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线安全检查设备的标定件及其标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81844发布日期:2018-06-27 02:43阅读:25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安全检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射线安全检查设备的标定件及其标定装置。



背景技术:

安全检查设备具有分辨有机材料和无机材料的特性,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物品和集装箱安全检查领域。通常,安全检查设备使用的标定件由多种典型材料构成,由于典型材料密度不同,导致标定件具有多个不同厚度。例如,专利CN 102053096 A中公开了标定件的材料包括有机玻璃、硬铝和低碳钢,每种材料的标定件具有多个不同厚度,例如10种,该标定件的规格为总长400mm连续厚度标定块。对不同厚度的典型材料进行标定成为安全检查设备使用过程中的核心步骤。

在现有的安全检查设备的标定装置中,标定材料一般采用厚度均匀连续变化的阶梯块,需要检测多少种厚度就需要配备有同样数量的阶梯,通过移动阶梯块来改变标定材料的厚度,逐一完成标定。采用上述阶梯块会导致标定材料的体积大,重量重,成本也随之提高,而且不便移动,造成阶梯快管理和使用时间的浪费。

在现有的安全检查设备进行标定过程中,选取阶梯块的工作通过电动推杆施行,电动推杆与对射式光电开关、定位尺和计数位置光电开关等共同控制阶梯块的位置,来完成选取工作。上述各装置结构相互配合使得控制过程复杂,选取定位也不够精确,通常需要操作人员通过手动安装方式来调整阶梯快所处角度和高度,以满足不同射线角度的测试要求,导致安全检查设备效率低下。

因此,需要一种射线安全检查设备的标定件及其标定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射线安全检查设备的标定件及其标定装置,标定块体积小,重量轻,方便移动和使用,操作方便,提高了标定材料使用的灵活性;标定装置操作过程简单,能够实现精确定位,缩短标定时间。

基于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射线安全检查设备的标定件,包括:

多个单体,多个所述单体可依次排列形成组合体,所述单体和至少一个所述组合体、或多个所述单体形成用于提供多种标定厚度的标定块,所述标定块用于对透射的射线进行衰减。

优选地,所述单体包括铁单体、铝单体和石墨单体中至少两种,具有相同材料的所述单体或/和所述组合体在标定厚度方向上可进行叠加。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及其标定装置,包括:

选取部件,所述选取部件与上述的射线安全检查设备的标定件连接,所述选取部件用于提取预定数量的所述标定块并移动到预设位置;

转动部件,所述转动部件与所述选取部件连接,所述转动部件用于带动所述选取部件转动;

升降部件,所述升降部件与所述转动部件连接,所述升降部件用于带动所述转动部件升降;

移动部件,所述移动部件与所述升降部件连接,所述移动部件用于带动所述升降部件移动。

优选地,所述选取部件包括:多个滑台模组和支撑板,多个所述滑台模组在所述支撑台上依次排布,所述滑台模组用于承载所述标定块,所述标定块在所述滑台模组上可往复移动并进行定位。

优选地,所述滑台模组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标定块的固定座、扣板和卡箍,所述扣板扣接在所述固定座上,所述卡箍用于将所述标定块固定在所述扣板上。

优选地,所述移动部件包括:导轨、滑板和第一驱动单元,所述滑板架设在所述导轨上,所述升降部件连接在所述滑板上,所述第一驱动单元驱动所述滑板沿着所述导轨做往复运动,且所述滑板带动所述升降部件移动。优选地,所述升降部件包括:升降板和升降机,所述升降机通过所述升降板与所述转动部件连接,所述升降机驱动所述升降板升降,且所述升降板带动所述转动部件升降。

优选地,所述转动部件包括:转轴和第二驱动单元,所述第二驱动单元通过所述转轴与所述选取部件连接,所述第二驱动单元驱动所述转轴转动,且所述转轴带动所述选取部件转动。

优选地,所述标定装置还包括:控制部件,所述控制部件与所述选取部件、所述移动部件、所述升降部件、所述转动部件均电连接,所述控制部件用于控制所述选取部件、所述移动部件、所述升降部件、所述转动部件进行动作,以便射线源发射的射线束穿过所述标定块的中心。

另外,优选地,所述标定装置还包括:用于与所述升降部件连接的第一光电开关、用于与所述移动部件连接的第二光电开关和用于与所述转动部件连接的第三光电开关,所述第一光电开关用于限定所述升降部件的升降范围,所述第二光电开关用于限定所述移动部件的移动范围,所述第三光电开关用于限定所述转动部件的转动范围。

