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荧光光谱仪的高效荧光收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62289阅读:83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荧光光谱仪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微型荧光光谱仪的高效荧光收集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的发展,各应用领域对分析测试结果实时性的要求不断提高,现场快速分析已成为分析科学的发展趋势之一。现场分析势必要求分析仪器的微型化和便携化,仪器微型化已成为分析仪器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而传统仪器因体积大、能耗高和售价高昂在推广中受到很大限制。

相对于大型分析检测仪器,微型化设备具有运输方便、使用简单,在应急反应和现场监测和检测方面,体现出了巨大优势。在微型分析仪器中,由于进样量小,易受到柱外效应的影响,并且待测样品的含量常常较低(<nM),因此,要求检测器具有比常规仪器更高的灵敏度和选择性。荧光检测器检测灵敏度高(是紫外-可见光谱仪灵敏度的102-104)和响应的稳定性高的特点,特别是它选择性地对产生荧光或被选择性荧光标记的分子产生响应,能有效消除基质成分的干扰。因此,荧光检测器微型化的研究受到诸多研究实验室重视,成为学术研究的热点,在痕量生物物质和环境污染物检测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常规的激发光源多采用激光和气体放电灯,是大体积、高功耗的设备,使得这些检测装置体积臃肿,无法实现微型化。

与常规光源相比,LED具有能耗低(几十mW至几W)、稳定性高(光强波 动低于±1%)、使用寿命长(5 000至上万小时)、价格低(几元至几十元)、波长范围宽(紫外—近红外)、体积小重量轻(仅为激光器的百分之一)等优点,并且以LED为光源的荧光检测器在噪音水平、杂散光、检出限以及线性范围方面的性能,并不逊色。因此,逐渐受到研究人员的青睐。Wolfbeis等设计的荧光光度计采用蓝光LED为激发光源,光纤为媒介,用于连续监测酸碱滴定过程;Bruno等设计了LED诱导荧光检测器(LED-IF)并将其应用于毛细管电泳(CE)检测中。此后,关于LED-IF的仪器研究、改进、应用及联用技术的文献报道逐年递增。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微型荧光光谱仪的高效荧光收集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微型荧光光谱仪的高效荧光收集系统,其包含光电检测器,聚焦透镜,遮光板,检测池,凹面反射镜,其特征在于,遮光板上部设置光电检测器,遮光板下部设置滤光片,滤光片的下部依次设置聚焦透镜,检测池,凹面反射镜;在凹面反射镜的下端还设置激发光光源,且位于凹面反射镜的左端。

滤光片到遮光板的距离为检测池到聚焦透镜的距离的一半。

检测池到聚焦透镜的距离和检测池到凹面反射镜的距离相等。

激发光光源到检测池的距离为检测池到聚焦透镜的距离的两倍。

检测池为大体积薄层型流通池。增大流通池面积即增加了样品的光照强度,薄层型流通池降低了单位面积上样品的数量,减少了光线在溶液中传播 所造成的光强损失。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是:

采用大体积薄层型流通池,降低单位面积上样品的数量,减少了光线在溶液中传播所造成的光强损失。采用凹面反射镜将背离光电检测器的荧光反射至光电检测器方向,增加了荧光收集效率,提高了检测灵敏度。

附图说明

图1微型荧光光谱仪的高效荧光收集系统的示意图

1.激发光光源,2.激发光光线,3.荧光,4.聚焦透镜,5.光电检测器,6.滤光片,7.遮光板,8.检测池,9.凹面反射镜。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提供本实用新型微型荧光光谱仪的高效荧光收集系统的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请参见附图1,微型荧光光谱仪的高效荧光收集系统,其包含光电检测器,聚焦透镜,遮光板,检测池,凹面反射镜,其特征在于,遮光板7上部设置光电检测器5,遮光板7下部设置滤光片6,滤光片的下部依次设置聚焦透镜4,检测池8,凹面反射镜9;在凹面反射镜的下端还设置激发光光源1,且位于凹面反射镜的左端。

滤光片到遮光板的距离为检测池到聚焦透镜的距离的一半。

检测池到聚焦透镜的距离和检测池到凹面反射镜的距离相等

激发光光源到检测池的距离为检测池到聚焦透镜的距离的两倍。

激发光光源发出激发光光线2,激发光光线通过检测池后的荧光3,荧光通过聚焦透镜在进入滤光片,在通过遮光板进入检测器。从而实现其收集功能。采用凹面反射镜将背离光电检测器的荧光反射至光电检测器方向,增加了荧光收集效率,提高了检测灵敏度。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