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27971阅读:466来源:国知局
流量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计量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流量计。



背景技术:

超声波流量计通过超声波在流动的流体中传播时,记载流体流速的信息,而后通过传感器接收到的超声波就可以检测出流体的流速,从而换算成流量,对管道内的流量进行测试。但水流量测试接口各式各样,流量计有时不仅仅需与标准水管连接,还需与其他非标准类的仪器连接配合使用,而传统的流量计无法适用。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流量计无法与其他非标准类的仪器配合使用的缺陷,提供一种流量计。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流量计,用于与水管或其他表计连接,包括:设有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的表体,所述第一接口与水管连接,所述第二接口与其他表计连接,所述第二接口的外径小于第一接口的外径。其中第一接口为进水口,第二接口为出水口,流体通过第一接口进入表体后,表体对流量进行计算,随后流体通过第二接口流出表体。

本技术方案第一接口为标准接口,所述流量计通过第一接口与标准水管连接,另,所述第一接口还可与其他表计的标准接口连接,当流量计第二接口需与小口径的非标准类表计连接时,通常需另外配备一段标准转接水管,而本技术方案的流量计的第二接口外径小于第一接口,可直接将第二接口插入非标准类表计的插口内,插入式结构有效解决传统的通过标准转接水管螺纹转接松动后的漏水现象,且无需另外配备转接水管。并且,由于流量计的检测对流量大小标准要求严格,但本实用新型第二接口为出水口,第一接口为进水口且为标准接口,流体经由标准接口进入表体,进行流量检测完毕之后才通过第二接口流出,因此,改变第二接口的尺寸并不会影响表体对流量的检测。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与第二接口匹配的转接头,所述转接头的第一端内径与第二接口的外径匹配,所述转接头的第二端内径与待连接的水管或其他表计的外径匹配。当第二接口配设转接头时,使其与其他表计的连接更稳定,防止连接松脱。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接口外部设有与水管配合的螺纹,所述第二接口外部设有与转接头配合的凹槽。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凹槽内设有防水圈。防水圈挡住了水压,使得转接头不受内部压力。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表体包括测量管道和两个间隔设置于测量管道上的安装孔,所述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设于测量管道的两端,所述第一接口为进水端,第二接口为出水端,所述安装孔设于第一接口与第二接口之间。所述安装孔用于安装表体的测量元件,例如反射组件、传感器等。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孔的开口所在的平面与第一接口和/或第二接口所在的平面垂直。因此,测量元件无需通过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安装,第一接口和/或第二接口的尺寸改变并不影响测量元件的安装,测量元件可直接通过另一平面的开口安装进入安装孔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表体还包括反射组件、传感器、线路板和输出端等测量元件,所述反射组件设于安装孔内,所述传感器设于反射组件上方,且所述传感器与线路板、输出端依次电性连接。反射组件将流体的超声波反射至传感器,传感器将信号传输至线路板,再通过输出端传输至外界设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孔内沿孔周设有一圈凸台,所述反射组件架设于凸台上,便于固定所述反射组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反射组件包括反射片和设于反射片两端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呈T型结构,支撑架的一端与反射片连接,另一端架设于安装孔内的凸台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孔内壁设有卡槽,所述卡槽与支撑架匹配,使支撑架卡设于卡槽内,且一端架设于凸台上,提高反射组件安装的稳定性,使其不会随水流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技术方案的流量计的第二接口外径小于第一接口,可直接将第二接口插入非标准类表计的插口内,插入式结构有效解决传统的通过标准转接水管螺纹转接松动后的漏水现象,且无需另外配备转接水管。并且,由于流量计的检测对流量大小标准要求严格,但本实用新型第二接口为出水口,第一接口为进水口且为标准接口,流体经由标准接口进入表体,进行流量检测完毕之后才通过第二接口流出,因此,改变第二接口的尺寸并不会影响表体对流量的检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流量计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流量计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流量计与转接头的装配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流量计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表体;11、第一接口;12、第二接口;13、测量管道;14、安装孔;141、凸台;142、卡槽;20、转接头;30、防水圈;40、螺纹;50、凹槽;60、挡圈;70、反射组件;71、反射片;72、支撑架;80、传感器;90、线路板;100、输出端;110、密封垫片;120、非标准类表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流量计,用于与水管或其他表计连接,包括:设有第一接口11和第二接口12的表体10,所述第一接口11与水管连接,所述第二接口12与其他表计连接,所述第二接口12的外径小于第一接口11的外径。其中第一接口11为进水口,第二接口12为出水口,流体通过第一接口11进入表体10后,表体10对流量进行计算,随后流体通过第二接口12流出表体10。本实施方式的第一接口11为标准接口,例如,本实施方式中标准接口为M27*3接口,所述流量计通过第一接口11与标准水管连接,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接口还可与其他表计的标准接口连接;当流量计第二接口12需与小口径的非标准类表计连接时,通常需另外配备一段标准转接水管,而本实施方式的流量计的第二接口12外径小于第一接口11,具体地,所述第二接口12的外径与待连接的非标准类表计的插口匹配,可直接将第二接口12插入非标准类表计的插口内,插入式结构有效解决传统的通过标准转接水管螺纹转接松动后的漏水现象,且无需另外配备转接水管。并且,由于流量计的检测对流量大小标准要求严格,但本实用新型第二接口12为出水口,第一接口11为进水口且为标准接口,流体经由标准接口进入表体,进行流量检测完毕之后才通过第二接口12流出,图中空心箭头为水流方向,因此,改变第二接口12的尺寸并不会影响表体对流量的检测。