从上面所述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射线安全检查设备的标定件及其标定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首先,标定块的组合方式灵活,体积小,重量轻,方便移动和使用,操作方便;其次,移动部件、升降部件和转动部件可以调整选取部件的位置、高度和角度,以便使标定块与射线源快速定位,缩短标定时间;最后,控制部件能够控制选取部件、移动部件、升降部件和转动部件的运行,缩短操作时间,简化操作难度,以便标定工作高效准确完成。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对其实施例进行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技术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和容易理解。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采用的射线安全检查设备的标定件的使用过程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采用的标定装置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的标定装置的侧视图。

图4为图2所示的标定装置的A-A剖视图。

图5为图4所示的标定装置的B向示意图。

图6为图2所示的标定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

1':铁单体;2':铝单体;3':石墨单体;

4':第一铁组合体;5':第一铝组合体;6':第一石墨组合体;

7':第二铁组合体;8':第二铝组合体;9':第二石墨组合体;

10':第三铁组合体;11':第三铝组合体;12':第三石墨组合体;

1:选取部件;2:移动部件;3:升降部件;

4:转动部件;5:射线源;

101:第一滑台模组;102:第二滑台模组;103:第三滑台模组;

104:第四滑台模组;105:第一组合体;106:第二组合体;

107:第三组合体;108:单体;109:支撑板;110:固定座;

111:石墨扣板;112:铝扣板;113:铁扣板;114:卡箍;

115:第一伺服电机;

201:第二伺服电机;202:底板;203:第一联轴器;

204:丝杠固定侧轴承座;205:导轨;206:导轨滑块;

207:第一丝杠螺母;208:滑板;209:第一丝杠;213:导轮;

210:丝杠支持侧轴承座;211:第二光电开关;212:上导轨;

301:第三伺服电机;302:第一减速器;303:第一螺旋升降机;

304:第二联轴器;305:第二螺旋升降机;306:支撑柱;

307:圆柱光轴;308:第二丝杠;309:电缆保护链;

310:升降板;311:轴承;312:第二丝杠螺母;

313:第一光电开关;314:顶板;

401:第四伺服电机;402:第二减速器;403:第三联轴器;

404:第一轴承座;405:转轴;406:第二轴承座;

407:第三光电开关;408:安装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使用的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采用的射线安全检查设备的标定件的使用过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射线安全检查设备的标定件包括:多个单体108。

多个单体108可依次排列形成组合体(如第一组合体105、第二组合体106、第三组合体107),单体108和至少一个组合体、或多个单体108形成用于提供多种标定厚度的标定块,标定块用于对透射的射线进行衰减。

由单体108或/和组合体形成少量的标定厚度,再通过组合体之间、单体与组合体之间、单体之间的组合来提供更多的标定厚度,极大的节省了标定材料的用量,标定块体积小,重量轻,方便移动和使用,操作方便,提高了标定材料使用的灵活性。

典型标定材料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为增加标定块的灵活性,方便进行标定,优选地,单体108包括铁单体1'、铝单体2'和石墨单体3'中至少两种,具有相同材料的单体108或/和组合体在标定厚度方向上可进行叠加。

在本实施例中,标定块的单体108包括从下到上依次分布的铁单体1'、铝单体2'和石墨单体3',铁的质量厚度为120g/cm2,铝的质量厚度为108g/cm2,石墨的质量厚度为80g/cm2。铁、铝、石墨的形状可为正方体或长方体。

在上述标定件上,按照最大质量厚度平均划分出15个区域(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划分多个区域),每个区域内包括1份铁单体1'、1份铝单体2'和1份石墨单体3'。其中,从标定件上分隔出一个区域作为单体108(厚度为1/15),然后依次从标定件上分隔出两个区域、四个区域和八个区域,依次作为第三组合体107(厚度为2/15)、第二组合体106(厚度为4/15)和第一组合体105(厚度为8/15)。以第一组合体105(厚度为8/15)为例,第一组合体105包括8份铁单体1'、8份铝单体2'和8份石墨单体3',其中8份铁单体1'形成第三铁组合体10',8份铝单体2'形成第三铝组合体11',8份石墨单体3'形成第三石墨组合体12'。第二组合体106包括第二铁组合体7'、第二铝组合体8'和第二石墨组合体9'。第三组合体107包括第一铁组合体4'、第一铝组合体5'和第一石墨组合体6'。上述单体108和各组合体可以组合出1/15、2/15、3/15、…、15/15间隔为1/15的十五种厚度的标定块。

