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防拆机构的仪表外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35083阅读:235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有防拆机构的仪表外壳的制作方法

一种带有防拆机构的仪表外壳,属于计量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很多家用的计量表(如电表、水表等)的表壳均为组装式,为避免用户私自将表壳开启,对内部参数进行自行调整,需要在表壳上设置防拆机构。现有技术中,最常见的防拆机构形式一般是采用铅封的形式,具体为:在表壳的结合处分别设置穿线孔,然后利用一条金属线同时穿过两个穿线孔后利用铅块将金属线的两端进行紧固。但是在需要将表壳拆开时,则需要剪断金属线,且严重影响产品美观。随着各种计量表的技术不断完善,各类使用电池供电的产品逐渐出现,因此需要对表壳进行拆装的情况也发生的越来越多。由于铅块无法重复利用,因此传统的防拆机构形式会造成极大地浪费,同时进行操作时过程较为繁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通过插接的形式对组成表壳的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进行锁定,起到了封闭作用的同时其操作过程更为简洁的带有防拆机构的仪表外壳。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带有防拆机构的仪表外壳,包括由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组成的表壳,其特征在于:设置有防拆机构插头,防拆机构插头包括防拆机构底板以及固定在防拆机构底板任意一个表面上的防拆机构插杆,防拆机构插杆的端部形成卡装头;

防拆机构插杆设置有至少一个,防拆机构插杆插入第一外壳内并与第二外壳卡装,防拆机构底板卡装在第一外壳表面;

或防拆机构插杆设置有多个,在表壳外部不同的防拆机构插杆分别与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卡装,防拆机构底板同时卡装在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表面。

优选的,所述的防拆机构插杆包括固定段以及卡装段,固定段一端固定在所述的防拆机构底板上,卡装段固定在其另一端,固定段与卡装段的结合处形成所述的卡装头。

优选的,所述的固定段为圆柱状,所述的卡装段为圆台状,卡装段的粗端与固定段固定且粗端的直径大于固定段的直径。

优选的,所述的固定段为圆柱状,在所述的防拆机构底板位于防拆机构插杆的背面还设置有与每一个防拆机构插杆的中心处分别一一对应的定位点。

优选的,在所述的防拆机构底板与防拆机构插杆之间还设置有底板凸起。

优选的,设置有插接套,插接套自所述的第一外壳装入并卡装在第一外壳的表面,设置有与第二外壳固定且插入插接套的插接板,所述的防拆机构插头装入插接套并与插接板卡装。

优选的,所述的插接套包括矩形盒状且前端开口的插接套本体,所述的插接板插入插接套本体,开设在插接板上的防拆机构插接孔位于插接套本体内腔的中心位置,所述的防拆机构插头穿过防拆机构插接孔与插接板卡装。

优选的,在所述插接套本体的开口处设置有插接套卡装板,插接套卡装板的外圈与第一外壳表面的安装孔匹配,其内圈与插接套本体开口处形成与防拆机构插头配合的挡台,在插接套本体的上、下端面上开设有一组配合插接板插接的插接套插孔。

优选的,所述的防拆机构插头为塑料材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本带有防拆机构的仪表外壳中,通过插接的形式对组成表壳的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进行锁定,起到了封闭作用的同时其操作过程更为简洁。

2、在需要对仪表进行维修或电池更换时,厂家利用钻头对准定位点并钻入,钻入之后将防拆机构插头破坏,从而可以将防拆机构取下,完成操作之后更换新的防拆机构即可,操作极为方便,同时防拆机构为塑料材质,适合大批量生产且价格低廉,有效减少防拆机构的使用成本。

