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磨边装置的检测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78508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磨边装置的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瓷砖磨边机的磨边装置由驱动电机和磨边头两部分组成。在磨边装置安装在磨边机机架前,需要将驱动电机和磨边头完成安装并进行检测,测试该装置在工作中的温度是否正常、是否有异响、是否有漏油等运作不良的现象。具体的是,在组装磨边装置时,需要将驱动电机固定在检测架上,然后将磨边头装入驱动电机,在组装好之后使整个磨边装置横置,然后再进行检测。

现在的检测方式,均是将驱动电机固定于检测架上,再使用作业车等机器将磨边头横向装入驱动电机上,完成固定后再实施检测。然后,由于每个驱动电机的生产上必然存在一定的细小差异(比如说驱动电机底部的厚度不一),导致作业车的安装作业没法设置成在一精准的高度上实施横装的动作,并且横向安装时,两个部件的对位调节亦十分困难,导致以上的安装方式效率低下,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磨边装置的检测架,能够使检测平台在两种支撑状态之间切换,便于安装检测平台上的磨边装置的组装和检测。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用于磨边装置的检测架,包括检测底座、用于安装磨边装置的检测平台以及驱动机构,检测底座上设有第一支撑架以及第二支撑架,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检测平台在第一支撑架与第二支撑架之间运动,且检测平台运动至第一支撑架时与第一支撑架固定连接并处于第一支撑状态,检测平台运动至第二支撑架时与第二支撑架固定连接并处于第二支撑状态。

优选的,检测平台上设有定位部,第一支撑架的顶端设有第一定位槽,第二支撑架的顶端设有第二定位槽,第一支撑架的高度大于第二支撑架的高度;所述定位部用于在检测平台向着第一支撑架运动时嵌装于第一定位槽内;定位部用于在检测平台向着第二支撑架运动时嵌装于第二定位槽内。

优选的,检测平台上设有定位轴,所述定位轴形成所述定位部。

优选的,所述检测平台通过转轴可转动的安装于检测底座上,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检测平台绕所述转轴转动,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位于检测平台的转动轨迹上。

优选的,驱动机构为驱动气缸,该驱动气缸的活塞杆与定位部固定,驱动气缸的缸体固定于检测底座上。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其可先将磨边装置的驱动电机部分预装在检测平台上,使检测平台运动至第一支撑架,并使检测平台与第一支撑架,此时检测平台处于第一支撑状态(即竖直状态),如此可方便磨边头采用竖直方向上从上而下的安装方式。这样,在重力的作用下,磨边头的对准卡入更加轻松、准确。此后,再使检测磨边装置向着运动至第二支撑架,此时检测平台处于第二支撑状态(即水平状态),如此便于对组装好的磨边装置进行检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检测底座;11、第一支撑架;111、第一定位槽;12、第二支撑架;121、第二定位槽;13、转轴;20、检测平台;21、定位部;30、磨边装置;40、驱动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的用于磨边装置的检测架,包括检测底座10、检测平台20以及驱动机构,检测平台20以及驱动机构均安装在检测底座10上。在检测底座10上设有第一支撑架11以及第二支撑架12,且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检测平台20在第一支撑架11与第二支撑架12之间运动。具体在检测平台20运动至第一支撑架11时与第一支撑架11固定连接,此时检测平台20处于第一支撑状态。同样的,在检测平台20运动至第二支撑架12时与第二支撑架12固定连接,此时检测平台20处于第二支撑状态。

在上述结构基础上,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检测架时,可先将磨边装置30的驱动部分预装在检测平台20上,使检测平台20运动至第一支撑架11,并使检测平台20与第一支撑架11固接,此时检测平台20处于第一支撑状态(即竖直状态),如此可方便磨边头采用竖直方向上从上而下的安装方式。这样,在重力的作用下,磨边头的对准卡入更加轻松、准确。此后,再使检测平台20向着第二支撑架12运动,从而带动磨边装置30运动至第二支撑架12,此时检测平台20上的磨边装置30处于第二支撑状态(即水平状态),如此便于对组装好的磨边装置30进行检测。当然,需要本实施例中,在第一支撑状态以及第二支撑状态处于完全垂直的竖直状态和水平状态,此种情况下,安装以及检测效果均最佳。而在其他情况下,第一支撑状态以及第二支撑状态也可以是两呈夹角设置的两种状态。

优选的,在检测平台20上可设有定位部21,相应的,在第一支撑架11的顶端设有第一定位槽111,第二支撑架12的顶端设有第二定位槽121,且第一支撑架11的高度大于第二支撑架12的高度(此结构使检测平台20运动至第一支撑架11或第二支撑架12时能够有两种状态)。在检测平台20向着第一支撑架11运动时,上述定位部21可嵌装于第一定位槽111内,以使检测平台20处于第一支撑状态,即此时检测平台20处于竖直状态,便于磨边装置30的组装。在组装完成后,可使检测平台20向着第一支撑架11运动时,此时定位部21可从第一定位槽111内退出并嵌装于第二定位槽121内,上述结构便于检测平台20在两种支撑状态之间的切换以及固定,结构更加稳定。

当然,在不开设第一定位槽或第二定位槽的情况下,也可简单的通过在第一支撑架或者第二支撑架上设置挡板,在该挡板可在检测平台位于第一支撑状态或者第二支撑状态的时候挡住检测平台,防止其进一步的运动。另外,也可在通过在检测平台的两侧开槽,分别在第一支撑架或者第二支撑架上设置限位柱,使限位柱分别与检测平台两侧的槽位配合,可实现检测平台的两种固定状态。

优选的,具体在检测平台20上设有定位轴,该定位轴可形成所述定位部21,便于加工。当然,也可直接在检测平台20上加工一个突出的柱子结构,同样也能形成上述定位部21。

优选的,检测平台20可通过转轴13可转动的安装于检测底座10上,而上述驱动机构具体可用于驱动所述检测平台20绕所述转轴13转动,具体第一支撑架11和第二支撑架12位于检测平台20的转动轨迹上。如此在检测平台20转动的过程中就可以实现在第一支撑架11和第二支撑架12之间运动,完成检测平台20的状态切换,结构简单灵活。

优选的,在上述结构基础上,驱动机构可为驱动气缸,使驱动气缸的活塞杆与定位部21固定,驱动气缸的缸体固定于检测底座10上,如此在上述定位部21位于第一定位槽111或者第二定位槽121内时,需要进行切换动作时,可通过驱动气缸的活塞杆的带动,使定位部21直接退出第一定位槽111或第二定位槽121,进而带动检测平台20的转动,切换过程更加快捷。

当然,上述驱动机构也可选用电机,直接带动检测平台转动,使其处于第一支撑状态和第二支撑状态。

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