结合上述实施例,下面进一步介绍射线安全检查设备的标定件的使用过程。

首先,将单体108、第三组合体107、第二组合体106和第一组合体105均设置在初始位置,位于射线源5的射线束流(箭头线)的上方,均不经过射线束流。

其次,推动单体108移进到标定区域,当单体108的铁单体1'的中心到达射线束流位置时,射线源5开始工作,完成单体108的铁单体1'(1/15厚度的铁)的标定工作后,回到其初始位置。

再次,推动第三组合体107移进到标定区域,当第三组合体107的第一铁组合体4'的中心到达射线束流位置时,射线源5开始工作,完成第三组合体107的第一铁组合体4'(2/15厚度的铁)的标定工作。

再次,第三组合体107的第一铁组合体4'位置不动,推动单体108移进到标定区域,当单体108的铁单体1'的中心到达射线束流位置时,即第三组合体107的第一铁组合体4'和单体108的铁单体1'同时到达射线束流位置时,射线源5开始工作,完成3/15厚度的铁的标定工作。

然后,按照上述步骤依次类推,来完成铁、铝和石墨三者的1/15、2/15、3/15、…、15/15间隔1/15的十五种厚度下的标定工作。

最后,材料块整体退出标定区域。

通过少量的组合体和单体108进行灵活组合,来形成连续且等间隔的厚度变化,降低标定件的质量和体积,方便进行标定操作。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标定装置。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采用的标定装置的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的标定装置的侧视图。如图2和图3所示,包括:选取部件1、移动部件2、升降部件3和转动部件4。

选取部件1与上述的射线安全检查设备的标定件连接,选取部件1用于提取预定数量的标定块并移动到预设位置。转动部件4与选取部件1连接,转动部件4用于带动选取部件1转动。升降部件3与转动部件4连接,升降部件3用于带动转动部件4升降。移动部件2与升降部件3连接,移动部件2用于带动升降部件3移动。

预设位置是指初始位置,经移动部件2、升降部件3、转动部件4调整后进入标定区域。

根据标定厚度变化要求,选取部件1依次选取具有相应标定厚度的标定块,升降部件3、移动部件2和转动部件4用于实现选取部件1的精确定位,将标定块送至准确的工作位置、工作高度和工作角度,以便射线源5发射的射线束穿过选取部件1上的标定块的中心。标定装置能够快速实现对标定块的标定工作,降低标定时间,提高标定速度,与射线源进行精确对准,提高准确度。

图4为图2所示的标定装置的A-A剖视图(图中选取部件在水平位置)。如图4所示,选取部件1包括:多个滑台模组和支撑板109。

为方便标定块的提取,加快标定装置的标定速度,优选地,选取部件1包括:多个滑台模组(如第一滑台模组101~第四滑台模组104)和支撑板109,多个滑台模组在支撑台109上依次排布,滑台模组用于承载标定块,标定块在滑台模组上可往复移动并进行定位。

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板109上依次设置有第一滑台模组101、第三滑台模组103、第二滑台模组102和第四滑台模组104,第一组合体105、第三组合体107、第二组合体106和单体108依次安装到第一滑台模组101、第三滑台模组103、第二滑台模组102和第四滑台模组104内。根据标定厚度变化要求,使单体108或/和组合体在其各自的滑台模组上移动并精准定位。

滑台模组均采用线性滑台模组,来实现准确高效可靠的选择和提取工作。线性滑台模组体积小、重量轻,整合驱动采用滚珠螺杆、导引用U型轨道以及伺服电机,来为标定块提供精密的直线运动。线性滑台模定位精度高,定位重现性好,行走平行度高,起动扭力低,既能确保标定材料位置精度,也能保证效率和使用可靠性。

选取部件1也可以其他任意可以实现相同目的的其他实现方式,如丝杠螺母方式;驱动的电机也不仅限于伺服电机,可以是其他的电机。

图5为图4所示的标定装置的B向示意图。如图5所示,滑台模组上安装有固定座110、扣板和卡箍114。

为实现滑台模组与标定块的稳定连接,优选地,滑台模组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标定块的固定座110、扣板(如石墨扣板111、铝扣板112、铁扣板113)和卡箍114,扣板扣接在固定座110上,卡箍114用于将标定块固定在扣板上。