3、在插接套本体的后端面上设置有开孔,避免防拆机构插头中防拆机构插杆过长而无法插接到位的情况发生。

4、在防拆机构插杆的中心处沿防拆机构插杆的轴向开槽形成位于防拆机构插杆中心处的缺口,因此有助于防拆机构插杆端部的卡台在卡装时出现形变,便于卡装。

5、插接套卡装板的内径大于插接套本体的开口因此在插接套卡装板与插接套本体的结合处形成挡台,对防拆机构底板进行遮挡,避免防拆机构插头安装时过度进入插接套。

附图说明

图1~2为实施例1防拆机构插头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1防拆机构插头左视图。

图4为实施例1防拆机构插头俯视图。

图5~6为插接套结构示意图。

图7为插接套左视图。

图8为插接套俯视图。

图9为实施例2防拆机构插头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实施例2防拆机构插头正视图。

图11为实施例2防拆机构插头俯视图。

其中:1、防拆机构底板 2、底板凸起 3、防拆机构插杆 4、定位点 5、插接套本体 6、插接套插孔 7、插接套卡装板。

具体实施方式

图1~8是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下面结合附图1~11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4所示,一种带有防拆机构的仪表外壳,包括防拆机构插头和与防拆机构插头配合的插接套,对于组装式表壳而言,将表壳的两部分分别记为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插接套第一壳体装入并卡装在第一壳体的表面,在第二壳体的内部直接或间接固定插接板,插接板在表壳的内部与插接套对应插接,然后将防拆机构插头从插接套的开口处插入并与插接板配合卡装,完成卡装之后防拆机构插头卡装在插接套表面,从而实现了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的锁定。

如图1~4所示,防拆机构插头包括一块防拆机构底板1,在防拆机构底板1的形状与插接套开口处的形状匹配。在防拆机构底板1的一个侧面上设置有面积小于防拆机构底板1的底板凸起2,在底板凸起2的表面设置有防拆机构插杆3。防拆机构插杆3为柱状并垂直固定于防拆机构底板1的表面。

防拆机构插杆3包括圆柱型的固定段和位于固定段端部的圆台状的卡装段,固定段与卡装段同心固定。卡装段的粗端与固定段连接且其粗端的直径大于固定段的直径,因此在固定段和卡装段的结合处形成卡台。在防拆机构插杆3的中心处沿防拆机构插杆3的轴向开槽形成位于防拆机构插杆3中心处的缺口,因此有助于防拆机构插杆3端部的卡台在卡装时出现形变,便于卡装。在防拆机构底板1相对于防拆机构插杆3的另一面设置有定位点4,定位点4为盲孔,且位于防拆机构插杆3的轴线上。防拆机构插头优选采用各类塑料制成。

如图5~8示,插接套包括插接套本体5,插接套本体5为前端开口的矩形盒体,其内部为等粗的插接套内腔,插接套内腔的开口端为防拆机构插头的插口。在插接套本体5的开口处设置有插接套卡装板7,其内径尺寸与防拆机构插头的防拆机构底板1相匹配。插接套卡装板7的内径大于插接套本体5的开口因此在插接套卡装板7与插接套本体5的结合处形成挡台,对防拆机构底板1进行遮挡,避免防拆机构插头安装时过度进入插接套。防拆机构插头中底板凸起2的形状与插接套内腔相匹配。

在插接套本体5的上、下端面上开设有一组插接套插孔6,插接套插孔6上下对应与上述的插接板配合安装。当上述的插接板插入插接套插孔6后,开设在插接板上的防拆机构插接孔位于插接套本体5内腔的中心位置,配合防拆机构插头中防拆机构插杆3的插接。在插接套本体5的后端面上还设置有开孔,避免防拆机构插头中防拆机构插杆3过长而无法插接到位的情况发生。

具体安装过程及原理如下:

在将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配合安装之后,将与第二壳体固定的插接板对应插入插接套的插接套插孔6内。然后将防拆机构插头自第一壳体的外部自插接套的开口装入其内,防拆机构插头上的防拆机构插杆3与插接板上的防拆机构插接孔配合卡装,卡装完成之后防拆机构插头上的防拆机构底板1卡装在插接套的开口处并与插接套开口的表面平齐。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取消插接套而由防拆机构插头同时对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进行锁定,具体如下:

如图9~11所示,防拆机构插头包括防拆机构底板1。在防拆机构底板1的表面并排设置有两个防拆机构插杆3。防拆机构插杆3为柱状并垂直固定于防拆机构底板1的表面。

防拆机构插杆3包括圆柱型的固定段和位于固定段端部的圆台状的卡装段,固定段与卡装段同心固定。卡装段的粗端与固定段连接且其粗端的直径大于固定段的直径,因此在固定段和卡装段的结合处形成卡台。在防拆机构插杆3的中心处沿防拆机构插杆3的轴向开槽形成位于防拆机构插杆3中心处的缺口,因此有助于防拆机构插杆3端部的卡台在卡装时出现形变。在防拆机构底板1相对于防拆机构插杆3的另一面设置有定位点4,定位点4为盲孔,且与防拆机构插杆3的数量一一对应并位于防拆机构插杆3的轴线上。防拆机构插头优选采用各类塑料制成。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