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温黑体辐射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67632阅读:1444来源:国知局
一种低温黑体辐射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辐射测量及校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低温黑体辐射源。



背景技术:

国际温标规定,用黑体辐射的光谱辐射亮度来复现温度。黑体辐射源作为测定红外测温仪的仪器,在辐射测温的作用越来越突出。而且,黑体辐射源在遥感、测温、红外加热灯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随着红外技术和探测器技术的进步,近几年涌现出大量的低温辐射温度计,其最低测量温度可以达到-80~100,℃从而对它们进行检定或校准的相应的黑体辐射源也大量增加,现有技术是给黑体辐射空腔体或者辐射面降温或者升温,但是在低于室温的时候,黑体辐射空腔体里的空气在低温下容易出现的结霜、结露和雾气现象等问题,导致校准时出现极大的误差,准确度不高,所以一般都是通过高压氮气进行腔体内扫射阻止空气进入黑体辐射空腔体,比如对比文件申请号:201420347221.1,名字为:黑体辐射源的黑体空腔结构,通过在黑体腔外铺设氮气层并通过腔内进气把空气往腔外赶,但是由于腔体内侧只设有一个氮气输出口,由于氮气的温度与腔体内部不一样,在吹氮气的过程中,黑体空腔与氮气接触的部位会温度与其他地方不一样,影响了黑体辐射源的辐射率,而且氮气吹扫导向管直接铺设在黑体辐射空腔体内,同样影响了黑体辐射腔的辐射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能驱赶黑体辐射空腔体里的空气的同时,保证不影响黑体辐射空腔体高辐射率的低温黑体辐射源。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低温黑体辐射源,包括设有开口的黑体辐射空腔体、设置在黑体辐射空腔体的开口外并且中间具有通孔的氮气吹扫导向管、通过中间管与氮气吹扫导向管接通的高压纯氮气罐以及铺设在黑体辐射空腔体周围的低温恒温槽,所述通孔与开口对接,所述氮气吹扫导向管内壁周向设有向所述通孔倾斜的氮气出气孔,该氮气出气孔的出口朝向黑体辐射空腔体的开口。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黑体辐射空腔体内涂有高辐射率的涂层。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黑体辐射空腔体的为球形体。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氮气吹扫导向管内壁在背对黑体辐射空腔体一面的周向上设有与氮气出气孔方向相反的氮气出口孔,该氮气出口孔向所述通孔倾斜。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中间管在与所述氮气出气孔或者氮气出口孔连接处分别设有连接管。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氮气出口孔的孔径比所述氮气出气孔的孔径大,所述中间管与氮气出口孔的连接管的管径比中间管与氮气出气孔的连接管的管径大。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连接管在与氮气出口孔对应处或连接管与氮气出气孔对应处都设有容纳腔,这些容纳腔都设置在氮气吹扫导向管内。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氮气吹扫导向管与黑体辐射空腔体开口边缘固定连接在一起。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中间管上设有控制阀,所述氮气吹扫导向管中的压力为2.5bar。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开口的孔径为50-100mm。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及效果:

1、通过氮气吹扫导向管从面向黑体辐射空腔体的开口的氮气出气孔吹扫氮气,从开口的周向进行倾斜均匀吹扫,不会破坏黑体辐射空腔体的温度均匀就能达到驱除黑体辐射空腔体内的空气,而且氮气吹扫导向管设置在黑体辐射空腔体外,不会影响到黑体辐射空腔体的辐射率。

2、氮气出口孔从背向黑体辐射空腔的开口方向往外界吹扫大量的氮气,并且防止外界空气进入黑体辐射空腔内。

附图说明

图1是低温黑体辐射源的侧视局部剖视图。

图2是图1中的氮气吹扫导向管剖视图。

图3是图2的氮气吹扫导向管的正视图。

图4是图1中黑体辐射空腔体与氮气吹扫导向管连接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如图1所示的一种低温黑体辐射源,包括设有开口10的黑体辐射空腔体1,设置在黑体辐射空腔体1的开口10的中部具有通孔7(图2中显示)的氮气吹扫导向管3、通过中间管4与氮气吹扫导向管3接通的高压纯氮气罐5以及铺设在黑体辐射空腔体1周围的低温恒温槽2。所述氮气吹扫导向管3设在黑体辐射空腔体1外,所述通孔7与开口10对接,目的是在腔外的氮气吹扫导向管3不会影响到黑体辐射空腔体1腔内的辐射。

如图2所示,为了能够均匀地从周向往开口10喷吹扫射氮气,所述氮气吹扫导向管3内壁周向设有向所述通孔7倾斜的氮气出气孔31,该氮气出气孔31的出口朝向黑体辐射空腔体1的开口10(图1或者图2中箭头所示)。

在本实施例子中,所述黑体辐射空腔体1的为球形体,目的是为了提高其辐射率;为了增加更大的辐射率,所述黑体辐射空腔体1内涂有高发射率涂层,所述开口10的孔径为50-100mm。

如图4所示,为了保证氮气完全吹扫到黑体辐射空腔体1内部,为此,所述氮气吹扫导向管3与黑体辐射空腔体1的开口10边缘固定连接在一起。

如图2所示,为了使氮气出气孔31在往黑体辐射空腔体1开口10扫射氮气的时候,不受到开口10外空气的影响,防止空气被带进黑体辐射空腔体1的腔内,所述氮气吹扫导向管3内壁在背对黑体辐射空腔体1一面的周向上设有与所述氮气出气孔31方向相反的氮气出口孔32,该氮气出口孔32的出口背对着黑体辐射空腔体1的开口并朝向通孔7倾斜(图1或者图2中箭头所示)。

氮气吹扫导向管3为中部具有通孔7的圆柱体,氮气出口孔32分布在其内壁周向上,其状态如图3所示。

如图2所示,为了互不影响,所述中间管4在与所述氮气出气孔31、氮气出口孔32连接处分别设有连接管33、连接管34。

如图2所示,由于外部的空气比较多,为了扫射的效果更好,所述氮气出口孔32的孔径比所述氮气出气孔31的孔径大,所述中间管4与氮气出口孔32的连接管的管径34比中间管4与氮气出气孔31的连接管33的管径大。在氮气从氮气吹扫导向管3的氮气出气孔31进行吹扫的时候,氮气出口孔32在背向黑体辐射空腔体1的开口10吹向外界大量的氮气,而氮气出气孔31向黑体辐射空腔体1少量的氮气,所以,当从氮气出气孔31吹出的氮气充满整个黑体辐射空腔体1的同时,从氮气出口孔32吹扫的大量氮气向外界的排出,从而不会让空气进入黑体辐射空腔体1内部。为了能够让氮气吹扫更加均匀,所述连接管4在与氮气出口孔32对应处或连接管4与氮气出气孔31对应处都设有容纳腔8,这些容纳腔8都设置在氮气吹扫导向管3内。

如图1所示,为了能够随时调整氮气的压力,所述中间管4上设有控制阀6,经过测试,所述氮气吹扫导向管3中的压力为2.5bar左右,氮气就足够喷入黑体辐射空腔体1内。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