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光细菌检测用恒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12751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光细菌检测用恒温装置。



背景技术:

检测待测水与发光细菌混合反应后的发光强度是水质毒性检测过程中的一个关键性的作业。现有的检测装置不具有恒温功能,检测中对发光细菌和待测水的混合液的温度未作控制,导致检测结果随温度变化较大,检测结果稳定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检测结果稳定较好的发光细菌检测用恒温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发光细菌检测用恒温装置,它包括检测管和感光器,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基座、温控器、加热电阻丝、制冷片和散热片;

所述基座,其顶部开有供所述检测管置入的开口长槽;

所述温控器和加热电阻丝嵌入在所述基座内,所述温控器位于所述检测管的正下方;所述温控器与所述加热电阻丝电连接;

所述制冷片固定在所述基座的底部并与所述温控器电连接;

所述散热片位于所述制冷片的下方;

所述感光器位于所述检测管的正上方。

所述加热电阻丝的数量为2个。

所述检测管为透明玻璃管。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发光细菌检测用恒温装置,它包括检测管和感光器,它还包括:基座、温控器、加热电阻丝、制冷片和散热片;所述基座,其顶部开有供所述检测管置入的开口长槽;所述温控器和加热电阻丝嵌入在所述基座内,所述温控器与所述加热电阻丝电连接;所述制冷片固定在所述基座的底部并与所述温控器电连接;所述散热片位于所述制冷片的下方;所述感光器位于所述检测管的正上方。使用时,通过温控器、加热电阻丝和制冷片使检测管处于恒温环境中,提高测试结果的可靠性和运行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发光细菌检测用恒温装置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检测管;2—感光器;3—基座;4—温控器;5—加热电阻丝;6—制冷片;7—散热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发光细菌检测用恒温装置,它包括检测管1和感光器2,它还包括:基座3、温控器4、加热电阻丝5、制冷片6和散热片7;

所述基座3,其顶部开有供所述检测管1置入的开口长槽;

所述温控器4和加热电阻丝5嵌入在所述基座3内,所述温控器位于所述检测管1的正下方;所述温控器4与所述加热电阻丝5电连接;

所述制冷片6固定在所述基座3的底部并与所述温控器4电连接;

所述散热片7位于所述制冷片6的下方;

所述感光器2位于所述检测管1的正上方。

所述加热电阻丝5的数量为2个。

所述检测管1为透明玻璃管以利于感光器2对温合液的发光强度进行检测。

使用时,待测水和发光细菌的温合液通过检测管1的进口进入到检测管,对温合液在检测管处进行温度控制,通过温控器4设置混合液测试最佳温度,当温控器检测到温合液的温度低于设定温度时,通过温控器4控制加热电阻丝5工作,产生的热量通过基座3传导给检测管内的温合液进行加温。当温控器检测的温度达到设定温度时,启动感光器2测试检测管内的温合液的发光强度。

当温控器检测到温合液的温度高于设定温度时,通过温控器4控制制冷片6工作,对检测管1内的温合液进行降温,制冷片背面产生的热量通过散热片7进行散热。当温控器检测的温度达到设定温度时,启动感光器2测试检测管1内的温合液的发光强度。

检测后的温合液通过检测管1的出口排放出去。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