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泊及河流水质监测所用自然沉降与平行样采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99792阅读:630来源:国知局
湖泊及河流水质监测所用自然沉降与平行样采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环境监测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湖泊及河流水质监测所用自然沉降与平行样采集装置。



背景技术:

饮水安全直接关系到国民的身体健康,水质或水体中污染物的监测工作在环境监测工作中尤其重要,保障水环境的安全也是环境监测工作中的重点。2017年2月22日,环保部办公厅印发了《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网监测任务指导书》进一步强调,湖库及河流常规项目监测水质样品采集后自然沉降30min,取上层非沉降部分进行检测。目前关于湖泊及河流水质监测,并没有相应的自然沉降及平行样采集装置,这给环境监测工作带来了一定的不便。

因此,需要针对上述的现状设计一种具有准确性高、平行性好的湖泊及河流水质监测所用自然沉降及平行样采集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准确性高的,平行性较好的湖泊及河流水质监测所用自然沉降及平行样采集装置,利用该装置既可以通过出水口取水样,也可以采用虹吸管取水样,能根据不同来源的水样品选择不同的取样方式,从而满足不同的实验需求以及提高结果的准确性。

湖泊及河流水质监测所用自然沉降与平行样采集装置,包括缸体,位于缸体外壁下方的至少两个出水口,还包括位于缸体上顶部的与缸体相配合的盖体,盖体上方至少有两个通孔;虹吸管分别穿过上述的通孔到达缸体内的下部;位于缸体内的虹吸管取样端有套接在虹吸管内的玻璃取样管。

每个出水口均有相对应的阀门,用于控制出水口处的水流是否排出;

采集装置具有两个通孔,每个通孔对应一根虹吸管。

虹吸管为硅胶管。

玻璃取样管的长度约为缸体总高度的1/12-1/5。

缸体为圆柱体形,缸体是由透明有机玻璃材质所制成的缸体,便于观察缸体内部的沉降层或沉降情况;

缸体外表面有刻度线,便于操作人员大致掌握水体的取样量;

缸体上部有和缸体活动连接的提手,便于操作人员提携移动该采集装置;

出水口有两个,且两个出水口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两个出水口之间的连线穿过它们共同所在圆面的中心,出水口距缸体上顶部的高度为缸体高度的4/5。如此设计,是发明人在实际检测工作中根据经验和数据所得到的最佳的方案,此设计使平行样取样更合理,平行性好更好,后续的检测数据更准确。

盖体上两个通孔之间的连线穿过它们所在的水平圆面的中心,且两个通孔关于这个中心呈轴对称分布,两个通孔之间的距离为盖体直径的1/2;

出水口位置设计的过高,会导致部分沉降上层清水不易排出;

出水口位置过低,则容易将下层的沉降层排出,也不利于监测工作。

盖体的下底面有导流机构,用以加速沉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带有出水口和虹吸管设计的缸体,针对湖库样品采集,测定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总氮、总磷时,用虹吸方式移取水样;针对于其它的水样品,采用直接出水的方式,该装置可以针对不同的水样来源选择不同的取样方式,方便了操作人员的环境监测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使用过程图;

图3为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3的盖体与螺旋叶片的位置关系图;

图5为实施例4的盖体与导流片的位置关系图;

图中,1-缸体,2-第一出水口, 3-第一阀门,4-第一通孔,5-第二通孔,6-第一虹吸管,7-第二虹吸管,8-第一玻璃取样管,9-第二玻璃管,10-盖体,11-刻度线,12-提手,13-第二出水口,14-第二阀门,15-洗耳球,16-管夹,17-螺旋叶片,18-连接杆;19-导流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进一步的说明,以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湖泊及河流水质监测所用自然沉降与平行样采集装置,包括圆柱体形缸体1,缸体1是由透明的有机玻璃制成且整体为圆柱体形;缸体1上有多条刻度线11,便于实验监测人员掌握其中的水的体积以及沉降层的体积、上清层的体积;

缸体1外壁下方有两个出水口,分别记作第一出水口2和第二出水口13,第一出水口2和第二出水口13均有相对应的第一阀门3和第二阀门14,第一阀门3和第二阀门14分别用于控制出水口处的水流是否排出;且第一出水口2和第二出水口13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第一出水口2和第二出水口13之间的连线穿过它们共同所在圆面的中心,出水口距缸体1上顶部的高度为缸体1高度的4/5。

如此设计,是发明人在实际检测工作中根据经验和数据所得到的最佳的方案,此设计使平行样取样更合理,平行性更好,后续的检测数据更准确。比如,出水口位置设计的过高,会导致部分沉降上层清水不易排出;

出水口位置过低,则容易将下层的沉降层排出,也不利于监测工作;

缸体1上顶部有与缸体1相配合的盖体,盖体上方有第一通孔4和第二通孔5;第一通孔4和第二通孔5之间的连线穿过它们所在的水平圆面的中心,且第一通孔4和第二通孔5关于这个中心呈轴对称分布,第一通孔4和第二通孔5之间的距离为盖体直径的1/2;

第一通孔4和第二通孔5均对应有硅胶材质的第一虹吸管6和第二虹吸管7,第一虹吸管6和第二虹吸管7分别穿过各自所对应的第一通孔4和第二通孔5到达缸体1内的下部;位于缸体1内的第一虹吸管6和第二虹吸管7的取样端有套接在虹吸管内的第一玻璃取样管8和第二玻璃取样管9,第一玻璃取样管8和第二玻璃取样管9的长度大约为缸体1总高度的1/10,设计玻璃取样管是为了使两根虹吸管下沉,便于其吸取缸体1底部的沉降层中的水样品。每个虹吸管的出水端还有与虹吸管相配套的管夹16,用于控制虹吸管中的水流排放;

缸体1上部有和缸体1活动连接的提手12,便于操作人员提携移动该采集装置。

将从现场采集到的水质样品倒入缸体1中,扣上盖体,待其中的水样品自然沉降30min,取上层非沉降部分进行检测,直接从第一出水口2和第二出水口13排放取平行样;待取好样品后,关闭第一出水口2和第二出水口13处的第一阀门3和第二阀门14即可;

若对湖泊中所采集并沉降后的水样品取样时,采用虹吸取样的方式,先使用洗耳球吸取第一虹吸管6和第二虹吸管7中的空气,缸体1中的水样品在负压虹吸的作用下从第一虹吸管6和第二虹吸管7中源源不断的流出,待取完平行样品后,采用管夹16封上第一虹吸管6和第二虹吸管7即可。

实施例2

实施例2中的缸体1呈水缸的形状,整体为上部粗下部细的形状,该形状由于下部较细,更有利于水样品的沉降。其余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3

盖体10的下底面连接有带螺旋叶片17的连接杆18,通过该螺旋叶片17,可以起到导流的作用,加速沉降,该连接杆18可与电机相连接,由电机驱动(未图示),连接杆的上顶面与盖体的下底面的中心位置活动连接。其余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4

盖体10的下底面连接有呈台阶形状的导流片19,通过该导流片19,也可以起到导流的作用,加速沉降。导流片19的上顶部位于盖体下底面一侧的边缘位置处,且导流片与盖体10内虹吸管的位置相错开。其余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