四卡槽172内;从而使得压板件21和驱动组件40的位置保持下压的状态,并且可以稳定并持续。

在本实施例中,请参照附图6和图7所示,该盖板组件20包括压板件21、连接在该压板件21和该左支撑件43之间的第一连接件27,以及连接在该压板件21和该右支撑件44之间的第二连接件26。该第一连接件27上端固定连接在该压板件21上,下端活动连接在该左支撑件43上,该第二连接件26上端固定连接在该压板件21上,下端活动连接在该右支撑件44上。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