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煤层开采模拟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86812阅读:410来源:国知局
三维煤层开采模拟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采矿模拟试验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三维煤层开采模拟系统。



背景技术:

三维物理模拟实验中煤层的开采是关乎试验真实性和可靠性的关键。目前三维物理模拟实验煤层开采一般采用一次性采出一进刀煤层、利用抽钢板或木板的方法模拟煤层开采,这种方法仅仅是二维开采方法,并不能满足三维开采的需要。以往的二维煤层开采方法促使上覆岩层在工作面上方一次性垮落,没有充足的时间使上方岩层形成结构,使得试验现象并不明显,试验模拟不够真实,不能还原煤矿真实开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三维煤层开采模拟系统,解决目前煤层开采模拟试验现象不明显、不真实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三维煤层开采模拟系统,包括网格形气囊垫、连通器、稳压装置、气压加载装置和控制装置,网格形气囊垫包括沿横向和纵向均匀布置的多个气囊,气囊上设置有注气嘴,注气嘴连接有气管,气囊的一侧的下部内凹形成用于布置气管的气管通道,连通器包括主管路和与主管路连接的多个支管路,支管路上设置有阀门,支管路连接气管,主管路经出气管连接稳压装置,稳压装置经进气管连接气压加载装置,气压加载装置信号连接控制装置。

进一步的,稳压装置包括稳压泵和设置于稳压泵上的压力表,稳压泵分别连接出气管和进气管。

进一步的,气压加载装置包括柱塞泵、安全阀、压力控制模块和流量控制模块,柱塞泵上设置安全阀,柱塞泵经进气管连接稳压泵,进气管上设置压力控制模块和流量控制模块。

进一步的,控制装置包括控制器和与控制器信号连接的显示器,控制器分别信号连接压力控制模块和流量控制模块。

进一步的,气囊的内凹处设置注气嘴。

进一步的,气囊由橡胶材料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三维煤层开采模拟系统具有以下特点和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三维煤层开采模拟系统,结构简单,便于装配和拆卸,便于试验操作,依次卸载气囊,促使气囊上覆岩层形成较明显的宏观结构,可真实模拟煤层开采以还原煤矿真实开采。

结合附图阅读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后,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三维煤层开采模拟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三维煤层开采模拟系统中网格形气囊垫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三维煤层开采模拟系统中气囊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气囊的右视图;

其中,1、网格形气囊垫,11、气囊,12、注气嘴,2、气管,3、连通器,31、阀门,41、出气管,42、进气管,5、稳压泵,51、压力表,6、气压加载装置,7、控制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三维煤层开采模拟系统,网格形气囊垫1包括多个气囊11,气囊11由橡胶材料制成,多个气囊11沿横向和纵向均匀布置。气囊11的一侧的下部内凹形成用于布置气管2的气管通道,气囊11的内凹处设置有注气嘴12,注气嘴12连接气管2。稳压装置包括稳压泵5和设置于稳压泵5上的压力表51。连通器3包括主管路和与主管路连接的多个支管路,支管路上设置有阀门31,支管路连接气管2,主管路经出气管41连接稳压泵5的出气口,稳压泵5的进气口连接进气管42。气压加载装置6包括柱塞泵、安全阀、压力控制模块和流量控制模块,柱塞泵经进气管42连接稳压泵5,柱塞泵上设置安全阀,进气管42上设置压力控制模块和流量控制模块。气压加载装置信号连接控制装置7,具体的,控制装置7包括控制器和与控制器信号连接的显示器,控制器分别信号连接压力控制模块和流量控制模块。

本实施例的三维煤层开采模拟系统,利用其模拟煤层开采的过程如下:

(1)依据实验研究要求及实际地质条件,选择合适的三维物理实验设备和相似材料,设计合理的模型,铺设煤层底板和传感器;

(2)在三维试验台标注所需铺设煤层的位置,依据模型设计要求选用网格形气囊垫1模拟煤层,依次打开控制装置7、气压加载装置6和稳压装置,向每一列每一排的气囊11中注入1MPa的气体,调节阀门31进行稳压;

(3)在网格形气囊垫1上方铺设模拟顶板,层与层之间铺撒定量云母粉,并铺设传感器进行实验数据的采集;

(4)模型静置24h进行垂直及水平附加应力加载,设定水压加载;

(5)根据煤层开采设定,依次打开与每一列每一排的气囊11连接的阀门31,释放气囊11中的气体进行泄压,以模拟实际开采进刀,记录试验现象和数据。

本实施例的三维煤层开采模拟系统,结构简单,便于试验的装配和拆卸,便于试验操作。对气囊11的压力加载均匀,使作用在试样表面上的力均匀。精确控制注气的压力和流量,随时调节注气的参数,便于进行不同类型的模拟试验。依次卸载气囊11,促使气囊11上覆岩层形成较明显的宏观结构,利用单元格开采方法,克服以往一次性二维全采的弊端,弥补具有时间效应的煤层真三维的空白,可真实模拟煤层开采以还原煤矿真实开采。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