在本实施例中,以第一滑台模组101为例,第一组合体105安装在第一滑台模组101内,第三铁组合体10'、第三铝组合体11'和第三石墨组合体12'分别依次安装在固定座110上,铁扣板113、石墨扣板111和铝扣板112依次扣接在第三铁组合体10'、第三石墨组合体12'和第三铝组合体11'上,通过石墨扣板111、铝扣板112、铁扣板113与卡箍114连接,以便第一组合体105能够稳定安装在第一滑台模组101内。通过第一滑台模组101上的滑块带动第一组合体105平移到工作位置,完成选块工作,可由第一伺服电机115控制滑块的移动位置。

第二组合体106和第二滑台模组102、第三组合体107和第三滑台模组103、单体108和第四滑台模组104的连接方式与第一组合体105和第一滑台模组101的连接方式相同,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图6为图2所示的标定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如图6所示,移动部件2包括:导轨205、滑板208和第一驱动单元。

为方便调节标定块的移动,加快标定装置的标定速度,优选地,移动部件包括:导轨205、滑板208和第一驱动单元,滑板208架设在导轨205上,第一驱动单元驱动滑板208沿着导轨205做往复运动,且滑板208带动升降部件3移动。移动部件2带动升降部件3移动,升降部件3带动连接在其上方的转动部件4升降,转动部件4带动与其连接的选取部件1及其上方的标定块转动,来完成标定块的移动,以便完成多个能量射线的标定工作,实现一机多用。

在本实施例中,升降部件3的底部连接在移动部件2上,选取部件1通过转动部件4连接在升降部件3上,为了提高工作效率,移动部件2、升降部件3和转动部件4可同步运动。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丝杠209通过丝杠固定侧轴承座204和丝杠支持侧轴承座210安装在底板202上,第二伺服电机201通过第一联轴器203与第一丝杠209连接,第一丝杠螺母207安装在滑板208上并螺接在第一丝杠209上,第一丝杠螺母207与滑板208相连接。导轨205安装在底板202上,导轨205上设置有导轨滑块206,导轨滑块206与滑板208相连接。

第二伺服电机201用于控制选取部件1的移动距离,启动第二伺服电机201,其带动第一丝杠209转动,来带动第一丝杠螺母207在第一丝杠209上做直线移动,从而带动滑板208沿导轨205移动,使得升降部件3带动转动部件4、选取部件1及其上方的标定块移动到预设位置。

另外,顶板314上设置有上导轨212,导轨212上设置有导轮213,上导轨212和导轮213为移动部件2提供辅助支撑作用。

图6为图2所示的标定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如图6所示,升降部件3包括:升降板310和升降机。

为方便调节标定块的升降,加快标定装置的标定速度,优选地,升降部件包括:升降板310和升降机(如第一螺旋升降机303、第二螺旋升降机305),升降机通过升降板310与转动部件4连接,升降机驱动升降板310升降,且升降板310带动转动部件4升降,从而带动选取部件1及其上方的标定块升降。

在本实施例中,第三伺服电机301通过第一减速器302与第一螺旋升降机303连接,第一螺旋升降机303通过第二联轴器304与第二螺旋升降机305连接,滑板208和顶板314平行分布,滑板208和顶板314之间对称设置有四个支撑柱306,支撑柱306、滑板208和顶板314共同形成框架,滑板208和顶板314之间对称设置有四个圆柱光轴307和两个第二丝杠308,升降板310套设在圆柱光轴307和第二丝杠308上,升降板310通过轴承311连接在圆柱光轴307上,圆柱光轴307为升降板310的移动提供导向作用,使其在滑板208和顶板314之间上下移动。两个第二丝杠螺母312安装在升降板310上并分别螺接在两个第二丝杠308上,通过第二丝杠螺母312的升降带动升降板310升降。

第三伺服电机301用于控制选取部件1的升降高度。启动第三伺服电机301,其带动第一螺旋升降机303和第二螺旋升降机305的两者的第二丝杠308同步转动,来带动第二丝杠螺母312在第二丝杠308上做升降移动,从而由第二丝杠螺母312驱动升降板310在第二丝杠308上做升降移动;升降板310与转动部件4连接,转动部件4与选取部件1连接,升降板310带动转动部件4、选取部件1同步升降,从而带动选取部件1及标定块升降到预设位置。

图4为图2所示的标定装置的A-A剖视图。如图4所示,转动部件4包括:转轴405和第二驱动单元。

为方便调节标定块的转动,加快标定装置的标定速度,优选地,转动部件4包括:转轴405和第二驱动单元,第二驱动单元通过转轴405与选取部件1连接,第二驱动单元驱动转轴405转动,且转轴405带动选取部件1转动。

