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检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31181发布日期:2018-06-08 18:57阅读:620来源:国知局
安检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安保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安检机。



背景技术:

随着交通的不断发展,在地铁、火车站、机场等地通常会设置有安检机来检测行李中是否携带有违禁品。

现有的安检机在检测时,物品通过传送带运送至X射线检查通道,X射线穿透木材、纸板、皮革等不透明物体,安检仪根据物体对X射线的吸收程度,在荧屏上呈现不同颜色的影像,橙色代表有机物,例如食品、塑料等;书本、陶瓷等显示为绿色;金属则显示为蓝色。此时,安检员快速查看X射线扫描的透视图像,凭借丰富的经验判断是否有违禁品。

因为X射线对人体有危害,故安检机上通常会安装有防辐射的铅帘,但是铅帘质量较高,当轻小物品在传送带上需要进行安检时,铅帘可能会阻挡轻小物品进入,若使用手掀开铅帘推动或者拿出轻小物品,则X射线会对人体产生较大的危害,不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检机,具有方便轻小物品通过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安检机,包括传送带、安检室,所述安检室上设置有防止X射线外泄的铅帘,所述传送带上设置有用于限定轻小物品于传送带上位置的限位件,且重物置于传送带上时限位件可被压倒。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当轻小物品放置于传送带上时,轻小物品与传送带间的摩擦力小于铅帘作用在轻小物品上的力,使得轻小物品无法进入安检室内,此时限位件固定轻小物品在传送带上的位置,铅帘不易推动轻小物品,使得轻小物品能够进入安检室内进行安检,运输方便;当重物置于传送带时,限位件倾倒,减少了限位件对重物运送至安检室的影响。

进一步,所述限位件设置为均匀分布于传送带上的若干凸起,且若干所述凸起为弹性材质。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当轻小物品放置于传送带上时,轻小物品的一端面与凸起的一侧壁接触,轻小物品的位置就被限定,减少了在铅帘对轻小物品产生推力时轻小物品与传送带产生相对滑动的现象;当重物放置于传送带上时,重物压迫凸起使凸起倾倒,减少了凸起对重物在传送带上传送的影响,当重物离开传送带时,凸起回到产生形变前的状态,等待下一次的运送。

进一步,所述传送带包括供物品依次通过的第一传送带、第二传送带、第三传送带、第四传送带、第五传送带,且第一传送带、第三传送带和第五传送带水平放置,第一传送带、第三传送带和第五传送带与地面间的距离依次减小,第二传送带倾斜放置于第一传送带与第三传送带之间,第四传送带倾斜设置于第三传送带与第五传送带之间,铅帘分别与第二传送带和第四传送带上表面接触。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当轻小物品需要进行安检时,首先将轻小物品放置于第一传送带上,轻小物品在第一传送带上随第一传送带运动并运送至第二传送带,此时轻小物品在重力、摩擦力与凸起的推力的作用下通过铅帘,且轻小物品运送至第三传送带上进行安检,当安检完成后,轻小物品随第三传送带运送至第四传送带上,轻小物品在重力、摩擦力与凸起的推力的作用下通过铅帘,最终运送至第五传送带上,完成安检。

进一步,所述限位件包括若干片状凸起,传送带上设置有若干传动杆,片状凸起与传动杆一一铰接,传动杆上套设有扭簧,且扭簧两端分别与传送带、片状凸起相连接,若干所述片状凸起为刚性材质。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当无物品放置在传送带时,扭簧给予片状凸起推力,使得片状凸起与传送带垂直;当轻小物品放置于传送带时,轻小物品的一侧壁与片状凸起的一侧壁接触,铅帘对轻小物品施加推力时,片状凸起给予轻小物品一个反向的推力,减少轻小物品与传送带间的相对运动,使得轻小物品能够进入安检室内进行安检;当重物放置于传送带时,重物压迫片状凸起,此时扭簧受到压缩,片状凸起向传送带方向倾斜,直至与传送带平行,减小了片状凸起对传送带运输重物的影响。

进一步,所述传送带上设置有若干放置腔,且片状凸起、扭簧、传动杆均设置在放置腔内,常态下,片状凸起垂直于传送带,输送重物时,片状凸起倾倒且容置于放置腔内。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当无物品放置在传送带时,扭簧给予片状凸起推力,使得片状凸起与传送带垂直,且片状凸起可伸出放置腔;当轻小物品放置于传送带时,轻小物品的一侧壁与片状凸起的一侧壁接触,铅帘对轻小物品施加推力时,片状凸起给予轻小物品一个反向的推力,减少轻小物品与传送带间的相对运动,使得轻小物品能够进入安检室内进行安检;当重物放置于传送带时,重物压迫片状凸起,此时扭簧受到压缩,片状凸起向传送带方向倾斜,直至片状凸起进入放置腔内,减小了片状凸起对传送带运输重物的影响。

进一步,所述片状凸起较大的面与铅帘平行设置。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片状凸起与轻小物品间的接触面积较大,更易于传送带对轻小物品的的运输。