进一步地,本实施方式的流量计还包括与第一接口11和/或第二接口12匹配的转接头20,所述转接头20的第一端内径与第一接口和/或第二接口的外径匹配,所述转接头20的第二端内径与待连接的水管或其他表计的外径匹配。当第一接口11和第二接口12配设转接头时,使其与水管或其他表计的连接更稳定,防止连接松脱。

如图3所示图3旋转180度,使12/10跟图1图2方位一致,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二接口12端配设有转接头20,所述转接头20的第一端与第二接口12连接,转接头20的第二端与非标准类表计120连接。具体地,本实施方式采用转接螺母作为转接头20。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接口11和/或第二接口12的外部设有与转接头20或水管配合的螺纹40或凹槽50。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接口的外部沿周向设有螺纹40,所述螺纹40与水管配合,第二接口12的外部沿周向设有凹槽50,所述凹槽50与转接头20的第一端配合。所述转接头20的内壁设有与第二接口12及非标准类表计匹配的槽口。

进一步地,所述凹槽50的数量为至少一个。

在至少一个凹槽50内设有防水圈30。防水圈30挡住了水压,使得转接头20不受内部压力。

进一步地,在至少一个凹槽50内设有挡圈60,所述挡圈60设于远离第二接口12的开口端,且所述挡圈60抵靠转接头20的第一端,阻止流量计与非标准类表计装配后松脱。

进一步地,所述表体10包括测量管道13和两个间隔设置于测量管道13上的安装孔14,所述第一接口11和第二接口12设于测量管道13的两端,所述安装孔14设于第一接口11与第二接口12之间。所述安装孔14用于安装表体10的测量元件,例如反射组件、传感器等。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孔14的开口所在的平面与第一接口11和/或第二接口12所在的平面垂直。因此,测量元件无需通过第一接口11和第二接口12安装,第一接口11和/或第二接口12的尺寸改变并不影响测量元件的安装,测量元件可直接通过另一平面的开口安装进入安装孔14内。

进一步地,所述表体10还包括反射组件70、传感器80、线路板90和输出端100等测量元件,所述反射组件70设于安装孔14内,所述传感器80设于反射组件70上方,且所述反射组件70与传感器80之间设有密封垫片110,防止液体泄露出10;所述传感器80与线路板90、输出端100依次电性连接。反射组件70将流体的超声波反射至传感器80,传感器80将信号传输至线路板90,再通过输出端100传输至外界设备。所述线路板90设于两端的安装孔14之间,并通过压板将线路板90及安装孔14的开口盖合,保证装配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所述安装孔14内沿孔周设有一圈凸台141,所述反射组件70架设于凸台141上,便于固定所述反射组件70。

进一步地,所述反射组件70包括反射片71和设于反射片71两端的支撑架72,所述反射片71用于反射超声波,所述支撑架72用于对反射片71进行定位支撑。所述支撑架72呈T型结构,支撑架72的一端与反射片71连接,另一端架设于安装孔14内的凸台141上。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孔14内壁设有卡槽142,所述卡槽142与支撑架72匹配,使支撑架72卡设于卡槽142内,且一端架设于凸台141上,提高反射组件70安装的稳定性,使其不会随水流移动。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