在本实施例中,选取部件1与转动部件4连接,转动部件4与升降部件3连接,升降部件3连接在移动部件2上;当移动部件2移动时,其带动升降部件3、转动部件4、选取部件1及其上方的标定块同步发生移动;当升降部件3升降时,其带动转动部件4、选取部件1及其上方的标定块同步发生升降;当转动部件4转动时,其带动选取部件1及其上方的标定块同步发生转动。

在本实施例中,转动部件4安装在升降板310上,第一轴承座404和第二轴承座406安装在升降板310上,转轴405安装在第一轴承座404和第二轴承座406之间,第四伺服电机401和第二减速器402通过第三联轴器403与转轴405连接。

第四伺服电机401用于控制选取部件1的转动角度,启动第四伺服电机401,驱动转轴405转动,转轴405带动支撑板109转动,支撑板109带动选取部件1转动到预设角度。

在上述实施例中,移动部件2、升降部件3、转动部件4也并不仅限于本发明中的实现方式,可以是任意可以实现相同目的的其他实现方式,如齿轮齿条链条等方式。

在上述实施例中,标定装置包括选取部件1、移动部件2、升降部件3和转动部件4,升降部件3、移动部件2、转动部件4可以使选取部件1在任意的高度、位置及相对应的角度工作。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为降低标定装置复杂程度并降低成本,省略升降部件3和转动部件4,将选取部件1的高度和角度固定,只要满足选取部件1的标定块的厚度方向在射线束流发射角度和高度工作即可。

为进一步方便控制标定装置的动作,简化操作步骤,缩短操作时间,优选地,标定装置还包括:控制部件,控制部件与选取部件1、移动部件2、升降部件3、转动部件4均电连接,控制部件用于控制选取部件1、移动部件2、升降部件3、转动部件4进行动作,以便射线源5发射的射线束穿过标定块的中心。

在本实施例中,控制部件采用PLC(可编程控制器),通过PLC控制来完成标定块的平移、升降、旋转和选取工作,根据需要各动作还可以同步进行,进一步缩短工作时间。升降部件3上设置有电缆保护链,以便在标定装置运行工程中保护电线、电缆不受损伤。

在上述实施例中,控制部件也并不仅限于PLC,也可以是任意可以实现相同目的的其他控制方式。

控制部件可受上位机控制,实现数据交换、远程实时控制、自动数据采集等工作,提高标定工作的自动化程度。

为进一步简化控制过程,保证标定装置的正常使用,另外,优选地,标定装置还包括:用于与升降部件3连接的第一光电开关313、用于与移动部件2连接的第二光电开关211和用于与转动部件4连接的第三光电开关407,第一光电开关313用于限定升降部件3的升降范围,第二光电开关211用于限定移动部件2的移动范围,第三光电开关407用于限定转动部件4的转动范围。

在本实施例中,多个(如3个)第一光电开关313、多个(如3个)第二光电开关211和多个(如3个)第三光电开关407分别与控制部件电连接,第一光电开关313用以限定升降部件3的向上、下的极限位置和回零位置。第二光电开关211用于限定移动部件2的向左、右的极限位置和回零位置。第三光电开关407用于限定转动部件4的顺、逆时针转动的极限位置和回零角度。

下面进一步介绍标定装置的使用过程。

首先,根据标定要求,将标定块划分为多个组合体和单体;将多个组合体和单体依次安装到选取部件1内;

其次,控制部件控制移动部件2、升降部件3和转动部件4调整选取部件1的位置,以便射线源5发射的射线束穿过选取部件1上的标定块的中心,标定块对透射的射线进行衰减。

再次,控制部件控制选取部件1选取相应的厚度,移动到预设位置;

然后,按照上述步骤依次类推,完成各个厚度下的标定工作。

最后,标定装置及标定块整体退出标定区域。

从上面的描述和实践可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射线安全检查设备的标定件及其标定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首先,标定块的组合方式灵活,体积小,重量轻,方便移动和使用,操作方便;其次,移动部件、升降部件和转动部件可以调整选取部件的位置、高度和角度,以便使标定块与射线源快速定位,缩短标定时间;最后,控制部件能够控制选取部件、移动部件、升降部件和转动部件的运行,缩短操作时间,简化操作难度,以便标定工作高效准确完成。

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主旨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