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配电网监测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非正常用电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异常用电行为是指电网用户不按照合同规定使用电力,通过非法手段窃取电力资源,对于传统电网而言,窃电的绝大部分手段为物理行为,包括短接变压器,篡改电表读数,破坏变压器增压煤油,强磁场改写电表存储。这类物理行为,通常会对电力设备造成改变或破坏,目前最常见的普通用户窃电方式是断零法,这种窃电方法事先必须将电能表进线端的零线断开并将其隐蔽然后另接或自设地线,在断开电表输入零线后,电流线圈仍可通过电流,而电压线圈会失去电压,这时窃电户用电,电表是不会计量的,当窃电户想电表转动计量时,可从电表零线输出端反接零电位(即另接零线或自设地线),电压线圈获得电压,电表转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非正常用电检测装置,用以解决不法用户窃电不容易发现,造成电力设备或电网系统受损,国家遭受经济损失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非正常用电检测装置,包括本体,本体开设有过线孔,本体上面固定设置有天线;
所述本体内部设置有电流互感器、检测模块,所述电流互感器为穿心式电流互感器, 电流互感器的中心孔与所述过线孔重合;
所述检测模块包括控制器单元、采样单元、整流滤波单元、电能存储单元、信息发射单元;
所述电流互感器输出端分别与采样单元及整流滤波单元输入端连接,整流滤波单元输出端与电能存储单元连接,电能存储单元能够将整流滤波单元送来的电能进行存储并为装置提供电能;
控制器单元第一接口与采样单元连接;
控制器单元第二接口与信息发射单元控制端连接,信息发射单元输出端与天线连接。
优选地,所述电流互感器包括用于火线电流检测的第一电流互感器CT1和用于零线电流检测的第二电流互感器CT2。
优选地,所述过线孔直径不小于3mm。
优选地,所述控制器单元包括微功耗单片机,用于采集被测线路上的电流并将异常信息通过信息发射单元发送给接收端。
优选地,所述信息发射单元采用能通过无线电波将信息发射出去的现有模块制成。
优选地,还包括无线电接收端,用于接收信息发射单元发送来的信息。
优选地,所述电能存储单元为超级电容器。
本实用新型利用两个电流互感器分别对进入用电户的火线和零线电流进行采样,然后根据二者电流是否平衡以及电流不平衡时间长度来判断用户是否存在窃电的可能性,然后通过无线电波方式将异常信息发送给接收端,从而及时提醒管理人员,能够及时有效制止窃电行为,保护国家利益不受损失。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内部结构框架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图1和图2,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总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内部结构框架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非正常用电检测装置,包括本体1,本体1开设有过线孔2,本体1上面固定设置有天线3;
本体1内部设置有电流互感器、检测模块,电流互感器为穿心式电流互感器, 电流互感器的中心孔与过线孔2重合,过线孔2直径不小于3mm;
检测模块包括控制器单元、采样单元、整流滤波单元、电能存储单元、信息发射单元;
电流互感器输出端分别与采样单元及整流滤波单元输入端连接,整流滤波单元输出端与电能存储单元连接,电能存储单元为超级电容器能够将整流滤波单元送来的电能进行存储并为装置提供电能;电流互感器包括用于火线电流检测的第一电流互感器CT1和用于零线电流检测的第二电流互感器CT2;
控制器单元包括微功耗单片机,用于采集被测线路上的电流并将异常信息通过信息发射单元发送给接收端,控制器单元第一接口与采样单元连接,控制器单元第二接口与信息发射单元控制端连接,信息发射单元输出端与天线3连接,信息发射单元采用能通过无线电波将信息发射出去的现有模块制成,对应的,还包括无线电接收端,用于接收信息发射单元发送来的信息。
使用时,将火线L和零线N分别穿设在过线孔2内,于此同时第一电流互感器CT1和第二电流互感器CT2也被穿过,从而能够检测到线路上的电流量,电流互感器的输出经过采样单元进行模数转换后将数据送给控制器单元进行分析,当CT1和CT2接收到的电流值相差很大时开始启动计数器,检测大差值的持续时间,如果大差值持续时间超过设定时间,则经过信息发射单元将异常信号发射出去,通过无线电波传达到无线电接收端,从而及时提醒管理人员,能够及时有效制止窃电行为,保护国家利益不受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