进一步,所述限位件正对于铅帘间的缝隙设置。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限位件正对缝隙设置,使得轻小物品更易通过铅帘进入安检室进行安检。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一、限位件可带动放置在传送带上的轻小物品进入或离开安检室,轻小物品的运送比较方便;

二、限位件受压迫时可倾倒,减小限位件对体积较大的物品在传送带上运送时的影响。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安检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安检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安检机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安检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的A部放大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安检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B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1、传送带;11、凸起;12、第一传送带;13、第二传送带;14、第三传送带;15、第四传送带;16、第五传送带;17、片状凸起;171、扭簧;172、传动杆;18、放置腔;2、安检室;21、铅帘。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提出了许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对本实用新型的全面理解。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很明显的是,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需要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细节的情况下实施。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为了通过示出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更好地理解。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涉及一种安检机,包括传送带1、安检室2,安检室2上设置有防止X射线外泄的铅帘21,传送带1上设置有用于限定轻小物品于传送带1上位置的限位件,且重物置于传送带1上时限位件可被压倒。限位件正对于铅帘21间的缝隙设置。本实施例中限位件设置为均匀分布于传送带1上的若干凸起11,且若干所述凸起11为弹性材质。

当传送带1上无重物时:凸起11此时不受压力,凸起11与传送带1保持垂直。

当传送带1上放置轻小物品时:轻小物品的一侧壁与凸起11的一侧壁相接触,当轻小物品到达铅帘21时,凸起11给予轻小物品一个反推力,减少轻小物品与传送带1间的相对移动,使得轻小物品能够穿过铅帘21进入或离开安检室2。

当传送带1上放置重物时:重物压迫凸起11,使凸起11倾斜最终凸起11平行于传送带1,重物随传送带1运动穿过铅帘21,最终进入或离开安检室2。

实施例二:

如图2、图3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主要在于传送带1的不同:本实施例中,传送带1包括供物品依次通过的第一传送带12、第二传送带13、第三传送带14、第四传送带15、第五传送带16,第一传送带12、第三传送带14和第五传送带16水平放置,第一传送带12、第三传送带14和第五传送带16与地面间的距离依次减小,第二传送带13倾斜放置于第一传送带12与第三传送带14之间,第四传送带15倾斜设置于第三传送带14与第五传送带16之间,铅帘21分别与第二传送带13和第四传送带15接触。

当轻小物品需要进行安检时,首先将轻小物品放置于第一传送带12上,轻小物品在第一传送带12上随第一传送带12运动并运送至第二传送带13,此时轻小物品在重力、摩擦力与凸起11的推力的作用下通过铅帘21,且轻小物品运送至第三传送带14上并进行安检,当安检完成后,轻小物品随第三传送带14运送至第四传送带15上,轻小物品在重力、摩擦力与凸起11的推力的作用下通过铅帘21,最终运送至第五传送带16上,完成安检,运送过程中因增大了轻小物品沿传送带1方向的力,使得轻小物品更易进入或离开安检室2。

实施例三: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主要在于限位件的不同:本实施例中,限位件包括若干片状凸起17,传送带1上设置有若干传动杆172,片状凸起17与传动杆172一一铰接,参见图5,在传动杆172上套设有扭簧171,且扭簧171两端分别与传送带1、片状凸起17相连接,片状凸起17为刚性材质,片状凸起17面积较大的面与铅帘21平行设置。

当无物品放置在传送带1时:扭簧171给予片状凸起17推力,使得片状凸起17与传送带1垂直。

当轻小物品放置于传送带1时:轻小物品的一侧壁与片状凸起17的一侧壁接触,铅帘21对轻小物品施加推力时,片状凸起17给予轻小物品一个反向的推力,减少轻小物品与传送带1间的相对运动,使得轻小物品能够进入或离开安检室2。

当重物放置于传送带1时,重物压迫片状凸起17,此时扭簧171受到压缩,片状凸起17向传送带1方向倾斜,直至于传送带1平行,减小了片状凸起17对传送带1运输重物的影响。

实施例四: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主要在于传送带1的不同:本实施例中,传送带1上设置有若干放置腔18,且片状凸起17、扭簧171、传动杆172均设置在放置腔18内,参见图7,常态下,片状凸起17垂直于传送带1,输送重物时,片状凸起17倾倒且容置于放置腔18内。

当无物品放置在传送带1时:扭簧171给予片状凸起17推力,使得片状凸起17与传送带1垂直,且片状凸起17可伸出放置腔18。

当轻小物品放置于传送带1时:轻小物品的一侧壁与片状凸起17的一侧壁接触,铅帘21对轻小物品施加推力时,片状凸起17给予轻小物品一个反向的推力,减少轻小物品与传送带1间的相对运动,使得轻小物品能够进入或离开安检室2。

当重物放置于传送带1时:重物压迫片状凸起17,此时扭簧171受到压缩,片状凸起17向传送带1方向倾斜,直至片状凸起17进入放置腔18内,减小了片状凸起17对传送带1运输重物的影响。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进行限制。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这些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保护的范围。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依然可以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不作出创造性劳动对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中的特征根据情况相互组合、增删或作其他调整,从而得到不同的、本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的其他技术方案,这些技术方案也同样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